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_第1页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_第2页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_第3页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_第4页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第一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一、健康、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健康(WHO):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第三状态(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灰色状态”、“中间状态”、“病前状态”第二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第三状态”概念的发展 亚健康(国内):最早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提出 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 慢性疲劳综合征(国外): 最早由美国CDC提出(1988年,1994年,20

2、03年) 国际慢性疲劳综合症研究组(英、澳、日等)研究背景第三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二、国内“亚健康”研究进展 处于起步阶段 (1)陈青山 应用Delphi 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2)刘保延 经中医临床试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检出率:22%80% 研究背景第四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三、国外“亚健康”研究进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1994年,2003年) 症状标准+ 排除标准 测量工具:MOS SF36量表、Chalder疲劳量表、 Krupp疲劳量表等 患病率: 0.2%0.7%(美国和英国) 1.5%(日本) 研究背景第五张,

3、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5 四、本研究的意义 (1)亚健康涉及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环境科学、营养学、社会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 (2)必须采用多学科、多角度对亚健康进行综合研究,而不能仅仅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研究研究背景第六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6 五、本课题的任务(任务书) (1)从多学科、多角度综合考虑,结合国际、国内现行的亚健康调查指标和测试题目,通过专家研讨、现场预试验,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适合我国城市居民的亚健康调查问卷; (2)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指标进行评价; (3)通过6省市5类人群(包括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

4、人员、教师、体力劳动者)12000人的现场调查,了解我国1860岁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第七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7 (4)利用调查资料,建立我国城市居民亚健康数据库; (5)制定我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6)对亚健康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的探索研究,通过效果评价,提出有效、可行、科学的亚健康人群干预模式。研究背景第八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8六、本课题的目标(任务书) (1)制定适合我国城市居民的亚健康调查问卷; (2)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我国1860岁城市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建立我国城市居民亚健康数据库; (

5、4)制定我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5)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可行的亚健康人群干预措施。研究背景第九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9一、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 2. 征求专家意见(专家咨询会、Delphi法) 3. 目标人群定性访谈 4. 提出理论构想、形成条目池 5.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3个维度 65个指标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十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 6.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调查问卷(初稿) 7. 预调查 8.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调查问卷(现场调查问卷) 症状的自我感觉、自我陈述

6、为主 (1)生理状况(29条) (2)心理状况(20条) (3)社会适应状况(14条) (4)总体健康状况自评(4条) 研究方法第十一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9. 现场调查(6省、5类职业、13000人)10. 指标筛选(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11.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终稿) 3个维度 39个评价指标 (1)生理状况(21个) (2)心理状况(13个) (3)社会适应状况(5个)12. 形成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并标准化研究方法第十二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二、现场调查 1. 研究现场 根据经济水平和地理分布,在东、中、

7、西部地区共选取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北京、浙江、辽宁、湖北、宁夏、青海研究方法第十三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32. 研究对象 (1)公务员:政府部门的机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不包括后勤、服务人员 (2)科技人员:各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为主的人员 (3)企事业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 (4)教师:中小学教师(小学、初中、高中) (5)体力劳动者:如建筑业工人、机械加工制造业工人等 居住地:地市级以上城市 年龄: 1860岁研究方法第十四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43. 样本量 每个省、每类职业样本量达到450人 总样本量达到13500人 (1)性

8、别分层:男女比例按1:1抽样 (2)年龄分层: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和5160岁,各年龄组等比例抽样 研究方法第十五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5 样本量计算根据 设 =0.5, =0.15, =1.96, 计算出每层所需最小样本量n4350,本调查分为性别2层、职业5层、年龄4层、6个省市,所以调查总样本量为25465012000人,考虑到10的失访率,实际需调查的样本量约为13500人。 研究方法第十六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64. 问卷调查 (1)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调查问卷 (2)状态焦虑问卷 (3)自评抑郁量表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9、5)成人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第十七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7三、亚健康高危人群干预 1. 干预对象 2. 干预措施 亚健康高危人群干预方案 基本原则和策略: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理解压 3. 干预时间:1年 4. 效果评估: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问卷调查:生活方式、患病情况等 定性访谈研究方法第十八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一、亚健康的界定(主观感觉症状为主) 亚健康状态,指个体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尚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机体组织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 主要症状为

10、:疲劳乏力、生理机能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十九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9排除标准 如具备如下情况之一,则不能判定为亚健康 1. 具有可解释慢性疲劳的活动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睡眠呼吸综合征 2. 具有已经确诊且目前还未治愈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乙型或丙型肝炎、高血压、慢性气管炎等研究结果第二十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二、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生理状况(30个指标) A 头部症状(感观、脑) B 躯干、四肢症状 C 胃肠道症状 D 呼吸系统症

