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_第1页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_第2页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_第3页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_第4页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部门:xxx 时间: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吴仁武包志毅WURen-wuBAOZhi-yi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 :A文早编号:1673-15302018)02-0102-08收稿日期 :2018-10-02修回日期 :2018-12-13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选择杭州太子湾公园 4个植物空间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 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并总结植物空间的数量特征,得出杭州地区 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

2、量植物空间提供了基本依据。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空间;研究;种植设计;园林植物1引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因素,在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是 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也是对游人影响最大的造园要素之一,它与园林中其他要 素如地形、水体、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的园林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 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1。本研究结 合空间、植物群落理论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深入调查、分析成功案例中植物 要素的关系,以期对今后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调查地简况杭州太子湾公园图01)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

3、 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 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2。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 观鱼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置身密林,背山面湖,总体规划面积共 80.03hm2,因与庄文、景献两太子有关,故名太子湾3。历经20多年的时间考 验,公园内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稳定、变化丰富的植物空间。其植物空间类型主 要包括半开放型和覆盖型两种,开放型、完全封闭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间不多4。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参考园林专业人士、游人、摄影爱好者等的喜好,选取 公园内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和珠帘壁东侧4个典型植物空间作为案例进行实测

4、 与分析。借鉴生态学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总结植物空间数量特征,探讨植物 空间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盖度是植物群落学上一重要指标,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 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文中用这一指标来分析空间围和感5。文中采用 “形状指数”对空间形态进行描述,通过计算空间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之间的偏离程 度来测量空间形状的复杂程度,其公式如下: 式中,S为形状指数,A为空间面积,L为空间林缘长度。 一般而言,S越大,说明空间形状越复杂,与外部能量、信息等交流越便利6。 调查中需要测量植物因子和空间因子。植物测量因子依生活型不同而异,具体如 下,乔木种类、数量、胸径 或地径)、高度、冠幅;灌木种类、丛数

5、、 丛幅和高度;地被、藤本植物 一一种类、丛数、盖度和高度7;空间测量因子 有:空间面积、长、宽、林缘长度、覆盖空间面积 指乔灌木种植面积)和开敞空 间面积 指草坪种植面积)8。植物群落样方面积选取依据植物空间形态而定。案例分析为便于分析,根据植株实测高度,将植物群落层次划分如下:上 一一高度6m的 植株;中层高度3 - 6m的植株,包括乔木幼苗及幼树;下层高度3m的 植株。本文应用植物群落生活型分析方法9,对群落所形成的景观进行分析,研 究 空 间 与 植 物 之 间 的 关 系。望山坪空间望山坪空间面积约11785m2,位于太子湾公园东北部图02-03;表01)。该空间 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

6、,南面山体衬托,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半开放空间。从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个典型群落是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日本樱花 Prunus yedoensis ) + 桂 花 Osmanthus fragrans ) -无刺 枸 骨 Ilex cornuta fortunei)群落,上、中、下三层常绿植物盖度较高,分别为69.0%、68.8%、85.1%,能起到障景作用,也为在空间内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该群落主要体 现日本樱花春季景观,群落结构设计时,上层乐昌含笑做日本樱花的背景,同时添 加少量落叶植物,如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使群落统一中富有变化

7、图 04)。群落二是西侧的日本樱花-红花橙木 (Lor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郁金香 (Tulipa gesneriana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间的主要观赏面,春季日本樱 花盛开时,其柔和之美在背景乐昌含笑的衬托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图05。下层郁 金香的妖娆与日本樱花形成鲜明对比,美不胜收,成为公园观赏郁金香的最佳点之 一, 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群落三为东侧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银杏(Ginkgo biloba -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无刺枸

8、骨群落。此群落在望山坪空间起分隔作 用,把空间与东侧园路分隔开来。上层采用鹅掌楸,使季相变化更丰富,也可在夏 日遮阴,冬日阳光又可透过树枝洒在草坪上,给游人带来温暖;中层采用常绿小乔 木石楠,满足分隔园路和空间的功能需求。东南侧群植的湿地松为进入琵琶洲景区 做好铺垫,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2009年改造后的望山坪空间增加银杏7株,进 一 步 强 化 秋 季 景 观。 从望山坪空间可以看出:它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而成,空间容量较大、人流活动频 繁、对外开口较多,空间向心性不够,但开口较窄,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对 游人仍具有较大吸引力。入口植物群落常绿成分较高表02),起到障景作用,可 见在园路交

