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20cm2如图所示,7D电影是在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影片播放前,观众系安全带固在运动座椅上,随着影片播放,能让观众随座
2、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有身临其境的观影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B以座椅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D以观众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3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下列各选项中的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海市蜃楼现象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
3、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发现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6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0mB步行速度10m/sC体温27D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D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8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
4、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A100ml,5mlB100ml,10mlC150ml,5mlD150ml,10ml9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10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阳光下的树影D雨后的彩虹12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书的厚度为10cm
5、B正常成年男子的鞋子长度约为42cm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支新的中华铅笔长度约为18cm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4小明开启了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像B脸越靠近摄像头,所成的像就越小C光经过摄像头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15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
6、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下列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BCD16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7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带表外卡规,用于测量精密机械的外径、外沟槽、厚度等,它的分度值和此时的示数分别为A10mm、1.65mmB0.05mm、1.65mmC10mm、0.05mmD0.05mm、1.6mm18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黑板C篮球D太阳19力的
7、单位是以下列哪位科学家命名的()A伽利略B牛顿C哥白尼D爱因斯坦20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由熔化引起的是( )A 冰雪消融B 霜满枝头C 白雾弥漫D 雪花纷飞21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2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
8、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水面“折”枝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斑马倒影24 “小小竹排江中游”和“巍巍青山两岸走”选择的参照物依次是( )A竹排,青山B青山,竹排C江水,河岸D青山,河岸25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和密度( )A质量不变,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大,密度变大26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雾B雾凇C霜D雪27在严寒的冬季,路面结冰,造成交通堵塞或事故,我们会看到交通管
9、理人员往路面上撒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盐与冰雪混合可降低冰的熔点B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冰的熔点C盐与冰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D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水的水的凝固点28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较小的质量B较小的体积C较低的熔点D较低的沸点29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
10、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30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关于苹果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苹果的运动速度不变C苹果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苹果在AB路程上比BC路程上运动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是水上乐园飞行表演,表演者双脚站在向下喷水的踏板上。当踏板向下喷水,人向上升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改变喷水方向,人急速翻滚,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32如图所示,如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c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s33如图所示为某些商店使用的一种台秤,它工作原理和天平工作原理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这种台秤的_、_相当
11、于天平两个托盘,_相当于天平的砝码。34小明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一个等大的_像(选填“实”或“虚”),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m(玻璃厚度忽略不计)35我国家庭电路中,正常情况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_V。某校九年级10个班的同学开展了“节约用电从我做起”的活动,努力做到人走灯灭,消除长明灯。若每一间教室日光灯的总功率均为600W,每天平均少开2h,则一天整个年级可以节约电能_度。36商场中,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的人,相对于墙壁是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37在一档比较物质性质的科学节目中,主持人分别用手拿相同大小的铁片和金刚石片去切割冰块,发现金刚石的切割速
12、度远大于铁片,如图甲所示,这说明金刚石的_性质比铁好。美国生产的B2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先进战机之一,如图乙所示。它在天空中飞行连雷达都难以探测到,主要是因为机身应用了_材料。38上课时,窗外传来马路上洒水车工作时播放的音乐声,这个声音是由声源_产生的,老师让同学们关上门窗,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我们能根据音乐声判断是洒水车在工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39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_(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40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
13、,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放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1)在实验中,室内光线应_(亮/暗)一些,玻璃板一定要_放置,小明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P/Q)平面成像得到的,两个像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暗/亮);(2)小明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透过玻璃板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总结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他
14、得到的结论是_(正确/错误)的,理由是_;(3)小明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的是_;(物距u/像距v)(4)小明又选择了一块平面镜进行了实验如图乙,他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像成在_(a处/b处/c处/不成像)。42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步骤请将实电路补充完整;_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移动到阻值最大处,这是为了
15、保护_不被烧坏;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向_(填“左”、右)移动,获得下表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表格图象根据表中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电阻R的I-U图象。_次数123U/V1.02.02.5I/A0.10.20.25方法用同一个定值电阻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问题讨论完成第三次实验,小雨马上将电阻换成R2=20的电阻,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减小,他猜想: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应当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叶子姐姐认为小宇建立猜想的过程是不合理的。她认为小宇应当先_,这样操作之后建立的猜想才是合理的。(2)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猜想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实验过程请在方框中画出
16、实验电路的电路图_;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不同位置,记录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填入表格;利用公式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值。表格图象和结论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由此可知可知,猜想是_的;U/VI/AR/1.00.185.62.00.248.33.00.2611.5图象中图线_符合灯泡的I-U图象。程序提出问题_实验检验得出结论。问题讨论将灯泡换成电阻为R1=10的定值电阻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获得U-I图象如图所示。换用电阻R2=5再次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在U-I图象中画出表示R2的图线的大致位置。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17、)43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545g。(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1)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2)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25g,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44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1)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2)用此方法可以在月球表面测定距离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当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所以此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物距大
18、于两倍焦距;则有:;解得,;故选A。2、B【详解】A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是运动的,座椅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上的人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故B正确;C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上的人与座椅一起运动,人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上的人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
19、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
20、,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5、D【详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A正确,不合题意;B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大小不变,B正确,不合题意;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此,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C正确,不合题意;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
