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考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具体到记叙文,中考要求有以下4点: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二、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重点是: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
2、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和体会选材目的。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测试有以下一些特点:在命题材料的选取上较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等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占较大比例。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份额最大。由于中考语文将逐步过渡到最终只考读写,因而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占比例逐年加大,而中考现代文阅读又一向以记叙文为主要考查文体,所以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抓住记叙文阅读就抓住了中考现 代文阅读的“半壁河山”。选
3、文课内课外并举,课外选文逐渐加大。甲卷的阅读题选文目前还是一段课内一段课外,乙卷则多是取自课外。总体上看,课外选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是势在必行。因为,一方面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也是实行“一纲多本”后保证公平竞争所必需的。选择题主观题并行,主观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题在考查的覆盖面、阅卷的客观性上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题型优势,但它忽略对过程的考查,忽视对语言表述的考查等弱点正日益暴露出来。鉴于此,前些年重选择题轻主观题的倾向正在得到纠正,目前主观题正呈现上升的势头。知识点分布趋于均衡合理。一篇(段)文章,考些什么,主要受考试说明的限制,同时也受文章本身的限制,因此阅读题知识点的
4、分布是一个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早期阅读题多考一些字、词、句方面的问题,至于平时教学下大力气的诸如内容、结构层次分析等却很少涉及。这几年不同了,已经从考局部转向整体把握,呈现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全面考查的局面,考点分布比较合理,过去比较忽视的内容和结构层次分析一类的题也得到加强。另外,并列几个文段的比较式命题已开始频频出现,使测试的综合性、思辨性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近几年中考记叙文的测试题型包括以下几类:1选择题:这类题型主要用于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归纳中心意思,形式是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分别列出几个选项,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或错误选项。这类试题考查阅读理解能
5、力,要求在准确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及中心意思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从语言的表达中分辨出正确选项或错误选项。由于这类试题既要求对文章本身理解,还要求理解题中选项的正误,所以在中考试题中是重点。2填空题:这类题型适用范围很广,如填写记叙要素、人称、顺序、文章的线索、环境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的方法、表达方式等。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由于填空题只要求填写词语、短句,所以语言表述要求准确简明。解答这类试题要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运用这些知识答题。另外,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也多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这就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3标示题:这类题型主要用在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
6、求用规定的符号,如横线、曲线、括号等,在文章中标示出词语、语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标示时要注意按要求准确地标示。4简答题:这类题型常用于考查分析句子的深刻含意,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以及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的作用,归纳段意、层意和中心意思等。这类试题不仅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考查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所以,它在中考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了解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的一般作用,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再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回答。可以采用正反比较法、替换法从不同角度回答。还要掌握归纳段意、层意、中心意思的方法。语言表述要通顺简明。5回答题:这类题型主要用于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7、这类试题要求写出自己的理解或自己的观点,大多属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意见。这类试题具有综合性,考查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语文能力,所以在中考中是难点。总之,2003年的中考命题会以近几年中考命题思路和命题题型为主,但肯定会有所创新。主观性试题有可能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课外阅读材料肯定将继续占主导地位。试题结构中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表述阅读心得的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可供选择的题点有:内容要点概括(篇或段),层次划分,对某些表达作用的理解,语句含义的解说,词语语境意义的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等等。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真题呈现】一、【2016
