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_第1页
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_第2页
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_第3页
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_第4页
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实施2022-05发布中国电信业务网络设备技术标准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技术标准V1.0.3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黄铖斌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1 前 言 PAGEREF _Toc325962091 h 3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2 1范围(fnwi) PAGEREF _Toc325962092 h 4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3

2、 2标准(biozhn)性引用(ynyng)文件 PAGEREF _Toc325962093 h 5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4 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PAGEREF _Toc325962094 h 6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5 3.1缩略语 PAGEREF _Toc325962095 h 6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6 4组网方式(fngsh) PAGEREF _Toc325962096 h 7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7 5系统结构 PAGEREF _Toc325962097 h 8 HYPER

3、LINK l _Toc325962098 5.1逻辑(lu j)架构 PAGEREF _Toc325962098 h 8 HYPERLINK l _Toc325962099 5.2系统数据接口 PAGEREF _Toc325962099 h 9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0 5.3监测数据采集范围 PAGEREF _Toc325962100 h 9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1 6功能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01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2 6.1数据采集/合成功能 PAGEREF _Toc325

4、962102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3 6.1.1根本采集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03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4 6.1.2协议采集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04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5 6.1.3数据采集设备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05 h 11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6 6.1.4数据整理 PAGEREF _Toc325962106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7 6.

5、1.5数据解码 PAGEREF _Toc325962107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8 6.1.6协议会话分析 PAGEREF _Toc325962108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09 6.1.7CDR合成 PAGEREF _Toc325962109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0 6.2数据处理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10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1 6.2.1数据合并 PAGEREF _Toc325962111 h 13 HYPERLINK

6、l _Toc325962112 6.2.2告警和门限计算 PAGEREF _Toc325962112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3 6.2.3业务量协议数据关联 PAGEREF _Toc325962113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4 6.3数据存储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14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5 6.3.1存储空间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15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6 6.3.2数据备份管理 PAGEREF _T

7、oc325962116 h 1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7 6.3.3存储可靠性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17 h 1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8 6.4应用分析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18 h 1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19 6.4.1拓扑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19 h 1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0 6.4.2CDR查询 PAGEREF _Toc325962120 h 1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1 6

8、.4.3CDR分析 PAGEREF _Toc325962121 h 1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2 6.4.4全过程关联 PAGEREF _Toc325962122 h 1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3 6.4.5实时跟踪 PAGEREF _Toc325962123 h 1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4 6.4.6故障定位 PAGEREF _Toc325962124 h 16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5 6.4.7告警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25 h 16 HYPERLINK

9、l _Toc325962126 6.4.8统计分析 PAGEREF _Toc325962126 h 17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7 6.4.9报表(bobio)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27 h 2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8 6.4.10流量(liling)监测 PAGEREF _Toc325962128 h 21 HYPERLINK l _Toc325962129 6.5管理门户(mnh)展现 PAGEREF _Toc325962129 h 2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0 6.6系统(xtng)

10、用户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30 h 2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1 6.6.1操作员管理(gunl) PAGEREF _Toc325962131 h 2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2 6.6.2角色和权限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32 h 2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3 6.7系统自管理功能 PAGEREF _Toc325962133 h 23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4 6.8系统日志管理 PAGEREF _Toc325962134 h 24 HYPER

11、LINK l _Toc325962135 6.8.1日志类型 PAGEREF _Toc325962135 h 2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6 6.8.2日志管理操作 PAGEREF _Toc325962136 h 2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7 7接口 PAGEREF _Toc325962137 h 2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8 8时间同步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38 h 26 HYPERLINK l _Toc325962139 9开放型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39 h 27

1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0 10性能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40 h 28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1 10.1性能估算 PAGEREF _Toc325962141 h 28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2 11网管 PAGEREF _Toc325962142 h 31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3 12系统平安性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43 h 3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4 12.1网络平安 PAGEREF _Toc325962144

13、 h 3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5 12.2数据平安 PAGEREF _Toc325962145 h 3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6 12.3系统平安 PAGEREF _Toc325962146 h 32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7 13软硬件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47 h 3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8 13.1软件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48 h 3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49 13.1.1操作系统要求 PAGEREF

14、_Toc325962149 h 3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0 13.1.2应用软件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0 h 34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1 13.1.3数据库 PAGEREF _Toc325962151 h 35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2 13.2硬件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2 h 36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3 14兼容性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3 h 37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4 15环

