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_第1页
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_第2页
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_第3页
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_第4页
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特征探析民歌的旋律音调是自然语音的上下变化与调式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乐音组成,并在其运动特点上表现出各民族或各地区各自的习惯性用法。通常构成民歌主题的根本音调具有一定的规模,构造相对完好,长度为一个乐句或乐节,并在划分上并不完全受制于节拍规律,且伸缩的灵敏性较大。四川原生态藏族民歌之所以风格独特和性格鲜明,与其富有特色的音调是分不开的。虽然,从广义上说,在四川省内的康巴、安多及嘉戎方言区的藏族民歌旋律中,其旋律的音调彼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特征,但因为各藏区居住的地域不同、所操方言的差异,以及各地自然条件所造就的以牧业为主、或以农业为

2、主,或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差异,又使其不同方言区的民歌音调产生了同族中不同域的自身特点和彼此间的差异化特征。本文以地处四川省康巴、安多及嘉戎方言地区的原生态藏族民歌的音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音调性质差异的分析与比拟研究,阐述这些地区原生态民歌中的音调特点及其差异性。一、调式骨干性音调调式中主音是最重要的音,它不仅是调式的中心音,具有最稳定调式功能和最强的调式吸引力,而且使调式中的其它音级对其产生倾向性进展。位于它上方五度的属音和下方五度的下属音对主音形成功能性的倾向关系,对整个调式有强烈的支撑作用,因此调式中的这三个音被称作调式的功能音。调式骨干音是与调式功能音不同的概念,它在旋律的音调当中具有

3、突出的地位,是在调式中对旋律起支架作用的音级,因此在旋律中不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旋律音调中被屡次稳固使用。通常调式骨干音不具有对主音的功能性倾向关系,而调式功能音在旋律音调中被强调的程度那么不及调式骨干音。本文所涉的三个方言区的原生态藏族民歌当中,调式骨干性音调是指旋律的音调主要沿着调式骨干音进展的类型。在这种旋律音调中骨干音间的进展有时级进有时跳进,且以级进更为多见。从三个方言区的民歌比拟分析来看,此类旋律音调中仅使用一种调式骨干音的情况还是很少见,如宝兴县民歌?收假设克?见谱例1、假设尔盖县民歌?只想六字经?等。更常见的是使用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或转换的情况,如安多方言区的炉霍县、假设尔盖

4、县;康方言区的木里县、德格县和甘孜县等;嘉戎方言区的道孚县、丹巴县、马尔康等县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此类旋律音调类型。从含有此类旋律音调的民歌来看,共存于同一民歌旋律音调下的两种调式骨干音在组合关系上主要表现出两大类型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即不同色彩关系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与不同功能关系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的情况。不同色彩关系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在本文所涉三个方言区中的原生态藏族民歌中,主要是由同宫调式交替而形成,如阿坝县民歌?彩图?,其调式骨干音上列为i-sl-la的三、五度构造,主要用于第一乐句;以下为d-re-i的二、三度构造从第一乐句末尾开场,主要用于第二乐句。这两种调式骨干音主要

5、是由同宫系统的不同调式交替而形成,上以下间相距大三度,上列带有羽类色彩而以下带有宫类色彩,两个调式骨干音以i音为纽带,虽可以排列成为一个完好的五声音阶,但由于在两个乐句中都有对各自调式骨干音充分的强调,使整首民歌的旋律音调带有明显的调式色彩比照。类似这种由同宫系统调式交替而产生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的组合情况,是不同色彩关系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中最常见的情况,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再一一赘述,现分别以三个方言区的部分民歌例举出其调式骨干音中上下音列的组合情况,如下例:不同功能关系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主要是指不同的调式骨干音的根音间相距四度或五度,并彼此间形成功能性的倾向关系。在本文所涉三个方言区的原生态

