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1页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2页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3页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4页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设计说明】 新课标中,“群”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将教与学由“单篇”变成“套餐”,比起单篇独进式的精读教学,更能形成关联、迁移、类比、贯通式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文学眼光、文化视野。本设计聚焦卡夫卡小说,形成虚构艺术“微专题”,“执一而驭万”,以变形记为铺垫、骑桶者为主体、饥饿艺术家为辐射,促进学生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实现文本聚合、任务聚焦、能力聚积。 【课前准备】 自主阅读变形记骑桶者。 思考:变形记中,推销员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其中折射着现代人怎样的处境?骑桶者中,“我”骑着空桶、高高飘浮在空中借煤,其中有怎样

2、的隐喻?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中虚构的隐喻意义,初步学会用“虚构中的隐喻”解读卡夫卡式的虚构作品。 2.理解虚构作为小说艺术的本质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小说家被人们称为准造物者,是因为他们通过虚构赋予了小说以生命。虚构让小说成为艺术。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人卡夫卡天马行空的虚构世界,去理解其作品所诉说的“现代人生存的困惑”。 二、讨论阅读体验,领略变形记开篇的隐喻意蕴 (一)变形记是现代小说绕不过去的存在,回答课前阅读思考:小说把推销员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隐喻了现代人怎样的处境。 赏析富有想象力的开篇。(PPT) 北大教授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评论:“他的小说与我们经历的世界都

3、不像,但又太像了。” 问题1:甲虫与我们不像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太像了”意味着甲虫与我们有许多方面非常相似,你体会出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甲虫的特点是带着厚壳,从壳对甲虫的意义入手,体会其中的隐喻意蕴。 明确:甲虫背负着重重的壳,隐喻人背负沉重的压力; 甲虫外壳坚硬、内在软弱,隐喻人的软弱怯懦; 甲虫总是将身体缩到壳内保护自己,隐喻人试图逃避现实和对世界的恐惧; 甲虫的壳除了起保护作用之外也带来隔绝,隐喻人的隔阂乃至隔绝这就是卡夫卡式虚构带来的丰富的意蕴。 问题2:这只甲虫是现代人的灵魂画,甚至每个人都是卡夫卡笔下的这只甲虫,阅读变形记时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提示:每个现代人都背负着自己的重壳

4、与压力。 (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 明确:上班族为生计奔波,为安身沦为背负巨额债务的“房奴”;学生为学习忙碌,容易沦为做题的“机器”深入感悟,甲虫的背后,隐喻的就是你我。 (二)人一觉醒来竟变成了甲虫,小说让遭遇的出现突如其来,其中有什么隐喻吗? 提示:不可预料的无常恰恰是人生的常态。 明确:人一觉醒来变成甲虫,隐喻命运就是这样无法预料,人生常常充满着无常感、悲剧感、灾难感。卡夫卡“人变甲虫”最荒诞的虚构,是对现代人处境最准确的描摹,而虚构中的隐喻就是一把钥匙,用它可以进人卡夫卡天马行空般的小说世界。 三、虚实对照,打开骑桶者的隐喻空间 (一)联读骑桶者,第一遍阅读时,你觉得它想要表达什么? 学

5、生共同的阅读感受可能会是:小人物的卑微、可怜,人性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二)对照表中的“虚构”内容,将其改为写实。从写实版中,你读出小说表达了什么?(PPT)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中“写实”部分。) 明确:读出了“同情与卑微、批判与冷漠”,和虚构所表达的意义基本一致。 (三)既然写实已呈现了这一意义,那么虚构之中又有什么蕴涵呢? 提示:参考下面经典作家的言论,你是否读出了“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的蕴涵?(PPT)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维诺) 好的文学不应该是清澈透明的,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

6、答案;好的文学应该有其丰富性、复杂性、模糊性。它应该让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读出自己(莫言) 1.品读重点语句,探究虚构中的丰富隐喻。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透出寒气 问题1:开篇渲染“我”的处境,有什么深刻意蕴? 提示:抓住一系列的形容词和“盾牌”的比喻。 明确:小说开篇通过“光、空、冰凉、冷酷”等形容词,更以一连串的短句表达,让“我”坠人窘迫、紧急的困境之中。天空是“银灰色”的,属于冷色调,缺少温暖感,而“盾牌”意味着厚厚的阻隔,本来人在最困苦的时候还可呼告苍天,而现在天空也成了阻隔,意味着闲境中的人求告无门。开篇这样写,意在展现人的困境是无法解脱、无处逃避、

