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总结_第1页
地质实习总结_第2页
地质实习总结_第3页
地质实习总结_第4页
地质实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地质实习总结 地质实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状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熟悉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实习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质实习总结1 为期三周的野外实习已经结束了,现在转入了紧急的室内整理阶段。一年前的普地实习是以一个地质参观者的身份参观地质现象,而现在是以一个地质工的身份参与实习。通过此次实习,我受益匪浅不仅能把书本上的学问不说活学活用至少在野外看到地质现象不会再像一个非地质工了,而且再次体会到了团队协作

2、精神的重要性。 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野外踏勘阶段、实测剖面阶段、填图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我专业学问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野外踏勘为期一周,我们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就去了龟山头、麒麟山、炬嶂山、平顶山、平顶山水库,我学会了野外怎么观看分析地质现象、如何描述沉积岩和火成侵入岩、熟悉了S1gT2d的岩性及如何推断各个地层的分界、丘状交叉层理的收敛发散指示顶底的原理、野外如何识别断层、如何描述断层和褶皱、如何画素描图和剖面图及成脊成谷的原理,又熟识了一下罗盘的使用并且学会了后方交会法。由于踏勘的路程相对比较长,要我们观看的地质现象也就多了,也就是说当跑的地点近时还可以回驻地吃午饭,当远的时候我们

3、就得享受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生活了。虽然苦是苦了点,但同学们都乐在其中,由于野外我们不仅学到了学问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且也熬炼了身体。 踏勘结束后,就迎来了其次个阶段实测剖面。 实测剖面阶段又可以分为: 老师对踏勘阶段做总结和讲授实测剖面的工作方法; 野外测量数据; 资料的整理; 绘制剖面图。 李老师把我们的剖面定在凤凰山东坡D3wP1q地层。实测剖面的的第一天郑老师把我们带领到测剖面的位置后又教了我们一些留意事项,剩下的工作都得我们自己完成了。刚开头我们由于对自己的位置所要做的任务都不是很清晰,做起来不是很顺手。后来我们都了解到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团队协作力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时,每个

4、人到达目的地时都知道干什么不再像一开头那样就少数人在工作大多数人在看。一到达目的地,我们小组的工作就这样紧急有序的开头了。、分层员、层岩性描述员、标本采集员、前后测手和记录员各司其职,工作特别顺当,晚上回去处理数据。经过了两天的野外实测时间,我们就开头转入绘制剖面了。结合自己所测的数据和老师给的前人资料,我们组顺当完成了实测剖面的任务。在这个阶段,我不仅增加了自己野外动手力量而且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画剖面图。 我们小组经过前两阶段的磨合,现在已经能很好的协作工作了。接着来的填图对我们小组来说虽然很新,但我信任我们组肯定能很好的完成。填图阶段可分为三部分:老师授课;野外找点连

5、线;转绘清图。新的阶段就有新的分工,不过很快我们就明白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工作起来很顺手,一路绿灯,可谓驾轻就熟。在这个阶段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构造里的那个 V字行法则,我在上构造地质学课时,理解不是很清晰,可通过填图跑野外,不知不觉就把它搞清晰了。 三周的巢湖野外实习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也回到学校开头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了。此次野外实习,让我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首先,理论联系实践是必不行少的。书本上学的东西假如不运用到实践上去永久都是死东西,我们现在所学就是为以后工作做预备。就像这次实习,假如以前你没接触过罗盘,突然给你个罗盘让你测产状,虽然你在构造地质学上学了如何测产状,但是一到

6、真正给你个实物时你就不肯定会像学书本上的学问那样轻松了。 最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感谢实习老师的教育,感谢同学们实习过程中给我的支持和关心! 地质实习总结2 一、收获 通过四天的野外工程地质实习,我们通过四条不同的路线加深了对课本学问的熟悉和了解,对很多书本上的概念有了更实际更牢靠的熟悉,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们整个实习的现有工程地质问题丰富多彩,在野外实地观测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实地观测了岩体的风化程度、山脉的各种地质构造、河流阶地和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等。还自己进行了岩体岩层产状的测量,加强了对地质“三大宝”的实际应用力量,

7、把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熟悉,实现了把书本学问转化为我们自身的学问和技能。1、以下是我对略阳地质实习的一些重要地点的概况 略阳地区地处秦岭山区,八渡河,东渡河,嘉陵江三条河流汇交处,历史上曾受剧烈的地质应力作用,经受了剧烈的剪切变形,挠曲和裂开,生成了大致南北走向的略阳大断层,吴家营正断层等非常显著的地质构造。地形简单,地质构造发育,属地质活动比较活跃地带,是一个自然 的地质构造博物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在此均能找到作用痕迹,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地质作用在此也都留有证据,几乎存在有全部常见的地质构造。历史上曾受

