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1.gif)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2.gif)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3.gif)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4.gif)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91ff02c0f9fecc26b79de66dcc7dbb2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成效论一、基数成效论边沿成效分析法二、序数成效论无差别曲线分析法三、预算线 四、序数成效论消费者平衡的条件五、价钱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平衡的影响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七、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八、不确定性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本身利益的关切。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第一节 成效论概述一、成效的概念成效指商品满足人的愿望的才干,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遭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本人愿望的才干的客观心思评价。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完全是一种客观心思感受。 满足程度高,成效大; 满足程度低,成效小。使幸
2、福添加的有效方法是:1愿望不变而提高成效;2清心寡欲二、基数成效和序数成效在度量成效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成效和序数成效的概念。在此根底上,构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成效论的边沿成效分析法和序数成效论的无差别曲线分析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中普遍运用基数成效概念。基数是指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基数成效论以为,成效可以详细衡量并加总求和,详细的成效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成效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成效单位。例如:对某消费者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的成效为10成效单位,吃一顿麦当劳的成效为8成效单位,那么这两种消费的成效之和为18成效单位。 自20世纪
3、30年代至今,西方经济学中多运用序数成效概念。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是不能加总求和的。例如:成果列第一和第二,仅阐明第一优于第二,至于第一、第二各自的详细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序数成效论以为,成效无法详细衡量,成效之间的比较只能经过顺序或等级表示。沿用上面的例子来阐明:该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还是吃一顿麦当劳。并且,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成效的假定比以基数来度量成效的假定所遭到的限制要少,可以减少一些被以为是值得疑心的心思假设。 三、总成效、边沿成效根据上述对成效的了解,总成效是一切各单位的成效加总,即:TU= Ux1+Ux2+U
4、x3+Ux4+Ux5。用数学言语可表述为:假设X表示某种物品,TU便是X的函数,即TU=fX,假设有物品X1、X2、X3、X4Xn,那么总成效TU=U xii=1,2,3n。这里总成效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西方经济学家以为,产品或劳务具有成效是构成产品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产品真正具有价值是由物品的稀缺性,从而是由产品或劳务的边沿成效marginal utility,即MU决议的。 物品的边沿成效,是指该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所起的总成效的增(减)量。或者换一种说法,边沿成效是指所消费物品之一定数量中最后添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成效。其数学表达式为:MUX = TUX/
5、X,假设商品X是无限可分的,这一公式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MUX = dTUX/dX。其中MUX为边沿成效,TUX为总成效, X为商品数量。决议商品价钱的是商品的边沿成效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中提出了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四、边沿成效递减规律普通来说,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商品X的数量添加时,在一定范围内所获得的总成效也会添加。如某人消费一个单位所获得的成效为12,边沿成效也是12; 消费二个单位所获得的总成效为18,边沿成效(即第二个单位所添加的成效)是6; 消费三个单位所获得的总成效
6、为21,边沿成效(即第三个单位所添加的成效)是3; 消费四个单位所获得的总成效为22,边沿成效(即第四个单位所添加的成效)是1。QTUMU112122186321342215220620-2但当他消费五个单位所获得的总成效就没有添加,仍为22,边沿成效(即第五个单位所添加的成效)是0。而第六个单位的消费不但不能添加总成效,反而使总成效减少了2个单位,即边沿成效为。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物品的数量添加,其总成效虽然相应添加,但物品的边沿成效,随所消费物品数量的添加而有递减的趋势。当边沿成效递减到等于零以致变为负数时,总成效就不再添加以致减少。这就是所谓边沿成效递减规律。所谓边沿成效是零或负数,意
7、指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越一定量以后,就不再添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用,以致还会引起厌恶和损害。边沿成效递减规律用数学言语可表述为: 总成效函数 TU = fX,边沿成效MU = d TU/d X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添加,在一定范围内,MU = dTU/dX0,表示X添加或减少,TU也相应添加或减少,故dTU与dX呈同方向变化。但到一定阶段,再添加商品消费时,MU= dTU/dX0,也即dTU与dX的变化方向相反。再从边沿成效变化率来看,随着X的数量递增,边沿成效本身相应递减,即dX与dMU的符号相反,故其比值小于零。边沿成效递减规律,也可以用几何座标图来表示图3-1。关于货币的边沿成效基数成效论
