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参考资料习俗_第1页
泉州参考资料习俗_第2页
泉州参考资料习俗_第3页
泉州参考资料习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节庆泉州民俗 古朴,具有中原传统和地方习惯互相结合的特色,雅俗共赏,极富人情味。(一) 过春节,道恭喜。此外上元节 (元宵 ) 也是大节日,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灯,欢宵达旦。(二)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俗称 “补天 ”,以祈求不再下雨;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 “采 莲”,村民们唱 “嗦莲 ”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四)“七娘妈生 ”,即七夕,起源于 “董永与七仙女 ”的传说,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 佑。 (五 )普渡日,就是中元节。农历七

2、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 请客,最后一日再烧灯, 摆些菜碗, 喜庆结束。 (六)中秋节,泉州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 “上 元”。这时秋高气爽,又是收成季节,妇女们就买月饼,蒸煮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片 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 “状元 ”饼,而小孩子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 们造的塔仔公。泉州城里,这一夜,许多人都到江边泛舟赏月,有的在江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 有雅趣。 (七)九九重阳节,登高远足,是一项很有诗意的活动。(八 )冬至,就是冬节。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模样;在乡村,还举行隆重的冬祭。(九)做“年兜

3、”。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 “除尘 ”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还要送神。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 独守岁,然后燃放鞭炮,送旧迎新。风俗禁忌年兜 大年腊月三十、 小年腊月二十九, 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 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 泉俗称 “年兜 ”、 除夕。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 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 “敬神 敬佛敬公妈 ”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 “烧过年金 ”。馈岁:清乾隆泉州府志 卷二 十风俗: “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 挑水盖井 : 除夕日,家家 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

4、示年年有余。 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 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辟火符:清末 陈德商温陵 岁时记: “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 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 姓 宋名无忌,火光速入地 ;右曰 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按:道德经曰:月中仙人宋无忌。 白泽图云:火之精,曰宋无忌(见史记 封禅书索阮注)。又, 家有壬癸神 贰语出佛书。 然则所画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详尺五天随笔)。 ”置甘蔗:清末陈德商温陵 岁时记: “除夕:除夕

5、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桐荫吟社黄 谋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 ”煎堆补天 :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 “煎 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 ”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 “米粉或面和物 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在泉州,除了名闻遐迩的 “蚝堆” (又名“蚝煎”)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筅尘: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 “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 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 吴自牧梦粱录载:

6、 “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 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吵新人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可以不拘礼节随时 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形式多样,诙谐风趣。但有时 也会因无所禁忌、别出心裁而出格。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 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 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褓)、项链、手镯、脚镯等。 “龟粿粽”中必有一种 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 “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度晬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

7、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 “四 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 “ ”字的 “度晬裘”(披风)、 “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 或手镯、脚镯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十六岁生日 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 *被屏蔽字符 *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 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 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 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过番 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

8、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 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 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 “过番”,旅居南洋一带 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送顺风与褪草鞋 泉州人即将出国谋生或华侨回乡探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纷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 成药,为其送行,俗称 “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 “送顺风桌”。华侨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 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 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 。 弄龙刣狮在泉州一带,弄龙(舞龙)、刣狮(舞狮)是春节、元宵或庆典盛会不可或缺的游艺节目。弄龙 是舞蹈和拳术的结合,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刣

9、狮则是武术与杂技的糅合,威武雄壮,险象环生, 据说泉州少林寺中的武僧曾借此传授少林功夫 .普渡风俗祭敬亡魂】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 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 资料中,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泉州民 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 “普渡 ”。普渡 ”是泉州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 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 已把佛教的词语 “普渡 ”转化 为地

10、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 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 年)间, 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道光金门志卷 15 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 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 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 ”,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 ”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

11、 38 个铺,因此 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 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 “龟湖大普 ”,即把龟湖的 13 个村落分属 12 个生肖 (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 12 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 “闻名龟湖大普渡 ”之俗谚。 葬礼习俗泉俗凡己 50 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 ”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 “上厅边 ”,即让其卧于 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即将断 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 “死者得不到 ”之嫌。 死

12、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始。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 “人死入土为安 ”,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 “脚尾饭 ”,或叫 “辞生饭 ”。亲眷要不 断地续香,焚烧冥纸(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 ”。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 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 “点脚尾烛 ”。如再加上早在死 者生前为备 “百年”之后启用所 “竖”之“生寿”(俗称 “起大厝 ”),以及寿终之后 “做功德”时所焚烧的纸 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

13、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 行诸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类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 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 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 感情纽带。故礼记 .昏义在记述婚姻的功能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 ”。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产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怀疑女儿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 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 “吃人命 ”的事时有所闻。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风俗志中有比较详细十分注意姻亲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习俗,这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