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儒家心理学思想探析摘要:历代儒家大师非常重视代写论文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讨论,在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为了建构中国化的外乡心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展挖掘和整理。关键词:儒家;心理学思想;中庸之道一、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将散见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及历代大儒著述中的儒家心理学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尚志儒家非常推崇“尚志教育。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认为“志,对于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一生功业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才,更取决于志。张载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志大那么
2、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那么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认为志向远大恒久是事业、才能以及品德开展的根本保证。儒家不但重视立志要远大、恰当,而且重视“养志,即日常生活中不要过于着重物质利益的得失和虚名的毁誉,要追求精神志向的高远,做到得失不计于心,万物不萦于怀。诸葛亮将之概括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施行志向的漫长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苏轼?晃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些不朽的名句,都说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品质对于实现远大的志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知人对人的甄
3、选在古代称为“知人。知人是用人的基矗儒家非常强调知人的重要性。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被历代儒家奉为经典,其中就明确提出知人的必要性:“知人那么哲,能官人,意即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才能理解别人,才能用人得当。汉魏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序言中也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那么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意思就是说,擅长知人是圣贤聪明智慧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可贵的品质。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使社会各方面的事业兴隆兴隆。古之学者不仅理解知人的重要性,也理解知人的困难与艰巨。因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如知天。用心理学的话来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人擅长掩饰
4、自己的真情实感,象戴着面具一样,很难进展度量。但为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又必须开展知人的方法与技术。刘劭对此进展了有价值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八观和“五视。通过“八观,刘劭精辟地分析了外表现象与深层构造、动态反响与稳定特征、气质与才能性格、情绪欲望与前途志向、短处与长处诸方面的辩证关系,这对于今天指导干部的知人用人也不乏借鉴意义。(三)善任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和根底,用人才是事业兴隆兴隆的关键。儒家对用人也提出了珍贵的见解:1用人不疑。即给人才确定职责后,必须尊重和信任下属,对属于下属职权范围内的人和事,他拥有处理的自由和权利,主政者不能疑神疑鬼,动辄干预,否那么不利于发挥下属的作用,并造成彼此的隔膜
5、,最终阻碍整体效能的发挥。2能与任宜。心理学成认人的才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应在任用时就考虑到这种个别差异性,统筹安排,使具有某种才能的人处于最适宜的岗位上。只有让最合适的人从事最适宜的工作,人适其职,职得其人,才能真正做到世无弃人,人尽其才。3材与政合。刘勋认为,任用人才时不仅要能与任宜,而且要材与政合,即根据不同的政情和民众心理来任用一定的人才。4用长避短。(四)慎处儒家非常重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很难提防,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熏染,被环境影响打上了深深的烙樱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
6、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儒家不仅重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还对环境进展了细分。如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把环境分为两个层次,即社会风气的大环境和居住交往的小环境,并详细阐述了这两种环境对人的影响。?列女传母仪?中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形象地说明了古人不仅重视社会风气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居住交往这个小环境对人个性的陶冶作用。(五)尊师重教从孔子开场,历代儒学大师都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儒家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首先是尊师。儒家将老师的地位进步至
7、“天地君亲师的高度,何也?“尊师而后重教,师严而后道尊。其次是重教。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外表上看针锋相对,其实从强调教育这一角度评判,两者又是相通的。孟子强调性善,但又说人之善性藏于内心,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之开掘出来;荀子强调性恶,但认为教育有“化性起伪的功能,即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天生的恶性化掉,勉力为善。转贴于论文联盟.ll.二、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一)以人为本自从古老的典籍?尚书?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之后,绵延数千年,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将这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至极致,提出了“民为邦本的著名论断:“民为邦本
8、,社稷次之,君为轻。及至孟子,提出了“王道和“霸道两种政治选择,并认为“保民而王的王道政治远优于穷兵黩武、严刑峻法的霸道。所以历代儒生歌三王而斥五霸。儒家非常重视伦理道德,以道德论人性和人生修养,乃至管理社会和国家。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根底的“仁,其本质涵义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都表达了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那么和根本价值观。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孟子更主张统治者要修德慎刑,以“仁来治天下。孟子在?孟子离娄下?里指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他认为,只要统治者可以真正地实行仁政,治国一定会产生较好的绩效,所以要求统治者以“仁为己任,推
9、行人本管理。(二)以德为先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德为先,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强调统治者的道德素质。?诗大雅丞民?载:“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指民众的本性是喜欢有德之人。?礼记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们都认为无论齐家与治国,指导者都要发挥表率作用。孔子的“政者正也,更把管理道德化,要求指导者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管理者本身的行为有着宏大的影响力,百姓是否服从统治,取决于指导者本身有无道德感召力。指导者在施行管理时,假设能以自身高尚的品德来教育部下,那么指导
10、者就会象北斗星一样处于群星环绕的位置,具有权威性和凝聚力。孟子更进一步发挥了这种以德为先的思想,认为统治者统理万民的权利并不是上天或祖先赐予的,而是以德治国换来的,假如统治者不能修身养德,上天就会假民众之手,收回这种权利,将其奉予新的有德之主。在讲到周武王杀商纣王的史实时,孟子说:“吾未闻轼君耳,盖诛一匹夫耳。(三)中庸之道人们曾错误地批判中庸之道,或认为它是不思进取,或认为它是耍滑头,回避矛盾,搞调和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中庸之道的价值:1凡事要适度,适可而止,否那么就会过犹不及。西方哲人也认识到,“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会变成错误。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从事物对立
11、的两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不至于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获得一种整合效应。3掌握灵敏多变的原那么。刘劭曾在?人物志?里指出:“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威而不硷,淡而不酸,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辩能讷,变化无穷,以达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这里说明了中庸的一个重要原那么是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地变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的要领。中庸之道正是以这种灵敏多变而见长。4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四)和
12、为贵儒家还非常强调“和。这种“和既是“和谐、“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涵义,因此它表达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粹。?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强调先王治理国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使国内上下达于和谐。孔子对于管理国家特别强调“和为贵。他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荀子王霸?篇也指出:“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那么百事不废。孟子更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纷繁复杂,矛盾重重的社会生活中,上下和谐,人际协调,是国家安定、社会开展的前提。王安石据此指出:“天地和那么万物生,君臣和那么国家平。但儒家所说的和并不是无原那么的和。对此,孔子做出了明确说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各方面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是追求一种有原那么的协调与和谐。这种思想不仅可以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11个知识归纳)
- 1-3单元古诗文默写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 临高县新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益海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盟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含参问题(原卷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数学压轴题攻略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工厂整体转让合同样本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练习)(学生版+解析)
- 有关产品销售合同模板汇编
- 银行保险理财沙龙课件
- 中国智库名录类别索引-政府部门智库
- 包虫病防控方案
- GB/T 18513-2022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
- 建筑公司组织关系架构图
- GB/T 2573-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老化性能试验方法
- GB/T 25217.7-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7部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
- 科技时代人们的时间(孙宏)
- 2023届温州一模考试试卷
- 第4课 部屋に 机と いすが あります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轨行区手推小平车(梯车)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