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简编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简编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简编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简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3、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常识读记】1、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文学家,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被后人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 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春秋三传”。2、背景资料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2、)。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 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 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 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 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 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 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 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那么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

3、蔡、郑四国联军(郑国 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 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 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3、题目解说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基础检测】1、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南佚( )之狐夜缱()而出共()其乏困秦伯说()2、指出通假字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解释多义词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解释多义词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TOC o 1-5 h z )(2)失其所与,不知()其文

4、约,其辞微(屈原列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失其所与,不知( 3、掌握古今异义词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古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指出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失其所与,不知( 3、掌握古今异义词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古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指出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吾其还也(古义:今义:古义:今义表判断)今义: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为“以其于晋无礼”)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省略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答案:1、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省略句晋军函陵,秦军

5、氾南(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答案:1、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为“于郑伯言曰)“之”为标志,为“有何厌”)前省略了介词“于”)“省略了代词“于”)汜(fan)南 佚(yi)之狐 夜缱(zhui)而出共(gong)其乏困秦伯说(yue)2、指出通假字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失其所与,不知(同“智”)2、解释多义词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认的假设或条件)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精妙)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表示祈使)3、掌握古今异义词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

6、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4、指出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为“以其于晋无礼”)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为“于郑伯言曰)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之”为标志,为“有何厌”)省略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氾南”前省略了介词“于)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以”省略了代词“于”)【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开展、高潮和结局几个局部的主要内容。【明确】秦晋大

7、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际,虽有不满情绪,但出于国家 利益的考虑,挺身而此运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智说秦伯,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 离。傣晋围郑)(临危受制(智说秦伯)傣晋退2、本文涉及了秦、晋、郑三个国家,请用原文中的句子说说三国之间的纠葛及造成的 后果。【明确】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问题探究1、烛之武为什么不去见主导这次围郑行动的晋文公而是去见了秦穆公?【明确】佚之狐、烛之武敏锐地看到秦晋外表上牢不可破的关系背后,有着实质性的你死我活的 利益矛盾。晋国攻打郑国的借口是以前曾经对晋

8、文公无礼,且依附晋国的同时还与楚国结盟, 这些虽然不是战争背后真正的理由,但也无法辩驳,因为确实是事实。但跟秦国就不一样了, 一是郑与秦之间没有那么密切的利害关系,二是这次秦国前来攻郑并驻扎在郑国的东面,体 现出他向东扩张的野心,郑国可以拿提供东方的便利来进行谈判,为秦郑结盟提供了可能,有 比拟大的发挥余地。2、烛之武立足现实,纵观历史和未来,着眼于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利益纠葛, 委婉地向秦穆公提出了五个问题,请简要概括这五个问题。【明确】一问:越国扩疆,易乎?二问:亡郑陪邻,值乎?三问:东行有朋,害乎?四问:朝济夕设,信乎? 五问:西封阙秦,会乎?3、烛之武围绕以上五个问题,用了什么方

9、法,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明确】步骤原文方法第f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步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利害,动摇秦君第三步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4、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 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自己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一种看法? 明确:观点一: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文公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秦、晋围 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 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

10、任。观点二:因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清高与 孤傲。他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 “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要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烛 之武之所以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5、当郑国处于危险境地,需要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的满腹委屈与牢骚。有人说,这点不利于表现烛之武的高大形象,应该删去,你是怎么看的?明确: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了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 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胜利。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永远保持锐利的锋 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才华依 I0O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与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 寂寞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