8、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文章。(20 分)守桥葛俊康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
9、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
10、啥?快回家去拿锯子。”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
11、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 ,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
12、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16阅读文章第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 分)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
13、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17第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 分)18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 分)(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3分)19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16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17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
14、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18(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担心,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时,由不解到 理解再到心生敬佩的心理变化过程。19 “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 “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 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
15、,同时,也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解析】16【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17试题分析: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考点定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试题分析: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根据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判断如判断有哪一方面的作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
16、置悬念方面来概括。本文标题的作用可从其与情节的关系,表现人物的形象方面来分析。【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一、对记叙文的阅读,在复习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记叙的要求、人称和顺序: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叙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生活的一种常用文体。分析记叙的要素要注意文章交代这些要素的方式。要素的交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作者一一列出,这是直接交代。另一种是间接交代记叙的要素或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点明,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交代,或通过自然景物的特征来表明。如第二册的分马:“一等牛马栓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下”;驿路梨花:“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
17、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第三册的听潮“在平静的海面上,月光劈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2分析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写人为主酌文章,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分析人物要从分析人物描写入手,从而理解人物,领会文章的内涵。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云、山水草木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渲染人物的心情,烘托人
18、物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如七根火柴开头对草地恶劣环境的描写,反衬了无名战士及卢进勇为保存火柴,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的坚强意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描写。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语句,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4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句序的选择、表达方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去分析、体味。5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说,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
19、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叙述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记叙文中的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记叙文中的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从整体上看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6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记叙文都很讲究详写和略写的配合,文章写起来
