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_第1页
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_第2页
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_第3页
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_第4页
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业管理视角下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摘要:文化大区的建设要用“两只手”运作,要市场和事业两种机制相结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要有规划和配套政策,对呼和浩特文化资源的客观评价和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研究类似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科学、客观地对呼和浩特文化资源进行评价,才能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借鉴资源文化产业化研究方法结合呼和浩特文化资源特色,完成对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从而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关键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呼和浩特一、呼和浩特文化资源现状.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呼和浩特市已探明并登记的历史遗迹共

2、有304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处, 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处,共 77 处。主要类型有古建筑、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石碑及石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 160 多项,其中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 项,列入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8 项。 呼和浩特市共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人员58 人,其中省(自治区)级传承人 8 人,盟市级传承人27 人,旗县级传承人23 人,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小菊的草原晋剧(中路梆子) 。.自然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自然景

3、观文化遗产单体数量较少,地文景观主要包括大青山山前冲击扇区域(如圣水梁山岳景观) 、大青山沟谷(如小井沟沟谷) 、黄河湿地、黄河峡谷(如老牛湾黄河峡谷)等综合自然景观区;水域景观主要指黄河呼和浩特流经段和土默特左旗的哈素海湖泊湿地具有较高的资源品位,已经开发形成的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如南湖湿地公园、石人湾湿地景观等,景观的可观赏性强,市场认知度高和影响力巨大;.草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位于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南麓。自从有人类文明出现伊始,呼和浩特便深深地印刻着草原文化的痕迹。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有原始人类活动。现今已考古发掘出近百处史前人类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是大窑文化遗

4、址(位于保合少乡大窑村) , 它的面积之大, 出土文物之多, 场面之宏观是世界罕见的。二、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呼和浩特市物质文化资源尽管富于内涵,但其所具有的历史、教育、科研与审美价值远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展现。许多资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级不可谓不高,但其价值开发利用程度与其实质地位不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呼和浩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价值、时间价值与消费价值上都富于开发潜质。每项资源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展现着漫长蒙汉文化交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来自于民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与幽默,有着无以比拟的魅

5、力与吸引力,具备强大的消费市场开发潜力。.文化遗产资源 呼和浩特市自然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潜力大,具有重要的旅游、教育、科研与审美价值。而资源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更使其富于深厚的文化探索价值。有着“塞外西湖”之称的哈素海,正在变身成为以民族文化为灵魂,旅游产业为支柱,以休闲农业、牧业、渔业为依托, 集民族文化体验、 休闲度假、 商务会议、观光娱乐、康体养生为一体的敕勒川文化旅游区。.自然资源呼和浩特草原文化资源在内蒙古草原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地区时间最长、名人辈出、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多种文化交融,对草原文化也传承容纳得最多。作为昭君胡汉和亲的圣地、历史文化名

6、城的呼和浩特市,积淀了深厚的草原文化优势,具有教育、科学研究、旅游开发等重要价值。三、呼和浩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推进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盘活存量文化产业资产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进市场化配置方式。要深化呼和浩特市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股份制、集团化形式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以产权为纽带,由资源利益主体通过组建规范的股份制开发公司,共同参与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合理分配资源开发利益。股份制(合作制)有利于解决文化产业资源产权问题,有利于筹集社

7、会资本,有利于形成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解决文化资源产业化归属不同行政区域(市、县、乡镇、居民)不同部门问题,实现由多部门行为下的资源配置到集约化的资源综合开发的转变。.以提升创意能力为手段,深度挖掘草原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开发要避免走入单一资源论和唯资源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通过创意化开发、科技提升,我们必须坚持民族特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博采众长,发展自己。资源再生能力有限而文化创意无限,要充分利用呼和浩特市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和鲜明特色,着眼于内容产业的创新性深度开发,使内容产业提升为创意产业。参考文献:张亚民 .文化建设的认同与文化凝练 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03( 3) : 4-5王丽芹,马德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对策研究一一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 4)詹嘉,袁胜根.景德镇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J.景德镇高专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