8、者以为,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成效。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成效去交换商品的成效。商品的边沿成效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添加,货币的边沿成效是递减的。即: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渐添加,每添加一单位货币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沿成效是越来越小的。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成效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沿成效是不变的。这样,货币的边沿成效便是一个常数。为什么边沿成效会递减呢?有两种能够的解释。一是生理的或心思的缘由: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满足或心思上对反复刺激的反响就递减了。另一种解释是想象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
9、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需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人之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最重要的需求,而不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运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三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所以某种消费品之一定数量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给消费提供的成效,一定小于前一单位提供的成效。边沿成效递减规律是经济学在研讨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定理的一种实际观念。它是在调查总结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个实际命题。当然,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性为其必要前提的。 我们没有方法严厉证明边沿成效递减,但是,假设边沿成效不是递减的
10、,那么,世界上一切的食物也许不够一个人吃。五、总成效极大化和消费者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量是一定的,消费者用这一定的货币来购买各种商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安排。但普通的目的是要使他买进的各种商品提供的总成效达于极大值。当他所要买进的商品提供的总成效到达最大化的时候,消费者就不再改动他的购买方式,这时,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达于平衡形状,即消费者平衡。那么怎样才干使得破费一定量货币所买得的各种一定量的商品的总成效达于极大值呢?我们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给定的,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成效和边沿成效是知和既定的;消费者决议买进各种消费品X、Y和Z,X的价钱PX、Y的价钱PY和Z的价钱PZ是知和
11、既定的;消费者的收入M是既定的。还假定他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这几种商品。于是问题归结为:他买进的X、Y和Z的数量应各为多少时,才干使他支出M买进的X、Y与Z提供的成效总和达于最大? 由于收入(亦即他用来买进X、Y与Z的货币)是固定不变的,他买进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相应地可以买进其他商品的数量就越少。而随着数量的添加,该种商品的边沿成效递减;与此同时,相应地递减的商品的数量使其际成效递增。为了使得他破费M元所换得的各种商品成效之和即总成效达于极大值,他将调整其买进的各种商品的数量,将所购得边沿成效较低的那一单位的货币转过来购买边沿成效较高的那一种商品,直到他买进的各种商品的边沿成效之比等于它们的价
12、钱之比;或者换一种说法:他破费的每一元钱所买进的每种商品之边沿成效都相等。在这个时候,他破费一定量收入于X、Y和Z所得到的成效总和已到达极大值。假设再改动这一组合,将把用于购买某种商品的钱去添加购买另一种商品,就会使得因少买前一种商品所损失的成效,超越他多买后一种商品所添加的成效(由于边沿成效递减)。因此在这时,他不会再改动其购入的X、Y和Z的数量,亦即消费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决策行为已到达平衡形状。所购卖的各种商品的边沿成效之比等于它们的价钱之比,就是消费者平衡的条件。六、边沿成效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定理阐明,消费者情愿买进的任一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价钱呈反方向变化,价钱高(或提
13、高)那么需求量少(或减少),反之那么多。为什么消费品的需求量与其价钱之间具有这样的关系呢?这也可用边沿成效递减规律来阐明。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从消费这些物品中获得成效,他所情愿付出的价钱取决于他以这种价钱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成效。这也就是说,消费者所情愿付出的货币表示了他用货币所购买的物品的成效。例如,某消费者情愿以2元购买一本杂志或2斤苹果,这就阐明一本杂志或2斤苹果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成效是一样的。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情愿付出的货币价钱商品的需求价钱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成效。成效大,愿付出的价钱高;成效小,愿付出的价钱低。根据边沿成效递减规律,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添加,该物
14、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沿成效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沿成效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添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钱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钱必然成反方向变动。见教材P42图3-2 七、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情愿支付的最高价钱和实践支付的总价钱之间的差额。它表如今图33中,需求曲线以下P1以上的部分即FP1E组成的三角形。即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沿成效支付一切商品的价钱,而这最后一个商品以前的商品的边沿成效都大于最后一个商品,消费者没有对这大于的部分却没有付钱,这不付钱却能享用的部分就是消费者的剩余。PQ0P1Q1EFD 消 费 者 剩 余图33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
