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1、2题。1. 图示地貌的形态是A. 形似低山,顶部凹陷,坡度由陡到缓B. 形似低山,顶部凹陷,坡度西北陡东南缓C. 顶部平坦,周围悬崖壁立,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D. 顶部平坦,周围悬崖壁立,峭壁下坡度西陡东缓2.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30米 B. 55米 C. 15米 D. 90米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35题。3. 图中、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A. B. C. D. 4. 等值线在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2、地形 D. 洋流5. 、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A. B. C. D.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题。6.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 4 B. 12 C. 16 D. 18下表是我国极地考察站的资料:长城站S W1985,2,中山站S E1989,2,昆仑站S E2009,1,我国将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海拔4083米)建立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回答78题。7. 昆仑站与长城站相比,共性表现为A. 位于东半球 B. 有极昼、极夜现象 C. 极地高压控制 D. 属于

3、高纬度地带8. 南极地区冬季比北极地区冬季气温更低的原因是纬度更高 海拔更高 下垫面性质不同 光照更弱A. B. C. D.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9题。9. 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A. B. C. D.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10. 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 高原山地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11. 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A. 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 德干高原北部 C

4、. 阿拉伯海沿岸 D. 地中海沿岸12. 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A. 中亚 B. 南亚 C. 西亚 D. 东南亚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为()。读图,回答1315题。13. 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14. 当新疆喀什(3924N,7554E)区时是6月10日8:00时,甲地景象可能是A. 旭日东升 B. 艳阳当空 C. 夕阳西下 D. 夜阑人静15. 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部最广的大洲是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1617题16.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 甲 B. 乙

5、 C. 丙 D. 丁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 地水土流失严重C. 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 地风沙危害严重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1819题。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18917.719.8乙113E,28N6843218.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9.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处气候类型不同C. 所处海陆位置不

6、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022题。20.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 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21.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 22.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

7、是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根据下表资料,回答23-25题。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34.3532.51865.815.853.51539.1727.915.051.9542.4404.40.431.1361.0184.62.023. 表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24. 下

8、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 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B. 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C. 木材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材人口比重比大25.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 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 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 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 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二、综合题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

9、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2分)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5分)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2)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2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从AB经过了哪些自然带,反映了自然带

10、分布的何种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4分)(2)简述C处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4分)(3)D附近有我国著名渔场,请写出其形成原因。(4分)(4)写出E海域洋流流向特点。(2)分28.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 ,其影响因素是 。(2分)(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4分)(4)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选择填空)(2分)A. H地即将迎来黎明 B. 长江流域出现汛期C.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北京盛行西北风29. 根据下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共13分)(1)指出图中黄河谷地日平均气温10积温等值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材料一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秀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6分)(3)请分析该地水电站选址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3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5 CBBCD 6-10 CDBBB 11-15 ABACC 16-20 DBDAA 21-25 BDADD二、综合题26. 本题共11分(1)世界文化遗产(1分) 历史文化价值(1分)(2)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地域组合更加合理;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交通更加便利;客源市场扩大;

12、地区接待能力增强。(答出其中5点即可,每点1分,共5分。注:必须有反映条件变化的词。)(3)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1分)增加了就业,(1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1分)促进了旅游消费,增加了旅游收入(或创汇、创收、回笼货币)(1分)。27. 本题共14分(1)(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分),反映了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1分) 热量(1分)(2)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2分)原因:B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对流较弱,降水较少(2分)(3)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1分)寒暖流交汇(1分)冬季海水上泛(1分)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1分)(4)夏季:顺时针,(自西向东)(1分)冬季:逆时针,(自东向西)(1分)28. (12分)(1)高(1分);地形(1分)(2)河流泥沙含量大(1分);入海口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1分);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1分);流水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