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题号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评卷人得分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评卷人得分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赝品2铜尊和铜樽3李家沟文化4陶寺文化5文物图录6藏品排架1简述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及史学研究意义。2简述东周列国货币的类型和特征。3举例说明北朝、唐代陵墓的形制特征。4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蜀文化发现研究的新进展5纸张的主要成分水解的产物是什么?6古代漆器的现场

2、保护方法。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2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3试论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的仿冒品。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由于这些物品并非原创,是临摹、仿制或复制的,而持有者、贩卖者却诓称是原作,所以把这些物品成为赝品。2铜尊和铜樽都属于盛酒器。铜尊是指一种形体较大的盛酒器。一般称尊者,有三种器形:鸟兽尊或称牺尊,器形为象、牛、羊、虎、猪、鸟等各种动物形态,见于商至春秋时期;觚形尊,无

3、肩,似觚而形体粗大,主要流行于商至春秋食器;有肩大口尊,形态为大口、折肩或圆肩,圈足,商代较多见;铜樽是汉代主要的盛酒器之一。器型有筒形和盆形两类,器底多附有三足,有的器盖作博山形。如2002年在西安市未央区郭家滩出土了一件汉代筒形青铜樽。器盖作博山形,盖顶有圆孔;腹中部有相对的两个兽首衔环,外壁饰山峰、禽兽、云气等纹样;底附三坐人形足。3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

4、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陶寺文化是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区域考古学文化,因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晋南地区的临汾盆地,即峨嵋岭以北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滏河流域,可分为陶寺早、中、晚三期。陶器的陶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另有少量的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泥质黑陶,典型器物有釜灶、聋、扁壶、大口罐、小口折肩罐、鬲、赢、折腹盆、深腹盆、浅盘豆、单把杯、碗、钵等。陶寺文化的文化年代距今43003900年。文物图录是指以一器一图的形式把珍贵文物编汇成书,并附上器物名称、时代、来源、尺寸等简要说明。编辑文物图录在

5、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宋以来的许多金石学著作都属于图录类。文物图录的编辑一般是按文化类型、时代、质地、器形等专题体裁,是一种反映馆藏精品、保存实物原貌、提供研究资料、进行宣传教育、开展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同时,文物图录也是博物馆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6藏品排架是指藏品进入库房以后,一般要将其置放在藏品架上。排架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护、保养和检取利用。排架的方法不一,通常将质料及制作方法相同的藏品放在一起,再按时代、器形、出土地点或产地适当集中。其置放位置要求是:“上轻下重、前低后高、高卧矮立”。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1)二里头文化概述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

6、,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2)二里头文化的内涵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变化,现在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临汝煤山及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依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的年代数据,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3)二里头文化的特征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特征。二里头文

7、化四期陶器变化较明显:a第一期陶器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b第二期陶器第二期陶器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前两期的器形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c第三、四期陶器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基本绝迹。在第三期中,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沿用,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鬲、斝、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物在第四期中出现得更多。二里头文化的生产特征。二里头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数量较多,石斧、石锛、石

8、凿也常见。另有蚌铲、蚌镰、骨铲等,也使用木耒耜一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因农业生产较发达,产品有一定的剩余,饮酒之风较盛,平民墓中也多见觚、爵等酒器随葬。二里头文化的居住特征。居址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种。平面表现为圆形、方形圆角和长方形等。一船居室直径3米左右,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居址长约10米,宽约5米,中间有隔墙。居址墙壁、地基皆经夯打。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大型宫殿建筑二里头文化墓葬特征。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二里头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从墓室面积的大小及随葬品状况看,二里头文化墓葬大体

9、可分三类:一类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二类墓室小,随葬品只有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二里头文化墓葬的葬制,与同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个别墓还出有铜爵,这是一种酒器,也是奴隶主统治阶级使用的青铜礼器之一。2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逐渐形成四大货币体系:以东部的齐国、燕国为代表的刀币系统;以中原地区东周和三晋为代表的布币系统;以西部秦国为代表的圜钱系统以及以南方楚国为代表的蚁鼻钱。东周列国货币的类型与特征如下:(1)以齐国、燕国为代