15、境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4 h 38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5 16接口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5 h 39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6 17内控要求 PAGEREF _Toc325962156 h 40 HYPERLINK l _Toc325962157 18附录 PAGEREF _Toc325962157 h 41前 言本标准(biozhn)为中国电信移动(ydng)增值业务协议(xiy)监测(jin c)系统(xtng)集团技术标准。本标准结合中国电信企业技术标准的特点进行编写,随着中国电信企

16、业技术标准管理系统的开展完善,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上海研究院范围(fnwi)本标准(biozhn)确定(qudng)了中国电信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系统集团的系统结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网管要求、接口要求、软硬件要求、系统平安性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的设计和建设,为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建设、工程设计和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提供技术依据。标准(biozhn)性引用(ynyng)文件(wnjin)以下(yxi)文件(wnjin)通过本文的参考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17、款。但凡注日期的参考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但凡不注日期的参考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文。名词术语和缩略语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全名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AOMTApplication Originated Mobile Terminated应用发起终端结束CP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商EOMTEmail Originated Mobile Terminatedemail发起终端结束ISMAP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Access Protocol综合业务管理接入协议ISMPInt

18、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综合业务管理平台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消息MOATMobile Originated Application Terminated终端发起应用结束MOETMobile Originated Email Terminated终端发起email结束MOMTMobile Originated Mobile Terminated终端发起终端结束SAGService Access Gateway业务接入网关SMGPShort Message Gateway Protocol短信网关协议SMSS

19、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业务SPService Provider业务提供商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CDRCall Detail Record详细呼叫记录组网方式(fngsh)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jin c)系统分为(fn wi)集团及省级2个层面。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按省部署,集团层面设立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省级层面部署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完成省内数据业务网络内协议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功能,省运维人员通过该系统完

20、成省内有关的省级及集团数据业务运维管理工作。集团层面部署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完成集团层面部署的数据业务系统的协议数据采集及分析,集团运维人员通过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完成集团层面数据业务运维管理分析工作和省级网络考核结果职责。各省采集的协议数据按省存放。省级系统间数据交互采用数据查询机制进行漫入及漫出协议数据交互,省级系统之间数据需通过集团中心平台进行数据中转。省级系统通过查询接口从集团平台获取集团层面部署的业务系统的协议数据。集团(jtun)层面的协议数据(shj)由集团(jtun)平台(pngti)进行保存。集团(jtun)平台与省级平台之间通过数据查询机制获取由省

21、级平台采集的协议数据以及与省平台系统分享集团层面业务系统的协议数据。系统结构逻辑(lu j)架构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jin c)系统集团(jtun)平台从系统结构上可划分为3层,分别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及存储层、“应用展现层。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的数据采集层从移动业务网中采集原始协议数据,通过对原始协议数据内容进行抽取并传送至数据处理及存储层,数据处理及存储层完成对数据内容协议层进行关联、计算、分析、存储,同时开放相关接口供外部网元获取数据。应用展现层完成各类应用的可视化展现及系统管理功能。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采集数据业务网中各网元中数据链路IP/光口的原

22、始协议数据,完成将原始协议数据进行抽取和统一合成,主动将合成后的CDR数据推送到数据处理及存储层。同时按照规定格式存储原始协议数据供上层按需获取。数据处理及存储层获取数据采集层的CDR数据,对获取的数据根据相关的上层应用进行协议关联、数据逻辑计算、数据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系统开发相关接口供第三方系统获取数据,同时采用标准接口与省级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应用展现层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展现数据(shj)分析、流程跟踪、数据告警等相关应用,并且提供系统管理功能。系统(xtng)数据(shj)接口(ji ku)接口(ji ku)1:数据采集层与数据处理及存储层的数据接口作用:传递统一格式的

23、CDR数据、按需传递原始数据接口2: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与省级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口作用:集团平台与各省系统交互CDR数据、各省系统上报KPI报表数据接口3: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与网管系统的接口作用: 预留接口,为集团综合网管系统提供告警和指标分析信息。同时系统从网管系统或许网元资源信息。接口4: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与支撑系统的数据接口作用:系统能够从BOSS系统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包括品牌、归属地、效劳等级等、业务数据用户开通业务信息、合作伙伴信息等接口5: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与第三方应用的数据接口作用:供相关系统从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获取

