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_第1页
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_第2页
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_第3页
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_第4页
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一、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传统国开与国债利差的分析框架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本轮国开与国债利差的收窄有何不同? 5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风险提示 8一、为何本轮国债上行幅度比国开更大?传统国开与国债利差的分析框架按传统逻辑分析,10 年国开与国债利差和 10 年国债收益率呈现正相关,并显示出“牛市收窄,熊市走扩”的特征。图 1:10 年国开与国债利差和 10 年国债收益率基本呈正相关10

2、Y国开-10Y国债(BP)10Y国债(右)1405.001204.501004.00803.50603.0040202.5002.00数据来源:Wind,&国开与国债的利差除了税收差异外,主要受到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在熊市期间,国开享有的流动性溢价变小,因此国开上行幅度大于国债,导致国开与国债利差走阔,此时国开的成交活跃度也是下降的;而牛市期间,国开享有的流动性溢价变大,因此国开下行幅度大于国债,导致国开国债利差收窄,此时国开的成交活跃度也是上升的。若我们以金融债成交额与存量的比值作为金融债换手率指标,可以看到,国开与国债利差与金融债换手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66)。图 2:10 年

3、国开与国债利差和金融债换手率呈负相关关系10Y国开-10Y国债(BP)金融债换手率(右)14012010080604020050%45%40%35%30%25%20%15%10%5%2008-012008-082009-032009-102010-052010-122011-072012-022012-092013-042013-112014-062015-012015-082016-032016-102017-052017-122018-072019-022019-092020-040%数据来源:Wind,&国开和国债流动性的差异导致了国开与国债利差的波动,而国开债蕴含的流动性溢价与市场环境

4、密切相关。一是银行间流动性的收缩,国开流动性溢价收窄。我们以 R007 代表市场资金利率水平,可以看到,国开与国债利差和 R007 明显正相关,当R007 利率走高时,即银行间流动性趋于收紧,国开与国债利差趋于扩大,国开流动性溢价收窄,在熊市时期,国开上行幅度通常更大。二是交易情绪下降,国开流动性溢价收窄,反之亦然。配置型需求偏好于持有国债,而交易型需求更偏好国开债。在牛市时期,赚钱效应会不断强化市场的乐观预期,交易型需求不断增强,导致国开的流动性溢价放大,国开与国债利差收缩。而熊市时期则正好相反,当交易情绪下降时,交易型需求下降,使得国开流动性溢价收窄。图 3:10 年国开与国债利差和金融债

5、换手率呈负相关关系10Y国开-10Y国债(BP)R007:中心移动平均(右)140120100806040206.05.04.03.02.01.02008-012008-082009-032009-102010-052010-122011-072012-022012-092013-042013-112014-062015-012015-082016-032016-102017-052017-122018-072019-022019-092020-0400.0数据来源:Wind,&本轮国开与国债利差的收窄有何不同?但从 9 月 5 日至今,10 年国开与国债的利差大幅收窄,从 57bp 收窄至

6、45bp 左右,利差已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而本轮利差收窄的主要原因却在于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更大,10 年国债从 3.1上行至 3.3%左右,上行约 20bp,而 10 年国开仅上行 6bp 左右,与传统逻辑框架背离。从历史上看,我们发现,有三段时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即国开-国债利差收缩,而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更大,这意味着影响国开-国债利差的因素不仅仅在于国开的流动性溢价。这三段时期分别是 2007 年 3 月 17 日至 11 月 3 日、2009 年 6 月 1 日至 11 月 14 日、2017 年 3 月 11 日至 10月 21 日。图 4:历史三段时期,国开与国债利差收窄,国债利率上行1

7、0Y国开-10Y国债(BP)10Y国债(右)14051204.51004803.560340202.52006-012006-072007-012007-072008-012008-072009-012009-072010-012010-072011-012011-072012-012012-072013-012013-072014-012014-072015-012015-072016-012016-072017-012017-072018-012018-072019-012019-072020-012020-0702数据来源:Wind,&回顾这三段时期有三个共同点:第一、均发生在熊市中后期

8、,基本面本身不利于债市;第二、伴随货币政策或监管政策的意外收紧;第三、利率债供给大幅增加。1)2007 年 3 月 17 日至 11 月 3 日2007 年的大熊市虽仅持续了约 1 年,当利率上行斜率和幅度是历史最高,从 2006 年 11 月至 2007 年 11 月,10 年国债从 3.0%上行至 4.6%,上行约 160bp。2007 年 3 月开始央行连续加准加息。从 2007 年 3 月开始,10 年国债利率开始加速上行,起因是 3 月初发行的票据利率持续走高,超乎市场预期,3 月 17 日央行宣布法定存贷款利率的上调 18bp,4 月 5 日央行加准 0.5 个百分点,在加息预期浓