21、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0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若为接近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速度,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7、B【详解】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0,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1m/s,故B选项符合题意;C普通的课桌的高度约为0
22、.8m,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常人呼吸1s呼吸一次大约1.3s,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由密度公式得,100g酒精的体积,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量取,故AB不符合题意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选项C最合理,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9、A【详解】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
23、音的音色故选A。10、D【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11、A【详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24、;B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珠,将太阳光进行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详解】A初中物理书的厚度为1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成年男子鞋子的号码为“42”,长度约26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
25、于20cm,在18c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13、D【详解】A由图像作竖线得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质量为20g;B甲、乙均为过原点的直线,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均不变,则乙物质密度与质量不成比例;C坐标轴作竖线看,当体积相同时甲质量更大,则甲密度大于乙密度;D质量相同做横线,由图像可得,乙体积为甲的两倍14、D【详解】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A错误;B脸越靠近摄像头,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错误;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
26、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D正确。15、C【详解】A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A错误;B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B错误;C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冰变成水是熔化,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故C正确;D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故D错误。故选C。16、C【详解】由图示可知,此透镜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所以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应选C17、B【详解】由图可知,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是0.05mm,此时的示数是1.65mm,故选B。18、D【详解】ABC月亮、黑板、篮球自身不能
27、发光,不是光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太阳自身能够发光,所以太阳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故选D。19、B【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它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故选B。20、A【详解】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j 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白雾弥漫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C【详解】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会导致测量不正确,是错误,不是误差
28、,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左边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符合题意;D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22、C【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为实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的作用,此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
29、现象,此项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23、B【详解】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折”枝是光由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灯光在夜空中,沿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斑马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B【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意思是说“竹排”在运动,“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说“青山”在运动。【详解】A. 选取参照物时,一般不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的话研究对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 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
30、化,故竹排在运动;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与竹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在运动,B符合题意;C. 以江水为参照物,竹排顺水而流,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竹排处于静止;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处于静止,C错误;D. 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在运动;但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25、A【详解】冰熔化成水后,物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公式知密度增大,故A正确。故选A。【点睛】考点:质量特性,密度知识应用26、A【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
31、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项符合题意;B雾凇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项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项不符合题意;D雪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7、A【详解】A在严寒冬季当桥面结冰时,我们会看到交通管理人员往路面撒盐,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盐和冰雪混合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故A符合题意;B盐与冰雪混合不能提高冰的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C食盐能降低冰
32、的熔点,冰熔化是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盐与冰雪混合不能提高水的水的凝固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8、D【详解】由于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故温度越低越好,用乙醚代替水或者酒精,都是液体,加热后易沸腾,但是乙醚具有更低的沸点,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提纯,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29、B【详解】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
33、原理图的是甲和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0、D【详解】由频闪照片可知,苹果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根据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大,即苹果做加速直线运动;苹果在AB路程上和BC路程上所用时间相等,但AB的路程小于BC的路程,所以苹果在AB路程上比BC路程上运动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相互的 运动状态 【详解】1踏板向下喷水,踏板对水有一个向下的力,同时水对路板有一个向上的力,人向上升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2人急速翻滚时,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2、1
34、.00 228.7 【解析】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筒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2.9cm与3.0cm之间,估计数字为5,所以圆筒的直径为d2.95cm2.00cm0.9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48.7s228.7s.
35、点睛: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3、秤盘 砝码盘 槽码 【详解】123台秤的秤盘和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槽码相当于天平的砝码。34、虚 3 【详解】第一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第二空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m,所以他的像与他之间
36、的距离是3m35、220 12 【详解】1我国家庭电路中,正常情况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2若每一间教室日光灯的总功率均为600W,则九年级10个班总功率是6000W,即6kW。则一天整个年级可以节约的电能是36、运动【详解】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的人相对于墙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墙壁为参照物,自动扶梯上的人是运动的。37、硬度 吸收雷达波 【详解】1因为金刚石的硬度比铁片大,故金刚石的切割速度远大于铁片。2飞机能够隐身,主要是因为机身表面有一层吸收雷达波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雷达发生出的能量。38、振动 传播过程 信息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洒水车工作时播放的音乐声是由声源产生的;2老师让同学们关上门窗,这样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所以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我们听到音乐声就知道是洒水车在工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9、烛焰 相同 【详解】1光屏上承接的是烛焰的像,所以成像物体是烛焰; 2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和“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规律,可知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40、甲和乙 甲和丙 【详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暗 竖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年休假管理办法
- 导师成长手管理办法
- 动物管理办法三十一
- 小企业外贸管理办法
- 水利变更及管理办法
- 本溪通勤车管理办法
- 机关俱乐部管理办法
- 学生俱乐部管理办法
- 南宁大学区管理办法
- 施工试验室管理办法
- 车贷中介服务及贷后管理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浙江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课件】破茧 逐光-2026届新高三启航主题班会:挑战极限成就梦想(含规划指南、学法指导、心理护航)
- 2025至2030中国GPU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竞争格局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工艺、性能表征与应用前景探究
- 2025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医院存货盘点管理制度
- 社区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校特殊教师管理制度
- 电玩城制度管理制度
- DB31/T 779-2014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