11、状 E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研究结果第二十一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1心理状况(23个指标) A 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 B 记忆力 记忆力减退 C 意志 兴趣缺乏 活力减退 D 思维 动作反应变慢 思维速度变慢E 情绪 情绪不稳(易激惹) 情绪低落 坏心情不易排除 情感反应平淡F 睡眠 入睡困难 早醒 睡眠质量差 睡眠时间增多研究结果第二十二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2社会适应(12个指标) A 工作效率 B 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 人际关系紧张 社交频率减少 缺少朋友倾诉 C 应对能力 应对困难和挫折能力 接受新事物能力研究结果第二十三张,PPT共五十七页,创

12、作于2022年6月23 2. 现场调查后指标筛选 (1)变异系数法 (2)项目分析 (3)与总分的相关系数 (4)克朗巴赫系数 (5)因子分析 (6)反应度分析 (7)经验法研究结果第二十四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4指标筛选方法及筛选原则筛选方法筛选原则变异系数法考虑删除变异系数小于25%的条目项目分析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条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考虑删除相关系数法考虑删除与总分相关系数小于0.6的条目克朗巴赫系数如果删除该条目后,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在0.97及以上,考虑删除因子分析考虑删除对总体变异贡献率小的因素反应度分析各条目的 5个选项中被选率低于10%的选项数如果大于等

13、于2,则考虑删除经验法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解释研究结果第二十五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53.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终稿) 3个维度和39个指标 (1)生理状况(21个) (2)心理状况(13个) (3)社会适应状况(5个)研究结果第二十六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6三、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1. 量表的划界分 (1)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标准误为0.001 用于判定亚健康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P 女性。研究结果第三十七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7(2)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 量表总分: 18岁组 73.04

14、12.19分, 30岁组 72.7912.30分 40岁组 72.6112.36分,5060岁 71.7712.90分 量表总分、生理维度和心理维度得分: 40岁组 5060岁 社会适应维度得分:各年龄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第三十八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8(3)不同职业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 量表总分:公务员72.7112.50分 科技人员 72.0312.76分 管理人员72.5712.14分 教师72.6712.60分, 体力劳动者 72.9912.08分 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得分:体力劳动者 科技人员研究结果第三十九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9(

15、4)不同地区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 量表总分:东部 71.8912.49分,中部 72.2812.57分,西部 73.7812.16分生理、心理维度和量表总分:西部 东、中部研究结果第四十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04. 亚健康量表得分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女性、饮酒者、高年龄组、家庭收入较高者、社会支持较少者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研究结果第四十一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15.生活方式情况(1)饮食情况:46.9%的人每天按时吃饭; 50.9%的人每天都吃早饭。(2)运动情况:不做剧烈运动和仅做中轻度锻炼的比例 为31.0%(3)吸烟率:24.7% (

16、4)饮酒率:39.3%研究结果第四十二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五、亚健康高危人群效果评估 1. 干预人数:干预前 4861人,干预后 4683人 2. 生活方式 无明显改变:吸烟、饮酒 改变:注重营养、吃新鲜蔬菜或水果、少吃油炸食品 体育锻炼增加 注意休息和睡眠 3. 亚健康检出率:12.13%降至10.79% 4. 小组访谈结果研究结果第四十三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31.构建了“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包括21个生理状况指标、13个心理状况指标和5个社会适应状况指标)。2.制定了中国城市居民亚健

17、康判定标准,经评测,我国5类城市职业人群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92%3.制定了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包括四个部分: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适应状况和总体健康自评),评测人群的亚健康检出率为10.21%。第四部分 结 论第四十四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44.制定了亚健康干预策略措施和亚健康高危人群干预方案,该方案对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作用。 总之,构建“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亚健康状况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为遏制目前对于亚健康概念的商业炒作和滥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了可信的依据。结

18、论第四十五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5 第五部分 主要成果1.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判定标准3.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4.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数据查询及自评系统5. 亚健康高危人群干预方案6.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评价标准及操作手册7.亚健康防治指南第四十六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6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数据查询及自评系统 一、技术基础: (1) 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数据库 (2)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二、两项主要功能 (1)查询:查询不同城市人群亚健康状况的数据 (2)自评:测评自身是否处于亚健康状况及严重程度主要成果第四十七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7 三、界面介绍 1.简介主要成果第四十八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8 2.用户登陆主要成果第四十九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493.数据查询系统主要成果第五十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50 亚健康查询结果界面主要成果第五十一张,PPT共五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4.亚健康自评 第一个界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