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博物学视野中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摘要:在中国古代,“生意”的意思相当于“生态”,但西方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之后,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并且相当 程度上破坏着生态。发达国家为何能够生产那么多货物(耶利之问),创造远超过正常需要的财富?这与洛克的财 产观念、韦伯阐述的新教伦理有关。过分追求私有财产加剧了人与人的不平等,也加重了对大自然的剥削,引起 广泛的不适应,环境和生态问题由此产生。人类文明的标准需要根据适应性、盖亚系统的可持续性重新考量。古 老的博物学实践对今天的科技创新、教育体制和生态平衡仍能给出启示。关键词:博物学;生态平衡;洛克的财产观;垃圾;新教伦理On the Intellectual R
2、oots of Ecological Crisi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HistoryAbstract: In ancient China the word shengyi (生意)meant roughly shengtai (生态,ecology), but after western civilization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orld the meaning of doing shengyi (business or trade) became making a quick buck, to some extent
3、 inevitably with ecological destruction. Why is it that you developed counties (white people) developed so much cargo (Yalis question) and accumulated much more wealth than normal need? The secret relates to John Lockes concept of property and Protestant ethics articulated by Max Weber. Excessive pu
4、rsuit of private property may increase inequalities between people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nature, and cause all kinds of maladaptation, hence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standard of human civilization needs to be reconsidered by analyzing adapt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Gaia
5、 system. Old practice of natural history seemingly still gives us important insights about sci-tech innov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ecological balance.Key words: natural history; ecological balance; John Lockes concept of property; garbage; Protestant ethics一、“生态”不只是“生意”:回到“耶利之问”谢楚芳于公元1321年
6、创作的乾坤生意图(现 存大英博物馆),展现了由车前、奶白菜、竹、黄蜀 葵、柳、鸡冠花、牵牛、酢浆草、蜻蜓、蟾蜍、螳螂、蝴 蝶、蝉、野蜂、螽斯、蚂蚁、苍蝇、蜥蜴等构成的复杂 生态系统1=乾隆题金廷标群婴斗草图中有这样 的句子:“垂杨奇石草芋萋,红绿倾篮斗贾低。赤子 之心爱生意,名言那识有濂溪。”诗与画配合,描绘 了至今农村常见的小儿斗草博物游戏场面。借助自 然物而进行的游戏,是古人甚至是如今50岁以上年 纪者成长过程中大多经历过的一类活动,古代文学 作品也会偶尔描写它们2。上述两例中的“生意”, 不是指现在的开公司、做买卖,而是指“生态”,即天 人系统生机盎然的状况。“生意”与“生态”,一字之差
7、,感觉却很不一 样。细究起来,内容还真的多重相关。由原来的生 意,经近代的生产、生财而出现生态问题,以及如今 多地的生态问题常借助上项目(俨然一门生意)来解 决,生态危机的复杂性可见一斑。某一地区生态、环 境出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迫不得已,接下来就 是各种应对的战略、对策,种类繁多。归结起来看, 通常依然是把生态当生意做,继续上项目。对经济 大开发导致的综合性恶劣问题,幻想采用类似的经 济手段,上马项目来恢复。谋划得似乎很高明,既治 理了污染,保护了生态,又拉动了 GDP,从“生态经 济”这类词语可以窥见其小算盘。可惜,复杂系统不 会轻易服从部分高人的理性算计。环境变差、生态 危机,不是个
