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2012年10月22日_第1页
命题逻辑2012年10月22日_第2页
命题逻辑2012年10月22日_第3页
命题逻辑2012年10月22日_第4页
命题逻辑2012年10月22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命题逻辑 复合命题(2)1假言命题 是断定事物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命题形式。 表示条件的支判断称为“前件”,用p表示表示结果的支判断称为“后件”,用q表示。2假言命题的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3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有p必有q,无p未必无q。联结词有“如果,就”“只要,就”等。判断形式:p q读作“如果p,那么q”。真假: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整个命题才假。4真值表: 基本性质: 前件真时后件必真 前件假时后件不定 后件真时前件不定 后件假时前件必假pqp q真真真真假假 假真 真假假 真 5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无p必无q,有p未必有q。

2、联结词有“没有,就没有”,“只有,才”,“除非,才”等。命题形式:p q 或者, p q读作“只有p,才q”,或者,“没有p ,就没有 q”真假:只有前件假、后件真时,整个命题才假。6 真值表: 基本性质: 前件假时后件必假 前件真时后件不定 后件真时前件必真 后件假时前件不定 p 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7思考 “违法” 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注:若C项成立,则A和B项自然同时成立。约定:若选C项,则不选择A或B项,下同)8思考 “改正错误”是“认

3、识错误”的()。 A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9思考 “吸烟”是“患肺癌”的()。 A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10 思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上述断定能推出以下哪个或哪些结论? A有共产党是有新中国的充分条件 B有共产党是有新中国的必要条件 C有新中国是有共产党的充分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11 显然。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则q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如果p,则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 ,才q” 等值于 “如果q ,则p”练习题:请基于以上等值式,把以下两句话翻译成不同形式的条件陈

4、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非得到君王的信任,否则不能受到君王的重用。133、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要条件:有p必有q,无p必无q。形式:p q读作“当且仅当p,则q”。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即:当且仅当人犯我,则我犯人。真假:只有当前件后件同真同假时,整个命题才真。14真值表: 基本性质: 前件真时后件必真 前件假时后件必假 后件真时前件必真 后件假时前件必假p q p q真真 真真假 假假真 假假假 真15练习题:判断正误1、如果小王去,小李一定去,现在小王没有去,所以小李也一定没有去。2、如果小王去,小李一定去,现在小李去了,所以小王也一定去了。3、只有小

5、王去,小李才去,现在小王去了,所以小李也一定去了。4、只有小王去,小李才去,现在小李没有去,所以小王也一定没有去。5、如果小王去,小李一定去,所以如果小王不去,小李也一定不去。6、当且仅当小王去,小李才去,现在小王没去,所以小李也一定没去。16思考:食言呢,还是不合逻辑? 一天晚上,小丁去小明家里,约小明第二天一起去看画展。小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要去图书馆查一个重要的资料。” 第二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小丁想,既然下雨了,小明一定不去图书馆了。于是又去小明家里,约他去看画展。谁知小明仍然去了图书馆。 过几天见面后,小丁责备小明食言,既然下雨了,为什么还去图书馆呢!但小明却说,他没有食言,而

6、是小丁的推论不合逻辑。 请问:究竟是小明食言呢,还是小丁的推论不合逻辑?17思考:在轮船码头上 在一个客运码头上,下船的旅客们正在匆匆地走出码头。这时,刚刚丢失了旅行袋的小马,发现前面有个人正提着他的旅行袋,于是,他立即赶上前去,拦住这人责问说:“你为什么拿了我的旅行袋?”这人一怔,立即道歉说:“哦,对不起,我拿错了。”随即将旅行袋还给小马,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 这一切,被旁边一位民警看到了,他很快追了上去,问那人说:“你自己的旅行袋呢?怎么不去找了?”那人不及提防,一时目瞪口呆,没法回答。民警把他带到了派出所。经过仔细查问,原来这人是一个惯偷。 请问:这位民警是根据怎样的推论,而对这人引起警

7、觉的?18思考: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初中二年级的小钟,从小就爱学习。一天,他对妈妈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个科学家。” “好!小孩子应该有志气。”妈妈停了停,又说:“当科学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坚持刻苦学习,长大了才能当个科学家!” 小钟说:“妈妈。按您这么说,我长大以后一定能成为科学家了。我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认真学习吗?所以,我长大以后一定可以当个科学家!” 请问:小钟的说法对吗?19某商店失窃,四职工涉嫌被拘审。甲:只有乙作案,丙才会作案。乙:甲和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丙:乙没作案,作案的是我。丁:是乙作的案。四人中只有一个说假话,可推出以下哪项成立?A. 甲说假话, 丙

8、作案.B. 乙说假话, 乙作案.C. 丙说假话, 乙作案.D. 丁说假话, 丙作案E. 丙说假话,丙没作案。答案:C (思考:为什么E项不成立?)20丙:乙没作案,作案的是我。丁:是乙作的案。两人的断定是否互相矛盾?丙和丁两人的断定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如果事实上乙和丙都没作案,则丙和丁的断定都是假的)。 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不能同真,可以同假21分析甲:只有乙作案,丙才会作案。 只有乙,才丙乙:甲和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甲丙丙:乙没作案,作案的是我。 乙丙丁:是乙作的案。 乙 根据公式:(只有p,才q) (pq) 可知:甲和丙的话互相矛盾,其中必有一假。 因此:乙和

9、丁的话是真的。 不难得出:丙说假话,乙作案。22思考 在中国,只有富士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苏州的富士山连锁店不经营日式快餐。 杭州的樱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 温州的富士山连锁店经营韩式快餐。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只有和。 23解析:答案是B。 题干断定:在中国,只有富士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因此,项不可能为真。 由题干推不出:在中国,所有富士山连锁店都经营并且只经营日式快餐,因此,和项可能为真。24一本小说要畅销,必须有可读性;一本小说,只有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才能有可读性;而一个作者如果不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就不可能深刻触及社会的

10、敏感点。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一个畅销小说作者,不可能不深入生活。.一本不触及社会敏感点的小说,不可能畅销。.一本不具有可读性的小说的作者,一定没有深入生活。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和。E、和。25答案是D。题干作出了如下的断定:(1)如果一本小说畅销,那么它一定有可读性;(2)如果一本小说有可读性,那么它一定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3)如果一本小说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那么其作者一定深入生活。由(1)和(2),可得:(4)如果一本小说畅销,那么它一定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由(4)和(3),可得:如果一本小说畅销,那么它其作者一定深入生活。这正是复选项所断定的,因此能从

11、题干推出。由(4)可得:如果一本小说不触及社会敏感点,那么它不可能畅销。这正是复选取项断定的。因此能从题干推出。不能由题干推出。26 某公司要给雇员涨工资,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初始工资是年薪10000元,每干满一年增加2000元。 方案二:初始工资是年薪10000元,每干满半年增加500元。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雇员,你选择哪种方案?27 这道题目告诉我们,直觉有时是多么的不可靠。 恐怕大多数人凭直觉都会选择“就职期每满一年加薪2000元”的方案,而不会考虑“就职期每满半年加薪500元”的方案。他们最直接的想法可能是:就职期满半年加薪500元,意味着就职期满一年后加薪1000元。这当然不如就职期满一年后加薪2000元。 事实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 28 假设甲选择就职期每满一年加薪2000元的方案,乙选择就职期每满半年后加薪500元的方案。我们来看看两人工作头两年的薪水状况: 甲第一年的年薪是10000元,第二年的年薪是12000元。 乙第一年上半年的薪水是5000元,下半年的薪水是5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