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初二下册)_第1页
《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初二下册)_第2页
《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初二下册)_第3页
《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初二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4PAGE4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文,掌握文章大意。2、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3、通过读文、视频欣赏,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色。过程与方法1.引导朗读,用心品味。2.分小组讨论分析文中重要的文段,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3.延伸拓展,增进学生对民歌民谣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云南的民风民情,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学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知识技能”中的1、2点。教

2、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课时2课时(注:PPT已经上传,请查找)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前播放56个民族。一、出示课题云南的歌会。二、检查预习:1、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迤(y)西蹲踞(j)酬和(h)凤哕(hu)箍(g)桶忌讳(hu)掠(l)地即物起兴(xng)2、词语释义:歌会:各族男女青年会聚一堂,以歌会友。或聚在一起唱歌。酬和:用诗词应答。淳朴:诚实朴素。即物起兴:开头先咏它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它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龙吟凤哕:龙叫凤鸣的声音。3、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

3、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代表作品: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进入正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简介云南。2、展示云南风情图片(多媒体展示),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何想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二、整体感知播放课文flash朗读,学生边听边想:1、文中写了谁在唱歌?2、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唱歌?请用“场地形式”的句式概括文中描写的几个歌会场景。三、拓展延伸1、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

4、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出示视频电影阿诗玛片段和凌云茶文化节片段)出示幻灯片:(通过对比体会云南歌会的特点)歌会对比项表演场地演员排练与否云南的歌会演唱会、音乐会2、民族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为了让咱们云南的歌会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请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之写一句广告词吧!3、收集身边的民歌民谣(如刘三姐片段、民歌大联唱片段、田阳壮族民谣迎客歌等)四、研讨文章的细节和字句就像两扇门窗,前不久,我跟一个QQ网友聊云南的歌会,有个叫“天涯海角”的网友给我提了这样一个看法,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来请教诸位,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来帮忙解决(可分小组讨论)沈从文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幻灯片展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