24、CDR数据。监测数据采集范围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负责协议采集的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NSAG、 SAG Router、MMS互通网关、下载系统、定位系统MPC/MALS、PDE仅涉及到采集IS801协议数据功能(gngnng)要求(yoqi)数据(shj)采集/合成功能根本(gnbn)采集(cij)功能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应采取有效手段将需采集点链路接入系统,系统应独立于通信网络之外。监测系统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干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协议消息丧失率要求 10-7。监测系统具备从协议链路上实时采集数据的能力, 应不受具体链路数量和链路协议如VRRP等的限制

25、。FE电口协议数据采集应保证准确采集能力在100Mbps以上;; GE光口数据采集应保证准确采集能力在1Gbps以上;10GE光口数据采集应保证准确采集能力在10Gbps以上。采集数据的时间戳精度:100ns;系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容错能力、不易崩溃、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能力。在恶劣情况下,系统具备重启动后自动恢复功能。协议采集要求系统需要支持分析多种协议的能力,并且能够支持多个协议版本如:L1/LE、SMGP V2.0、SMGP V3.0、SMPP 3.3、SMPP 3.4,监测系统能够根据未来网络开展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对新增协议进行扩展。短信:SMPP协议短信中心-短信网关、

26、短信中心-WAP网关、SMGP协议短信网关-SP、ISAG彩信:MM1WAP网管-彩信中心、MM3彩信中心-Mail效劳器、MM4彩信中心-彩信中心、彩信网关、MM7彩信中心-SP、ISAG、LSS、WAP、EnumDNS彩信中心-EnumDNS效劳器、MM4+彩信互通网关与其他运营商互通网关WAP:PAP协议WAP PUSH接口、WSP/HTTP协议WAP PULL、WAG网关-SP、Radius协议AAA-WAP网关ISAG/NSAG/SAG Router:Parlay X协议(xiy)SP-ISAG/NSAG,ISAG/NSAG-SAG RouterISMP:ISMAP协议(xiy)引擎

27、(ynqng)、ISAG-ISMP定位(dngwi):L1/LE协议SP-MPC/MALS,NSAG-MPC/MALS下载(xi zi):HTTP协议WAP-下载系统数据采集设备要求采集方式本期系统涉及的采集设备主要为IP协议采集接入设备IP端口采集设备包括3种方式:TAP方式:TAP方式类似于七号协议链路的高阻跨接方式,通过TAP设备实现三通,将端口数据复制为两路,一路用于监测,一路接续到原接续端口。镜像方式:镜像方式是采用镜像方式从交换机的测试口得到协议数据。GE光口分光器方式:分光器方式用于监测以光纤为载体的链路。分光器的测试接入端接入到协议采集系统。对于千兆GE光链路,优先选择GE分光

28、器方式,对于FE/GE链路,在负载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交换机镜像方式。镜像方式和TAP方式的适用场景做以下建议:镜像方式:1、低端交换机路由器,允许镜像比满足链路会聚要求,总镜像流量峰值低于端口允许最大流量的30%;2、中高端交换机路由器,允许镜像比满足链路会聚要求,总镜像流量峰值低于端口允许最大流量的50%。3、其他限定条件,如交换机路由器无备份路由、局方不允许链路中断等等。TAP方式:1、交换机路由器所允许的镜像比不满足链路会聚要求;2、总镜像流量(liling)大于端口允许最大流量的50%;3、其他(qt)限定条件,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空余端口等等。采集(cij)设备要求物理(wl)接口要求

29、(yoqi)物理接口支持端口镜像、TAP、分光器等方式的数据采集。物理接入自适应支持10M/100M/1000M电口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物理接入支持1000M光口以太网的数据采集FE电口采集设备的根本要求接口属性:IEEE 802.3;接口速率:线速捕捉;GE光口采集设备的根本要求接口属性:IEEE 802.3z;接口速率:线速捕捉;线缆要求:在各种波长情况下,支持线缆长度应在250米以上;接口要求:光口接头应采用常用标准接头,保证与其他设备的对接;数据整理系统能够识别传输层的错误如CRC错,对IP分片包进行重组,能够正确处理网络传输中发生的重传包、乱序包等异常情况。数据解码系统应支持数据包的实时