6、藏族民歌中,这种特点的调式骨干音组合主要还表现为异宫间的调式骨干音组合与同宫间调式骨干音的组合两种情况。如甘孜县民歌?我走在高高的山岗上?中,民歌音调的调式骨干音分别为A宫调式和D宫调式的d-i-sl,它不仅是完全一样的三、五度音列构造,而且根音间相距四度,形成主调与下属调间的调性对置。再如道孚县民歌?珍贵的骏马?中,#G羽调式的la-d-i与#羽调式的la-d-re形成上四度的调式骨干音组合,两个调式骨干音虽构造各不一样,但也形成了主调与下属调间的调性对置。不同功能关系的同宫间调式骨干音组合主要还是由于同宫内调式交替所造成,它多在旋律音调中表现出并用两个构造一样的三、五度音列构造情况,虽没有

7、直接形成旋宫但已经有较为明显的下属一主、属一主的功能倾向性。如石渠县民歌?格桑阿拉?中,前半部分主要使用i-sl-la的调式骨干音,而后半部分那么主要使用la-d-re调式骨干音,两个调式骨干音构造完全一样,虽并未形成下属一主调间的调性并置,但功能倾向非常明显。类似这种情况的两种调式骨干音组合,在康、嘉戎方言区的民歌中较为多见,而且以主调与下属调性间的组合关系最为典型,如炉霍县民歌?雷声在马吉山回响?、马尔康县民歌?鹦鹉鸟?、小金县民歌?赞歌?等。此外该地区的原生态藏族民歌的旋律音调中,还有一些的使用三种调式骨干音的情况,但数量较两种调式骨干音的组合情况要少得多,如丹巴县民歌?走得好哇?中,旋

8、律音调的音列依次为la-d-re的三、四度构造、re-i-sl的二、四度构造和d-re-i的二、三度构造,其中民歌的前半部分的旋律音调在前两种音列的频繁交替后,逐渐转至以最后一个音列为主的音乐陈述当中。前两个音列尽管音列构造不同,但都形成了对商调式功能性的复合围绕,音列d-re-i与之前的两个音列属色彩性关系,其中商音起到了将不同构造的三个音列联络在一起的作用。其他在旋律音调中使用三种调式骨干音的情况,可见于金川县民歌?离别了?、甘孜县民歌?色色莫?等。二、级进音列性音调当旋律的音调主要以沿着调式音阶的顺序进展为特征时,即为级进音列性音调。这种旋律音调中调式骨干音常不明显,往往更突出调式自然音

9、之间最小的音程二度、三度关系,并使整首民歌的旋律风格自然平顺和流畅圆润。根据这种旋律音调所依附的调式音阶所不同,在本文所涉的三个方言区的原生态藏族民歌中,纯五声音阶的级进音列性音调数量最多,其次是七声音阶级进音列性音调和六声音阶级进音列性音调。从级进音列性音调运动的特征来看,在旋律整体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运动的情况下,旋律音调在不大的音程范围内主要做迂回环绕式的开展情况最为多见,如阿坝县民歌?赞歌?中,全曲的旋律音调均为级进,民歌的旋律具有非均分的律动特点,不仅节奏自由而且间插于其中的自由延长的长音,正好将旋律断分为五个更小的旋律音调单元。在这五个旋律音调单元内,虽有部分的调式骨干性音列片断

10、,但其都很短小且并未在旋律音调单元间形成具有整曲旋律音调支架作用的调式骨干性音列,取而代之的反倒是旋律音调部分的在四度、三度等音程框架下的迂回环绕式的开展,以及其构成的级进音列性音调见谱例3。再如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歌?我的心被她吸引?中,民歌的旋律主要由两个重复式平行的乐句构成,每个乐句的开场部分均以羽调式连续级进的五声音列引出,并在到达旋律最高音后,分别在四度音程框架下的徵商、商羽及羽角音间,形成迂回环绕式的开展的级进音列性音调。带有这种旋律音调特点的民歌还可见稻城县民歌?在苦难的旧社会?、石渠县民歌?松查莫洛?、雅江县民歌?高山一座又一座?及康定县民歌?我走在山岗上?、红原县民歌?海边的檀香