10、表的铜刀币一般认为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削脱胎演化而来。弧背,弧刃,刀首多向内斜,柄端有一圆环。按形制分可分为大刀(齐刀)、尖首刀、折刀(明刀)和直刀等类。(2)三晋地区的铜布币布币被认为是由铲一类的青铜农具演化而来。按其形制将其分为空首布、平首布、圆足布及殊布。布币的最初形态为空首布,即上端有,下端有宽大的铲形钱面。(3)秦国及其他各国的铜圜钱秦国的圜钱分为圆孔圜钱和方孔圜钱两类。圆孔圜钱铸造较早,形态较为原始,直径在3.63.7厘米,重量在14克左右,面文均有“一两”二字。方孔圜钱直径在3.5厘米左右,一般重在7克左右,个别重达10克以上,面文有“两甾”和“半两”,在墓葬和窖藏中均有发现。齐燕两

11、国的圜钱均为方孔钱。三晋地区的圜钱为圆孔圜钱,面文多铸一字,如“垣”、“共”等。东周各国的圜钱均为战国末期所铸。秦、齐、燕三国的圜钱币文均为币值,三晋地区的多记地名。3(1)北朝陵墓的形制特征北朝陵墓经历了前期与后期两个发展阶段,因此其形制特征有着前、后两期之分。北朝前期墓葬的形制特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墓葬,其特点是从保留较多的鲜卑习俗,逐渐向接受中原旧制转化。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发现的北魏初期墓葬,虽系砖室、木棺和有较多的随葬陶器,但木棺保留着前宽后窄的形制;到这阶段的晚期,中原影响明显增强,如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墓,从墓室结构到随葬器物组合,特别是绘有列女故

12、事的漆屏风等,都显示出中原的影响。又如方山永固陵墓室前设墓道、甬道,后砌前后两方形墓室,四壁微向外凸呈弧形。墓中出土与佛教有关的石雕以及墓地与佛寺建筑结合,又显示了富有佛教色彩的特征。北朝后期墓葬形制特征自北魏迁洛到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墓葬形制在恢复中原旧制基础上又受到南朝影响。这时的墓葬多为方形单室砖墓,前有甬道和墓道,有前、后两室的只是少数特殊的例子,如东魏李希宗墓,墓内常有壁画,其内容有墓主人像,出行仪仗及天象、“四神”等图像。墓室内置棺椁,有的木椁作仿木构的殿堂形状,如北齐库狄洛墓等。(2)唐代陵墓的形制特征:迄至今日,已公布的隋唐墓葬多达数千座,以唐代为主,有南方与北方形制特点的

13、区分。北方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特征按其规模大小及构筑形式,墓葬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双室砖墓;巨型单室砖墓及双室土洞墓;大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中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小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小型土坑墓。辽宁朝阳地区发现的唐墓大都为圆形或半圆形,出土的陶俑则比较接近两京地区的唐墓。西北吐鲁番地区唐初的墓葬主要是土洞墓,长斜坡墓道,墓室上有圆顶、盏顶和平顶。尸体穿纸鞋、纸帽,陈放在生土台上。随葬品主要是黑釉陶器。唐武则天以后,西北地区的唐墓和两京地区趋向相似,随葬较多的陶俑,但地区特色仍有一定的保留。南方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特征其主要可以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前者一般是就地挖成的竖穴土坑,后者为砖砌长方

14、形单室或并列双室。土坑墓和砖室墓均无墓道。墓砖表面多模印几何纹、植物纹及文字。墓室内多有排水设施,墓壁普遍设置小龛。其中长江中游地区与中原直接接壤,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又以此为中心间接影响其他区域,故而该地区的唐代墓葬较为典型。其主要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土坑墓多为长方形、梯形。砖室墓主要是“凸”字形和“中”字形。墓的左右后部都砌出小壁龛,龛内置十二生肖俑。墓室正中有砖砌长方形棺床,棺床与墓壁之间设排水沟。4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城西南兴镇,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4000-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