30、解码,支持的协议包括ISAG/NSAG、SAG Router、ISMP、MMS、MPC/MALS、SMS、WAP、下载系统相关接口协议等,按照协议栈规那么对协议进行正确解析。协议(xiy)会话分析系统支持增值业务(yw)协议的会话流分析,提供完整的会话流过程解析并建模,为分析模块提供会话流数据。系统支持会话流重组功能,可复原完整(wnzhng)的会话流内容。CDR合成(hchng)数据采集(cij)设备对采集到的原始协议消息进行数据解码,对原始协议消息进行预处理、清洗、抽取等环节,最终按照CDR标准格式进行CDR合成,上传CDR至数据分析系统。由于多采集点导致协议数据重复时,系统应能够剔除重复

31、的协议数据。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包含以下功能:数据合并、协议数据关联、告警和门限计算等功能数据合并系统具备对负载均衡链路的进行自动合并功能,将多条物理链路合并为一条逻辑链路。告警和门限计算告警和门限计算包括:系统根据CDR数据分析协议数据,判断异常消息、业务异常等完成对业务应用协议SMPP、SMGP、ISMAP、WAP、PAP、MM1/4/7/4+、Webservice、HTTP、EnumDNS、L1/LE的业务量测量,能够按网元、按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告警计算根据定义的门限设置,能够分业务、分网元进行门限计算业务量协议(xiy)数据关联(gunlin)协议(xiy)数据关联(gunlin)包

32、括(boku):系统依据消息内容对各种协议进行关联,以便形成全业务流程的协议数据。监测系统要求支持各种组合条件的业务过程查询。监测系统应能支持实时跟踪任务中的多协议关联。监测系统既能支持单一采集点内的多协议关联,也能支持全网的协议关联。数据存储功能数据存储分为原始协议存储、CDR存储、报表存储、界面录入/导入数据存储三局部。系统能够实现对获取的CDR数据的存储,并实现获取的CDR对应原始协议数据存储。系统能够将获取的报表数据汇总,并实现报表数据的存储。系统能够将从应用界面录入/导入的数据进行转换、存储。存储空间管理系统根据配置要求,定期对各种类型的存储数据进行整理、备份、去除,以便将被占用的空

33、间释放出来系统能够对存储空间进行实时监控,系统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应用界面随时观察到存储空间的占用情况当存储空间占用超过设置的门限的时候,系统必须马上以告警方式进行通知数据备份管理系统必须对以下类型的数据进行备份各种协议数据的CDR记录数据网络配置数据如号段数据、SP数据系统(xtng)运行配置参数数据系统支持手工(shugng)触发备份和后台自动备份系统通过定义自动备份任务,并且对其进行(jnxng)调度的方式触发数据备份工作的执行,备份策略如数据类型和备份周期等参数可以由用户灵活配置存储(cn ch)可靠性要求监测(jin c)系统的存储系统建议满足以下要求:CDR等记录保存最少3个月;原始协

34、议数据保存至少15天;业务统计值、报表保存最少1年。以上数据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可灵活配置系统可根据需要做备份存储。存储系统的磁盘阵列设备主要用作系统数据的联机存储,需7*24小时连续运行,因而要求具有很高的平安可靠性。系统开发商应根据本标准对各项数据存储周期的要求,提出平安可靠的数据库配置方案。应用分析功能拓扑管理系统支持通过网络拓扑的形式呈现监测范围内各省的网络、网元等对象,帮助维护人员直观掌握网络状况和业务状况。网络拓扑功能为维护人员提供有效的网络视图和方便的管理查询手段,拓扑管理主要包括拓扑的创立、编辑和呈现。系统可以根据的业务场景不同为不同的用户创立不同的网络拓扑视图,并且提供视图编辑的

35、功能。拓扑内各元素可与告警进行关联,使告警通过拓扑的形式展现。拓扑内各元素可与业务业务量进行关联,使业务业务量通过拓扑的形式展现。系统应支持进行增删、拖拽、修改等拓扑编辑(binj)操作。系统应在拓扑上实时呈现当前网络运行状态及告警以不同颜色(yns)区分,比方(b fng):正常为绿色,异常(ychng)为红色,通过点击网元或链路可查询其当前状态、相关(xinggun)统计、告警信息等。CDR查询系统提供各类CDR查询功能,支持按CDR各字段进行排序、过滤、统计,查询根本条件包括时间、 号、IP 地址、SP代码、结果码等数据。CDR分析系统能够根据指定CDR 查询原始消息,重现业务流程。系统