8、较大的地质构造应力作用,因而各种褶皱和断层明显,地质条件恶劣,给道路工程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然而,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各类地质防备措施都在这里被采纳。因而,略阳地区是工程地质实习的良好基地。目前,从略阳电厂滑坡、云峻山滑坡、阁老岭滑坡它们的滑坡床、滑坡壁以及滑坡周界上的植被生长状况来看,这些滑坡得到了妥当的治理,已经处于稳定状态,近期内不会再发生大的底层滑动。位于灵岩寺南嘉陵江边的滑坡虽然从植被上看尚未稳定,但该区山体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它岩性较好,强度高,稳定性强,而且在滑坡舌的上部灌注有大量的抗滑桩,近期也不会有明显的滑动,因此,不会对宝成线造成大的影响,各处倒塌目前也都处在稳定状态。所

9、以,整体上说,略阳地区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局部仍有不稳定地质现象,像阁老岭滑坡右侧的倒塌处始终有碎落。总之,略阳地区地形简单,地质构造发育,属地质活动比较活跃地带,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大。在修筑道路及其他土木工程时,从选线规划、设计施工到对道路工程的维护都要赐予足够的重视。 二、体会 在四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具体举例说明,增加了我们的实践力量,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熟悉,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熟悉,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假如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当尽量多的去实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

10、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受,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关心。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仔细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育。这次实习也让我熟悉到团体协作的力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肯定要留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气。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赐予很大的关心。 在这期间,我们面对漫长的考察路线,徒步来回让我们腰酸腿疼,途中车辆带起的灰尘充满,我们灰头土脸的回到住处,

11、疲乏地站不起来,让我感受到了野外工作的辛苦,但是我们坚持了。在坚持一下,在挺一会儿,一切都会过去,等待我们的只有成功。同时感谢李老师不辞辛苦、言传身教地给我们进行的生动讲解,而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重。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阅历和学问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珍贵财宝。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如今,交通事业的蓬勃进展,面对简单的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需要专业人才来建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整个实习我们始终和实际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零距离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我们的工程意识。工程地质工作是一项能真正熬炼人,使人获得学问与磨砺

12、的工作。我们要喜爱本职工作,培育敬业精神,发扬工程地质工的优良传统,使祖国的工程地质事业蒸蒸日上。最终,再次真诚感谢和我们同甘共苦的老师,感谢你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育,更感谢你们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略阳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将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宝,永故意中! 三、建议 谈到这次工程地质实习工作的不足,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盼望实习能够长一些,由于实习路线较长,用于赶路的时间有些多,实际用来观看工程质地现象的时间相对少了。 2、组员合作不够,没能很好沟通,协作,争论不够。建议实习结束老师与同学沟通沟通,加强争论,强化学问。 3、同学与老师之间不够默契,老师和同学的节奏不一样,队伍跨

13、度大,后面的人明显没有听到老师的讲解。 4、盼望在今后的实习中可以设计更多的加强同学们能动性地环节,弱化老师讲解同学记录的这种简洁方式,使同学自身真正成为实习的主体,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到实习当中去。 5、盼望能够增加路线的条数和长度,让我们能够更多更充分地接触到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实现零距离接触工程地质现象。 6、盼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实际操作,让我们能够娴熟的操作仪器,这样同学们对测量才有更深化的了解,这样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关心。 7、盼望能够结合最近发生的工程地质现象进行学习,实地防护,并学习最新最先进的工程地质防护措施。 地质实习总结3 一、目的 1、熟悉

14、各类地质现象。 2、初步把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等。 3、现场熟悉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求实精神,建立地质思维,培育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地质熟悉实习是地质基本概念、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讨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把握矿山地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 1、采集矿物和岩石标本,进行肉眼鉴定描述,训练野外鉴别矿物和岩石的力量,初步把握三大岩类的特征与区分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

15、野外判别。 2、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进展的时、空概念。 3、初步把握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主要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法和依据。 4、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看熟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熟悉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初步学会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与描述、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三、实习方式与留意事项 1、本实习属于教学性质的熟悉实习,以老师指导方式为主,结合课堂学习的理论学问,联系地质实际熟悉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学会简洁的

16、野外工作方法。 2、实习期间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长为本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要相互照看、相互关心;整个实习期间均为集体活动,严禁个人行动。 3、实习开头要仔细做好预备工作,阅读实习指导书,明的确习目的和任务,了解实习方案和支配,预备实习用品。 4、野外实习中,每到一处,同学先集中听老师叙述,然后按实习小组分头进行地质观看描述,有问题要准时提出,争取在现场弄懂。 5、自觉遵守纪律,爱惜树木、庄稼,不乱仍杂物,爱护环境,上山严禁烟火。 6、上山不准穿凉鞋、要穿长裤;野外工作时禁止相互玩耍、打逗,避开使石块坠落伤人,在大路边工作时留意交通平安。 7、妥当保管实习指导书、罗盘等实习用品,遗失照价赔偿。

