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演练2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1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演练2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2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演练2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3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演练2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基础达标1.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A.五四运动爆发的诱因B.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D.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答案】A2.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首先举起“五四”火炬的是()A.工人阶级 B.农民 C.青年

2、学生 D.商人【答案】C3.某文中说:“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下:一、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六人官职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该文是()A.警世钟 B.革命军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北京市民宣言【答案】D4.“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答案】B5.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条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

3、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国际地位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C.五四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以得出中国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结论。这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成果之一。6.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答案】D7.“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关于材料中“新的救中国的出路”指的是()A.无

4、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据“尽管辛亥革命后”可知排除1898年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故排除C、D;据“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可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A正确,B错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

5、,我们只好以死力争。”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材料三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里的“方式”指什么?【答案】(1)五四运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

6、以工人为主体转变,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了上海。(3)和平请愿、示威游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写出两点即可)能力拓展1.“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一战后巴黎和会的不合理性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A. B. C. D.【答案】A【解析】据“外交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故正

7、确;据“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故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2.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A.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答案】D【解析】“青岛问题之力争”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外争主权”,“曹汝霖宅之焚烧”“章宗祥大受夷伤”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内除国贼”,选项A、B、C的内容在标题中没有体现

8、。3.马星驰先生用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如图)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C.运动中心和主力的转移D.北京市民的广泛拥护【答案】B【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民气一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在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后,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由于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五四运动的目标得以实现。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

9、运动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结合材料中“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在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鲜明对比,故选D。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某年5月大事记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军警总监答曰:无权释放8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9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10日32名学生受审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政府和校长对学生活动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4)你怎样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