8、别人不理性、不会算计的结果,而是文 明人类整体算盘设置失误,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 整体缺省配置不当导致的恶果。西方发达国家似乎 解决了环境问题,其国土上生态也保护得不错,这 似乎暗示人类的其他族群向他们学习就可以让整个 地球“盖娅”变好。这里包含着巨大的欺骗,西方发 达国家并没有自己消化掉盲目发展导致的环境与生 态问题,而是通过国际分工、系统开放转嫁了麻烦。 就像个别人传销可以赚钱,全民传销则注定行不通 一样。当中国拒绝进口洋垃圾时,西方国家一脸的 不高兴,至少有5个国家立即表示严重关切。在 2017年,美国有约15.5万名工人从事将一些废料出 口到中国的工作,向美国各级政府缴纳超过30亿美
9、元的税款3。他们环境变好了还赚了钱,我们却承 受了不良后果(当然,部分人也赚了钱)。指出这一 点,并不在于可以忽视发达国家所做的大量努力, 比如开发各种清洁能源、加强环境治理等,这些值 得发展中国家学习。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改变其 基本信念,他们的发展观、消费观、成功标准并没有 变化,其自然观、认识论、价值观也没有大变化。垃圾处理行业也有利可图,更不用说在一般行 业中不断积累财富了。而原来世上的人并不拼命生 产,就像草原上的狮子吃饱后不会再咬死一堆猎物 堆在那里一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 运提到“耶利之问”(Yalis question): “为什么你们 白人制造了那么多货物并将它运
10、到新几内亚来,而 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4 如戴蒙德所言,这是一个虽简单却切中要害的问 题,在快速经历供给严重不足到生产过剩之转变的 中国人,也大致能体会此疑问的韵味。中国人学习 西方科学技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按西方的标准 迅速崛起,一下子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产能严重过 剩,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寻找资本、产能输出机会。其 中一个关键子问题是:财富从哪里来?想当然的回答 是:财富来自劳动,还可以加上智力付出。不过,这 样讲依然很笼统。难道新几内亚的黑人不劳动,其 智商较低吗?这显然没道理,戴蒙德立即否认新几内 亚人遗传上和智力上的不利因素,甚至给出了相反 的说法。当我来到肯尼亚
11、,也会有类似的疑惑。如 今的肯尼亚算不上发达,那里不可思议地保存了大 量活着的野生动物群。从电视上当然也能得到足够 多的信息,知道肯尼亚的稀树草原上有数量很大、 种类很多的野生动物,身临其境更能获得切身感 受。游客立即会琢磨:在肯尼亚,居民那么穷,为何 没有杀光、吃光那些野生动物?那些动物可是几乎不 用花钱的蛋白质啊,按中国人的理解绝对是令人羡 慕的野味!论生活舒适度,论货币积蓄,肯尼亚人根本没法 跟中国相比,但论野生动物的丰富度,他们绝对胜 过我们,而且也胜过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这样的 反差总容易被解释为,非洲人懒惰、科学技术和社 会管理不很发达。如果他们如我们一样发达,恐怕 野生动物就会锐
12、减。那么,我们是希望他们赶快发 达起来还是希望他们永远不发达呢?好像有个矛盾 摆在面前。不过,只有我们采取西方一元化的价值 理念来看待这些现象时,才会发出疑问。在人类祖 先发祥的非洲大地上,过去的人、现在的人都掌握 着足够多的智慧,长久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们有自 己的成功标准和财富观念。他们没必要跟西方的、 我们的一样。做一反事实推断:如果他们跟我们相 似,他们就不会为地球、为整个人类保存如此多的 角马、非洲象、瞪羚、斑马、长颈鹿、猎豹等。黑人并非不狩猎,也并非不生产“货物”(暂且 延用这个术语)。但显而易见,他们没有过分狩猎, 也没有生产出过剩的产品。为什么?有人想到气候 条件的不同。可是,地
13、理环境解释不了相关问题,直 到最近1 000年前,北欧各民族对欧亚大陆文明没 有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他们只是由于运气好才生 活在某一地理位置4。不努力、不思进取或者不够 聪明,不足以公正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反过来还可 以质疑我们:“为何你们那么拼命赚钱,难道活着就 是为了导致生产过剩,进而无休止地破坏生态、环 境?”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对这样的质疑保准一开始觉得怪异,进而觉得也不 容易回答。戴蒙德说,从公元1500年开始,全球的格局发 生了巨大变化,他把变化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一小部 分人掌握了特别的技术和政治组织方式,最终导致 世界上人类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凡是