20、有繁有简,无论详略繁简,都是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一般说来,详写的往往是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略写的往往是同表现中心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7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没有达到阅读的目的。(1)文章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的写作目的。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含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内容。对于侧重记人的记叙文,要具体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侧重记事的记叙文,要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事情的意义,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的记叙文写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这就要在分
21、析每个人物、每件事情的基础上,把握人、事间的关系,综合概括出中心意思。(2)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如枣核的最后一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如驿路梨花结尾部分引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它既是文章的点题句,又是文章的升华句。人花相映,直接揭示了文章主题:这“驿路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更是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品质和雷锋精神的象征。还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
22、合概括,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二、在记叙文阅读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文中重要词语,是在文章主题、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对于读懂全文作用极大。理解这类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它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三是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2如何概括段意: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可,如果是半中心句则需要加以补充完善;到本段开头找,看看有没有提示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到本段末尾找,看看有没有总结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到上一段的末尾找,看有没有过渡领起下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23、到下一段的开头去找,看有没有承接上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划分该段的层次,概括出各层的意思,如果各层次是并列关系,将各层层意合起来就是段意;如果各层之间是偏正关系,比如因果、转折、递进等,就要以“正”的部分为重点概括段意。这里实际上是运用复句知识概括段意,即将每一个层次看做一个分句,将全段看做一个复句。3如何归纳全文主题:看开头。很多文章都是开篇点题,因此分析开篇,有助于把握主题。看末尾。许多文章篇末点题,注意分析文章结束部分,也可以迅速捕捉到主题。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记叙文中记叙、描写部分是“画龙”,而议论、抒情部分则往往是“点睛”。抓住“睛”有助于抓住主题。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24、,目能传神,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所以要注意分析题目。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你只要分析出该文是在何种背景下为什么而写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三、记叙文的一般知识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显而易见的则不必要赘笔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2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一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二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三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3记
25、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共16分)槐花是槐树的白发葛亚夫不喜欢槐花。总以为槐花是吃的,就像一道菜,它只是食物,不是风景。正因如此吧,我对槐花的态度很粗暴,就像对母亲,总是一副张牙舞爪的面孔。经过市场,被一阵清香俘虏,是槐花!我舔舔嘴唇,记忆里、舌尖上,满是槐花的味道。我忙给母亲打电话,问家里的槐花开了吗?母亲说,开了,等你采
26、呢。你再不回来,槐花就老了。我连声答应,因为我知道,等我的不是槐花,而是母亲。世上最不公平的,就是爱吧?我和母亲之间,爱永远是倾斜的,母亲总扮演着“一厢情愿”的角色。这些年,求学,恋爱,工作,我关心母亲的时间微乎其微。然而,无论我在哪里,母亲都牵挂着我,就像守着一树槐花,日复一日,等我回去,然后送我离开。我不知道,在母亲眼里,我是否也是槐花。在花开花落里,在我回家离去间,老去的不只有时光,还有槐树和母亲。姐姐已出嫁,为帮我还房贷,父亲也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母亲。每次回家,看着槐树下遥望的母亲,我都有种负罪感。作为儿子,我亏欠母亲的不只是一条生命,还有一份流离失所的爱。为让母亲开心,回家时,我
27、带上女友。女友在城里长大,到乡下,什么都觉稀奇,孩子般问这问那。母亲也不烦,乐呵呵地解释。于女友,母亲是“对牛弹琴”;于母亲,女友是“秀才遇到兵”。她们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这是我做不到的。女友说,天下母亲都一样,她们并不在意说什么,只要亲人在跟前,说着话,这样她们的爱就不会无依无靠。我恍然,顿时理解了母亲在我面前的“唠叨”,只是从何时起,我和母亲失去了共同语言呢?那些雀鸟般围绕母亲的时光,恍若前世。“云芳星蕾浮香远”,“一树珍珠一树银”。看着满树槐花,女友雀跃不已,要和母亲争着采。母亲把她推到身后:太危险,我来,你在后面捋花。采槐花讲究力气和技巧,把镰刀系在长棍上,力量小,很难举起来
28、。扳花枝则需要技巧,落点要恰到好处,不能顺着枝丫,否则,非但扳不断,枝丫反而会把镰刀扯掉,达摩克利斯剑般悬着,那就危险了。我说:让我来,我力气大。母亲摇头:你再扳,树就没命了。我悻悻然,她说得没错,少时顽劣,把树扳得遍体鳞伤,虽然如今都已结疤,寻不见,但母亲没有忘,我也仍记得。母亲吃力地举起棍,我惶恐站着,莫名地担心树丫会把母亲拉走。或许槐树太老,让着母亲,那些槐花枝,像往事一般轻盈,从母亲身边袅袅落下。花如雪,发也如雪。我让母亲歇会,掸她满头的槐花。可任凭我多么用力,槐花就是不落。女友问我干嘛,我说,这槐花怎么掸不掉?她顿时笑起来:真不愧近视眼!那是白头发,哪是槐花。我愕然,母亲竟和槐树一样