15、余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某商品时情愿支付的最高货币额度与实践支付额度之间的差额POQQ0P0Q00fQdQ- P0Q0第二节 无差别曲线分析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序数成效论以为,商品的成效是无法详细衡量的,商品的成效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用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基数成效论的关于成效的大小可以用“成效单位表示的说法。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喜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议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成效的大小顺序。序数成效论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根本假定:第一,偏好的完全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别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
16、,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一样A和B是无差别的。第二,偏好的可传送性。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假设某消费者曾经作出判别: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需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的判别。第三,偏好的非饱和性。即多比少好。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成效程度。这里的U只表示某一个成效程度,而不在乎其详细数值的大小。 U0X1X2ABX2X2X1X1二、无差别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别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一样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
17、者带来同等成效程度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别曲线相对应的成效函数为:无差别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有无数条无差别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别曲线代表的成效程度越高。如图a。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恣意两条无差别曲线不会相交。如图b。 3无差别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别曲线的斜率不仅为负值,而且其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如图c。 YOXYOXYOXabc三、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一商品的边沿替代率商品的边沿替代率即在维持成效程度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添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以MRS代表商品的边沿替代率,X1、X2各为商品1和商品2
18、的变化量,那么商品1对商品2的边沿替代率为: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商品的边沿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假定商品1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 那么 二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序数成效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定。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成效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延续添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例如:随着消费者对苹果的消费量的延续等量的添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苹果所需放弃的梨的消费量是递减的。随着消费者拥有的商品1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1的偏
19、爱程度会越来越低;同时,消费者拥有的商品2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2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高。那么每单位的商品1所能替代的商品2的数量越来越少,即商品的边沿替代率是递减的。由于商品的边沿替代率等于无差别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决议了无差别曲线凸向原点。 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递减的缘由可以解释为:当消费者处于商品l的数量较少和商品2的数量较多时,会由于拥有较少商品l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l更偏好,由于拥有较多商品2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2偏好程度较低,即商品1对商品2的边沿替代率较大。X2X1123450X1X2ABCEDf (X1, X2)=U 0在普通情况下,商品的边沿替代率
20、递减,无差别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但也存在着以下特殊情况:1. 完全互补品相应的无差别曲线呈直角形,与横轴平行的无差别曲线部分的MRS120,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别曲线部分的MRS12。例:总是要按一副眼镜架和两个眼镜片的比例配合在一同,眼镜才可以被运用。只需在直角形的顶点,眼镜架和眼镜片的比例固定不变,为1:2,对消费者才干产生成效。 眼镜片眼镜架212. 完全替代品相应的无差别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为一常数。例: 某消费者以为一瓶菠萝汁与一瓶芒果汁是无差别的,那么菠萝汁与芒果汁的相互替代比例固定不变,为1:1。 菠萝汁芒果汁0U第三节 预算线一、预算线的概念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
21、费能够线或价钱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钱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方程为:P1X1+ P2X2=I或:其中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P1和P2分别为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钱,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I/P1,是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I/P2,是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P1/P2为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钱之比的负值。从图中还可以看到,预算线AB把平面坐标图分成了三个区域。预算线AB域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a点,使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能够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预