14、受西方影响的,最终都加快发展,而其他地方依然 缓慢发展。所谓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是与此种差异 发展相对应的一次又一次征服、流行病传播、种族 大屠杀等事件,与此同时是语言种类的减少和财富 的集中。按戴蒙德的思路,耶利之问涉及现代性的 所有问题,需要几本书的篇幅来讨论,而且未必有 一致的结论。如果采取收敛的进路面对耶利的问 题,并且倾向于考虑环境史的背景,我们首先要考 察清楚近代西方财富观念和其基本预设。局部生态的偶尔破坏并不构成生态危机,持续 的全球性的生态破坏才导致危机。而且此危机的产 生与对财富的变态追求有关。没有适合的助推手 段,即使疯狂追求财富也未必导致危机。而在近代, 这一切都准备好了。
15、二、洛克的财产观:“我的”财产从哪里来?在洛克看来,首先人是上帝的造物,人不具有毁 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生物的自由,除此之外人可以自 由处置其人身或财产。人生而自由,人的生命不可 剥夺也不可转让。洛克的这一思想对西方近代文明 影响巨大。洛克的财产概念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英文用词也不一样。狭义的财产用possessions、 estates、fortunes、goods表达,指个人所拥有的物质 财产;广义的财产用property表达,包含的内容十分 丰富,不仅包含财物、地产,也包含身心、生命、自 由,还包含人的劳动及行为规范,即它是物质与身 心的某种总和,而且具有排他性的属性5-6= “我的” 财产
16、(property)只能由我自己来自由处理,别人无权 干涉,这种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大财产” 的观念,反映了斯图加特王朝后期新兴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思想家的一种现实要求。洛克关于财产的论证有极强的基督教背景,也 强调了 “我的”劳动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是,“我 的”劳动何以可能?一项劳动凭什么可以署名“我 的”?按洛克的说法,私有财产一部分是人劳动的结 果,与国家政权无关。早在政府出现之前就存在财 产,它不从属于政权,相反是政权赖以建立的前提 和基础。而政权的根据不过是人们所订立的契约。 政治权力不是天赋的,而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 “大财产”(用来区别于狭义的“财产”)通过订立契 约转让
17、给国家的自然权力。但是,除了劳动者身心 付出和国家政权因素以外,劳动还与什么有关?与生 产资料有关,也与土地、空气、水、局部空间等都有 关,总之与一系列自然条件有关,它们未必都计入 生产成本,未必都算在了经济活动的“筹划”之中。 即使考虑在内了,那么是在多大时空尺度上考虑 的?考虑了近期影响也考虑了远期影响吗?远期影响 考虑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分步细看一下。比照之前的“君权神授论” (君王对于其臣民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享有绝对的、 专属的和无限的权力),洛克的“大财产”权力主张 当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在论证过程中,洛克借用 了 “自然状态”和“契约论”的思想间。第二,上帝对 人类这一作品的自我保存
18、非常关心,希望人能持久 生存下去,于是为人准备了衣食和其他生活必需 品。人一来到世上,即享有生存权,根据上帝的旨意 和特许,人就具有利用万物的权利,可以享用肉食、 果蔬、饮料及大自然提供的其他物品。从基督教的 角度,这比较好理解,因为归根结蒂一切均为上帝 所造,上帝有权作出特别的安排。第三,要想让世上 的万物为人所享用,人们就必须拥有一份专属于自 己的财产,即私有财产。其产生是人类劳动的结 果。人的生存与劳动密切相关,“人即是劳动的所有 者”。在此,我们所关注的核心秘密出现了:人在大 自然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下,掺进了自己的无可争辩 的所有物,即劳动,于是施加作用后产生的增益部 分,除他以外其他人