11、树?等。级进音列性音调在本文所涉三个方言区的民歌旋律当中,还有少量强调旋律运动形态更加平直的类型。在这种类型当中,民歌的旋律音调不再以部分的几个级进音列性音调间的迂回环绕式开展为特征,而是在整首民歌或民歌的乐句间仅使用一个级进音列性音调来开展旋律,如红原县民歌?有理想就是有了明灯?中,旋律的音调从最低音开场连续上行级进至旋律最高音变宫音后,便一直级进下行至调式主音羽音完毕,形成一种直上直下的旋律运动形态特征,类似情况还可见色达县民歌?我的歌声像玻璃塔一样?等。整体而言,级进音列性音调类在本文所涉的民歌中,尤其是在各方言区的鲁、勒及纳勒体裁的原生态民歌中相当多见,这些级进音列性的旋律音调往往由低

12、音区开场,在旋律音调快速级进至旋律高音区后,再逐渐进展分层式的级进下行或迂回环绕式的旋律音调开展,其中数量不定的自由延长音及大量使用无规律的非均分节奏律动,使该地区的藏族民歌带有强烈的自由随性、不拘一格的地方民族特色。三、综合性音调当民歌的旋律兼有调式骨干性音调与级进音列性音调两种特征时,即为综合性旋律音调。这种特点的音调在本文所涉三个方言区的民歌当中被使用的最为广泛,在安多方言区各地的民歌中、康方言区南木里、德格等县以及嘉戎方言区的道孚、丹巴、马尔康等县的民歌中大量存在。综合性旋律音调中的两种音调在详细的结合上,有时侧重调式骨干性音调,有时那么更侧重级进音列性音调进展,总体来说以前者的情况更

13、为多见。旋律中侧重调式骨干性音调的综合性音调,往往在其进展中仅使用一种调式骨干音,且调式骨干音多出如今乐句的开场部分,如假设尔盖民歌?假设?中,共由四个乐句5+4+7+7构成,其中虽第一、二乐句及后两个乐句的开场音调在节奏、长度和音高位置上不尽一样,但实际上都是调式骨干音i-sl-la的伸缩、逆行、转位的变型形式,如第一乐句开场的三小节,是逆行的调式骨干音i-sl-la被拉伸为长度最长的音调片断,而第二乐句的第一小节中,调式骨干音那么被紧缩至一小节并重复,其后的两个乐句开场部分均为对调式骨干音i-sl-la音程转位后的逆行音调。不仅如此,在后两个乐句的每个乐节头部还再次强调了调式骨干音i-sl

14、-la的原型音调。整体来看,这个调式骨干音在旋律中被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次数不仅多,而且使用位置也相对重要,因此较其后级进音列性音调相比在旋律的综合性音调中显得更加突出。类似的情况还可见阿坝县民歌?缘故?你该明白?、木里县民歌?大海里的天鹅?骏马和金鞍?、马尔康县民歌?鹦鹉乌?、红原县民歌?彩绘的门?等。旋律中侧重级进音列性音调的综合性音调,主要还是以调式音列中相邻近的音级间进展为主,其音调内的调式骨干性音调不仅使用次数少、时值长度较短,而且在节奏位置也相对次要,它在旋律中往往只起到部分的点缀作用。如假设尔盖县民歌?报恩?中,作为旋律主体的级进音列性音调主要依附于六声音阶加变宫音的级进进展,调式骨干性音调那么为re-i-sl音列,整首民歌的旋律分为两个乐句,由主音商音开场后便沿着调式音阶的顺序很快到达旋律最高音宫音,随后逐渐迂回环绕式的级进下行至主音完毕,其中调式骨干性音调re-i-sl仅在民歌最初的两拍以及每个乐句的末尾处对旋律音调进展了稍加点缀。类似的情况还可见阿坝县民歌?我的歌?我的歌头在蓝天上?等。小结旋律之所以有丰富的表现力,都与其在综合了诸多音乐表现要素后,可以将各种不同性质类型的音调糅合进来,并成为一个完好的表情实体有关。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