36、支持对指定CDR 的多段、多协议关联分析,关联要求同实时协议跟踪。 系统能够将查询结果进行全部或者局部保存。全过程关联系统支持对指定CDR的多段、多协议关联分析,CDR查询的多协议关联为事后关联,即通过一定的关联规那么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关的各协议各接口的所有CDR记录,关联后业务流程可在同一界面中进行端到端呈现。系统支持以时序图方式,呈现业务的全过程流程,以及对每一个消息进行解码翻译。系统支持以流程图方式,呈现业务的全过程流程,并且分析业务故障的段落和可能发生的原因。实时跟踪实时协议分析监测系统可对监测范围内协议消息原始数据进行捕获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实时显示;跟踪过滤条件包括:用户/SP号码必选

37、、协议类型、网元间、网络地址、时间等;系统提供按照相关协议标准,提供详细的中英文解释。实时(sh sh)业务(yw)跟踪(gnzng)实时(sh sh)业务(yw)跟踪提供对某一业务完整过程的数据跟踪,从而协助运维人员实时分析网络实体之间协议配合问题或网络异常,用于故障排除及其他用途。系统能够根据指定 MSISDN,实时关联分析各接口协议流程及用户业务使用过程。业务实时跟踪分析中支持双击调用显示当前CDR对应的业务流程,呼叫流程可根据呼叫状态变化实时刷新。系统支持用户设置灵活的过滤条件,系统支持对过滤条件进行合理的逻辑组合。系统支持对呼叫跟踪结果的全部或局部进行保存,对于保存的数据可以翻开查看

38、。系统支持将跟踪结果原始消息及消息解码导出为TXT文件或Excel文件。多协议关联要求系统能对一次业务流程中的所有相关协议进行实时关联分析,包括多段、多协议关联。关联后的各协议各接口流程可在同一界面中端到端呈现。关联过程包括短信MOAT、AOMT过程的关联分析、彩信MOAT,AOMT,MOMT(含跨省)的关联分析、WAP PULL/PUSH的关联分析、定位业务流程、下载业务流程等。故障定位针对用户的故障投诉,系统能根据查询条件将用户的历史业务过程查询并且复原出来,根据业务类型和业务流程要求,在界面上进行业务流程回放,并且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自动将故障段落和故障原因标明出来。告警管理功能要求告警

39、(gojng)和预警管理功能包括实时告警监视、告警查询统计、指标门限(mnxin)值管理、告警(gojng)处理。实时告警(gojng)监视系统提供(tgng)实时告警监视窗口,支持告警列表和网络拓扑图两种显示方式;支持以不同颜色区分告警级别,支持用户自定义告警颜色;支持根据告警类型和告警级别设置过滤条件。查询历史告警记录系统提供灵活的告警历史记录查询统计功能,支持按各个告警字段进行排序、过滤、统计。指标门限值管理系统提供方便的指标门限值设置,并可由用户定制指标预警信息中的告警标题、告警描述、告警级别等内容。告警处理具有告警处理权限的用户,可对告警做确认、删除等操作,操作将引起告警状态的改变。

40、告警分类根据告警来源不同,监测系统告警分类如下:物理告警监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由于链路物理层的原因,导致系统不能正常采集数据,系统应该产生告警。此类告警包括:物理链路信号低于可检测门限、同步错误、帧错误等。指标预警系统支持对网络指标、业务指标设置预警门限,当满足预警条件时,将产生预警。系统告警监测系统自身(zshn)出现故障时产生系统告警。系统告警包括存储空间缺乏(quf)、内存(ni cn)缺乏(quf)、数据传输错误、配置(pizh)错误、文件错误、系统能力缺乏、电源故障、CPU故障、适配器故障等。KPI告警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告警功能:可以针对监测数据业务的不同参数比方WAP Post的

41、数量、MMSGet成功率等进行门限设定。当监测的链路的某项参数值超过定义的门限值时,进行告警。可以设定不同的时间间隔,定时提供告警统计数据。能够按照系统管理员的要求,将告警划分为“警告告警、“次要告警、“主要告警、“严重告警四个级别。业务效劳质量告警能够根据设定的不同业务不同过程的每分钟的业务量、成功率的不同门限进行实时告警监视。网络业务指标门限告警:例如MMS MO成功率、WAP成功率等业务指标低于或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应产生告警。可以分别按照图层、局点、系统实时呈现告警,告警信息至少包括下述内容:告警发生时间、告警名称、预置告警阀值、告警发生时的实时门限值、告警等级等信息。统计分析用户分