19、不得享有权利,这便是此人的 财产。比如,山泉是大自然的东西,也可以说属于地 球上所有的成员,但是某矿泉水公司来了,投入一 部分劳动(还有资本),把泉水装入瓶子,运到超市 中销售赚钱,所获得的利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 某些人的财产,这些财产是神圣不可剥夺的。再比 如,“橡树的果实挂在枝头时,是为人人所共有的, 但将其摘入篮中,它就属于采集果实的人了”6。好 像都说得通,但是此过程经不起细致分析。某山泉 “搬运工”的例子就不分析了,单看摘橡果的例子。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是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有许 多条件和环节值得分析。橡果没有被摘时,“为人人 所共有”就有问题。第一,所谓的“人人”包括谁,一 个村
20、庄一个镇的人还是全体所有人?如果承认人人 有份,如何在操作上体现出来?第二,凭什么说只是 人人有份而不是大自然中所有的“主体”(笛卡儿以 来的现代哲学是不承认这种泛主体的)都有份?除了 人以外,松鼠、昆虫的幼虫、细菌等“主体”也要享用 橡果,长久以来,在人类未出现之时就开始了,它们 一直在享用着橡果,它们不可以宣称某种权利吗?上 述第二点非常重要,特别是从非人类中心论视角 看。非人类中心论考验着人的想象力、超越能力。 无法演绎证明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孰优孰 劣,某人也不可能保证始终从非人类中心论视角看 待一切问题,但是强调有时可以甚至有必要从非人 类中心论视角观察、思考仍然是重要的。在洛克
21、那 里,不可能有非人类中心论的想法,甚至也不是人 类中心论,而是上帝中心论,至少名义上是上帝为 一切作主,一切以上帝的名义行事。在洛克看来,对 于摘到篮中的橡果,采集者付出了自己的劳动,采 集者正当地使用了上帝赐予的使用万物的权利,因 而他的所得是其个人的财产,这种私有财产不可剥 夺。此过程中公共品转化为私有物品,劳动当然是 关键因素,之后的劳动价值论也强调了这一点。但 是长久以来政治经济学只强调人的劳动,而没有强 调大自然的化育和成全。洛克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 可以表示为:一般的自然条件+生产资料+劳动一私 有财产+垃圾。这个公式并不复杂,如今的任何一位 办企业的人都懂得其微妙,但是从中可以清
22、晰地看 出,通过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可能并不那么理所 当然、神圣。并非只有“劳动”一项对财产有贡献,还 有诸多其他事物参与其中。虽然其中包含了工人的 劳动、管理者的劳动,但是仅有劳动及生产资料,是 不可能完成整个流程的。同样,在上述公式的右端, 财产和垃圾同时生成,不可能只产出财富而不附带 产生垃圾。垃圾要回到大自然,要影响他人和其他 物种的生存。“一般的自然条件”和“垃圾”不可或 缺,但是经济学经常将其“外部化”,不作为内生变 量来讨论,这就导致对环境的伤害不可能得到实质 性的关注。生产资料和一般自然条件两项均与大自然有 关,甚至劳动者的存在与生命维系也与大自然有 关。这样一来,某财产的生
23、产,将大量借助通常未加 注意的大自然的因素,如果我们将大自然因此而发 生的变化考虑在内,私有财产便带着某种原罪来到 世上。有人可能质疑,在近代以前,人类也从事生 产,为何对大自然的伤害没有那么严重,为何不提 及环境和生态危机?理由是,那时人们对财富的追逐 并不十分强烈,或者即使局部较强烈,就全球范围 看规模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那时生产过程也破坏 大自然,也随之生产垃圾,但是一切都在“适应”调 节的范围之内,系统还可以自我恢复。但是,在最近 几百年中,形势突然变了,这可能与韦伯说的新教 伦理有关:根据上帝的旨意,劳动才能增加上帝的荣 耀;不要懒散、休闲,而是要不断地从事艰苦的体力 或脑力劳动。劳
24、动被证明是一种苦行的技术,在西 方教会中它一直就是这样的,不仅与东方宗教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和世界上其他几乎所有的修道 士修行规则都不太一样。“清教徒将营利解释为 上帝的安排。“新教入世苦行主义,强烈反对那 种占有财产后的本能享乐;它限制消费,特别是奢侈 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它又有把营利欲望从传统主 义伦理的抑制中解放出来的心理效果。它打破了捆 绑在人们营利冲动上的重重枷锁,不仅使这种欲望 合法化,而且将其视为上帝的直接愿望。”7这样一 种心态似乎矛盾,但初次接触还非常打动人,让旁 人生出几分敬意。细致想来,则应持批判态度。这 种苦行在生态学上完全无意义,属于穷折腾!它不 应当得到赞美,反
25、而应得到谴责,它是生产过剩,财 富集中于极少数人手中的罪魁。某高科技世界级富商极其聪明且勤奋,带领全 世界用户三天两头升级系统软件,赚得盆满钵满, 令许多人羡慕不已。之后,他成立了基金会,把赚的 绝大部分钱捐了出来,做起了慈善事业,这已经不 是令人羡慕而是令人膜拜、感恩了。其实,这其中有 韦伯讲的新教伦理在作怪,几番折腾不过是打发其 个人的无聊罢了(在媒体上确实证明了自己是超级 成功人士),受其影响的世界很难说收益大于支出。 此世界包括人的部分和大自然的部分。这里只说后 者。软件不必要的频繁升级,导致硬件必须相应地 升级,从而导致大量电子垃圾的产生和原材料的快 速消耗,回想一下在你手中报废了多
