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医学课件创伤感染与愈合_第1页
2022医学课件创伤感染与愈合_第2页
2022医学课件创伤感染与愈合_第3页
2022医学课件创伤感染与愈合_第4页
2022医学课件创伤感染与愈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伤感染与愈合第一页,共六十五页。创伤后感染感染源机体第二页,共六十五页。创口感染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表浅切口感染(仅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口深部感染(涉及切口部的筋膜和肌层) 脏器腔隙感染(涉及各个脏器和腔隙) 术后腹腔内脓肿、脓胸或纵隔炎。第三页,共六十五页。概念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第四页,共六十五页。按致伤原因分: 锐器-刺伤、切割伤;钝器-挫伤、挤压伤切线动力-擦伤、撕裂伤;切伤和砍伤;剌伤;火器伤;冲击伤;烧伤;冻伤;化学伤;放射伤创伤分类第五页,共六十五页。2. 按损伤部位分

2、: 颅脑损伤 胸部伤 腹部伤 脊柱 肢体伤 第六页,共六十五页。3. 按损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 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等 开放性损伤擦伤、裂伤、剌伤等4. 与体腔是否相通而分: 穿透伤 非穿透伤5. 按伤情分 轻伤 中度伤 重度伤6. 其他: 法医学 创伤评分法第七页,共六十五页。创伤的病理生理第八页,共六十五页。局部反响 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响。创伤性炎症反响是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响,有利于去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第九页,共六十五页。全身反响 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等大量生成。 代谢变化:根底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

3、质、脂肪分解加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免疫系统变化: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功能紊乱。 第十页,共六十五页。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局部 伤口感染最常见 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或有异物存留的伤口 局部血流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 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组织继发性损伤也不利于愈合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创伤并发症并发症密切观察,早期诊断,积极处理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创伤的诊断1、病史2、体查全身、局部3、实验室检查诊断性穿刺(胸、腹、腰、心等)4、X片、CT、MRI、B超创伤检查的本卷须知:1、重点:不能因做检查而耽误抢救如休克、 大出血、

4、窒息等。2、检查:要简捷、准确,勿遗漏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3、注意: (1) 隐蔽处, 如 肋骨骨折,肝、脾破裂, 骨盆骨折并膀胱、尿道损伤 (2)不出声的安静病人, 如休克、昏迷病人4、观察: 诊断不清时应留观察,待诊处理。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创伤的正确处理能够减少感染的机会,因此,对于伤口的处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1、院前急救 pre-admission management 实施创伤医疗第一时间工程。 a、心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PR。 b、出血-包扎止血。 c、骨折-夹板固定、制动。 d、呼吸困难-头偏向一侧,托起下颌,口咽吸引, 通气。 e、开放性气胸-用

5、纱布或布条等闭塞伤口,变开 放为闭合。 f、张力性气胸胸穿排气、闭式引流 g、内脏脱出用纱布或布条等覆盖、包扎、固定。 一、急救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院内抢救急症科处理 急 症 科 处 理呼吸呼吸困难时,查明原因,有异物时,清除气道异物,给O2等。 循环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必要时给强心剂、电除颤或药物除颤,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挤压,胸外按压等,休克时抗休克(药物、体位等)。 头颈伤给氧、脱水剂治疗,必要时行颅骨牵引,颈部制动上颈托等。 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院内抢救 急 诊 科 处 理胸部伤气胸、血胸、穿剌、排气或闭式引流,连枷型肋骨骨折行胸壁固定或骨牵引,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或开

6、胸手术。 腹部伤腹腔内大出血或脏器损伤时开腹手术、胃肠减压。 骨折复位(手法、手术)、固定、制动。 出血止血药、包扎、手术、清创。 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1、体位(posture)和局部制动(local braking)原那么为有利于呼吸和保持伤处静脉回流,如平位或头低足高位等。2、镇痛、镇静注意勿乱用吗啡类药物。3、防治感染。4、防治休克。5、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6、清创、手术等。7、复位、固定、修复手术适应于闭合伤。 8、功能锻炼、营养等。 二、治疗 treatments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三伤口处理清洁伤口:指未被污染的伤口,直接缝合沾染伤口:指伤口有细菌沾染,而未开展成感染。采用

7、清创术处理感染伤口:指伤口已感染甚至化脓,须经换药到达二期愈合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感 染 病 因伤口感染 1 部位、性质、类型,处理经过; 2 暴露时间; 3 细菌污染。 免疫功能的变化肠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菌 群 变 化混合性感染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创伤病人的感染1 动、静脉导管性感染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 颌面、口腔感染4 下呼吸道及胸腔感染5 腹腔感染6 泌尿系统感染7 骨、关节损伤感染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创伤后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SIRS毒血症感染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全身炎症

8、反响综合征及继发性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创伤感染的预防 严格正确掌握处理伤口的原那么,每一步骤均重视预防感染的措施,且随时应明确创口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这一观点,预防创口感染最重要的一点是手术组尤其是外科医师应随时警惕感染的可能性。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清创术 是创伤外科最根本的处理方式之一 清创的目的:一是要在细菌感染形成之前,充分去除血块、异物和坏死失活组织,消除细菌生长繁殖的基地,变污染伤口为新鲜而又清洁的伤口;二是要去除炎性渗出和水肿对伤口的压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的恢复,为伤口早日愈合创造条件。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清创

