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上交)_第1页
29湖心亭看雪(上交)_第2页
29湖心亭看雪(上交)_第3页
29湖心亭看雪(上交)_第4页
29湖心亭看雪(上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积累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3、熟读成诵。【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并翻译全文。【学习难点】 学生能熟练的翻译全文。【预习导学】 课前熟读课文,辨音识字;结合注释,认知词语;围绕西湖,积 累佳句。之后尝试完成下列内容。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西湖十景欣赏)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明 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岱笔下的雪湖吧。因为有人说过,如

2、果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 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也足矣!二、听教师范读,划分课文节奏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有感情的读文。三、理解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1、看谁读得准一一给加点字注音:(C层的学生完成)(2 3 5)更定 拏毳衣 雾淞沆砀 一芥 铺毡 更有此人 喃喃 长堤 强饮 2、 看谁译得精一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B层的学生完成)(2 3 5)(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雾淞沆砀(7)上下一白(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10)莫说相公痴 (11)问其姓氏,是 金陵人,客此3、看谁辨得明一一解释一词多义:(A层的学生完成)(2 3 5)(

3、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2) 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3)三大白(5)(6)是:是日更定绝:人鸟声俱绝更:时日更定是金陵人绝巘多生怪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5)4、古今异义词(2 3(1)余强饮三大白(强:(2)更定(定: 5、词类活用(2 3 5)(1)大雪三日(雪:(2)客此(客:余拏一小舟(7、看谁记得多一一积累关于西湖的诗词佳句或者佳作。(各组竞赛,多者取胜)(5) 四、走进作者【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张岱(1597 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 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一生著

4、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2、背景资料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 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 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3、题目解说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 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五、疏通文意1、自学课文疏通文意(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解决在个人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通过合作

5、做到逐字逐句翻译。六、布置作业强化文言词语积累及全文翻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一一白描手法,并辨析白描与渲染。3、感受理解作者情怀,评价作者的性情,体味作者的“痴”。【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及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 生活态度。【教学过程】: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领悟“痴行”、“痴景”“痴人”、“痴情” O一、导入新课: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片

6、分别可以用那些诗句来表达:图一: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图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图三:苏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二、感知文意1、学生齐读课文。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相关的问题:(课件出示)课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

7、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B层学生)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明确:(展示板书)(C层学生)时间一一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地点一一西湖湖心亭人物一一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事件一一看雪。3、写雪的诗句? ( C层学生)(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4、写湖心夜景如何? ( C层学生)(明确)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5、舟子对作者的评价用哪个字概括? ( B层学生)(明确)痴

8、三、学生分组探究:(课件表格出现)(1) 、行踪破译组:根据问题的提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魏怡组、陈丹组)(2) 、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张诚组)(黄帅组)(3)、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人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胡蝶组)(梓萌组)(4)、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张湾组)(杨典组)四、交流探讨的结果(1)、行踪破译组:(魏怡组、陈丹组回答,其他组点评)品味痴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学生赏析:(1)“是日更定

9、” 交代时间说明了什么?( C层)说明时间在八点左右,说明处行的时间很晚了。(2) “十二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 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B层)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 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 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教师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 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 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

10、3)“独往湖心亭看雪”透露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 A层)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 这么晚了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 “痴”,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表现他不 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预设学生提出疑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去 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一一他为什么不拉舟 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 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文人雅士的清高

11、孤傲)(2)、写法赏析组:(张诚组)(黄帅组)品味痴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学生赏析:1、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 B层)预设: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教师补充: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 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2、“一白”“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 吗?(A层)预设: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

12、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教师补充:对,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多媒体显示: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 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使读者如见其 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 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白描”就是 淡妆”有时 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白描举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

13、净沙秋思)(白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朱自清背影)一一白描渲染的例子:(形象,具体)土地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 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 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 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风的誓言端木蕻良3、学生举例。(B层)(3)、性情评价组:(胡蝶组)(梓萌组)心灵探密组:过渡:寻找痴似相公者

14、”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品味痴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导学案提问1相遇之时神态如何?大喜;(C层)2相遇时说了什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B层)追问:西湖之中哪还能找到这样的人!这句话饱含怎样的含义?明确: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他们又有那些动作?( A层)“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痛饮三大杯。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 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 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15、(4)、心灵探密组:(张湾组)(杨典组)回答品味痴情导学案提问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 B层) 材料一:张岱,明末清初山阴人,陶庵其号也。出身仕宦世家,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 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一一自为墓志铭材料二:陶庵国破家亡,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西湖梦寻自序材料三:(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一一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 之后。(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一一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 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

16、他乡,客居异地。(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不仕”?一一不想给清廷做事。 明确:对故国的留恋,因为明朝的灭亡。可见,明朝的灭亡给张岱内心带 来了怎样的伤痛啊!张岱对故国有着怎样浓厚的感情啊! 我们再看: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为何重点说明是金陵人? ( C层) 材料四:金陵,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建都在南京。 追问:有人再一次提及故国都城,又会勾起他对故国怎样的一种情愫?明确:对故国深深地怀念之情。5、能够总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 ( A层)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 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五、总结课文同学们,我们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人”、揭“痴情”,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