26、少台电脑?绝大 多数用户几十年来用电脑做着基本相似的工作(比 如文字处理),根本就不需要软硬件频繁升级。而城 市CBD中一台电脑的升级,其实与矿山附近癌症村 的悲惨遭遇有着某种关联。但是绝大多数人看不到 这种关联,即使看到了也不愿意承认。富商正确的 做法应当是,每次只推出相对成熟的软件,平时少 赚一点,后来也不必向社会大举捐钱。新教徒把辛勤劳作、不断创造财富,视为一项 “天职”,是在响应上帝的召唤。这样一来,非常世俗 的,以及可能被别人蔑视的单纯赚钱活动甚至贪婪 行为,瞬间就披上了神圣的外衣,自带光环。科技和 高科技支撑的工业化运动,更是把开发大自然、赚 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打扮成合乎理性、进步原
27、则的现 代价值观。“工业文明把资本增殖作为社会核心,一 切经济链条同时都是物质与能量的转换链条。工业 社会中的所有产品归根结底都来自森林、矿藏和天 然水体,并在其退役后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包括 固态、液态、气态和耗散热。工业社会就像一个巨大 的机器,经济链条运行得越快,旅游越迅速地把自 然资源变成垃圾。所以,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 明的。”凶对于工业社会之前的社会,上面公式右侧 的“垃圾”一项也可以用更温和的词语“排放物”代 替,因为它们与自然状态的物质更相容一些,能够 在不久后重返大自然。为了使生产得以进行,总是可以采取各种政治、 经济手法,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让上述财富生产过 程顺利进行,一
28、次又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社会上的 某些人发现不合理,提出问题,有关部门可以作出 调整,比如征收环境税、排污费。这表明,“一般自 然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考虑,但是考虑通常是不 周全的、尺度过小。由于“外部化”,在经济学中作为 公共品的“自然条件”缺少代理人,大自然的权利得 不到有效保障,最多也只是从人的权利是否受到损 害的角度来考虑“一般自然条件”(绿水青山)的,比 如人们可以指责矿业公司的采矿作业破坏了山体, 导致水土流失,导致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和农田,从 而损害了人的权利(如导致“癌症村”),于是要求矿 业公司作出补偿,严重者要求其停产。但是,山的权 利、数亿年数百万年生成的矿物的权利、山上
29、其他 生命的权利、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景观的审美特征 都不在考虑范围,甚至下游相对遥远地区人的权利 也不被考虑。矿业公司一旦获得探矿权、采矿权,只 需满足相当低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运作 起来,凭借融入的“劳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取走 财富,投资方甚至根本不必到现场,在纽约、上海就 可以控制湖南某矿山的运行。也许人们注意到了, 为了避免什么都不做,通过经济手法评估大自然的 支出,进行合理补偿成了关键。但是,在权力和资本 介入状况下,在认知水平低下、大自然缺少代理人 的情况下,这种经济评估和补偿仅仅是做做样子罢 了。于是无数伤天害理的污染、破坏行为,程序上讲 基本上没毛病,满足了现代性世界运
30、作的最低条 件。其实,不是满足条件,而是现代性在价值观上认 同,鼓励这种扩张、这种放肆。也就是说,在工业文 明的框架内环境和生态问题无解,于是要考虑生态 文明。“我们的文明已经远离了自己生存的大地,成 了 悬空之城。曾几何时,人类沾沾自喜于对大 地的征服,殊不知自己创造出来的文明已经成了大 地的瘟疫。在文明经过的地方,大地的面目已经变 了。”9这是当年SARS之后人们写下的句子。截 至2020年2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全国 有1 1821名确诊病例、死亡259人,重读17年前的 反思可能并不算跑题。这两种冠状病毒在人间肆虐 与环境破坏、滥吃野味有着直接关联,与现代文明 的运行方式有着间接
31、关联。其实,我们人类跟病毒 在行为上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在洛克那里,财产权名义上是通 过维系“自然法”而得以保障的,因为在结束“自然 状态”、建立国家政权时,签约人同意让渡了一些权 利,其中就包括“处罚违反自然法的行为”,公民同 意把这样的事情交给国家政权来处理。理论上看, 自然法高于实在法,是实在法的制定依据和评判标 准。这种推定的、虚拟的自然法类似于自然科学讲 的“定律”。在阿奎那看来,自然法是上帝造人时在 人的意识中留下的,它需要人在后天通过理性去发 现。这种观点使自然法打上了神学烙印,自然法因 而也是理性法与神意法的统一。通过理性探究而洞 悉自然法,与自然神学主张的通过考察大自然的方
