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1页
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2页
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3页
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4页
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65.020.20 B05备案号:51418-2016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2972-2016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multi-layer raising seedling in greenhouse for machined-transplanting of the rice2016-09-20 发布2016-11-2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2/T 2972-2016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扬州大学农学院、太仓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

2、标准由扬州大学农学院、太仓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戴其根、吴建国、杨云娣,冯瑞兴、张洪程、吴正贵、邱枫、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郭保卫DB32/T 2972-2016 PAGE 4水稻机插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机插降温式工厂化育秧大棚规格、秧架规格、基质要求,以及温度和水分调节等育秧管理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各稻区。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

3、类 厂房(大棚)连栋大棚 以8米宽度连栋大棚加外遮阳网为育秧厂房(可采用GLP-832型连栋塑料温室或GSW 8430型连栋塑料温室的改进型)。大棚薄膜使用0.15单层透光率90%的PEP白色复合薄膜,3年5年换膜一次。3.2 适宜规模 单个厂房面积在6000平方米左右为宜,秧大田比1:220。根据水稻种植面积、运输距离对厂房调整,也可多个厂房并列组合。 厂房规格 单个厂房由2个车间并列。长5060m,具体按育秧田块形状而定。宽104m,以8米为一跨,连续13跨,中间一跨为育秧辅助场地,两边6跨为单体车间。大棚肩高3.0m,顶高4.8m。 秧架与过道 秧架3层组合式,宽度1.2m。底层离地10

4、,第2层80,第3层50。每跨大棚秧架4条,过道3 条, 中间过道1.6米,其它两边过道0.8米。 基质材料要求 有机物料,颗粒直径2.51.0,其中2.01.5占70%80%。基质PH值为77.5, 养分总含量3%4%。 性能要求 基质均匀一致,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水气协调,适宜流水线播种机播种,有利于发芽、发根、盘根成毯,适宜机插。每一硬盘基质重量在1.5左右。 秧苗质量秧苗素质 秧苗均匀一致,秧龄 13 天15 天,叶龄 2.02.5,苗高 13cm16cm,发根数 6 条/株7 条/ 株,叶挺、色绿,无黄叶,无病斑。 成秧密度 杂交稻、常规稻成秧分别为 2100 株/盘、3000 株/

5、盘。5.3 秧块要求 秧块成毯,厚度 2.5cm3.0cm,厚薄一致,边角整齐,底层不见基质白根多,盘结牢固,浸水30 分钟提起不变形。 育苗技术硬盘准备 大田机插亩备硬盘22张28张(58cm28cm3cm)。6.2 播种 播期 根据前茬收获期,整地与机械进度,确保抢早不栽超秧龄。准南 5 月中旬至 6 月 10 日播种,6月 20 日前移栽结束。淮北 5 月下旬至 6 月 10 日播种,6 月 25 日前移栽结束。 分批播种 根据茬口、移栽面积、整地能力、插秧能力和芽谷播种 14 天秧龄计算预定播种起始与结束日。根据单日插秧能力乘以 2 确定批次播种面积。一般一个大棚内分 5 个批次播种,

6、第一批与最后一批的播种面积各为预定批播种面积的 25%。 播量 亩大田用种量常规粳稻 3kg、杂交粳稻 1.6 kg。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2008,常规稻视千粒重播芽谷 130g/盘150g/盘,杂交稻 80g/盘90g/盘。 种子处理 药剂浸种 36 小时48 小时(具体按当地植保部门推荐),催芽破胸播种。 6.2.5 机械播种 采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实现铺底土、播种、淋水和盖种一体化完成,淋水要足,底层基质厚度2.3cm2.5cm,盖籽层厚度 0.50.7cm。 6.2.6 叠盘暗化 播种后叠盘 20 层25 层,密闭保湿暗化,2 天3 天待齐芽后上架。6.3 上架 同一批次

7、播种的秧盘放置同一层,秧盘对放。第 1 批放置在最上层,第 2 批在第 2 层,第 3 批在最下层,并挂牌标注品种、播种日期、拟移栽日期等信息。 水分管理 水及温度 把洁净的河水或自来水预置在棚内的黑色储水桶内(体积以一次性补足水的 1.5 倍),待提高水温到棚内温度相当时方能补水。 补水时间和方式 以微喷雾水方式补水,宜在日出前或日落后 1 小时2 小时进行。6.4.3 补水数量 出苗前补足至基质表层保持温润,盘底不滴水。出苗后中午秧苗出现卷叶,则日落后 1 小时2 小时或次日日出前补水,一次性补足至盘底将要滴水但不滴水。出厂前 2 天3 天一次性补足水,以后至出厂原则上不补水。顶层水分蒸发

8、量大需水量大,通过分层控制补水时间来控制补水量。 6.5 温度管理 调节大棚内温度,水稻出苗的适宜温度为 3032,壮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 42。 遮阳网管理 中午太阳直射或棚内温度超过 40时开启遮阳网进行遮阳。 天窗管理 雨天原则关闭天窗,雨后适度打开天窗。阴天或多云天气通过天窗的开、闭与开闭程度,达到降温与保温目的。晴天打开天窗。 裙膜管理 除阴天、晚上温度低关闭裙膜外,其他时间打开裙膜。关闭裙膜时间在温度降至秧苗生长最适温度时关闭。 风机管理 棚内温度高于 32时打开风机。32以下时保证一天有 4 个时段,4 个小时的通风时间。6.6 光照管理 大棚薄膜育秧前用水冲刷一次,增加透光度。尽量缩短遮阳网开启时间以增强棚内光照强度。在秧苗生长期间将中间育秧架隔天交替拉出,在过道上接受阳光。先育秧的先出厂,同一批次同一天出厂,保证下一层秧苗的光照。光照服从温度,温度优先。 6.7 肥料管理 水稻机插工厂化基质育秧原则不进行补肥。6.8 起秧运输 一种直接秧苗带盘,放置运秧架运输。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