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摒弃“中心论”_第1页
何时摒弃“中心论”_第2页
何时摒弃“中心论”_第3页
何时摒弃“中心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何时摒弃“中心论”马相武信息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缩短了我们的时空距离。它 们让我们视界放大,获得一种全球观点,“地球村”的预言逐渐变为现 实。世界似乎突然变得小了起来。因为我们更容易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 限,去理解整个世界。问题是,从哪里去理解整个世界?现在的东方人,可能会破除19 世纪的西方中心论,甚至大胆提出21世纪是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他 们以东方中心论来谈论和理解整个世界。但是,他们看起来超前的观点, 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摆脱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观念。与世界历史发展同步 的,还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所谓“全球观点”。时至今日,东 方人或西方人,都会面临同一问题:何时摒弃“中心论”

2、?将西欧中心论最早系统化的理论阐释大师,要数黑格尔。他在历 史哲学中提出:世界应当分为新旧两个世界,新世界不属于世界历史 范围。因为“新世界里发生的种种,只是旧世界的一种回声,一种外来 生活的表现而已”。他干脆将美洲和澳洲的历史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 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发展和实现的过程。老黑格尔曾这 样宏观地描绘了这个“世界精神”的行走道路:在古代东方史上度过了 童年时期,在希腊送走美好的青年时代,在罗马经历了壮年时代,在日 耳曼基督教世界进入了自己的老年时代。世界历史似乎从亚洲起步,以欧洲为终点。然而,这是精神的老年时代,是完满和成熟的象征。他把日耳曼民族归结为唯一能够承载高等精

3、神原则的主体,宣称日耳曼 民族就是新世界的精神。法国哲学家孔德甚至认为:西欧以外的各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印 度等国的历史,对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历史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影响,都 应该关在研究的大门之外。德国史学家兰克更是将种族优越作为自己的 西欧中心论的理论基础。只有拉丁和条顿民族是伟大的、不断进步的民 族,它们的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主流。以后,西欧中心论演化为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我们常常在阅 读中遭遇。“中心”的打破者,归根到底还是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世界 格局随着西方中心论的动摇而呈现出新的特点。似乎是斯宾格勒和汤因 比在率领知识界,走向人类文化多元论。在西方的没落中,斯氏把 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视为

4、有机体,都要经过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过 程。七种文化都已衰亡,西方文化作为最后一种,也处在衰亡阶段。汤 因比则在历史研究中开宗明义:“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群 体,换言之,即以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虽然他在展示西方文明的 前途时,要比斯氏乐观得多,但他们都力图把西方文明,作为与世界其 他地区各个文明“价值相等”的一种文明加以评价。“中心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但绝非坚不可摧。二战后,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曾决定请世界各国学者合作编写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 史。1952年开始编纂,1968年出版。第一版一经问世,就受到各国 学者,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学者的尖锐批评,原因十分明了:西方中心 论的倾

5、向。1980年,教科文组织决定重写该书。近一二十年,西方学术 界出现了打破西方中心论的潮流。从总体上说,全球文明史或整体历史 的时代业已开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希望重蹈“西方中心论”的覆 辙。古代中国人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度。远古的“天圆地方”说,西周初年的盖天说,战国时期的浑天说等,都在不同 程度上揭示了地球和天地从形状到运动的特点。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历程中,也在不断纠正自己的“中心”地位。中 央帝国的优越感,相对于“蛮夷之地”、“化外之民”的文明发达意识, 文化中心幻觉等不断破灭。从张骞出使西域起,从“中心”出发的信念 总是十分强烈,直到于近代被彻底粉碎。即便以不完全属于中国的,但 却既大大影响中国文化,又大大为中国文化所影响的佛教来说,其“世 界”这个用语,在梵语中谓路迦驮都(lokdadhatu),原意为日月照临 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又泛指世 界,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 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后来,“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词,侧重于“界”的含义。现在常用来指地球 上所有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