32、方面面来了解上帝创世的伟力和精致,是一样的意 思。自然法考虑的大多是与人相关的“事理”而非与 一般物相关的“物理”。现实中对哪些行为符合自然 法,理解和操作上有相当大的弹性。如果扩展一下, 令自然法也涵盖人事之外的所有事物,就涉及人对 物的利用权限和合法性。比如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某 类采矿是不被允许的,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就是允 许的;对于允许的,征收的环境税也可以相差巨大。 那么,谁能轻松访问(指洞悉、看见)“自然法”(指大 自然本身运行所满足的规律、规则)呢?谁代表大自 然?如何处理密尔(John S. Mill)的自然悖论或困境? 密尔在论自然一文的结尾处概括了一个著名 的悖论。他说,“自然
33、”这个词有两个主要意思。第 一是指整个事物系统,包含事物的所有特征的集合; 第二是指除了人之介入的所有可能事情。按“自然” 的第一种意思,“人应当遵从自然”这一教导毫无意 义,因为人根本无能力做出不遵从自然的事情来;人 所做的一切均服从于几条或多条自然的物质或精神 定律。按这种理解,人无论如何做都不需要负道德 责任,因为都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针对“自然”的 第二种意思,密尔特别强调,按照“人应当遵从自 然”或“使事物的自发发生成为其自愿行动的模式” 这一信条,同样不理性和不道德。不理性是因为,人 的所有行动,包括一切有益的行动,不管怎样做,都 会改变大自然的自发进程。不道德是因为,自然现 象
34、的进程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事情,当人照做时, 极有可能被认为是令人憎恶的;任何人竭力模仿这 样的自然行为极有可能被认作是极其邪恶的四。也 就是说,按这种理解,人不论做什么和怎样做,都是 不自然的,都不合理,甚至可能不道德。那么,人究 竟应当如何行事才好?密尔的意见是,人的义务是与 上帝仁慈的权能合作。不是通过模仿自然的进程而 合作,而是通过坚持不懈地修补自然的进程而合 作,并且这般行动时,必须坚持非常高的公正与善 的标准。密尔困境和他给出的建议,凸显了行为自 然与不自然、合理与不合理之划界的麻烦。也可以 说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本身就不够合理。不过,就坚 持较高的公正与善的标准而言,就人的行为必须融
35、入人的判断力而言,无疑是给人启发的。除了密尔的笼统建议,有人主张回到亚里士多 德的自然观念或者采用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意义生 成来解决矛盾11。海德格尔的进路有较强的人类中 心主义特征,解释来解释去还是围绕人的利益和意 义展开(扩展了栖居条件、大地和家园的概念),并 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人之外的自然世界。我们可以从 演化论的角度考虑如何做才算“贯彻执行自然法”, 这与罗尔斯顿三世(Holmes Rolston III)的生态整体 主义思路、结论一致12。立法者、执法者只有非常熟 悉博物学、演化论、环境美学相关内容,才有可能非 常顺利地运用自然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 改变的幅度、速率足够小,以保持
36、系统的“适应性” (adaptation)o这种自然主义的进路,亚里士多德、塞 奥弗拉斯特(亚氏的大弟子)、拉马克、林奈、达尔 文、赫胥黎、杜布赞斯基、迈尔、洛伦茨、威尔逊等博 物学家都非常熟悉。不是说系统中的任何适应性行 为均不可以变动,只是提醒不可轻易破坏,特别是 人的活动要满足最低的内外适应性。内部适应性是 指行动不应当引起人之过分焦虑、忙碌、缺乏安全 感;外部适应性是指行动不应当造成严重的环境破 坏,不能减少生物多样性。非常可怕的是,现代性进 程在这两个方面都展示了不良记录,并且没有好转 的迹象。复兴古老的博物之学,让人切身体会自己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有助于深入领会罗尔斯顿的自 然价值
37、论、系统价值概念,既不拔高自己也不贬低 自己。学者已经注意到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与新 生物学、演化论的关联,但对其与博物学的关联强 调得不够。其实,就武装百姓、转变观念而言,门槛 较高的各种科学之于民众相对遥远,百姓自己无法 介入其中,而门槛较低的博物学则十分贴近,百姓 自己可以直接参与。布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还特意 提及罗尔斯顿也是一名博物学家(Rolston was also a naturalist)13o当然,梭罗、利奥波德、卡森等也是博 物学家14,许多自然文学家也是博物学家1516=从博物学的视角看,财富与自然共同体为了可 持续生存所共享的一种稳定性、丰富性联系在一 起。与劳动当然相