17、8、无特别状况必需出野外,如有特别状况必需向实习带队老师请假并获批准。 9、要求学会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产状,实地分析正逆断层和褶皱构造。 10、解释分析岩层产状的外力因素。地质发育简史本区自太古代至第四纪经受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总趋势表现为由太古代的活动,到元古代后转向稳定,印支期又有活化的特征;沉积环境由元古代古生代的海相和海陆相沉积,至中生代转向陆相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本区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 1)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太古代早期(约3.5Ga),在冀东一带消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以迁西群为代表火山一沉积建筑。太古代晚期(约3.0Ga)地壳开头分异,形成以阜平群、泰山群等为

18、代表的孤立分散的小陆块。大约2.52.6Ga,发生剧烈的阜平运动,分散的陆块粘合形成较大的刚性块体。 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使刚性板块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华北板块的基本构造格架。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运动,使沉积区褶皱隆起,形成了包括本区在内的统一的华北板块结晶基底。 2)中新元古代裂堑演化阶段吕梁运动后,华北板块进入相对稳定的盖层发育阶段,早期由于地壳较薄,具有相当的活动性,广泛发育裂堑。接受了青白口系长山组、景儿峪组滨浅海沉积。新元古代末期,本区整体上升成陆,在约2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患病剥蚀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积,早寒武世中期本区再度下降接受沉积,形成府君山组与景儿峪组平行不整

19、合接触关系。 3)古生代稳定盖层发育阶段古生代伊始,华北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再度下降接受沉积。由早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海侵扩大,本区发育以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藻灰岩为代表的动荡浅海环境沉积物。早奥陶世海侵进一步扩大,亮甲山期为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沉积巨厚的滨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从晚奥陶世开头,由于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本区再次整体上升成陆,长期患病剥蚀夷平作用达140Ma之久,形成了准平原化的地形地貌。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本溪组和太原组海陆交相互含煤建筑。晚石炭世末期地壳上升,使本区自早二叠世开头脱离海相环境,逐步转入陆相沉积环境。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本区处于气候潮湿、地势低

20、平、植物茂密、沼泽广布的环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成煤期。 4)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演化阶段中新生代,本区构造演化进入了新的板块构造体制进展阶段。特殊是自晚三叠世以来,地壳活动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伴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仲作用,本区和整个中国东部一样,开头了一个全新的地质历史进展过程。 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近东西向构造为中新生代北北东向的环太平洋构造体系所取代,表现为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偏转和剧烈的构造一一岩浆活动。 (1)印支运动阶段以深层构造变形、中深的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和小型岩脉侵入和改造为特点。变形层次较深,构造作用过程中热的参加起着重要作用。 (2)燕山运动及其区内岩浆活动区内主

21、体构造形成和演化时期,是褶皱、断裂、岩浆和变质作用均极为活跃阶段。本期构造作用塑造了区内现今主体构造格架。 (3)喜马拉雅运动与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以北京西山山前高角度正断层的活动为代表,是现今北京西山山区和东部平原的分野阶段,塑造了现今地貌格局实习地区概况实习区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闻名的如百花山海拔1991m,灵山达2420m,南部上寺岭1307m。区内大多为低山和丘陵区,高程一般为150300m,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东南为华北平原。 实习区内主要河流为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马河等,永定河是北京地区的主要河流,发源于吕梁山北端东部,其上游为桑干河,向东流经山西、河北、经北京西山和平原

22、,在天津汇人海河,然后流入黄海。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向上游呈树权状撒开,形成了北京西山和平原的密集水系。北京西山年降水量700mm左右。雨季为7一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山洪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每年6一7月为高温季节,7月平均气温为28,极高温度可达40;1一2月为低温季节,1月平均气温为一6,极低温度达一22。4一10月,日平均气温超过11,年雷暴日约37天,多集中在雨季。年大风日(8级)约21天,多在冬季和春季。 区内工矿企业较多,包括燕山石油化工厂、首都钢铁公司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具有肯定规模的煤矿和水泥和石灰厂矿,花岗岩、板岩和大理岩石料的生产也很可观。农业方面,平原区以种植小麦、

23、玉米为主,丘陵和山区以杂粮为主,山口河滩地多植苹果树、梨树和柿树等。实习区北京西山位于近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和北北东向的太行山脉的接合部位。 区内地质讨论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层单位均有出露(图1)。本区地层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本区地层和岩石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可与华北地区的其它地区对比。下苇甸地质路线 一、地质路线 该路线从下苇甸村西北约300米处至下苇甸村,沿大路向东南至丹里为止。 下苇甸属北京市门头沟区管辖,位于北京市西北,有丰沙铁路、门台铁路以及公共汽车至此,交通便利。 二、观看内容 1、主要观看青白口系至上寒武统的地层剖面。 2、下马岭组至