29、,老了!歇口气,母亲又采起槐花来。槐花飘落,白发闪烁。“谁教花开繁胜雪,似留霜鬓照天涯。”原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满树槐花遮望眼”,此刻,母亲就在我面前,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选自2012年4月24日 宁夏日报)16请根据文意填空。(3分)文中的“我”面对槐花,感情态度经历了变化:开始,我对槐花和母亲粗暴;经过市场,被清香所俘虏,引起我对母亲的 愧疚;当我发现母亲满头不是槐花而是白发时,“我”感到 17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小节的作用。(3分)18请分析第段女友和母亲为什么“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的原因。(3分)19结合全文,说说
30、下面这句话的含义。(3分)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20 本文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为题有何好处?(4分)【答案】16(3分)思念(1分); 愕然(1分);感动(1分)。(所填词语意思相近即可)17(3分)是对上文“负罪感”的具体阐述(1分),突出“我”的离家在外增添了母亲的思念之苦(1分),也为下文采花过程中对母爱的进一步感悟作铺垫(如答“引出下文回家乡采槐花的情节”也算对,1分)。(意思对即可,仅答“承上启下”不得分)。18(3分)女友理解母亲在乎的不是谈话的内容(1分),而在于理解和陪伴(1分),让她们的爱有所安放(1分)。体现了女友的善解人意(1分)。(只要
31、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当然从母亲的角度回答亦可) )19(3分)槐花让我想到母亲的白发,想起母亲突然老去这一事实,让我感伤(1分);有了母爱的陪伴,让身在异乡的我感到温暖和明亮(1分,答出一点即可),母亲的白发又是我的牵挂,提醒我回家。(1分)20(4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1分);将槐花和母亲的白发联系起来,抒发了我对母亲年华老去的慨叹(1分);槐花也是文章的线索(1分),槐花唤醒了我对母爱的记忆,也促使了我对母爱有 了更深入的理解(如答“促使我对母亲的态度有了转变”也可)(1分)。【解析】16试题分析: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仔细阅读情节能从文中找到原词,如 “我忙给母亲打电话”写出因为看到槐花而
32、想起母亲,我愕然,母亲竟和槐树一样,老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前文写到不喜欢槐花,我对槐花的态度很粗暴,经过市场,满是槐花的味道。我忙给母亲打电话,想起母亲,想起槐花。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8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9试题分析:此文以槐花为线索,想起槐花,就想到母亲,母亲有了白发,照亮我回家的路,是时时刻刻提醒提醒我回家,写出对母亲的牵挂。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
33、中考试语文试题】(15分)改变世界的力量孙道荣儿子让他去城里住几天。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在城里找了工作,谈了女朋友,结了婚,现在,总算也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都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这个当爹的,基本上没帮上什么忙,除了当年供他上学之外。听说这几年城里的房子贼贵,一个卫生间,就远远超过他家四间大瓦房的钱,换句话说,即使他和老伴将乡下的老宅卖了,连给儿子买个毛坑都不够。城里他也是呆过的,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儿子刚考上大学,这可是整个村庄的骄傲。可是,高昂的学费,让他犯了难,靠土疙瘩里抠点钱,根本担负不起。不得已,他也进城了,加入了农民工大军。他没文化,又没技术,只能找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他
34、扫过马路,帮人家看过仓库,做过扛包的苦力,在毒日头下挖过一个个坑,汗流浃背地踩过三轮车,最后,一个做包工头的老乡,将他领了过去,在老乡的施工队里做小工。老乡的施工队,盖了一幢又一幢楼房,眼看着一片片光秃秃的土地上,竖起一幢幢漂亮的房子,他眼睛都看直了,城里的房子可真漂亮啊。工友们见他看傻了的样子,跟他逗乐取笑,你也给儿子先买一套吧,这样,儿子将来毕业了留在城里,就算有个根了。他嘿嘿干笑几声,就他那点工钱,勉强供儿子上学用,年底了,连回家的路费,往往都得跟工友借,在城里买房子?下辈子吧。还是儿子有出息,工作才八九年,就在城里买了房子,虽说房子很小,又破旧,是十几年前的老房子,听说还向银行贷了一大
35、笔款,但到底在城里有了自己的窝,而且,人家银行肯将钱借给你,凭什么?说明你可信,有能耐,能还得起。他想,儿子在城里,这就算真正站住脚了。不像自己,虽然也在城里流血流汗打拼了三五年,可是连个小小的印记都没有。谁知道你也在这个城里生活了几年呢,施工队盖过那么多房子,但他不是瓦工,没砌过一块砖;不是木工,没刨过一根木;不是电工,没拉过一根电线他只是个小工,搬来运去,扛东递西,几乎每一颗黄沙,每一粒水泥,每一块板材上,可能都留下过他的汗水,但仅凭这一点,就认为楼房是自己盖的,他可不好意思说。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乡下,他太累了,身子骨已经不行了,而且,他也实在放不下地里的庄稼,圈里
36、的牲口,还有厨房里的老伴。又要进城了,这让他有点激动。他不知道,好多年过去了,城里变成什么样了。十几年前,新盖的楼房,高大的脚手架,睡过的低矮的工棚,黑乎乎的饭盒子排着队从他面前闪过。忽然,有一抹浅浅的绿色,一闪而过。那么绿,那么翠,那么嫩。他想啊想啊,终于想起来了。对了,就是它,爬山虎。那天,在杂乱的工地上,他发现了一株爬山虎的幼苗,从一堆建筑材料中探出了几片嫩芽。他认得它,乡下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如果是在庄稼地里见到它,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它连根拔起,扔掉。可是,现在是在城里,在到处是砖头水泥和钢筋的建筑工地上,这一抹绿,显得那么无辜,那么脆弱,也那么好看。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它连同边上的
37、泥土一起挖了起来。然后,他找到一幢刚竣工的楼房墙角,将碎砖碎瓦扒开,种了下去,并从工棚后面,为它弄来了几捧泥土,覆盖在它的周围。种下爬山虎不久,他们就搬到了另一个工地去施工了,他也慢慢忘记了它。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又想起它,也许那是在他看来,惟一带给这个城市的改变吧。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株当年的爬山虎,也许早枯死了,或者什么时候被人当作野草拔除掉了。儿子在车站接到他,然后一起坐公交车,回儿子的家。城里的变化太大了,他完全认不得它了。辗转来到儿子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房子都有点破旧了,很多房子的外墙,变得斑驳,与周边的新小区相比,显得有点寒酸。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他不能确定,当年他们有没有在这个小区