38、关,但也不主张过度劳作。过分 勤奋的劳作可能破坏系统的适应性。而这与韦伯所 讲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明显矛盾。三、近代西方崛起与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与基督教文化相关的不限于洛克的财产观和契 约权利观,还有近代科学的兴起。后者提供了强大、 有效的认知手段,将人类从封闭世界指向无限宇 宙,更使资本快速增殖和操纵世界方便地得以实 现。西方崛起,全球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军备竞赛和 “智力军备竞赛”此起彼伏,关键赌注压在了科技创 新上。儒家世界、佛教世界、伊斯兰世界对科技的态 度也不得不向西方靠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印证了科技对 改造世界、增加财富的特殊作用。现代自然科学工 作者的求知欲发生转变,科学
39、领域的非人性化成为 许多现代不祥现象的根源。病态的人类行为导致生 命系统出现功能障碍,负反馈的调节机制经常无法 平衡系统的剧烈变化。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为各 种病毒的高效传播提供了便捷通道。现代文明人类 分享了科学家、博物学家洛伦茨所述的八宗罪孽:第 一宗:人口快速增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种内侵 犯行为增加。第二宗:对大自然的疏远。科技快速 进步导致生存空间遭到严重破坏,人的审美和道德 出现退化现象。第三宗:人的种内恶性竞争将人变 成手段而非目的。恐惧、贪婪导致人与人无限竞争, 偏颇的价值观、进步观加剧了人类的紧张、忙碌。第 四宗:情感冷漠。对不快的不耐受性、对快乐越来越 不敏感,使得人类变
40、得脆弱并渴望持续得到刺激。 对舒适永无满足的人表现出一种“嗜新病”,商人抓 住了这个机会。第五宗:遗传的蜕变。个体主义膨 胀及人们对个体非分要求的持续容忍,挤压了群体 利益。此外,驯化特征产生许多后遗症,如性早熟与 幼态持续。第六宗:抛弃传统。崇尚科学的年轻人 随意地否定包含着知识与智慧的传统。表现为持续 的“生理嗜新性”,增加了代际仇恨,也使人变得愚 蠢。第七宗:人类的可灌输性增加了。宣传工具很 容易导致公众观点的一致化,个性的丧失为营销和 铁幕人物的控制提供了方便。第八宗:核武器及军 备竞赛制造了末日情结17o这里没法全面讨论上述八宗罪中的每一项是否 真正成立,也无法严格确认它们中哪几项与
41、生态环 境问题直接相关,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们多多少 少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的快速增长,就直 接作用于大自然,加上人类欲望的膨胀,大自然不 堪重负。如果这八宗罪只是某个人文学者总结出来 的,恐怕不足以令人信服,但是它出自一名杰出的、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因而没法简单地指责其 反科学、反文明。也许八宗罪的某些条目可以合并, 或者某个条目可以删除,但是总体来看,洛伦茨所 反思的现象是存在的,他的见解颇深刻。其中展现 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只是一部分问题,却是十分 重要的。四、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与博物实践洛克的财产观、韦伯的苦行天职观以及洛伦茨 的罪孽观,似乎都很深刻,但是相比于近代起作用
42、的笛卡儿哲学还是略低一些。笛卡尔开辟的“普遍 数学”道路令世界上一切质通过量来测度,其主客体 二分的哲学更是奠定了近代西方世界的基本思维方 式,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研究都要对笛卡儿式西方 哲学进行深刻反思12,18-19=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 他物种的关系、人类中心论、主流的认知过程,均与 笛卡儿这种强势哲学直接相关。笛卡儿的这种哲学 已经变得全球流行,想换种框架叙述都很困难,除 非设想以前现代、非西方的方式看世界。“奇葩”的 其实不是非西方的、传统的思维,而恰恰是现代的 笛卡儿式思维。在笛卡儿看来,人是一种极其特殊 的动物,如果还算动物的话。人与其他动物、万物之 间隔着一层完全不可逾越的“防
43、护层”。人是有理性 的,而其他一切动物、植物、岩石、泥土、河流均没有 理性。“我思”则是极其特别的动作,因为“我思故 我在。其他动物会不会思、会不会劳动、会不会认 识、是否具有智慧,在笛卡儿看来完全是不应该问 的问题,因为后者即使有也与人的完全不同。笛卡儿的这一假定充分高扬人的理性,提升了 人的地位,但是完全没有根据;最终它也助推了这样 的信念:“人类不灭,天理难容。”他在人与其他物种 之间的粗鲁划界没有任何经验基础,不符合基本的 观察事实,与博物学、传统文化相矛盾。要想明白伟 大的笛卡儿有多么偏颇,在此不必讨论笛卡儿的哲 学论述以及哲学家群体对他的评论,可以借用一下 盖娅假说创始人拉夫洛克(
