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简编_第1页
《说木叶》教案简编_第2页
《说木叶》教案简编_第3页
《说木叶》教案简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木叶”教学简案【学习目标】.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树(叶)(落)木(叶)”的艺术特征.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常识读记】.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博古通今的文学史家,在文学、哲 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20世纪30年代,林庚在清华大学读书,与吴组湘、 李长之、季羡林号称清华园“四剑客”;晚年又与吴组湘、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 集在唐诗

2、综论里。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背景介绍新诗的创作曾经历了 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但当代诗坛却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 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 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写的说 “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象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的。.知识链接“木叶”“落木”都表示一种客观事物,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物象)也就是 其字面意思,但一旦被诗人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开展成为了意 象

3、。(2)意象=客观物象(语言字面意义)+主观情意(语言的暗示性)【基础检测】1.A.B.C.D.1.A.B.C.D.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袅袅(nido) 褒贬(bao) 漂泊(b6) 桅杆(wCi)冉冉(rdn) 广袤(血0) 血泊(po) 危害(wei)窸窣(st!) 潜伏(qidn) 传诵(chuan) 砧板(zhBn)场合(chdng) 编纂(zhuan) 垄断(16ng) 皎洁(jido)明确:B解析:B项,baobao; zhuanzuano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干燥传颂诗文钢锭天高地阔B.精采语言洗练桅杆随心所欲C.钟爱精巧无比启发精神饱满D

4、.典形无人问津联想月白风清明确:C解析:A.颂一诵;B.采一彩;D.形一型。【文本研读】、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请画出文章结构图。明确:木叶”成为诗(诗人钟爱“木叶”(第1段)人笔下钟爱古诗少用“树叶”(第2段)的形象(13段)木叶”“树叶”形象有别(第3段) 说“木叶”J 木”的两个艺 (含有落叶的因素(45段)术特征(46段)暗示颜色(第6段)总结(第7段)总结(第7段)总结(第7段)总结(第7段)“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相去甚远二、问题探究.按字义分析,“木”与“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为什么写诗多用“木叶”而不用“树 叶”?请筛选相关信息。(提示:场合、

5、外形、颜色、质地、意味、联想)明确: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莫过于写 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 的联想却很不相同。(其联想和结果图示如下)(1)木一木头、木料、木板一树干一落叶一秋天一离人、游子愁绪(2)树- 满树的叶子- 浓阴一不是秋天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在诗中常用“木”(木叶)而不用“树”(树叶)。. “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明确:“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 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

6、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 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 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 样子。丁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那么连“叶” 这个字所保存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3.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 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 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那么其所受的影响更是 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明确:“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假设改为“谈谈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明确:如果改动题目就偏大了,而且给人的感觉是一篇纯理性的文论,不易引发读者的兴趣。而 以说木叶为题有如下好处:(1)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