9、叉口,植物密植特别重要;东西两侧植物群落呈带状分布,起分隔空间 和园路之用;较大的植物空间,通过植物群落分割,空间尺度宜人,视角变化丰 富,体现大中见多之感,所以游人乐于在此停留、坐憩。3个群落植株高度适宜, 各层次均有植物分布,构成不同植物景观 图06)。逍遥坡空间逍遥坡空间面积约9305 m2图07;表03-04),位于公园西部,是描绘牧歌式的 壮阔境域。游人进入此区,均能感受到浓郁的异国情调,有置身于英国风景园的错 觉10。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和日本樱花是逍遥坡空间主要植物,形成空间主景。 该空间南侧种植大量日本樱花,以杂木林和南侧上层植物为背景,早春白花盛开,

10、蔚为壮观;深秋,无患子金黄的树叶在绿色草坪衬托下灿烂炫目。因此该区春、秋 两季会吸引很多游人及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留影,但由于草坪不对外开放,周边座 椅 较 少, 游 人 流 动 性 较 大。 从群落垂直结构分析,上层为无患子、香樟及教堂后侧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白Quercus fabri)杂木林,中层为日本樱花,此结构的植物 群落既能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又能丰富季相,在围合大面积空间边界的同时实 现较高的观赏性 图08)。这个空间,中间留白,使游人视距拉大,视野顿时开 阔。该空间在地形上也有变化,南侧地势较高处种植日本樱花,起障景作用,引导 游

11、人 走 向 北 侧 最 佳 观 赏 面。 逍遥坡空间分别以日本樱花和无患子来体现春、秋两季植物景观。这两种植物搭 配,延续了植物的观赏时间,突出植物特色,强化空间主题 图09-10)。逍遥坡 空间所用植物种类不多,从量上来体现空间主景,这种单一树种群植适宜在大尺度 空间中运用11。琵琶洲空间琵琶洲空间面积约8870 m2,位于望山坪空间南侧,面向水体,巧借溪流水景,结 构独特图11-12;表05-06)。该空间由3个植物群落构成,由于水体的介入,被 划分为3个子空间。空间一由湿地松+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鸡爪 械Acer palmatum)-麦冬Op

12、hiopogon japonicus)围合而成图 13)。从近处感 受此子空间时,能体会到鸡爪械作为室外空间顶平面的作用。通过修剪,鸡爪械枝 下高控制在1.8-2.0m之间,高度宜人,树冠形成遮阳伞,在林缘地带吸引大量游 客休息、观望图14)。从远观来看,地形有利于组织空间效果,结合植物则能强 化地形,这在此子空间中可以体现出来。借助较高地势的辅助,在远观上湿地松成 为视线的焦点和主体,群植的鸡爪械则起到丰富中层的作用。该空间濒临水面,草 坪空间与水体空间相互渗透,扩展了空间范围和景深。 群落二所构成的子空间相对上一子空间地势较平缓,因此草地空间的利用率相对较 高。群落金钱松Pseudolar

13、ix kaempferi)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叶李 Prunus cerasifera) +桂花-美人Camellia uraku) +山 Camellia japonica) +郁 金香让人四季皆有景可赏图15)。春季中层红叶李与下层郁金香相映成趣;夏季 合欢绒花满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秋桂花飘香,深秋金钱松如金币挂枝, 让人流连忘返。该子空间呈带状分布,金钱松和桂花起到分隔空间和园路的作用。 林缘线变化丰富,收放自如,也增加了空间景深和观赏流动性。 群落三为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此处地势

14、抬 高以分隔空间和园路。琵琶洲空间集中体现群落一和群落二的植物景观,群落三较 为简单,作为陪衬但不削弱整体的完整性,整个空间借助水体及地形的变化,把植 物空间营造得更加出色。静水映衬这三个植物群落,与季相结合起来,更显得色彩 缤纷图16-17)。三个群落在整个空间中所占比重和所处位置不同,植物景观特 色也不同,使得植物空间形式上主从分明、完整统一。珠 帘 壁 东 侧 空 间珠帘壁东侧空间面积约2215m2图18;表07-08),为林下空间。群落为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香樟+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枳棋 Hovenia acerba ) +