24、奥陶系下统各组的主要岩性特征、结构构造特征。 3、沉积岩构造特征(鲕粒、竹叶状、叠层石、斜层理等)并分析沉积环境。 4、观看侵入岩脉并推断岩脉的相对地质时代。 5、测量地层产状。 6、其它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和阶地。 三、资料简介 本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京西闻名的髫髻山复向斜、九龙山复向斜和妙峰山复向斜之间的下苇店穹窿的东部(图31) 。该穹窿中心出露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地层出露由穹窿核部向外依次为青白口系、下寒武统、中寒武统、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上石炭统、下二选统、上二叠统和侏罗系,以及侵入于上述地层之中侏罗纪的花岗闪长岩。各时代地层大多为整合接触关系。 只在下寒武统昌平组与青

25、白口系景儿峪组之间、中石炭统本溪组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关系,侏罗系则与下伏地层成不整合接触关系。岩石实习区可观看到的主要以沉积岩为主,在沉积岩下部可看到少量变质岩露头,只有在断层或断裂中可看到倾入的岩浆岩。这主要以观看的地点有关,由于我们的实习地主要在大路旁,看到的岩石以开路时切开的岩石露头为主。其余地点基本为植被和泥土掩盖。 一、沉积岩 1、碎屑沉积岩: 区内碎屑沉积岩主要有砾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和一些火山碎屑沉积岩等,分布广泛,形成时代为太古代至新生代。 2、化学沉积岩区内化学沉积岩主要有灰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等。在区内主要分布于百花山向斜的两翼。其形成时代主

26、要是:蓟县纪、青白口纪、寒武纪、奥陶纪等。 二、岩浆岩 京西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可以分为深成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类,均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深成侵入岩是区内分布广泛,主要为中性到酸性岩体,从南到北都有出露。区内出露较大的岩株有房山岩体、灵山岩体等及与之相伴形成的岩枝。 浅成侵入岩主要是和深成侵入岩相伴形成的一系列的岩墙、岩床、岩枝等,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发育。 三、变质岩 变质岩岩类较为简单,主要有大古界基底变质杂岩,显生宙的区域动力变质岩类和热接触变质岩类。 太古界变质杂岩大面积出露于实习区南西部,其它地区则零出露。主要岩性有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组成,并受到中等到剧烈的混合

27、岩化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混合岩。动力变质岩主要发育在各类断层带中,主要岩性有各种变余糜棱岩、糜棱岩和断层岩等。区域变质岩类分布广泛。主要有板岩、干枚岩、片岩、片麻岩和变质砂岩(砾岩) 、大理岩等。在与各类岩体的接触部位,还发育各种类型的热接触变质岩类。 地质构造 一、断裂构造 1、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紫荆关深断裂带和怀柔涞水断裂带及其伴生的小断裂,是区内主要断裂。 北东向断裂主要变形时期为晚侏罗世,后期新生性、继承活动性明显。断裂活动掌握了晚侏罗世及白垩世侵入岩体及早白垩世火山沉积盆地的分布和进展。 2、北东东向断裂 北东东向断裂与北北西向断裂相互交切而呈棋盘格状,一般规模不大,长几Km至十余

28、km,总体走向北东6070,断面紧密、平直,断距很小,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末,是上述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断裂性质呈左行压扭性。 3、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本组断裂一般规模不大,长几km至十余Km,区域上个别可达上百Km,主要变形时期为侏罗纪,是前述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并与北东东向断裂配套。断裂性质呈张扭性。 二、褶皱构造 北京西山的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轴向主要为北东东向至近东西向,主要有: 百花山向斜、九龙山(三家店)向斜、马鞍山(谷积山)背斜和北岭向斜等。 1、百花山向斜百花山向斜分布于北京西山中部,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核部地层为侏罗系火山岩,两翼分别为古生界和元古界;两翼地层倾角约30?,近对称分布,轴面直立。褶皱的北翼与西南部为断层切割及燕山期岩体侵入改造,表明其形成于岩体侵入前,区内零星发育的白垩系没有卷入褶皱,因此褶皱形成于中侏罗世后,白垩纪之前,是印支运动一燕山运动早期的产物。 2、九龙山(三家店)向斜九龙山向斜分布干百花山向斜东部,呈近东西向展布,与百花山向斜的构造特点极为相像,二者为同期构造作用下形成。核部地层为是侏罗系火山岩,两翼主要为古生界;两翼地层倾角约30,近对称分布,轴面直立。 3、马鞍山(谷积山)背斜马鞍山背斜分布于九龙山向斜与北岭向斜之间,呈北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