7、无力改变的。 我骑着煤桶前去。 问题2:桶为什么可以骑?“我”为什么要骑着桶前往? 提示:空桶也有其隐喻意蕴。 明确:煤桶可以骑是因为空无所有,空到了轻飘的程度,进而写出了人的一无所有。“我”幻想骑桶去,是因为困境紧急别无他法,骑着桶比走着去快,说明了“我”的心态,幻想尽快摆脱困境。由此,空桶成了一种匮乏、希求和寻找的隐喻。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 问题3:“我”明知只有乞讨,才可能得到施舍,获得一点可怜的煤,但为什么仍然骑桶前往? 提示:体会处于困境之中,人的内在心态。 明确:一方面说明“我”内心的挣扎、畏惧、惶恐,害怕遭到拒绝,试图逃避,不愿面对面交流;另一方面

8、更隐含着卑微小人物的内在心态,在困境中想努力保持自己的自尊,不愿以尊严为代价进行乞讨。 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 问题4:飘浮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有什么隐喻意蕴? 提示:无根才会飘移,失重才会上浮,由此感受其实质。 明确:飘浮是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我”飘在空中,与地面疏离,无法与别人沟通,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以及无法沟通。同时也形象地说明“我”这个小人物在社会中无根、无力、无足轻重的生命状态。正因如此,老板娘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间“把围裙解了下来”扇一扇,导致了“我”被扇走,可见“我”的轻微、渺小。 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问题5:浮升是“我”主动的

9、行为,还是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浮升行为背后是“我”怎样的心境? 提示:从外在行为到内在心理,是解读人物的重要通道。 明确:对于冷酷的生存现实,“我”最后赌气咒骂,也不管对方能否听见,抗争之后“我”只能被迫选择永远弃绝这个世界,体现了一种孤独与绝望的心境。 2.品读上述语句,除了“我”的可怜卑微,老板娘的冷漠自私之外,你还体验到了什么? 请用一个或几个词说出你的阅读感受,并加以解释。 (学生谈阅读感受并解释) 示例: 沉重。现实有挥不去的沉重,飘浮的背后恰恰是沉重,让人无可回避。 匮乏。人一无所有的匮乏感。 漂泊。无所依托,悬在空中的游离感,一种缺少存在感的生存方式。 无法沟通。人与人之间无法有

10、效沟通,再急切的呼告都被阻隔了,他人无法理解“我”。 无奈、无力,人无力反抗外部世界,无法改变困境的无奈与无力。 明确: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评说的“所有这一切可以引发人无限的思索”,小说在虚构中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感受,并通过虚构预言了现代人的处境。 3.英国诗人奥登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读骑桶者,你有“自己也是骑桶者”的感受吗? 明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沉重,都有可能经历如骑桶者一样的匮乏、孤独、无奈、隔绝等困境。小说是一面镜子,我们从骑桶者身上照见了自己的处境。 小结:小说中的“我”没有具体的描摹,没有姓名、面目模糊,是一种概括与象征,“我”的生存

11、状态其实也是人类普遍的生命状态。 (四)卡夫卡被尊为“现代派的宗师”,同为现代主义作品,变形记和骑桶者共通之处有哪些?折射出怎样的创作理念? 提示:与现实主义重在再现客观事实不同,现代主义重在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明确:共通之处表现在:形式上,它们都以荒诞的虚构见长;内容上,它们都有隐喻的意味,变形记展现的是重压与变形、渺小与奔波、畏惧与隔绝,骑桶者展现的是沉重与飞翔、困境与希冀、漂泊与追寻,都是关于现代人情感和处境的关键词。这两部作品均体现了现代主义“向内转”的特点,即深刻开掘人类的心灵,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四、理解“虚构”这一小说艺术的本质特征 (一)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结合下

12、面的材料,你认为虚构对于小说的意义是什么。(PPT) 龙应台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评论家谢有顺说:“好的小说家往往能够把假的写成真的,所谓虚构,其实是一种达到更高的想象的真实。” 提示:可以参照骑桶者虚构版和写实版的比较来思考归纳。 明确:骑桶者逼真的细节以及人在困境中逼真的心理,形成了有真实感的虚构。现代派作品看上去反逻辑、非理性,但其实生活很多时候就是非逻辑的,卡夫卡穿越生活表层的事实,呈现了生活的本质,在虚构中抵达了对人真实生存境况的思考。 (二)课堂小结:通过对两篇小说虚构中隐喻的探究,我们体会到卡夫卡式的虚构创造了不同于现实的一个审美世界,也让小说的蕴涵由单一到丰富甚至无限,在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之时不断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