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_第1页
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_第2页
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_第3页
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_第4页
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血友病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为X性联隐性遗传。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缺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缺陷症)两型。临床特征为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常在儿童期起病。儿科对血友病的识别、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十分重要。【临床表现】血友病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女性患者罕见。血友病A和B的临床表现相似,很难依靠临床症状鉴别。1临床特点: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血友病的出血在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以关节最为常见,肌肉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常较重。出血发作是间歇性的,数周、数月甚至多年未发生严重出血并不少见。除颅内出血外,出血引起的突然死亡

2、并不多见,但年幼儿可因失血性休克致死。2出血程度:取决于患儿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血友病根据其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分为轻、中、重3种类型。重型患儿常在无明显创伤时自发出血;中型患儿出血常有某些诱因;轻犁极少出血,常由明显外伤引起,患儿常在外科手术前常规检查或创伤后非正常出血时被发现。部分女性携带者由于其因子水平处于轻度血友病的水平,也表现为与轻度男性血友病患儿相同的出血表现。3出血时间顺序:首次出血常为婴幼儿学步前皮肤、软组织青斑、皮下血肿;走路后关节、肌肉出血开始发生,若此时无合适治疗,关节出血常反复发生并在学龄期后逐步形成血友病性关节病,不仅致残而且影响患儿就学、参与活动、心理发育。【实验室检查

3、】由于血友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1筛选试验:内源途径凝血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外源途径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或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试验等。以上试验除APTT外,其他均正常。2确诊试验:因子活性(F:C)测定和因子活性(FIX:C)测定可以确诊血友病A和血友病B,并对血友病进行分型;同时应行vWF:Ag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血友病患者正常)与血管性血友病鉴别。抗体筛选试验和抗体滴度测定诊断因子抑制物是否存在。3基因诊断试验:主要用于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町在妊娠8-10周进行绒毛膜活检确定胎

4、儿的性别,以及通过胎儿的DNA检测致病基因;妊娠的15周左右可行羊水穿刺进行基因诊断。女性携带者与健康男性所生的男孩中50为患者,女孩50为携带者;而健康女性与血友病患者父亲所生男孩100健康,女孩100是携带者。【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是男性,女性罕见,通过详细询问出血病史、家族史(如果无家族史也不能除外)、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如父亲是血友病患者或兄弟中有血友病患者,则注意女性携带者的诊断。在血友病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查至关重要。根据患儿血浆中F或F的水平将血友病临床严重程度分为3型。表1-19 血友病A/B临床分型因子活性水平临床分型出

5、血症状5%40%轻型手术和外伤可致非正常出血1%5%中型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偶有自发出血30 kg体重剂量同成人。也可漱口使用,尤其在拔牙和口腔出血时。该药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周。3DDAVP针剂:世界血友病联盟推荐轻型血友病A首选,适用于2岁患儿,重型患儿无效。需要进行预试验确认有效,使用后因子浓度升高30或较前上升3倍为有效。有效患儿才可以在某些治疗(因子浓度提高范围内可治疗的出血)时使用,或在因子短缺的情况下间因子制品一起使用,减少因子制品的使用量。试验有效的患儿也可使用专供血友病患者使用的DDAVP鼻喷剂喷鼻来控制轻微出血。4止痛药物:根据病情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弱、强)阿片类

6、药物,禁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5补铁治疗:当反复出血时,患儿(尤其是年幼儿)常出现失血性缺铁性贫血,此时需要补充铁剂,纠正贫血。6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肌肉、关节积血吸收。消炎消肿。维持正常肌纤维长度,维持和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在非出血期积极、适当的运动对维持身体肌肉的强壮并保持身体的平衡以预防出血非常重要。(五)预防治疗定义:预防治疗是有规律地输入凝血因子,保证血浆中的因子(FVi:C/FIX:C)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减少反复出血、致残,力争患儿能够健康成长。初级预防:婴幼儿在确诊后第12次出血时或2岁前即开始实施预防治疗。次级预防:患儿有明显的靶关节出

7、血/关节损害后,才开始预防治疗。重型患儿和有关节病变的患儿应根据病情及早开始。1.预防治疗方式:临时预防(单剂预防)法:在估计可能诱发出血的事件前,单一剂量保护性注射凝血因子制品。短期预防法:在一段时期内(13个月),定期注射凝血因子,以阻止“靶关节”反复出血的恶性循环或严重出血事件,防止损伤加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长期预防(持续预防)法:长期定期使用凝血因子制品,尽可能减少出血,以保证患儿维持接近正常间龄儿的健康生活。2预防治疗方案:血友病A:标准剂量为浓缩凝血因子2540 u/(kg次),每周3次或隔日一次。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现状和治疗条件,可考虑减低剂量的方案,如小剂量方案,在国内一些临床

8、实验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即:浓缩凝血因子10 u/(kg次),每周2次。血友病B:标准剂量为浓缩凝血因子2540 u/(kg次),每周两次。同上述原因,可考虑小剂量治疗方法。即:浓缩凝血因子制品或PCC 20 U/(kg次),每周1次。【抑制物】(一)抑制物的诊断1临床表现:血友病患儿突发临床出血症状加重、频率增加,或对以往替代治疗措施无效。2实验诊断:检测F/F抑制物,并排除狼疮抗凝物(L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存在。低滴度抑制物:抑制物滴度5 BU/ml;高滴度抑制物:抑制物滴度5 BU/ml。(二)抑制物的治疗1急性出血治疗:血友病A患儿:低滴度者可以加大剂避使用凝血因子制品,高

9、滴度者使用猪F、rhFVKa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友病B患儿:低滴度者可以加大剂量使用凝血因子制品,高滴度者使用rhFa控制出血。2消除抑制物治疗:免疫耐受治疗,疗效肯定。规律性使用相同凝血因子制品25200 U/kg,每天至隔日1次,连续数月至数年,减少抑制物的产生。还可使用免疫抑制剂(首选泼尼松、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等),对获得性血友病疗效肯定,但对于血友病出现抑制物的疗效欠肯定。【护理】内容包括:血友病患儿的登记、随访工作;血友病知识宣教;培训家长及患儿进行家庭自我护理;血友病护士作为协调员协调、联络各项医疗工作;免疫接种指导,血友病患儿仍应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为避免出血风险,接种应该在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适用较小针头,并在接种后进行局部包扎按压、勿揉摸,观察24 h。【管理】作为伴随终生的疾病,血友病影响着患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患儿的健康成长需要专业综合管理团队来保障。该团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