42、析用户分析应能根据用户指定条件如时间段、区域、用户群,支持按照条件进行呈现、统计。用户业务行为分析可以根据用户每天使用业务的情况,区分出新增、活泼、静默、复活等用户状态,形成相应的用户状态统计分析报表;还可以根据用户(yngh)每天使用不同业务的次数、时长等,分析出不同业务的使用占比、流量占比等。用户业务感知(gnzh)分析通过(tnggu)对例如定位(dngwi)、下载业务的响应时长、业务结果、请求次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从而(cng r)得到该业务端到端的质量评价,以此为依据来评判用户感知的情况。用户错误行为分析 1、定位1终端不支持2、下载1下载超时业务质量分析彩信互通业

43、务分析 业务量和成功率分析按照时间、网元的维度,统计时间段内某互通网关上彩信业务量的情况和业务成功率。失败原因分析 以时间、网元、失败原因为维度,分析彩信互通业务失败的每种原因的次数、占比。时长和时延分析以时间、网元为维度,业务时长和时延为指标,分析该时间段内的彩信业务时长情况,以及最大、最小、平均时延情况。短信/彩信等增值业务分析 包含短信/彩信 AO-MT 和 MO-AT 成功率分析、失败原因分析及业务响应时延分析; 提供(tgng)对SP和NSAG间的业务(yw)记录的合成与入库,记录的统计(tngj),记录成功率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yunyn)查询等功能(gngnng)

44、。提供对NSAG和ISAG Router间的业务记录的合成与入库。记录的统计,记录成功率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提供对ISAG Router和各省ISAG间的业务记录的合成与入库。记录的统计,记录成功率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定位业务分析包含对定位请求成功率分析、失败原因分析及业务响应时延分析;提供对SP与MPC/MALS间的业务请求记录统计,记录成功率统计、定位方式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提供对NSAG和MPC/MALS间的业务记录的合成与入库。记录的统计,记录成功率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下载业务分析包含

45、对下载请求成功率分析、失败原因分析及业务响应时延分析;提供对用户与下载系统间的业务请求记录统计,记录下载成功率统计、下载方式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提供对下载系统和WAP网关间的业务记录的合成与入库。记录的统计,鉴权成功率统计,记录查询、响应时延、失败原因查询等功能。设备指标统计根据设备网管的要求统计相关数据如转发率,作为网管数据准确的判断依据。地域分析以省份或者网元为维度,来统计和分析各种( zhn)业务的情况,包括业务成功率、时长、时延等,可以做到省份与省份或者网元与网元之间的横向比拟(bn)。专题(zhunt)分析系统应提供支持灵活的限定(xindng)条件和多种可选

46、择维度进行业务话务、质量等KPI指标的专题(zhunt)分析功能。包括:条件包括:网元、业务应用产品等;时间条件包括:时间范围、时间粒度、节假日、忙时等;性能分类和KPI指标可选;统计方式包括:汇总统计、时间趋势分析、网元横向比照、TOPN等;呈现方式包括:列表、Chart图支持对每一个维度进行更细粒度的钻取和分析,如从月粒度的数据钻取呈现天粒度的数据。统计结果可输出为EXCEL、HTML等文件格式。报表功能报表定制系统应具有报表生成的灵活性和呈现的多样性,根据维护人员以及维护管理部门的需要,定制生成统计报表。功能包括:可根据用户要求快速制定不同内容和不同格式的报表,支持多种报表形式及输出格式

47、。统计报表可输出为EXCEL、HTML等文件格式,支持的图表形式包括棒图、饼图、2D以及3D 图表。应提供基于Web的报表系统,便于面向大量分布用户的报表建立、分发和查询,报表可以直接打印。应提供报表系统的分权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创立用户组和用户的功能,并针对不同的用户组或用户,授予对报表不同的操作权限,例如创立报表、发布报表、浏览报表或删除报表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等权限。自动(zdng)生成系统应提供报表的生成周期、时间定义(dngy)和自动生成功能。包括:报表(bobio)的周期日、月、季可进行配置,报表的生成时间(shjin)点(如每天凌晨3点、每月1日等)可进行配置在规定的报表周期和生成时