22、算线AB以内的区域的任何一点,如b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惟有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用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称为消费者的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二、预算线的变动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钱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1. 从预算线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看1两种商品价钱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如下图,消费者的收入添加,那么使预算线AB向右平移至AB;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那么使预算线AB向左平移至AB。2两种商品价钱和消费者
23、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预算线不变。X2X10ABABBA2. 从预算线与商品价钱的关系看3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钱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 4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钱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钱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 如左图所示,商品1的价钱P1下降,那么使预算线AB移至AB;商品1的价钱P1提高,那么使预算线AB移至AB。在右图中,商品2的价钱下降和提高,分别使预算线AB移至AB和AB。 X2X10BABBX2X10AABA第四节 消费者平衡序数成效论将无差别曲线和预算线相结合来阐明消费者平衡。消费者的偏好决议了消费者的
24、无差别曲线,一个消费者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别曲线有无数条;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钱决议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和商品价钱既定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需一条。只需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别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平衡点。在切点,无差别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别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商品的边沿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两种商品价钱之比,那么消费者成效最大化的平衡条件是:MRS12=P1/P2U1aX2X10ABEX2X1bU2U3图3-11消费者平衡这时消费者会沿着AB线,减少对X2的购买而添加对X1的购买。这时消费者会沿着AB线,减少对X1的购买而添加对X2的购买。为什
25、么只需在这个切点时才干实现消费者平衡呢?从图上可以看出,只需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X1与X2两种商品的组合才到达在收入和价钱既定的条件下,成效最大。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别曲线U3 所代表的成效大于U2,但消费能够线AB同它既不相交又不相切,这阐明到达U3成效程度的商品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钱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而在比它离原点近的无差别曲线U1,虽然a和b,阐明在a和b 点AB线同它有两个交点上所购买的X1商品与X2商品的数量也是收入与价钱既定的条件下最大的组合,但U1U2。a和b时X1商品与X2商品的组合并不能到达最大的成效。此外,U2除E之外的其它各点也在AB线之外,即所要求的X1商品与X2商
26、品的数量组合也在收入与价钱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U3U2消费者平衡在货币收入允许的范围内,理性的消费者选择一种最正确的商品数量组合,以获得尽能够大的消费满足YOXU1ABCD-dy / dx PX / PYMRSXY = PX / PY例:“设计新的汽车一辆汽车的两大特性是其款式设计例如设计和内部特点和其性能例如汽油里程数和驾驶性能。款式设计和性能都是遭到人们关注的特性,一辆汽车的款式设计越好,性能越佳,其需求量就越大。然而,重新设计款式,提高性能,是要花钱的。应该怎样添加一辆汽车的特性呢?问题的答案部分地取决于消费本钱,也取决于消费者对于汽车特性的偏好,汽车消费者组别的不同偏好可以影响
27、其购买决议。有关美国汽车需求的一项新近的研讨阐明,在以往的20多年里,绝大多数消费者偏好的是款式而不是性能。思索两个消费者组别,每个组别想花10000美圆用于汽车的款式和性能其他的钱用于此处不予讨论的其他汽车特性上,但对于款式和性能,每个组别有不同的偏好。 以下图显示了每个组别中的个人所面临的购车预算。第一组别,在款式和性能中偏好性能。经过在一条典型个人的无差别曲线和预算线之间寻觅切点,可以发现,这一组别的消费者偏好这样一种汽车:其性能值7000美圆,其款式值3000美圆。而第二组别的消费者偏好性能值2500美圆,款式值7500美圆的汽车。统计研讨已阐明,大多数消费者属于第二组别。性能(美圆)
28、款式(美圆)7500100002500010000性能(美圆)款式(美圆)7000100003000010000a图b图在得悉组别偏好的情况下,一家汽车公司就可以设计产品、制定销售方案了。 一个具有潜在盈利的选择是,制造这样一种车型:它注重款式的程度略低于图b中个人所偏好的程度,但远高于图a中个人所偏好的程度,以吸引这两组人。第二个选择是:消费较多的、注重款式的汽车,消费少量的、注重性能的汽车。这两种选择都是上述对购车偏好了解的结果。第五节 价钱变化和收入变化对 消费者平衡的影响一、价钱变化:价钱消费曲线和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导出序数成效论运用边沿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平衡的条件,推导单个消费者
29、的需求曲线,同样得到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消费者的价钱消费曲线推导出。价钱消费曲线用来阐明一种商品价钱变化对消费者平衡的影响。它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钱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钱程度相联络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别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成效最大化的平衡点的轨迹。 如图a所示,商品X1的价钱P1发生变化,从P 01下降为P1,再上升为P1,相应的预算线从AB移至 AB再移至AB,分别与无差别曲线I1、I2和I3相切于平衡点E1、E2和E3。随着商品1的价钱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消费者的平衡点。它们的轨迹即价钱消费曲线P.C.C.。在每一个平衡点上,都存在着