15、长江文明之源”。(1)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四川广汉城西南兴镇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车水淘沟时偶然发现了一坑玉石器。1934年第一次发掘,80年代以后多次发掘。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典型遗址还有成都十二桥。关于三星堆文化的来源和性质、年代的探讨目前都还存在分歧。一般认为三星堆可能是古蜀国的政治中心。三星堆文化是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遗存年代约从夏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5纸张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1)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纤维素本身较为稳定,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但纤维素在结构上是由许多葡萄糖基通过多氧桥连接成长链结构,氧桥链易碎为水

16、解纤维,氧桥中的氧原子容易使其水解为葡萄糖。(2)半纤维素是聚戊糖,易溶于碱和吸水膨胀,比纤维更容易水解,水解形成戊碳糖。(3)木质素易氧化,光照下氧化更快。木质素氧化后变脆,是纸张久置发黄变脆的主要原因。(4)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糖,这是造成纸张强度下降、酥粉、霉变的主要原因。6古代漆器的现场保护步骤具体是:(1)漆器从墓葬出土后,应立即进行拍照、录像等工作,及时、全面、准确的记录残存及损坏状况。(2)在起取漆器时,双手应从靠近漆器底部的位置轻轻托起,放在一个平整、坚固的托板上,做好记录,写好标签。(3)用水质较好的井水(即含钙、镁离子少的水)或墓室中的积水,最好用去离

17、子水轻轻洗去器物表面的污物。(4)用质软的塑料薄膜将器物小心谨慎地包好,并在器物底部附近垫放一团用离子交换水浸润的棉花,以防水分快速蒸发掉。(5)再用泡沫塑料包裹,放入大小合适的箱盒内,在器物的四周填充纸屑、碎的泡沫塑料或其他质地柔软的物质,包装好后小心送往实验室进行保护处理。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只重其法,不重其理”的旧体系的束缚,也日益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但某些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仍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后,某些领域逐渐注重科学

18、原理的探讨,得到新的进步。(1)天文学、数学与地理测绘天文与历法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引起中西学术之争,焦点是天文学。许多人努力钻研天文历法理论,从宇宙结构等方面认识天文现象,从方法上使传统天文学得到更新。a明代行用的大统历源于元郭守敬授时历,到明末已历二百六十多年。屡次有人提出修改历法的建议,崇祯二年开设历局,由徐光启主持用西洋法编制新历。b崇祯历书的编订是官府组织的一次翻译、整理西洋天文历算学著作的活动,对西洋历算的介绍与传播有重要意义。清朝建立后,改名为时宪历,行用了二百余年。c王锡阐主攻天文星历之学,主要著作有历法六卷,历表三卷,大统历法启蒙五卷,杂著一卷,合编为晓庵遗书。数学明代商品经

19、济发展,宋元间广泛使用的珠算法进一步普及,以解决应用题为特征的商业数学发展起来。西方数学传入后,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正确认识中西算学的异同,加速西算与中算的融合,清初梅文鼎与梅瑴成祖孙二人做出了重要贡献。a明代九章系统的数学著作首推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书成于景泰元年。它的格式除了开篇增加“乘除开方起例”,介绍有关算和数的基本知识外,完全像九章那样,按方田、粟米等九项分作九卷,每卷也由若干应用题组成。b程大位著算法统宗,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分十七卷,收录应用题595个。体例与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相同,仍是属于旧算学系统的著作。c梅文鼎著作约九十余种,对算学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

20、:一是深入研究、整理了古代算学遗产,使古算义理更加昌明,许多失传者也重现于世。如他的方程论、勾股举隅等就是这类著作;二是将西算中国化,更容易为中国士大夫接受,为中西算学的融合作了有益工作。地理测绘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地理测绘的进步。地理测绘也反转来促进了天文测量和数学应用的发展。康熙帝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后,深感原有地图不准确的危害,决意进行全国性的地理测量。乾隆二十年和二十四年,又两次派遣明安图、何国宗等到天山补测。康、乾时的两次地理测量是兼用天文测量和大地三角测量两种方法进行的。由于当时经纬度测量(特别是经度测量)的精确度差,所绘地图的绝对精度不如相对精度大。但由于使用了科学的测量法