9、烈的背景下,5 月中旬财政部恰好连续发行 2 期 30 年国债,10 年国债加速陡峭上行,从 3.6%上行至 4%左右。在 2007 年 6 月至 8 月,国开-国债利差有过短暂得快速扩大,这段时期主要是因为国开一级发行利率大幅超预期,引发国开大幅上行。6 月 11 日,国开行发行 5 年期金融债 200 亿,中标利率 4%大幅超过此前二级市场 3.9%的利率。从 6 月至 8 月短短 2 个月,10 年国开上行约 50bp,而 10 年国债仅上行 20bp,由于前期市场利率的加速上行,一定程度上已消化了加息的利空。2007 年 9 月至 11 月初,特别国债供给再度冲击国债利率。9 月 10

10、 日,财政部宣布将发行2000 亿特别国债,市场对于后期资金面产生忧虑。另外,CPI 一如预期般高企,9 月 14 日央行再度加息,资金紧缩预期叠加基本面利空预期再度重合,10 年国债进一步上行至 4.5%左右。2)2009 年 6 月 1 日至 11 月 14 日从 2009 年 1 月开始债市就进入了熊市,之后市场逐渐对经济触底回升产生共识。2009 年下半年,央行意外重启央票,引导利率上行。2009 年 7 月,央行时隔半年后重启了 1 年期票据,主动引导利率上行,10 年国债开始加速上行, 1 个多月内上行近 30bp。2009 年第二波国债上行,来源于基本面超预期走强和供给冲击。9

11、月 21 日至 25 日一周中,国开行发行 400 亿次级债,产生了巨量供给冲击。10 月中旬市场出现快速调整,触发因素是此间公布的 9 月贸易数据及金融信贷数据均明显超越市场预期,导致了市场对利率产品的抛售。3)2017 年 3 月 11 日至 10 月 21 日从 2016 年 11 月开始债市就进入了熊市,2017 年债市面临美国加息、国内货币政策明显紧缩,基本面数据回暖的重重冲击,2017 年 4 月开始,监管风暴来袭。银监会开启了“三三四”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同业套利行为,各项监管文件密集出台,银行委外开始大量赎回。2017 年的第二波国债调整集中于 10 月,10 年国债在 1 个月

12、内从 3.6%上行至 3.8%。这波杀跌来源于央行对于基本面的信心,远超市场预期。首先,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资金面紧张超乎预期,引发债市下跌;随后 10 月 16 日央行官网刊登了周小川行长的演讲发言稿,其中表示“上半年 GDP 增速达 6.9%,下半年有望实现 7%”。这意味着三季度经济增速不仅不会回落,反而还会上行,而当时市场一致预期是三季度经济将出现回落。结合本轮情况来看,与历史上三段时期也均类似。第一,从 2020 年 5 月债市大幅调整至今,这波国债调整同样也是发生在熊市中后期。熊市下市场情绪较弱,这期间无论是出现基本面的超预期,还是货币和监管方面的收紧,通常会先给市场带来一波大幅杀

13、跌。第二、国债和国开债持有者结构大不同,当利率债供给冲击加强,银行配置力量的突然减弱,或对国债影响或更大。2020 年 11 月 9 日至 20 日,两周内国债净融资额高达近 4000 亿,而政金债净融资额仅 700 亿左右。另外,国债的投资者结构中 50%左右是全国性大行,其次是城商行占 13%左右;而国开的投资者结构中,非法人产品和全国性大行各占 30%左右,农商行占 20%左右,投资者结构更分散和均衡。当利率债供给冲击加强,大行配置力量减弱,对国债的直接影响或更大。另外,由于国开行对于优秀承销做市商给予奖励,银行对于国开的投债意愿或更强。图 5:2020 年 10 月,国债持有人结构图

14、6:2020 年 10 月,国开债持有人结构3% 2% 2% 1%8%8%51%11%13%全国性大行城商行 境外机构农商行非法人产品保险机构 证券公司 外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非法人产品全国性大行农商行1% 1%5%6%30%9%18%29%城商行 境外机构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外资银行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第三,历史上这三轮国债上行幅度远超国开的时期过后,均伴随了国债的一波小机会,而国开的调整压力更大。2007 年 11 月中旬至 2008 年 4 月中旬,10 年国债从 4.6%下行至 4%,大幅下行 60bp,而 10 年国开则经历了补跌,直至 2008 年 3 月才有所回

15、暖。2009 年 11 月中旬同样是国债利率先下行,10 年国开直至 2010 年 2 月末才有明显下行。2017 年的情形也基本类似,国债利率从 2017 年 11 月末开始下行,而 10 年国开从 11 月末至 2018 年 1 月末仍上行超 20bp,直至2018 年 1 月后牛熊拐点确认才开启下行。可以看到,无论是熊市中的波段机会(如 2007 年 11 月中旬至 2008 年 4 月中旬、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7 月),还是熊转牛拐点(如 2017 年 11 月末),国债利率的拐点均更领先。图 7:历史三段时期,国开与国债利差收窄,国债利率上行10Y国开-10Y国债(BP)10Y国债(右)熊转牛拐点14051204.51004803.560340202.52006-01200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