44、James E. Lovelock)的评 论:“我经常对笛卡尔(儿)的主张感到不解:他把动 物比作机器,因为机器没有灵魂,而人具有不巧的 灵魂,能够知觉,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笛卡尔(儿)是 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似乎难以置信的是他会粗心大 意到认为人才能意识到痛苦,而对一匹马或一只猫 的残忍则不会造成任何后果,因为它们与桌子这样 的无生命物体一样,不会感觉到疼痛。无论这是否 是他的信念,这一可怕的念头对他同时代的很多人 来说都是可信的,并且从那时起一直延续了很久。 这表明一个封闭的城市群体的传统智慧,在多大程 度上与自然界隔绝。我们希望这种疏远正趋于结 束,并且希望电视上播放的关于自然史(博物学)和
45、 野生生命的很多精彩影片,会有助于消除这种距离 感。”这段话很通俗,不需要另外解释。拉夫洛克 还专门提到博物学提供的形象内容有助于消除人与 其他动物之间的隔阂。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几 乎是所有博物学家的共识。修炼博物学的人,非常 清楚几个基本事实:地球上所有生命有着共同的起 源(博物学家达尔文首先猜测的,后来被科学证明); 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非常相似,比如人与黑猩猩的 基因有72%是一样的(1975年报道的99%是不准 确的);人的行为与其他许多社会性动物有许多相似 之处;人以外的许多动物也会制造工具,并表现出很 高的认知能力和智能(比如围猎、预测);甚至人与冠 状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46、)也有几分相似。人作为一种普通的动物(没有迹象表明人类整 体上比其他生命更聪明更可持续),必须肯定其他动 物的存在合理性、行为合理性、有足够的生存智慧。 从哲学上讲,环境和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长期 以来人在理念上自绝于环境中的其他生命和无机 物,自命不凡、为所欲为,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报复”一词有拟人化的成分,可是恩格斯当年确实 就这样使用过,现在看来并无不当,反而十分形象、 贴切。用更狠的词则是“报应”,其实也不为过。博物学文化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显学,近些年有 大量论著出版21,博物学给出的教导是,对于未来 的发展,人类同样不能脱离大自然、脱离其他物种 自行发展。这句话显得十分平淡,字面上看大概没 有人会反对。但是稍作引申就不一样了。比如这句 话可以解释为:人类不宜过快发展高科技!人类的 未来还长着呢,至少我们希望如此。既然这样,我们 急什么?替后人着急?子孙后代根本不相信我们能做 得更好,他们恐怕只担心我们把事情搞砸。快速发 展只对当下的部分人有好处,并非对全体人类有好 处,很难说对后代有好处。当然,太慢发展也不行, 那样同样会导致不适应,人类整体上在大自然中无 法正常生存。结论是,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可以 按大自然平均演化速度前行,也许可以稍稍快一 点。当下应当警惕的是过快发展高科技,特别是致 毁知识,在这方面刘益东先生很早就给出明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2023年泉州市第三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海绵城市地下水管理施工方案
- 华南理工大学《排水管网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表现技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燃气销售培训及发展工作总结
- 体育场馆饮用水管理制度
- 网络安全事件信息传输制度
- 2024墙面原位加固修复技术规程
- 2024奥数竞赛6年级培训题-答案版
- 血站血液制备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秀版
-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场景
- 《西溪湿地博物馆》课件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儿童合唱团管理制度
- 银行业波特五力分析报告
- 设立船舶管理服务公司商业计划书
- 《透视学》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