30、商品1的价钱和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在平衡点E1、E2和E3, 商品1的价钱从P 01下降为P1再上升为P1 ,那么商品1的需求量由 添加为 再减少为 。将每一个P1值和相应平衡点上的X1值绘制在商品的价钱数量坐标图上,那么得到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X1=fP1,如图b所示。图b中需求曲线X1=fP1上的A、B、C点分别与图a中的价钱消费曲线P.C.C.上的平衡点E1、E2和E3相对应。 XOOPXYAB1B2U3P1P2P3U1U2X1X1X2X2X3X3B3需求曲线价钱消费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钱不变的情况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钱相联络的消费平衡点的轨迹。价钱消费线
31、与需求曲线二、收入的变化:收入消费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也会改动消费者平衡的位置,并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钱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不同收入程度相联络的消费者成效最大化的平衡量的轨迹。可以用以下图阐明:BU1E1E2E3X2AAA0X1U2U3BBX11X12X13收入消费曲线图3-13a正常商品的收入消费曲线U1 U2U3AAAX13X2X10收入消费曲线X11 X12BBBE1E2E3图3-13b劣等商品的收入消费曲线三、恩格尔曲线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程度下对某种商品
32、的需求量。与恩格尔曲线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f (I) 。其中,I为收入程度,X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恩格尔曲线是如何得来的呢?在图313中的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程度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以商品1为例,当收入程度为I1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X11;当收入程度为I2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X12;当收入程度为I3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X13;,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画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就可以得到恩格尔曲线,如图314所示。I0X1a 正常品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X1=f I正常品劣等品I0 X1b图314 恩格尔曲线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33、应的概念一种商品价钱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其变化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价钱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当一种商品价钱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践收入程度发生变化。这里的实践收入程度的变化被定义为成效程度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钱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由商品的价钱变动所引起的实践收入程度的变动,进而由实践收入程度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成效程度发生变化。由商品的价钱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钱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钱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替
34、代效应不改动消费者的成效程度。 正常商品的两种效应:如图1-12所示,商品X的价钱下降,阐明在原来不变的收入程度上,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X,消费能够性线将变得更加平坦了。假设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I,商品Y的价钱不变为PY。假设商品X的价钱开场在PX1上,那未不买商品Y,仅买商品X的最大量在I/PX1上,反之,仅买Y的最大点在I/PY1,初始的平衡点那么在无差别曲线U1的O1点上,购买商品X的数量为X1。当商品X的价钱下降到PX2时,消费能够性线将向右旋转,阐明在原来不变的收入程度上,不买商品Y,仅买商品X的数量由I/PX1挪动至I/PX2,平衡点就挪动到成效程度较高的无差别曲线U2的O2上,
35、这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商品X的数量将由原来的X1添加到X2单位。 U1U2O1O2I/PY1商品Y0商品XX1X2I/PX1价钱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I/PX2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品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能够大于、小于或等于其收入效应的绝对值。价钱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希克斯方程=+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钱变动引起两种商品价钱相对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钱变动引起实践收入程度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不既定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价钱发生变动时,
36、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价钱效应图例消费能够性线的第一步转动,就构成图中新的与无差别曲线U1相切的线FG补偿预算线,这条线的斜率与价钱下降后的消费能够性线的斜率一样,阐明消费者的消费构造曾经发生了商品X降价后的变化,由于它与降价后的无差别曲线平行。但是,消费者的支出程度却没有到达降价后的程度,由于消费者的实践支出要低于降价后的程度,否那么补偿预算线就要与降价后的消费能够性线重合了。由于补偿预算线与原来的无差别曲线U1相切于O*点,这就阐明消费者要实现与原来一样的满足程度,只需用补偿预算线表示的开支就够了。这就是说。在O*点上的商品X和Y的组合,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变,但是支出要节省的多。从O1