38、施工过。儿子的家在二楼。只有一个房间,一个客厅,客厅还正对着另一幢楼的外墙。儿子没有足够的钱买面积大一点,朝向好一点的房子。他拉开客厅的窗帘,突然怔住了。只见对面那幢楼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从儿子家客厅的窗户望过去,郁郁葱葱,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他问儿子,对面墙上的爬山虎,是谁栽种的?儿子回答,听老邻居说,那幢房子刚交付时就有了,也许是飞来的种子扎了根,也许是有人无意间种下的,也没人特别在意它,十几年下来,就爬满整面墙了。他的眼睛,忽然有点涩,有点湿,有点热。他揉揉自己的眼睛,他不能确定,它就是自己种下的那株爬山虎,但他想,不管是谁种下的,它改变了一面墙,也改变了这个世界。15第段父亲说自己
39、在城里“连个小小的印记都没有”,阅读全文说说他在城市中留下了哪些印记。(3分)答: 16第段讲述父亲种植爬山虎的经历是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 17第段画线句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深刻含义。(4分)答: 【答案】15(3分) 在城市的最苦最脏最累的岗位上辛苦劳动过(1分),在工地做小工留下无数汗水(1分),种下爬山虎装扮城市(1分)。16(4分)插叙(1分),表现老人装扮城市的美好愿望(1分),为下文写儿子房前的爬山虎的茂盛做铺垫(1分),赞美老人的汗水是 改变城市的力量(1分)。17(4分)把满墙的爬山虎比作“绿色
40、的海洋”,将爬山虎蓬勃的生机,(1分)遍布墙面的生长态势表现得形象可感(1分),表达了老人此刻的无限欣喜(1分),赞美老人的劳动让城市更美丽(1分)。18(4分)表面上赞美爬山虎给城市带来了绿色和生机(1分),实际上讴歌了像父亲一样的农民工(1分),他们虽然卑微弱小,但是顽强坚韧(1分),他们也用自己的付出和汗水为改变城市乃至世界面貌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1分)。【解析】15试题分析:作为农民,进城做小工,他扫过马路,帮人家看过仓库,做过扛包的苦力,在毒日头下挖过一个个坑,汗流浃背地踩过三轮车,最后,一个做包工头的老乡,将他领了过去,在老乡的施工队里做小工。偶然发现爬山虎,并种下爬山虎。考点:
4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此处写父亲种植爬山虎的经历就是插叙。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8试题分析:记叙文结尾句的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
42、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超 重肖复兴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
43、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
44、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
45、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
46、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有的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超重的难道仅仅是物品吗?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品析笫段划线的句子。 (4分)17文章写了两个送儿女的场景,在选材上是否有重复累赘之感?为什么?(4分)
47、18小说以“超重”为题,请探究其含义及好处。(5分)19文章说:“有的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4分)【答案】16答: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忧郁”写出了母亲因儿子带的东西少而担忧的心理;斑纹”一词表现了母亲一贯为儿子操劳,美丽的容颜己不再年轻,这个句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殷殷的母爱17没有重复累赘之感(1分)文章选取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母亲送儿子;一个是父母送女儿。两个场景中主要人物的表现不一样:儿子是被迫“超重”的,女儿是自愿“超重”的(1分)但两者反映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表现当下父母对子女的浓浓爱意和孩子对长辈的爱的不理解(缺
48、乏感受) (1分) 可以突出表明独生子女不理解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普遍意义(1分)18表层含义是指所带的行李超重;深层含义是指父母的期待超重、情感超重。(2分)是小说的线索,通过它将机场上的母子、父女的活动联系起来,构成情节。(1分)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它反映了有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重,这种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冷漠、埋怨形成鲜明对比,对父母和子女有双重警示意义。(2分)19独生子女处于独特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生活中难免把父母的爱当做牢骚,难免对父母发泄内心的不满。这是群体性的现象(2分)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教育了我们。巨大的
49、物质与精神付出是晚辈永远还不清的,要与会感恩,学会沟通;当然,独生子女的这一做法值得社会重视,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责任对其积极引导,让他们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学会尊重和感恩(2分)(只是示例)【解析】16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表面上重复,其实是由此及彼,从个人推及一般,即揭示这种现象的普遍意义。大部分独生子女不理解父母。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8试题分析:可从四个方面来答,如超重的意义,表面是行李超重,其根本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而子女对父母却不理解;可见年轻一代有其自私性,这是本文的主题。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
50、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9试题分析:因为是独生子女,处于独特的生活环境,所以就有了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一旦受到委屈就会把怨气发泄到父母身上,要教育独生子女学会感恩,学会理解他人。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17分)放 牛李汉荣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
51、的山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能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
