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18-2019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 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 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増加课外阅读量,丰富 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 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 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 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18年春全新改版,共分为
2、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风俗人情为主题,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社戏展示了 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冋延安追忆了诗人当年在延 安的战斗生活,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赞美了 10 年来党领导下的延安巨大的变化,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灯笼 回忆了与灯笼的结缘,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怀念;写作:学习仿写;口 语交际:应对。第二单元是由生命之音为主题,这个单元主要以说明为主,通过本单元让学 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培养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3、,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 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第四单元是以名家讲坛为主题编写的,三篇演讲词,一篇议论文。最后一 次演讲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 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由古代 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 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讲述了作者自己一生中重要的抉择一一大力扶植年 轻人,表现了作者质朴的胸怀;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回顾了奥 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美好祝 愿;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是在本单元的基础上,让
4、学生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 増强对演讲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体验多种活动经历。第五单元以记游抒怀为主题编写。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釆用多种修辞,语 言生动形象,活泼幽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此外,写作也是围绕学习游记为主题设计;口语交际:即席讲话。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四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 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 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 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二首、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 诗二首以及课外古诗词八首。(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
5、绝“填鸭”,着力 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 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 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 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 兴趣。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増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 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 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岀
6、了更高的要 求,这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上课难,听课难,学习难上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作 为语文教师,要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教学要求: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 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 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 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 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2、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3、继
7、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 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儿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 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5、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6、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 语交际能力。7、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
8、观察的 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 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 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五、教学重点、难点: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1、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2、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 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六、教学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釆用以下四步教学法:1、明确冃标,自主研讨一一初读
9、。明确冃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 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 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 标。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一一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 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 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 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一一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 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
10、疑问,捕 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 到自能解题的目的。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一一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 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 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七、教学进度:周次内 容备注第一周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教育1、社戏第二周2、回延安3、安塞腰鼓第三周4、灯笼写作,口语交际 学习仿写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四周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五周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六周9、桃花源记1
11、0、小石潭记11、核舟记第七周12、诗经二首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第八周13、最后一次讲演 单元复习与测试第九周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第十周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十一周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演讲写作演讲活动:举办演讲比赛 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十二周17、壶口瀑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19、登勃朗峰第十三周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写作,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十四周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礼记二则第十五周22、马说(1)24、唐诗二首(3)第十六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写
12、故事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十七周期末复习及考试1社戏教学日标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 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 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 义。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社戏”视频。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 是一一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 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
13、下的“社戏”。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社戏知识简介。“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 年所演的“年规戏” 0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 看的戏便是“社戏”。B呐喊简介。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 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 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 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 阿Q正
14、传等十四篇小说。背景简介。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 留的一块净土一一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 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 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 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 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己不是作者的自 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
15、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 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 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明确:线索:看社戏。七件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 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六一送豆。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详写的是,略写的是。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 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 详写;其他情节略写。“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 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
16、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 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八叔的船回来了;小伙伴们与“我”同去;双喜写包票。好处: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初步表现小伙 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明确: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 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 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
17、月夜美景图。“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 “我”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情。人物描写:“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己经点开船,在桥 石上-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运用“点”“磕”“退后”“上前”这些 动作描写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 的心情。“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 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通过对阿发的动 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憨厚无私。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
18、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 请概括“我”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确:看戏前的波折:盼望一难过、沮丧一欢喜一急切、激动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一失望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教师总结: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 插使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饱满,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 的中心更加突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事、 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之 中,使感情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 写作文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三、板书设计Ie J景物描身
19、: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抽勺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心理多种表达方式J直接抒墳打冃1间接抒值: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议论:画龙舄睛S4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这节课让我们一 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人物的形象社品味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教学新课戏目标导学一:分析言行,概括人物性格11.这篇小说火物众顆Nift墙題畠始看戕前物随曜奶雀文的蠅藏人物?牛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l略iff戏柱醐前皴瘢萬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雕&合謀險商分析期蝴賦。一略)明确:(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一一表现双喜聪 明。(2)当外祖母
