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精练(含答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古代诗歌四首课文探究一、主题探究1.观沧海是一首_诗。诗人在诗中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本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_的宏伟抱负。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诗人通过抒写将“愁心”托付给明月带给友人的情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_的之情。3.次北固山下一诗,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_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_之情。4.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_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_、_之情。二、疑难探究1.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2、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2.体会次北固山下一诗颈联所蕴含的哲理。3.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写景的?积累运用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1)观沧海的是_,字_,_(朝代)_家、军事家、诗人。(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_卷十三,是_,_代诗人,字_,号_。(3)次北固山下的是_代诗人_,_(今属河南)人。(4)天净沙秋思的是_,_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中,“天净沙”是_,“秋思”是_。2.读重点字。碣石()澹澹()竦峙()()萧瑟()子规啼()枯藤()3.解关键词。(1)竦峙:_(2)至:_(3)左迁:_(4)客路:_(5)残夜:_4.古今异义。次北固山下古义:_今义:_5.一词多义。以观沧海
3、_以歌以咏志_6.特殊句式。(1)若出其中。()(2)行舟绿水前。()7.感知课文。(1)观沧海中统领全诗的一个字是“_”。本诗在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和_,后写海面上的_和_。(2)李白的诗充满_色彩,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以_、_起兴,将_寄予_,遥寄王昌龄。(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时序交替、岁月更迭之理的句子是:_,_。(4)天净沙秋思运用了_的写法,渲染出一种_的意境。二、品读达标(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8.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4、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1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了。D.颈联把“日”与“春
5、”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并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11.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你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1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3.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把握的情感、态度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态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结合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3)解读意象(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挖掘诗词的情感;(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答题模式:这首(句)诗(词)表达了的思想感情。14.下列对这首小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6、)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元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能力提升(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提升(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沧海(cng)碣石(ji)绿水(l)B.竦峙(ch)灿烂(ln)子规(gu)C.潮平(zho)归雁(yn)昏鸦(hn)D.枯藤(tng)夜郎(lng)天涯(y)2.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
7、一项是()(2分)A.与明月(和)残夜(将尽未尽)杨花(柳絮)B.竦峙(耸立)子规啼(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幸甚至哉(到)C.星汉(银河)若出其中(它,指大海)客路(旅人前行的路)D.昏鸦(黑色)东临碣石(到达,登上)秋思(思绪)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下列选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2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根据
8、要求填空。(7分)(1)观沧海一诗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体现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2)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即“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诗人把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_,_。(4)在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6.(2019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8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
9、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网)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教育部网站)(1)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4分)(2)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4分)二、品读提升(27分)(一)(2019滨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10、)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b)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郊扉:郊居。致此身:献身于国君。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和_,渲染了_的氛围。(6分)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2019菏泽)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8分)柳桥晚眺陆游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三)(2019镇江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11分)过李处士山居姚合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注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萧洒:同“潇洒”。5.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2分)6.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6分)7.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直击中考(2019安徽改编)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1)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
1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1)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孤帆远影碧空尽:_脱鞍暂入酒家垆:_(2)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客舍青青柳色新:_劝君更尽一杯酒:_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颈联)A.风高还B.风高回C.高风还D.高风回参考答案课文探究一、1.写景抒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2.思念3.早春思乡4.夕照秋景凄苦惆怅二、1.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诗虚写大海,诗
13、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创设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大海包容天地的气魄,更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襟。2.当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未过,新春已来。将红日、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取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3.这首小令前三句,总共18个字,写了9种景物,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本曲凝练却不简陋,9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既使各种事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并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
14、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整体,简约之中见深细。积累运用一、1.(1)曹操孟德东汉末政治(2)李白集校注李白唐太白青莲居士(3)唐王湾洛阳(4)马致远元曲牌名题目2.jidnsngzhstk3.(1)耸立。(2)达到极点。(3)降职。(4)旅人前行的路。(5)指夜将尽未尽之时。4.停宿。量词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5.连词,来。介词,用来。6.(1)省略句(2)倒装句7.(1)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2)浪漫主义杨花子规愁心明月(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景物烘托萧瑟悲凉二、(一)8.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来。9.A解析A项中的“次”应为“停宿”之意,不是“
15、游览”的意思。10.D解析应该是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11.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二)12.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13.表达了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14.C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能力提升一、1.D解析A项中“碣”应读“ji”,“绿”应读“1”;B项中“峙”应读“zh”;C项中“潮”应读“cho”。2.C解析A项中“与”应解释为“给”,B项中“至”应解释为“达到极点”,D项中“昏”应解释为“黄昏”。3.A解析
16、A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D5.(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示例:(1)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但你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走进古诗文,领略了它的风采,你就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此外,阅读古诗文还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相信你能学好的!(2)二、(一)1.风雨雁群萧索、凄冷、苍凉解析首联的大意为:撩人愁思的风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
17、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灞原上空萧索的秋气,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到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易惹乡思。故首联渲染了秋天萧索、凄冷、苍凉的氛围。2.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仕途渺茫的无奈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所以尾联直接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二)3.我无聊地坐在小溪边听着鱼儿跳水的声音,在杂木丛生的树林边,静候着白鹤归来。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要求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解答时,首先要
18、找准诗句中出现的意象;然后给意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连词成句即可。本诗前两句中的意象有小溪、鱼、树林、鹤等,然后结合答题方法,即可得出答案。4.借景抒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三)5.春季(或:春天)。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由诗句“门柳荫蔬畦”(意思是:门前柳树成荫,田地长满蔬菜)“时有燕衔泥”(意思是:不时有燕子衔泥而来)可知,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色。6.(1)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2)从白天关门、少有人来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或:从有病在身迫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3)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把握。题干要求结合前三联分析,首联“闲”“昼”二字说明李处士不喜与人交往,“因病收药”“寻僧度溪”,可见其不喜走动;但能种菜、与燕共处,可见其为人平和,热爱田园;乐与僧交往,可见其有隐士之志。7.蕴含了诗人对李处士归隐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处方药(RX)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综合能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棋艺培训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29年中国外汇经纪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代码分配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土地投资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口径闸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项目总结报告的范文模板
-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无氧铜杆项目立项备案报告
- GA 814-2009 警用约束带标准
- 钉钉考勤休假规定
- 海氏岗位价值评估法应用实践课件
- 慢性肾病知识讲座课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交流课件
- 领子的分类课件
- 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课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共15张PPT)
- 《六大茶类》讲义
- X会计师事务所的J城投公司发债审计项目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7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