48、间到达的时候,系统根据KPI/KBP定义、格式定义等报表配置信息,自动生成报表文件,并且对报表是否形成(xngchng)进行标识。如果报表生成失败,必须进行告警通知并且及时以短信方式进行通知。通知上报系统应提供报表生成完成后通过短信、邮件进行通知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与集团分析平台的北向接口,将符合标准要求的报表文件上传到集团分析平台。功能包括:可针对不同的报表,配置不同的通知时间段,如在工作日、工作时间段内才进行通知。可针对不同的报表,配置不同的通知方式和接收人员,并且通知内容可以进行标题的自定义配置。可对需要上报集团的报表进行配置,并且在报表生成完成后,自动通过上报接口发送出去,如果发送失败

49、,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继续发送,如果连续假设干次发送失败,必须进行告警通知并且及时以短信方式进行通知。流量监测(可选)以下以产品平台举例业务开展与流量增长的关系。以业务为中心衡量业务开展与网络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关系,分析业务对网络流量的拉动作用,分析角度分以下几个层次:业务+流量+时间维度图表方式:以单业务或一类业务的时间与流量的变化关系,可以反响业务整体开展情况使用(shyng)方式+流量(liling)同一业务的使用方式(fngsh)的流量:根据使用方式(fngsh)区分各种流量使用业务的情况,如移动网占多少流量,WLAN方式占用多少流量。各业务(yw)流量占比每种业务所占此类总流量的流量比

50、:对一类业务中的各个业务所占流量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哪些业务开展的比拟好,或者占用流量比拟大。访问方式流量占比移动网与英特网方式:判断用户对于此类业务的使用方式的喜好。单业务使用的流量与时长比照:通过判断用户对于单业务的使用的流量和时长情况的比照,判断业务开展模式应该是按流量还是按时长方式流量峰与谷比照:显示一类业务流量的顶峰和低谷时段业务生命周期上线,正常营业,促销阶段对流量的拉动作用:对业务整体开展趋势的把握用户对单业务使用的时长与流量比照-对业务计费方式具有推荐作用按用户地域统计流量,业务喜好产品基地能力效劳分流量效劳占比:统计能力效劳器对于各类产品基地效劳的流量情况。管理门户展现系统应

51、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方式以满足用户对设备进行管理的需求。 1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用户接触软件后可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即要求界面设计遵循界面简洁,线索清晰的原那么。 2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应遵循一致性原那么:界面和功能的一致性可使操作人员更快使用保存字来增加系统的清晰易懂、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操作方式的一致性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误操作的产生。 3图形用户界面应该对操作结果提供必要的图形和声音提示:提示信息可使用户了解目前系统所处的状态,明白命令执行的结果是否正确,以及操作的进行情况等。 举例来说,当一个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超过 7-10s 时,应该用一个带有进度条

52、的信息框提示当前(dngqin)用户的执行情况。 4图形用户界面应该集成在线帮助功能:图形用户界面应提供详细的在线操作指南(zhnn),对操作方式,操作步骤,输入格式等信息进行帮助提示,指导用户完成相应的操作并提供帮助信息的导航功能。同时,对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答,用户可以打印帮助信息。 5对于常用的表格呈现,应至少(zhsho)具备: a) 应能够(nnggu)提供数据分页显示。 b) 应能够提供(tgng)标题行、关键列冻结显示。 c) 应能够按奇偶行变换颜色显示。 6对于常用的图形呈现,应至少具备: a) 应提供多种图形显示方式:直方图、曲线图、饼图、仪表盘等。 b) 根据信息呈现的

53、需要,应能够提供适宜的图形进行切换呈现。 7为防止在用户离开时未授权人员对网管系统操作,网管系统应提供界面锁定和激活功能。 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应支持对用户组织结构、用户、用户组、权限、权限组的管理,支持方便的权限分配机制。操作员管理鉴于本平台功能和业务的复杂性,对于操作员的职责也有相应等级的划分,并需要对操作员进行分组、分权限管理。具体功能包括:系统内置一个超级管理员,可以进行系统的一切操作。多个操作员可以组成一个“组,每个组对应某个或多个权限。操作员参加操作员组后,默认具有该组的权限。操作员必须有独立的密码,密码应该具有一定有效期,到期必须更换。支持操作员及操作员组的创立、修改、删除等。角色和

54、权限(qunxin)管理系统功能可以对应(duyng)到权限。支持(zhch)权限分级别。应支持多个权限(qunxin)组织成角色。每个操作员可以(ky)指定多个角色,从而拥有多个角色的权限。角色和权限要有区域限定功能,如某管理员只能查看某省的报表数据以及使用相应的功能,如只能查询和跟踪某省相关的用户和业务数据。系统自管理功能系统应具备对自身的维护和管理功能,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1系统设备和网络管理 系统应能够对系统效劳器、用户终端、网络等进行管理。提供采集端口状态监视和激活功能;提供各类设备集中维护管理功能;提供网络连通性监控功能。 2系统效劳进程管理 系统应能对效劳进程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管