52、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它面前,我更是小小的。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
53、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高高的星空里。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
54、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在山上摔死的。它已经瘦得不能拉犁,人们就让它拉磨,它走得很慢,人们都不喜欢它。有一个夜晚,它从牛棚里偷偷溜出来,独自上了山。第二天有人从山下看见它,已经摔死了。当晚,生产队召集社员开会,我也随大人到了会场,才知道是在分牛肉。会场里放了三十多堆牛肉,每一堆里都有牛肉、牛骨头、牛的一小截肠子。三十多堆,三十多户人家,一户一堆。我知道这就是老黑的肉。老黑已被分成三十多份。三十多份,这些碎片,这些老黑的碎片,什么时候还能聚在一起,再变成一头老
55、黑呢?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我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叫“梯子崖”的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那个大石阶。它已比当年平了许多,石阶上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我凝望着这两个深深的牛蹄窝。我嗅着微微飘出的泥土的气息和牛的气息。我在记忆里仔细捕捉老黑的气息。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也许,我这一辈子,都被一头
56、牛隐隐约约牵在手里。有时,它驮着我,行走在夜的群山,飘游在稠密的星光里15 根据文章理路,整理作者对牛的态度填空。(3)( )喜欢(信任)( )悲伤怀念( )16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6分)(1)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2)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高高的星空里。17 如何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18联系全文分析,第29自然段中“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具体是指什么?(2分)19请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
57、作用。(4分)【答案】15害怕感激激励 (鼓舞 )16(1)(3分)对牛的动作描写,对“我”的心理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牛慈善、质朴、急人之难的美好品性(1分),作者记得如此具体的细节足可见作者对老黑的无限感激(1分)。(2)(3分)比喻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儿时放牛的地方具有群山连绵、高低起伏的特点(1分),达了作者放牛回家卧于牛背的欢愉甚至是享受的心情以及对家乡山川美景的热爱之情(1分)。17“我”在放牛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老黑的品质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激励着“我”的人生。18具体是指老黑身上的忠厚、质朴、善良,坚毅、勇敢、顽强等品质。19结构上:总结全文
58、,收束全篇(1分);是对“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的具体细化、深化(1分)。内容上:升华主题,将作者心中认为的“老黑对他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加强化(1分);巧妙运用想象和联想,使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读来余味悠长(1分)。【解析】15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第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第二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考点:体会重
59、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关键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当仔细阅读文章,然后将相关句子带入文章进行分析。阅读文章可知,在年幼放牛时,“我”不认识进山的路,因此只能跟着老黑进山。在放牛的途中“我”遇到了种种困难,正是老黑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如上陡坡时老黑允许“我”拽着它的尾巴,在“我”受伤时老黑驼“我”回家。老黑忠厚、善良、坚毅、顽强的品质不断影响和熏陶着“我”,在“我”日后的生活中激励“我”不断奋进。因此“我”认为“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8试题
60、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和分析推断能力。解答时,应当在仔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9试题分析: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等。最后两段不仅总结了全文,而且深化了主题。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五、【江苏省沭阳县沭河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阅读小说一个记不住儿子名字的父亲,完成15-18题(12分)一个记不住儿子名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支付及购买权约定
- 2024年度卫星通信服务采购合同标的解释
- 2024年度城市仓储设施规划合同
- 2024年度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招投标合同
- 2024年度生态园林草坪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汽车销售与代购合同
- 2024年度校园宣传片拍摄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安装合同
- 2024版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开发与部署合同
- 2024年度建筑施工培训合同:施工人员技能提升与安全教育
- 生物丨金太阳(25-69C)广东省2025届高三10月大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冷库保洁服务方案
- 中国戏曲 昆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2030年中国移动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 移动数字金融与电子商务反欺诈白皮书
- 医学课件血管性痴呆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总)
- 2024年眼镜验光员(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二年级体育下册 各种各样的跑 春种秋收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