15、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日本樱花+桂花,上层植物是该空间的主角,空间 随着上层植物的变化而变化。上层以落叶树种为主,季相变化明显,结合地面变化 的铺装,不仅给人们提供休息、观望的场所,也增加了景观效果。夏季,浓郁的树 荫供人乘凉,也丰富了空间的光影变化;冬季,阳光穿过枝桠洒向大地,给人带来 温暖。这里犹如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游客前往。 该空间西邻溪流,东倚山体,既独立又与溪流相互渗透。此类疏林覆盖空间可理解 为林缘线的扩大,面积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个面,构成了介于山体和溪流 之间的覆盖空间。不仅能作为视觉焦点,还能满足游人需求,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 林 下

16、空 间 图 19-20)。5结论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之关键。植物所构成的包括时间在内的立体 空间,是特定时间上变化的空间。界定空间的地形地貌变化缓慢,而植物则变化较 快,植物季相、群落结构都影响着园林植物空间的发展。下面将对此次太子湾公园 植物空间调查以及就如何营造植物空间作一总结。园 林 植 物 空 间 的 封 闭 性 园林植物空间的围合质量与封闭性有关,体现在每个空间的植株高度、种植密度和 连续性等方面。由于植物在不断变化、林缘线此起彼伏,植物空间的长、宽、高度 也在不断变化,通常用视距D)和植物高度H)比值来衡量空间封闭性。有学者 认为当D/H为1/1时空间封闭;D/H为2

17、/1时空间较封闭;D/H为3/1时空间较小 程度的封闭,D/H为4/1时空间不封闭,有空旷之感12。 笔者在研究空间数量特征时,以主要观赏点到观赏面的距离与植物群落高度的比例 来计算D/H,结果如表09所示,正好验证上述结论:D/H比值小于1,一般可以看 清植物的细部,站立其中,看到最高植物覆盖区域的最大仰角为45,封闭感较强,人有一种既内聚、安定、又不至于压抑之感;但若大于3,可以看清植物的整 体及其背景,产生空旷、离散之感。正因为围和程度不同,使游人产生不同感受, 视角开阔能比较自如地观赏周围景物,调整自己的行为13,因此游人在望山坪空 间较为活泼,表现为站着聊天、聚会,以及儿童奔跑嬉戏,

18、而在珠帘壁东侧空间表 现 为 安 静 的 坐 憩。园 林 植 物 空 间 的 垂 直 结 构 上文根据调查数据将植物群落层次划分为:上一一高度6m的植株;中层高 度在3-6m的植株,包括乔木幼苗及幼树;下层高度3m的植株。调查结果 表明,在植物配置时,中、下层植物的使用频率高于上层图21)。这两个层次体 现了植物种植的密实度和连续性,使得围合效果明显;上层植物数量不多,但能创 造林冠线。从所用植物种类来看,太子湾公园要体现植物主题,中层所用植物种类 不多,主要是日本樱花和鸡爪械 图 22 )。 由此可见,从垂直结构层次来考虑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时,应着重选择中、下层植 物,这是观景的两个主要层次,

19、能创造很好的近景;为了形成很好的林冠线则要以 上层植物为主,就杭州地区来说,落叶乔木作用更大。园 林 植 物 空 间 的 围 合 感 盖度是衡量植物所占水平空间面积的一个指标,在测量过程中分层测定。盖度决定 了植物的密实程度,因此,不同层的盖度以及同层常绿、落叶成分的盖度比例关系 对植物空间的围合感有很大影响,本文选择四个空间中起围合以及隔离作用的植物 群落进行分析,其不同层常绿、落叶植物盖度统计如表10。分析得出起围合作用 的植物群落有:上层常绿+中层常绿+下层常绿,如望山坪群落一,上层乐昌含 笑,中层桂花及下层无刺枸骨能完全起到隔离、障景之效,但缺少季相变化;上层 落叶+中层常绿+下层常绿

20、,如望山坪群落三、琵琶洲群落二,此二群落上层均以 落叶为主,如鹅掌楸、金钱松等,中层采用优良常绿树种石楠、桂花,其盖度达到 50%左右,下层种植耐阴地被,如中华常春藤、麦冬等。园 林 植 物 空 间 的 形 状 指 数形状指数是反映空间形态对空间功能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空间形状变化越丰 富。研究中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三个植物空间形状系数分别为1.15、1.30、1.22,显示空间形态变化不大,缺少空间层次。建议在今后空间改造过程中,通过 曲折的林缘线丰富空间形态变化。 本次对杭州太子湾公园四个成熟植物空间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以上相关结论, 但是园林植物空间理论还需要继续研究。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从空间、时间、尺 度上综合考虑植物这一有生命的元素,从而营造出优美、宜人的园林植物景观。 TOC o 1-5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