9、术根本原那么检查伤道(创面)、扩展伤口、去除异物、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充分引流、妥善固定以及敷料包扎。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清创术清创目的:将沾染的伤口,经过清洗、切除失活组织、去除伤口内异物、制止出血等使之变为清洁伤口,加速组织修复,争取到达一期愈合适应证:适用于开放性创伤。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根本要求扩大伤口尽早清创休克平稳后再清创先重后轻二期外科处理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操作步骤清洁伤口: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连续三遍皮肤消毒清理伤口1清楚血块、异物、组织碎片2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彻底切除失活组织3组织修复4伤口缝合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二方法和步骤 1. 纱布

10、保护伤口 2. 沿肢体长轴扩大伤口 3. 由浅入深 4. 去除异物 5. 骨折处理 6. 止血 7. 神经、肌腱的修复 8. 冲洗 9. 缝合 10. 固定 11. 引流 12. 尽早封闭伤口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清 创 前 准 备体检必要时输液或输血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局部神经阻滞浸润麻醉臂丛麻醉静脉复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麻 醉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清创程序及操作要点扩大伤口 切除失活组织 除去异物彻底止血反复冲洗伤道并进一步清理和止血充分引流 缝合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清创术中几种重要组织的处理肌肉 神经 血管 骨折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清创后的处理继续抗休克治疗四肢伤制

11、动 伤口引流 抗生素应用 交换敷料 拆线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愈合 外伤或其它疾病过程造成组织缺损(如伤口、创面等)后,局部组织通过增生或再生方式来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保护与更新方式的具体表现。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受人为的如手术或意外伤害作用后,机体对创伤进行修补恢复的愈合过程。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一皮肤的创伤愈合类型及过程 1. 创伤愈合的根本过程 (1) 伤口的早期变化: 坏死、出血、炎症反响,局 部红肿,血液渗出形成凝血 块、外表成痂皮。 二、皮肤创面愈合的类型第

12、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2) 伤口收缩: 收缩使创面缩小,是由肌纤维母 细胞收缩引起的。(3)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使伤口填平与皮肤外表平行 (4)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覆盖创面,到达完全再生。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2. 皮肤创伤愈合的根本类型 1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 染、创面对合严密,如手术切 口,可在一周左右时间内完全 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2二期愈合: 组织损伤较大、创缘不整齐, 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 的创口。往往需要清创后才能愈合。 二期愈合不同一期愈合: 组织坏死 多, 炎症反响明显。伤口大、收缩 明显, 伤口内肉芽

13、组织形成量多。 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明显, 抗 拉力强度较弱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3痂下愈合: 伤口外表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 组织枯燥后形成硬痂,在其下面 进行上述愈合过程,称痂下愈合。 上皮再生后痂皮即脱落。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二) 骨折愈合 1. 骨折愈合的根本过程 血肿形成:1-2天 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开始机化,肉芽组织形成 骨性骨痂: 分化出骨母细胞和软骨母细胞, 形成类骨组织,以后钙盐沉积, 转变为编织骨,形成骨性骨痂。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骨痂改建或再塑: 编织骨改建成板层骨,皮质骨 和髓腔的正常关系重

14、新恢复。 破骨细胞吸收,骨母细胞形成 新骨质,协调而成正常结构。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 2.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骨折断端的及时正确复位 骨折断端的及时牢靠的固定 早日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 保持局部良好的血液供给。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骨痂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假关节纤维性愈合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三、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全身因素 1. 年龄因素: 儿童与青年强于老年 2. 营养因素: 蛋白质、维生素C、锌 元素 3. 内分泌因素: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的抑制作用, 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和甲状腺素促修复作用。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

15、 局部因素 1. 感染与异物: 以清创术、抗感染处 置。 2. 局部血液循环: 营养、吸收,以药 物理疗促循环。 3. 神经支配: 植物神经损伤致局部循 环紊乱。 4. 电离辐射: 破坏细胞、损伤血管、 抑制增生、阻止瘢痕形成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对创伤修复的现代认识 创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从凝血开始,由许多细胞、胞外基质以及调节因子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完成。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五页。 趋化因子通常是肽类、蛋白质和蛋白质片断,它可引起细胞向一定方向移动,如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移动。 生长因子也是蛋白质或肽类,它们单独或几种生长因子协同作用,诱导DNA的合成和细胞分裂。对创伤修复的现代认识第五十九页,共

16、六十五页。在创伤部位参加某些组织内提取的物质来促进其愈合严重创伤和疾病导致的重要内脏器官损伤与修复将成为人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面是缺血再灌注所致重要脏器损伤后的主动修复,另一方面是一些疾病所致脏器损伤后的过度修复,即纤维化的防治等。对创伤修复的现代认识第六十页,共六十五页。影响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全身因素 年龄因素 血容量缺乏或严重贫血 全身疾患 细胞毒性药物和放射治疗 类固醇抗炎药物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响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五页。影响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局部因素伤道内异物伤口内坏死、失活组织和凝血块局部感染血肿和死腔局部血液供给障碍局部固定不良局部用药创面局部外环境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促进或加速体表创面 愈合的几种主要措施新型敷料与创伤愈合外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酶学清创与创面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