37、到O*的挪动就是商品X的需求量由X1添加到X*,其添加部分是由于商品X相对廉价,添加商品X的消费,减少商品Y的消费,仍坚持原来的满足程度的替代效应。U1U2O1O*O2I/PY1商品Y0商品XX1X*X2I/PX1价钱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GI/PX2F第二步的挪动,补偿预算线向降价后的实践预算线切点O2的挪动。这种挪动阐明价钱下降后,消费者的名义收入不变,但其实践收入却从补偿预算线提高到降价后的实践预算线,这种实践收入添加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添加,表现为图中X*到X2的挪动。这种需求量的添加是由于消费者实践收入添加而呵斥的。所以,X* X2就是降价的收入效应。 U1U
38、2O1O*O2I/PY1商品Y0商品XX1X*X2I/PX1价钱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GI/PX2FYXOAAABBU1U2价钱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x1x2x3价钱效应图例三、低档商品的两种效应按照正常商品两种效应分析的同样方法,分析以下图所表示的低档商品X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商品X的价钱下降后,其全部效应依然是X1X1,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也从a点提高到b点,商品X替代效应依然是X1 X1 ,阐明商品X廉价了,商品X的消费依然添加,只是其幅度没有正常商品那么大。商品X的收入效应为X1 X1 ,也就是商品X的收入效应不仅没有添加,反而减少了,这也为低档商品性质所致。 吉
39、芬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钱同方向变动。吉芬商品X降价后,其全部效应依然为X1X1,平衡点也从a点挪动到b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也提高了,但是,商品X的消费的总量减少了。替代效应是X1X1,阐明降价依然添加商品X的需求。但是由于商品X是吉芬商品,所以实践收入的添加使得消费者大大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而添加商品Y的需求。收入效应表现为从c点到b点的挪动。由于吉芬商品不同于普通低档商品,所以,降价的总效应表现为收入的负效应大于正的替代效应,其结果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明显减少。某些高档消费品,比如珠宝、字画、古董之类等,也是一种价钱与需求量同增同减的景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与吉芬商品一样。价钱下降对正常
40、商品、普通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可以概括在下表中: 商品类别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曲线的形状正常物品反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向右下方倾斜低档物品反方向变动同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向右下方倾斜吉芬物品反方向变动同方向变动同方向变动向右上方倾斜附:关于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不确定性我们以前的分析其实包含了一个假定: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设条件的意思是: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掌握了与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一切变量的全部信息。因此,他们对本人经济行为的后果的了解是确切无误的,即不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
41、本人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需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能够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例如,某消费者预备用一笔钱去购买一台某种型号的电视机,假定在滇型号的电视机市场上,电视机的质量有的是合格的,有的是不合格的,这样,该消费者购买电视机这一行为决策的结果在事先是不确定的。该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的能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结果是得到一台质量合格的电视机,另一种结果是得到一台质量不合格的电视机。当然,能够的结果可以是很多的。为了简单化,我们假设只存在两种能够的结果。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该消费者能否购买电视机的决策会牵涉到他得到一台质量合格或质量不合格的电视机的能够性即概率。类似这种不确定的情况,在经
42、济生活中是经常可以碰到的。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实际,显然无法被用来阐明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如何建立起一套方法来分析消费者在面临风险情况下的行为,便是本节所要引见的内容。同时,除了不确定性之外,信息不完全还可以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某些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比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关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书将安排在后面关于市场失灵的章节予以引见。二、不确定性和彩票在消费者知道本人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能够的结果时,假设消费者还知道各种能够的结果发生的概率,那么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为了对存在风险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加以阐明,西方学者往往运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经常被运用的一个事例便是彩票的
43、购买。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面临风险的行为决策问题。假设某消费者持有100美圆的初始货币财富量(即他曾经持有100美圆),他面临能否购买某种彩票的选择。这种彩票的购买本钱支出是5美圆。假设该消费者购买彩票,他中彩的概率为2.5,不中彩的概率为97.5。在中彩的情况下,他可以得到200美圆的奖金;在不中彩的情况下,他什么都得不到。于是,该消费者可以决议不购买彩票,那么,他总是可以稳妥地持有100美圆的初始货币财富量,当然,也不用支付5美圆的彩票购买本钱。这样,他防止了购买彩票所能够蒙受的损失,也失去了购买彩票所能够得到的更多财富。该消费者也可以决议购买彩票,假设他中彩的话,他就会拥有295美圆。由
