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向沙漠进军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整体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将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进军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放一段有关楼兰古
2、国的影视资料),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片子是楼兰古国,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昔日的它,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贾聚集,经济繁荣;今天的它,已被黄沙覆盖,一片荒芜。人们只能凭着那干枯的树木,光秃秃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华与丰美。是沙漠夺走了它的美丽,留给人们的是遗憾。同学们看到这些,会想些什么呢?对!我们要拿起武器,与沙漠决战,还我家园! 今天我们就学习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文章向沙漠进军! 二、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3、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早知道-说明文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 (3)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4)说明文的要
4、素: A、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形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常见的逻辑顺序有: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
5、5从特点用途 B、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等。 C、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 四、相关常识 目前,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至10
6、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3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为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约250亿吨。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多年来的滥碎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的铁路,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
7、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估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将有?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 五、整体感知 1、注音 肆虐(n)抵御(y)逞强(chng)干涸(h) 俨(yn)然汲(j)水 2、解释词语 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任意的干。虐,残暴。 丘墟:废墟。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草木。 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谕告:告诉,警告。 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俨然:形容很像。 充沛:(雨水、精力)充足旺盛。沛,盛大。 六、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一遍(要求在正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129页“练习”一,具体划出文章的三个部分,并分
8、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提问明确: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3讲读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第1自然段),道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最顽强”表明沙漠危害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之一”从数量上说明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远不止沙漠,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都是。作者运用这两个词语加以限制,就把较复杂的事物和较深奥的道理说得确切明晰了。有关文字既说明了向沙漠进军
9、的原因,又暗扣文题,读来引人入胜。为了说明沙漠是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进军”的艰巨性;从中可见,向“沙漠进军”是有史以来人们征服自然的伟大事业。 接着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文明的摇篮”“变成荒漠”;“天然的草原区”“变成沙漠”,具体地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更进一步突出“最顽强”三个字(23)自然段。 小结归纳:第一部分的大意是: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部分:先指名学生郎读第4自然段,并且要求回答问题:沙漠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两种进攻的方式?” 教师讲析:沙漠作为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它向人类进攻的武器是风和沙。它用风沙作为武器,采用了“游击战”(风沙袭击)和
10、“阵地战”(沙丘移动)的方式向人类进攻。 这一段文字是作者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和考察工作的结果,因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自然变化的规律,恰切地进行分类解说。 提问一:对照课文,请同学们指出作者选用哪些动词来突出“沙漠特征”的? 讨论明确:“并吞”、“侵占”、“侵入”、“袭击”、“逞强施威”、“进攻”、“肆虐”、“打死”、“拔起”、“摧毁”、“埋葬”等词语。 提问二:作者遣词造句很有功力,请举例说明作者为了力求准确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恰到好处。 讨论圈出(用着重号表示):“一次大风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可是所到之处,森
11、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本段对人们认识沙漠的特征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而认识自然是征服、改造自然的必要前提。通过作者的“因势利导”使读者领悟到防止沙漠对人类的危害首先必须是挡风、阻沙,在“守”和“攻”两种方法中,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师生共同分析(57段) 提问:人类征服沙漠主要采取哪些办法? 讨论明确:根据沙漠的活动规律,人们用“培值防护林”“培植草皮”以“减小风的力量”和“沙粒的来源”对付“游击战”的办法;用“植树种草”以“固定沙丘”对付“阵地战”的办法。 “培植防护林”和“植树种草”是人们采取的抵御沙漠进攻的办法,这只是被动的“守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怎样转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呢?作者的揭示了“风沙”、“植树种草”、“水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出了征服沙漠的根本问题。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沙漠进军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这就能使读者如何改造沙漠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继续分析第二部分(第812段)。在第8段里,作者根据积累的大量资料,详细地说明寻找水源、利用水源是征服沙漠的主要方向;并例举出在我国已具备这方面的条件,说明我国向沙漠进军是完全可能的。 第910段主要讲沙漠是可以征服的。说明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计划地改造沙漠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例如:天山南北的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
13、树”,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包兰铁路沙坡头,治沙护路工作提前完成,通车后,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 这两段说明了在中国这一古老的土地上向沙漠进军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向沙漠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第1112段,指出利用沙漠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说明向沙漠进军的重大意义。如“中国科学院在新疆托克逊试制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取暖、煮水、做饭。” 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针对沙漠的特征说明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和光明的前景。 三、师生集体朗读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 本文总结全文,点明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是征服沙漠的可靠保证,鼓舞人们向沙漠进军的信心
14、和斗志。 四、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学生先回答,教师修正后简要概括)。 1中心思想:本文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征服沙漠的办法,并揭示了向沙漠进军的光明前景。 2写作特点: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说明事物(显著特点);科学的分类说明(常用方法之一);恰当地使用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理(又一特色)。教师分析归纳写作特色时,应适当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具体内容可参阅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第135136页。 五、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迁移,进行环保教育。 完成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后,我给学生出示几则资料,让学生阅读。 资料一我国每年沙漠化的土地达约1560平方公里,就
15、连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化土地。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2.4亿亩,等于一个法国。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以1.5%的惊人速度下降。 资料二2000年4月6日,怀来“天漠”沙丘在一场大风中又向前推进了1米,黄沙已经爬上了与北京交界的军都山北坡。这里距北京0公里,距天安门70公里。这里没有什么树,如果再来一场大风 在官厅水库,这个昔日北京城主要供水源,沙总淤积量已达6.46亿立方米。在怀来,玉米的秸秆已深陷沙中,15万亩土地已经沙化。我不知几百年后,人们在东经116,北纬40的地方发现一座黄沙下的废墟时,将如何惊叹我们今日的繁华。北京是不是明天的楼兰! 资料三课后第四题沙尘暴十袭京
16、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闻京城再遭沙袭。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报道的一再敲打,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联想到数十年前的一则新闻名篇,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阵。渐渐地,这事不再为公众关注。虽说“三北防护林”建设成绩斐然,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现在,沙漠离北京怀柔已经不远,风沙之逼已经从当初的“
17、边关告急”变为“兵临城下”了。 通过以上资料,同学们想一想造成我们今天这样的恶劣环境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趁热打铁,在学生激情高昂之时,组织一次“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假设给你一片沙丘地,你打算怎样治理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计一份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小报。 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家乡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题目示例(题目可根据小组研究的情况自定,“示例”仅作参考) 如:县(市)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向沙尘暴进军 地球被迷住了眼睛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综合,完成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这也是这节课的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 向沙漠进军是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很有逻辑性的事理说明文。全文围绕着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的结构顺序应该是学生学习说明文写作的范文。初二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还较为陌生,学习中往往因为说明文的故事性、情节性不强而不愿意学习。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应该是教学的关键之一。因此,在授课时我先播放有关风沙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题:艺术美学原理与应用应用题解析含答案
- 2025年adobe认证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
-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的时候
- 小学生无人机社团课件
- 小学生新冠防疫课件
- 口腔护士岗前培训
- 护理研究生代做
- 神经内科查体教学
- DB37∕T 4701-2024 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接口调用技术导则
- 最简单封阳台安全免责协议书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咸阳市三原县社工招聘笔试真题
- 夏季高温期间建筑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甲型流感培训课件
- 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培训
-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 《金融反欺诈与大数据风控研究报告(2023)》
- 传播学概论课件
- 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129题含答案)
- 机关公文写作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