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骨干中医医院_第1页
做优骨干中医医院_第2页
做优骨干中医医院_第3页
做优骨干中医医院_第4页
做优骨干中医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维 护人民健康。统筹谋划推进中医药服务、人才、传承创新、产业、文 化、开放开展、深化改革等工作,形成促进中医药事业开展的合力。一、开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开展政 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开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 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融预防俣健、疾病治疗和康复 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加快推进。中

2、医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人才成长途径和队伍结构 持续优化,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 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传承创新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临床与科研结合更为紧密,多学科融合创新持 续推进。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开展取得积极成效。中药材 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中药注册管理不断优化, 中药新药创制活力增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有序开展,中医药与相 关业态持续融合开展。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质 丰富,中医药

3、博物馆事业加快开展,文化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公 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开放开展积极推进。中医药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 国际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作用更加显著。中医药高 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交流不断深化,服务贸易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遵 循中医药开展规律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医药信息化、综合统计、 法治、监管等支撑保障不断加强,中医药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二、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开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 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中医药法施行。2019年,中共中

4、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开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全 国中医医院到达5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到达0. 68张, 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到达0.48人,99%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 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 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 公立综合医院占比到达86.75%,备案中医诊所到达2.6万家。中医药 传承开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 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 最高科

5、学技术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产品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 69%o中医药开放开展取得积极成效, 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 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 现,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 峻。随着经济社会开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平安 和健康质量,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特点。有效 应对

6、多种健康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开展,更好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同时也 应看到,中医药开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 务资源总体缺乏,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 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传承创新能 力有待持续增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仍 需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三、推动中.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精髓,阐释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加强中医药学与相关领 域协同创新研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建设体验场馆,

7、培 育传播平台,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 国民教育始终,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加强中医药机构文化建 设。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工程的保护传承力度。 加强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等科 普活动。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水平监测。.开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开展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基本建设,建 成国家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促进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强化各级各类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展览筹划和文化服务功能,加 强数字化建设,组织内容丰富的中医药专题展览。.做大中医药文化产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开

8、展中 医药文化产业。实施中医药文化精品行动,引导创作一批质量高、社 会影响力大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和创意产品。促进中医药与动漫游戏、 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融合开展。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开展。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 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组织,增设中医 疫病课程,增加经典课程内容,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强化 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 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大对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改革开展的支持 力度,推动建设100个

9、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强中医 临床教学能力建设,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和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 学能力。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依托现有资源,支持建设一 批中医药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打造岐黄学者品牌,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培养、全国中 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等工程,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 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构建符 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高年资中 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持续推进全国名老 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基

10、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 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 培养工程。按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加强基层中医 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需求合理确定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 医学生规模,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推广中医药 人员“县管乡用”,探索推进轮岗制与职称评审相衔接。适当放宽长 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表彰奖励评优向基层一线和艰 苦地区倾斜,引导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 增加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医药课程学时,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 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在临

11、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增加中 医知识。落实允许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参加中西 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要求。在高职临床 医学类专业中开设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必修课程。临床、口腔、公共 卫生类别医师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综合医院对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使其具备本科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 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五、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医医 疗机构、特色人才、临床疗效、科研成果等评价体系。健全公立中医 医院绩

12、效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三级和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 作。完善各类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符合中医 药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考核,将会看病、 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 制度。研究优化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探索制定符合中医药规律的 评价指标。通过同行评议、引进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完善有利于中医 药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表达中医医院特点的现代医院管 理制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开展方式 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和中医内涵式特色开展,运行模式从粗放管 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

13、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 要素。推进公立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实 “两个允许”要求。落实公立中医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完善中医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中医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和中药药事管 理质控中心建设。完善中医医院院感防控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改善中医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中医的良好氛 围。.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 为主要依据、表达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医疗服务卫生技术评估体系,优 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重点考虑中医 医疗服务工程。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 价,符合条件

14、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改善市场竞争环 境,引导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机制。将符合条件的 中医医疗服务工程和中药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探索符 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 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诊疗工程可继续按工程付费。继续深 化中医药参与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研究。支持保险公司、中医 药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 保险产品。.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优化中药临床证据体系,建立中医药 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 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探索中药饮片备案、审批管理,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推进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制定发 布,加快收载方剂的关键信息考证。.推进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建设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 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开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打造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开展高地。开展全国基层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