55、理,能够配置、监视、调度和控制系统效劳进程,提供系统效劳进程维护支撑,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3数据维护、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 系统应提供数据库数据和文件系统的管理。系统可根据用户设定的数据存储策略自动删除过期的数据。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包括对系统数据和系统软件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应支持定期或不定期数据备份,支持本地或异地数据备份。 4防病毒要求 系统必须安装具备定期更新的防病毒软件。5能够进行告警功能系统日志管理日志类型为了使系统运行中的一些情况和用户的操作有据可查,系统需要提供系统、设备操作、平安、设备事件等日志功能;系统日志包括软件进程日志、数据库日志、系统备份记录等。设备操作日志包括(bo

56、ku)对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记录平安(png n)日志(rzh)包括对用户活动登陆(dng l)、注销记录(jl)、密码修改、鉴权记录;设备事件日志包括设备上报的非告警类事件的记录;日志管理操作日志的设置:允许用户对日志的容量日志保存时间、日志占用空间等参数进行设置;日志的查询:允许用户以多种方式查询日志的详细内容。日志的备份:提供日志的自动与手动备份功能。查看备份的日志时不能影响系统当前的日志记录;接口(ji ku)接口(ji ku)1: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jin c)系统集团平台与省级平台的数据接口接口2: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与网管系统的接口接口3:移动增值业

57、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与支撑系统的数据接口接口4:移动增值业务协议监测系统集团平台与第三方应用的数据接口具体定义参见?接口标准?时间(shjin)同步要求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jin c)系统集团(jtun)平台应与时间校对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减小统计分析的误差。系统内各设备能以统一的时间同步工作,以保证业务数据的监测、处理的有序进行。同步方式可采用NTP协议进行同步,也可使用GPS 或BITS等时间同步系统,进行时间同步。能接受系统的指令,修改本地的工作时间。修改时间的过程不对系统产生启动或小启动的影响,不影响系统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正常进行。系统的时间同步周期可按运营者要求

58、进行设置,或可设置为按NTP协议的要求自动同步。在时间源和网络工作正常的条件下,系统应保证时间戳与网络时间源之间的时间偏差不大于1ms。开放型要求(yoqi)移动(ydng)增值业务(yw)协议监测(jin c)系统集团(jtun)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应考虑同其它相关系统(例如:业务分析系统等)的互联,同时还应考虑到今后本系统纳入到更高级别例如集团级、国家级的监测系统平台上的需求。系统应支持标准的接口协议,对于可能分阶段实现或可能由不同厂家分别实现的系统,应支持标准的接口协议。这些接口协议原那么应符合TMN体系结构,满足国家级监测系统平台的要求。系统提供二次开发的接口功能,包括采用固定的数据库

59、结构,提供与监测系统通讯的函数包,提供统计分析各表的结构等。性能(xngnng)要求(yoqi)系统能够(nnggu)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系统运行每1000小时中可用时间至少(zhsho)不小于999小时,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100000小时(xiosh)。当用户做一些处理时间较长的操作时,给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在返回数据量过大导致响应时间过长时,提供局部响应,例如分页取数据等,减少等待时间。性能估算通用参数参数取值数据存储冗余率10%忙时指标10统计数据与CDR数据比率8%索引数据率0.08%原始数据存储压缩比98%CDR数据存储压缩比98%链路实际带宽设备类型链路设计带宽峰值利用率物理

60、链路数SMSGWMMSCISAGWAP网元处理能力业务类型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条/秒峰值利用率SMSMMSWAPISAG协议(xiy)参数比设备类型协议类型1次业务产生CDR系数平均值SMSGWSMPP1.2SMGP1.2ISMAP1.6MMSCMM1协议3.3MM3协议0.01MM4协议0.5MM7协议1.8E-NUMDNS0.3ISMAP1.6WAPGWHTTP2ISMAP0.4SMPP0.1E-NUMDNS0.1PAP0.1RADIUS1SAGPARLAY1.8ISMAP1.6PAP0.1SMGP0.6MM7协议0.3存储时间(shjin)参数端口原始协议保存天数CDR数据保存天数统计数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