21、,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地图。(2)医学与本草学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和本草学在明清两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现,内容包括对古医经的诠释、药物研究、医方征集、医案选辑、中外医学交流等等。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完成是本草系统的中药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医学中的显著成就是瘟病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藏族和蒙族的医学也取得了新发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经济地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例如金石部中的“金”,书中不但记述它的药性和主治这类医学内容,“集解”目下还记述了金的产地、伴生矿石、植物找矿法、开采法、冶炼法、金的种类、纯度的物理鉴别法等等,几乎包括

22、了当时金的全部知识。由于书中收藏的自然物很多,就更显得珍贵。瘟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a瘟病学说中医的内科理论原是建立在伤寒论之上。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瘟病学说的奠基人是明初丹溪学派的医家王履。他首先从论症、治法两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摆脱了“六气说”束缚,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与伤寒病因根本不同。著瘟疫论,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各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b人痘接种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是我国医学的一大贡献。清初传入日本;康熙间俄国人来中国学痘医;十八世

23、纪初已传入欧洲。直到一七九六年英人真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以前,一直是最有效地预防天花病的方法。藏医与蒙医a.藏医早自吐蕃王朝时即已形成。明代的帕竹王朝,藏医形成南北两大学派。清代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藏医学校,以吐蕃时代的藏医著作四部医典为教材。还经常延聘名医到布达拉宫讲学。b蒙医以正骨、饮食疗法为特色,自元代以来逐步形成。此后受藏医、汉医、阿拉伯医的影响,有了长足发展。(3)农学著作与技术科学农政全书明代人口增长,嘉靖以来,水旱频仍。农学受到学者的重视。继承前代编修农书的传统,出现了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农政全书。明代,自美洲经南洋输入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烟草等多种农作物。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

24、的种植、贮藏、加工法。讲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天工开物继农政全书之后出现的天工开物是科学技术史上的又一部奇书。天工开物成书于一六三七年,分上、中、下三卷,分为“乃粒”、“乃服”、“彰施”等十八目。分别记述织染、农产品加工、制盐、制糖、陶冶、舟车等手工业生产,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技术科学明清两代的技术科学,一般说来,进步迟缓,但建筑、纺织、机械制造等也取得了一些新成就,并有专门著述传世。a建筑继宋代李诫著营造法式后,清工部编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又一部建筑学专书。b纺织纺织历来是手工业中的重要部门。明代,古老的丝织和新兴的棉

25、纺形成两大部类。有关纺织技术的纪录和研究,主要见于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记载,明代养蚕已知用杂交法培育优良蚕种。天工开物还载有纺织五枚经斜纹绫的织绫技术。C机械制造明代西方的某些器械东传,中国开始仿造。奇器图说第一次使中国零散的力学器械纳入理论体系,为研究器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中国机械制造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考古学的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1)相对年代的断定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这是考古学范围内的两种主要的断代法。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来断定相对年代。地

26、层学断代a要旨: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b原则:地层学断代有两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一是各层(或各墓)所含年代最晚的一件遗物,是代表该层(或该墓)可能的最早年代;二是各层(或各墓)的年代,可以用该层所压和被压的上下两层的年代分别作为它的上限和下限。类型学断代a要旨: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b方法:将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依据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进行排列,排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可能便代表该类遗物(或遗迹)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

27、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这种方法在断代上的效果就会更好。(2)绝对年代的断定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有:历史考古学: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史前考古学: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就得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断代的方法:就测定考古资料的绝对年代而言,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曜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方法,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的断代。自然法断代的意义:利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测定年代的方法,为第四纪以来人类进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年代依据,特别是为建立以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为主的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体系奠定了基础。3.汉长安城西汉都城长安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郊,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开始陆续在秦兴乐宫和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至汉惠帝时增筑城墙,武帝时又于城内外增建宫室、苑囿,至王莽时期,重建和完善了城南郊的礼制建筑。长安城是经过整个西汉时期不断的建设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体布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