44、于初始货币财富量100美圆购买彩票的支出5美圆+中彩的奖金200美圆=295美圆。假设他不中彩的话,他就只持有95美圆。由于,初始货币财富量100美圆购买彩票的支出5美圆=95美圆。在经济分析中,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消费者所面临的具有不确定结果的彩票。假定某消费者所面临的一种彩票具有两种能够的结果,这两种结果不会同时发生。当第一种结果发生时,该消费者拥有的货币财富量为W1;当第二种结果发生时,该消费者拥有的货币财富量为W2。第一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为p,0 p 1,第二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为1p。于是,这张彩票可以表示为:L=p,(p 1);W1,W2。假设将这种彩票表示法详细运用到上面的例子中,那么有p
45、= 2.5%,1p=97.5;W1=295美圆,W2=95美圆。此外由于两种结果不会同时发生,所以,在知道了第一种结果的概率的同时,也就知道了第二种结果的概率。于是,以上彩票也可以筒单地表示为: L=p;W1,W2 。需求指出的是,当消费者购买彩票时,消费者由中彩所得到的奖金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一笔钱等等。由于消费者的中奖所得总是可以被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值,所以,在分析中,彩票的每种能够的结果都可以被简化为一定的货币量。三、期望成效和期望值的成效在分析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时,期望成效和期望值成效是两个经常要用到的概念。下面仍以彩票为例来引见这两个概念。1期望成效好像在确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
46、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成效一样,在不确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追求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最大的成效。但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由于消费者事先并不知道哪种结果现实上会发生,所以,他只是在事先作出最优的决策,以使他的期望成效最大化。为此,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期望成效的概念。 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 对于同一个具有不确定结果的事物,每个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各自的行为选择也是不一样的。以购买彩票为例,有的消费者能够害怕风险,他们普通不会去买彩票,而是稳妥地坚持本人现已拥有的货币财富量。有的消费者能够喜欢冒险,他们总是去买彩票。有的消费者能够在风险面前采取中立态度,他们觉得买或不买彩票都是无所谓
47、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事例都是如此。例如,不同的消费者的风险态度,也会对消费者在面临风险情况下购买保险的行为产生影响。很清楚,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影响着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行为决策。 西方经济学家将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风险逃避者、风险喜好者和风险中立者。这三类风险态度的判别规范如下。 人们对风险的客观态度例3 吴浩梦的货币成效函数U(M)=M0.5,有人向他兜售彩票,该彩票有50%的能够中奖16元,该彩票对他的成效是多少?解:EU(M)=0.5160.5+0.5 00.5=2平均离差、方差和规范差是对风险的客观量度,而人们对风险的客观态度又该如何反映呢?仍以例3来分析,彩票的期
48、望值是 E(M)=0.5 16+0.5 0=8(元假设彩票的价钱为8元,吴浩梦会卖彩票吗?8元钱的成效为U(8)=80.5=220.5,彩票的期望成效为EU(M)=2。口袋里的8元钱的期望值和彩票的期望值都是8元,但彩票的期望成效低于口袋里的8元钱的期望成效。所以吴浩梦不会用8元钱买彩票。0 4 8 16 MU422 20.5U(M)=M0.5假设有一个叫艾凤娴的人,其货币的成效函数为U(M)=M2。她会用8元钱买上述彩票吗?对艾凤娴来说8元钱的成效为U(8)=82=64。彩票的期望成效为EU(M)=0.5 162+0.5 0=128。卖彩票的期望成效大于8元钱的成效,艾凤娴会买彩票。对她来说
49、口袋里的8元钱的成效仅相当于买彩票以0.25时机博得16元的成效。U(M)=M2U256128 64 04 8 16 M有一个人叫宗丽,其货币的成效函数为U(M)=M。对她来说,8元钱的成效为8,8元钱买彩票的期望成效也为8,买不买彩票对她来说两可。U0 MU(M)=M2U256128 64 04 8 16 M0 4 8 16 MU422 20.5U(M)=M0.5U0 MU(M)=M普通而言对于:风险躲避者风险中立者风险偏好者吴浩梦是风险躲避者宗丽是风险中立者艾凤娴是风险偏好者816 与以上的分析相对应,消费者的风险态度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成效函数的特征来判别。 假定消费者的成效函数为U=U(W),其中,W为货币财富量,且成效函数U=U(W)为增函数。 风险逃避者的成效函数是严厉向上突出的,如图319。 风险喜好者的成效函数是严厉向下突出的,如图320。 风险中立者的成效函数是线性的,如图321所示。 由图中可见,风险逃避者、风险喜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成效函数U=U(W) ,分别满足前面提到的关于这三种风险态度的判别规范,即它们分别满足彩票的期望值的成效 UPW1+(1p)W2大于、小于和等于彩票的期望成效 pU(W1)+(1p)U(W2)。 五、风险与保险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总面临着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阅历阐明,在普通的情况下,消费者都是风险逃避者。因此,作为风险逃避的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3 Period5课件
- 2024-2027年中国无线数传通信系统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半闭口式三辊型材轧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加入校卫队申请书
- 教师升职申请书
- 2025年直接栗棕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与答案(C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2022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 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表
- 2023年延长石油集团企业文化知识试题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大学有机化学(王小兰) 绪论
- 象数疗法好疗效
- A320系列飞行训练课程: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概况
- 黄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评估
-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部编版道法三下知识点汇总【需要背诵】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 超级精美PPT模版美国经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