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2估测在实际生活

2、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对一位中学生的一些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m3B中学生大拇指甲的面积约10mm2C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65dm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3m/s3下列光学现象中哪一个是由折射形成的()A海市蜃楼B影子的形成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4游客坐在行驶的公交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游客坐的公交车B对面驶来的公交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5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D

3、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6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7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8当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迅速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B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

4、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C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二、多选题9关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B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测量结果偏大C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D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10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

5、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三、填空题11池塘水深2m,岸边离水面5m高处有一盏电灯,则电灯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是_。12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被誉为“中国天眼”,如图所示该望远镜口径为 500 米、占地约30个足球场大小,它由4450个球面镜组成超大反射面,其外形就像一口巨大的锅,用于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新一代天体。“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_(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它的原理是把接收的宇宙天体发出的微弱的无线电或辐射信号经过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或“折射”)到达中心公共焦点,以进行进一步研究。13电

6、灯泡上标着“PZ220-100”,这里的 “100”表示的是灯泡_,此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A,1度电可供它正常工作_小时。14如图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长5cm的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此过程中小车所用时间是_秒,平均速度是_米/秒。15如图所示,“40”表示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16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小明用的方法是: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再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小华用的方法是: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

7、质量m1,再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后,称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质量m2,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小明测出的该液体的密度是=_,小华测出的该液体的密度是= _。你认为_(选填“小明”或“小华”)用的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有误差,理由是 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_)18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9(10分)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蜡烛的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

8、或”右”)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些;(2)若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一个凹透镜,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若让凸透镜保持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_的像。五、计算题20(6分)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问:(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3)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

9、为多少?21(6分)飞机飞行的速度是700千米/时,它飞行2小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 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是大约50kg,而人体的密度大小与水

10、差不多,可以求得中学生的体积约为选项A符合题意;B中学生大拇指甲的长和宽大约是1cm,那么它的面积是,B项不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5 cm,C项不合题意;D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0多秒,可知所以速度应该是小于,D项不合题意。3、A【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选项A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项不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C项不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项不合题意。4、A【详解】A以游客坐的公交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公交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西运动的,故A正确;B对面

11、驶来的公共汽车是向西运动的,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公共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东运动的,故B错误;C以新华大街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新华大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天上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天上飞过的小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天上飞过的小鸟的方向不确定,所以,路两面的高楼运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故选A。5、D【详解】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A说法错误;B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B说法错误;C研究机械运动一定都要选参照物, C说法错误;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D说法正确。

12、6、C【详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7、A【详解】A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鼓声主要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8、B【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选B。二、多选题9、AB【详解】A在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

13、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故A正确;B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实际质量为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B正确;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一位为估读值,故C错误;D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AB。10、ABC【详解】A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

14、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BC。三、填空题11、5m【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15、离相等;所以,岸边离水面5m高处有一盏电灯,电灯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也是5m。12、凹面镜 反射 【详解】1被誉为“中国天眼”的远镜,是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2凹面镜可以反射微弱的无线电或辐射信号,把这些信号和无线电反射后到达中心公共焦点,以进行进一步研究。13、额定功率是100W 0.45 10 【详解】1由灯泡的铭牌“PZ220-100”可知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31度电可供它正常工作14、5 0.09 【详解】1由图知,此过程中小车所用时间是2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15、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km/h 12 【详解】1

16、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8km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的路程是8km;2根据v=得:t= =0.2h=12min16、 小明 烧杯中的液体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的体积会偏小,密度会偏大 【详解】1由密度公式可得,小明测出液体的密度为2小华测出液体的密度为34小明的测量方式误差会更大,因为小明将液体从烧杯中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烧杯中,所测量液体的体积会偏小,导致密度值偏大。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通过第一个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即光线发散了,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入凹透镜;通过第二个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

17、轴靠拢,即光线会聚了,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镜如图:【点睛】牢记两种透镜对光线的光线基本作用,在分析会聚、发散时,需要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比原来靠近主光轴则为会聚作用;若比原来远离主光轴,则为发散作用18、【详解】入射光线延长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19、照相机 右 大 右 放大 【详解】(1)1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23若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要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增大,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由于物距减小,像距将增大,故像的放大倍数增大,故像将变大。(2)4若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使光进入凸透镜前先被发散,使光延迟会聚,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3)5凸透镜在成像时光路可逆,若让凸透镜保持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将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五、计算题20、 (1)0.2cm;(2)8.4cm;(3)60【详解】(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4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4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