20、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一一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 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一一 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一一表现双喜考虑 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一一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一一表现双喜考 虑事情周到。(5)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 的!” 一一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6)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一一表现双喜 反应灵敏。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 头”。六一公公是怎样
21、的一个老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从以下方面 可以看出:“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一一表现六 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 客?一一这是应该的。 ”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 “豆可中吃 呢? ” 一一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 粒粒挑选过的。” 一一表现六一公公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一 一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
22、性格特点?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目标导学二:揣摩语句,感受童真童趣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仔细揣摩文中相关语 句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明确:“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 “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 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岀的大。明确:“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 “我” 欢喜轻快的心情。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了的脸都渐
23、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 “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反映 了 “我”既觉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品评“偷豆一节,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 “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 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白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 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目标导学三:拓展对比,探究思想情感“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
24、到 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怎样理解?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 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 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 “我”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 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资料链接: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 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噌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 “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 缘巧合的又
25、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 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 “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 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风景、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之情。三、板书设计双喜:聪明、热情、机灵、能干、善解人意、做事周全I桂生:热诚民风淳朴戏阿发:纯真无邪、憨厚无私r人情美六一公公:善良、淳朴、好客j-赞美与向往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不给学生太多限制,重视理解体验 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思路清晰,教学 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26、的环节做得不错。不足之处由于文章记载的故事距离现在时间久远,部分细节学生感受 不深,在这方面需要更进一步地做足课前预习工作。2回延安教学目标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 色。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的。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前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 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 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 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
27、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 地一一延安。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 近其中的一位一一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二、教学新课作者及作品背景。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峰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 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 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 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 己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 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
28、政治抒情诗。民俗文化知识简介。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 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 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 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 热烈。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 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一一热烈、欢快、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 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 情、明快;第五层:
29、激越、昂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 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 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目标导学二:品读诗歌,深入体会情感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 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 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2.善用修辞表达情感。如第二节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 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
30、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 感自豪。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 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仝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 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 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 我心中”诸句,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 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
31、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 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 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 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 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诗中“登时” “莫要” “几根根”等,取自陕北 方言。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 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 情。目标导学三:理解“信天游”在文中
32、的体现请同学们结合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说说本文在形式上与以前学过的现 代诗相比有何特点。明确:(1)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 zT* 意。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在隔句押韵的情况。两句一节的事中,善用比兴手法,通常为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 本上是即兴之作。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这一特点。明确:(1)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 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2)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 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备课笔记(3)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33、”,上句起兴,又兼有描 写环境的作用。小结:回延安釆用了 “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 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 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一一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 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 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深刻体会文本感情材料一: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 所在地。材料二: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 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
34、点, 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材料三:“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 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一首南泥湾早己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哼唱上两句。 而作为中共中央在陕北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南泥湾的大生产,才有了 革命军民的情谊。材料四:正在抗战时期,贺敬之到了延安,抗战的残酷教育了他,并使他走 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延安,贺敬之进入鲁艺,与丁毅执笔创作了白毛女,也 创作了南泥湾等经典歌曲的歌词。在延安,贺敬之还主动请求到前线去,但 没有被批准。朱德总司令听说后,亲自接见他们,鼓励他们说:“你们的思想是 很好的,但是延安后方也需要人。” 1945年日本投降,实践毛主席讲话和
35、讲 演精神的鲁艺大批师生,走向了新的“大鲁艺”。就在此时,贺敬之参加了以艾青为团长的华北文工团,东渡黄河,走向了广大的华北解放区70年后,再 次回顾往事,贺敬之说,最使他心潮难平和深思无己的不是平凡的个人经历,而 是身心所系的伟大时代,那个时代的当时、后来和未来。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诗歌内容,以“贺敬之与延安”为话题,尝试写一篇 小文章。三、板书设计内容诗人情感冋延安忆延安 回延安话延安观延安、祝延安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 赞美延安当年火热生活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见延安新貌的无比喜悦展望前程的自豪喜悦对延安无限怀念热情赞美教学反思可取之处在诗歌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及当时人们 的生产生活情况
36、要详加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 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不足之处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 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常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 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 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诗歌。3安塞腰鼓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故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 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
37、 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 悟岀。)指导朗读。例段一:第7段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 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 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 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 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例段二
38、:第25、26、27段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 都在“交织!升华! ”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 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 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知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 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 “豪放”
39、 “火烈” “有力” “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 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明结构。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 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 水岭都是一句话。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目标导学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寻美点。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听) 的句式或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
