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生导学案(四课时)(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的知识,能够熟练地翻译文句,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2学习蔺相如、廉颇的爱国精神和以大局为重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知识链接】 (一)常识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著名家、家和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共130篇,52万字。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 (二)寻背景: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
2、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三)文言知识积累: 1、“见”表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当“见”带了宾语(名词或代词)时,只是一般的陈述句,不表被动。只有“见”字后面是动
3、词时,也就是“见动词”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而且“见”一定是紧靠动词,“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 “见”可以和“于”字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组成“见动词(谓语)于”的格式,“见”和“于”都紧靠动词。比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通过“于”引进了施动者“王”。 “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的时候,(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不表示被动。这是要和表被动的“见”区别开的。比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例句不是被动句。“见”可理解为“背”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前置,相当于“我”。全句是“.慈父背弃了我”。这样的例子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的。比如“.见谅”,“谅解我”。 2、
4、人物传记常用词语积累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去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 文言传记常见词语有: (1)官职变迁类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
5、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如: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
6、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放逐。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7、) 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
8、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 1、正音 缪公()避匿()缪贤()汤镬()虽驽() 肉袒()盆缶()案图()可予不()渑池() 诈佯()列观()皆靡()传舍()甚倨() 不怿()衣褐()睨柱() 2.文本分析,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根据问题,填下面表格。 事件概括斗争矛盾具体情节 _ (313段) 诈璧与存璧的矛盾_(35段) 献璧取璧(67段) _(89段) 叱秦归赵
9、(1013段) 渑池相会 (1416段)会前计议(14段) _(15段) 斗争结果(16段) _ (1721段) 私怨与国事的矛盾_(1718段) 相如释因(19段) _(2021段) 第一、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激发兴趣 2、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究】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环节一】诵读第113段,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_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_ (3)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_ (4)可与不不:_ (5)大王亦幸赦臣幸:_ (6)而君幸于赵王幸:_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均:_ b.许:_ c.负:_ d
10、.曲:_ (8)臣请奉璧往使奉:_ (9)臣请完璧归赵完:_ (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a.美人:_ b.左右:_ (10)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_ (12)相如因持璧却立 1.因:_ 2.却:_ (13)怒发上冲冠上:_ (14)秦贪,负其强负:_ (1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布衣:_ (16)拜送书于庭庭:_ (17)大王必欲急臣急:_ (18)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a.谢:_ b.有司:_ c.案:_ (18)舍相如广成传舍:_ (20)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负:_ (21)乃使其从者衣褐 a.使:_ b.衣:_ (21)设九宾礼于廷宾:_ (23)引赵使者蔺相如引:_ (2
11、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约束者也约束:_ (2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负:_ (26)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_ (27)大王遣一介之使使:_ (2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_ (2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引:_ (30)毕礼而归之归:_ (31)a.以勇气闻于诸侯以:_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_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以:_ 【环节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_ 句式特点:_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译:_ 句式特点:_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_ 句式特点:_ (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
12、:_ 句式特点:_ (5)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译:_ 句式特点:_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交流学习成果。 1、文章开头两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和氏璧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三)【当堂检测】 给下面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复习 2、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究】 熟读课
13、文第1416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_ (2)明年复攻赵。明年:_ (3)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诀:_度:_ (4)秦御史前书曰 前:_书:_ (5)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_ (6)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以:_ (7)左右欲刃相如刃:_ (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_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译文:_ 句式特点:_ (2)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译文:_ 句式特点:_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动: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 1.“渑池之会”在记载会场情况时,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双方斗争情
14、况的? 2.蔺相如的“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丰富含义? 第四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复习 2、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究】 诵读第17-21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8)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以: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素:羞: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 (4)相如引车避匿引: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所以:亲戚:事: (6)且庸人尚羞之 庸人:羞: (7)而相如廷叱之廷: (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 (9)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负:因: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
15、式特点 (1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句式特点: (1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句式特点: (1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 句式特点: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动: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 “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请具体分析。 三、【总结提升】 归纳总结:廉颇、蔺相如的形象特点。 【总结提升】 一、课内阅读检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仅仅B.臣等不肖,请辞去请:请求 C.独畏廉将军哉独: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最终 2.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秦王以十
16、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拜送书于庭 召有司案图.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乃使其从者衣褐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A.B.C.D.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决负约不偿城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璧有瑕,请指示王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以先国家之急而
17、后私仇也B.秦王恐其破璧 C.宁许以负秦曲D.毕礼而归之 6.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以勇气闻于诸侯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君幸于赵王 C.请以赵十城为秦王寿求人可使报秦者 D.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面的句子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项是()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A.B.C.D.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
18、的客观原因。 B.舍人的“相与谏”既表现出蔺相如对廉颇忍让的不易,也正好引出了蔺相如的解释,突出了 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C.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记叙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 D.廉颇“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真诚坦率、知错必改的品质。一个有勇无谋而又豪迈可爱的武将 形象跃然纸上。 二、【写作素材积累】 素材1: 廉颇老将,起于行伍之间,立于戎马之背,战功显赫,出将入相。忠于国事,襟怀坦荡。知错必改,“负荆请罪”以从善;释怨和衷,“刎颈之交”而报国。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财富;一颗“逆境不丧报国志”的拳拳之心,更是华夏子孙振兴中华大业的巨大动力内核。他以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掉下面子,省身思过,知错改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了坦坦荡荡“负荆请罪”的高歌,成为“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 素材档案上述素材可运用到与“爱国”“自省”“知错能改”等相关作文中。 素材2: 作为一介布衣,身为舍人,寄人篱下,在国家有急之时,却主动请缨,“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在 强大威武的秦昭王面前,不卑不亢,怒叱秦廷,极力维护国家的尊严,又能在万般危难之时,完璧归赵。其诚心、其气魄、其胆量、其谋略可谓古今无双。更令人钦佩的是,面对廉颇老将的“恶言”,他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第二章有理数小结与思考(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浙教版2019)数据与数据结构-教学设计-3.1-字符串
- 山东省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1.1章 铸造学习课件
- 《审题立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商业计划书范文(个性化教育机构)
- 公安食药环培训课件
-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8张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大单元教学和集体备课研究
- 《学术不端行为》课件
- 经典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 《麦田怪圈探密》课件
- 《智能建造导论》 课件 刘占省 第1-5章 智能建造的兴起-智能建造与全生命周期的目标规划
-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一)
- 经济数学《线性代数》期末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中班音乐《章鱼和小鱼》课件
- 个人民事起诉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