40、行评点。(可以从词、句 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会出现的以下答案)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 片高粱。喚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 而安静。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 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 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 的风姿。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岀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 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击鼓的
41、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 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从用词方面说:“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一句中“呆 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茂腾腾的后生”“嗟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畛留溜”用得好,好 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 安塞腰鼓的特点。从句式上说:
4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 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这些短句用得好,好 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 静到动的急转。从修辞上说: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 恢宏磅礴的气势。从写法上说:“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 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
43、加了文章的内涵。“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岀了鼓声 止后的寂静。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写得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 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目标导学三:美读训练,明确主题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第14段和第28-30段由女生朗读。第527 段中的主体部分由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第13、17、 22、24段,由男生朗读。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画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明确: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表现要冲
44、破束 缚、阻碍的强烈渴望。总结: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 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仝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 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 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 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 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 祖国的礼赞!三、板书设计一、表演前(第14段)安静的腰鼓(蓄势待发)二、表演中安塞腰鼓好一个 安塞腰V 鼓I三、表演后(第527段)(第513段)(
45、第 1417 段)(第 1822 段)(第2327段)(2830段)狂舞的腰鼓宏伟的场面、雄壮的鼓声击鼓的后生变幻的舞姿,寂静的腰鼓(以声衬静)粗犷豪放故学反思可取之处本课的学习师生参与性较强,较好地实践了课程标 准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语言, 体会感情,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动 人魅力。不足之处时间掌控不太合理,最后总结归纳较为仓促。4灯笼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 为-体的写作手法。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46、新课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 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 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年 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 厅中等教育科科长。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灯笼文化。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
47、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 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 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 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 喜气洋洋。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 己
48、的情感。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 哪些事。明确:第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段,母亲 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段元宵节看 灯;第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段,纱灯上描红;第段,由宫灯、 唱词联想汉献帝;第。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 卒”的誓愿。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 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 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49、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 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 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 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爱国情感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 但第。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唉, 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 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 “九一 八事变”
50、,“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 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釆取“不抵抗”政策,这 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饒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 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 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冋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 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 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 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
51、 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巳不再沉浸 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 担当精神。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回忆的渚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 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明确:以第段和第。段为例,第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 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是抒情。第O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 的句子主要是
52、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 强烈的情感。特色二:结构严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 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 烈火”,再用一 “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 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 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小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 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 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
53、,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 散文的典范。三、板书设计小孩子爱火天性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 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燎原的火把,寄寓淳朴情感F抒发爱国热情故学反思可取之处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集中概括文章内容, 迅速让学生了解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效果很好。不足之处这篇文章回忆的事,因为所写年代距离当代初中生 太遥远,他们理解起来有时代上的隔阂。授课时应该加强对 背景的介绍,以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5大自
54、然的语言1.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車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 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 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 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0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化常识人物介绍。
55、竺可桢(1890. 3. 7-1974. 2. 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 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 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 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事理说明文。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 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一一通 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 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
56、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 抽象事理一一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 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 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 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 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文章为什么釆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7、?有何作 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明确:用了拟人手法。“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不能,因为“物候与物 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 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 的农业发展。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明确: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一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58、。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硏究物候学的意义。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明确: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 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 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 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 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明确: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 次排列
59、,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 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弓出,接 下来用“首先” “第二”“第三” “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 “也可 以利用” “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教师小结:无论是全篇、某部分之间,还是某一段落内部之间,本文在说明 顺序的安排上都十分讲究,说明极富条理性。三、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物象做出解释推究原因阐明意义现象逻辑顺序本质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本文的层
60、次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一一说 明文的语言特色,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精读片段,分析说明方法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你能找出来并说说 表达效果吗?明确:生甲:举例子。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 1962年由于 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 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 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 足以使人信服了。生乙:作比较。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 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维护2024协议样本
- 玻璃包装用品销售合同范本
- 小饭店合同范本
- 实施方法论- 信利半导体中高层培训
- 新建小区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2024装饰工程项目材料采购协议
- 玻璃幕墙系统综合施工与交付协议
- 外包安装合同范本
- 日语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行业基础英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第12课+明朝的兴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分享课件
- 北京开放大学互联网营销方案策划写作在线测验5-1:本周测一测
- 高中生知识抢答竞赛题
-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月亮的味道》课件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复习教案
- 《中华商业文化》第六章
- 医院玻璃采光顶玻璃雨棚施工方案
- 运筹学-随机规划课件
- 《电阻》说课课件
- 同济外科学课件之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