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投入课文情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心情怎样?弟子们此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孩子们自主深入地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的念头。我想,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这也是一种收获。此时,学生对于苏格拉底的感悟,对于人生一如“走麦地”的感慨,对于时间、机遇的重新认识,都让他们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教学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学生随着我的思路说着弟子们的可笑与愚笨, 谈着机遇的可贵与易逝,背着现成的名言。但能真正联系实际谈出体会的却比较少,没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最大
2、的麦穗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 天游峰的扫路人告诉我们豁达的人生,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智慧人生,而最大的麦穗 则告诉我们智慧人生。 最大的麦穗 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亮点:一、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本课时为了突破重难点,让学生领悟到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我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读中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动作、神态、心理
3、的语句,并体会说说感想。这一环节我认为设计的很好,通过读课文、画句子,同学们感悟到了很多。“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体会到了弟子们的犹豫不决,正是在他们犹豫之时,失去了许多机会。“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体会到弟子们的不满足,很随便的放弃,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二、融入角色深理解文中写道: “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再为他们惋惜。 ”教学时我让学生当小麦, 想想当时会对弟子们说些什么。 这些“麦穗”纷纷动脑, 七嘴八舌说开了, 都在劝诫弟子们不该错失良机,不该犹豫不决,痛惜、遗憾之
4、情溢于言表。紧接着我又让学生们当弟子,“假如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让你再一次按同样的要求去摘麦穗,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经过对课文的理解,都懂得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的重要。三、联系实际谈感悟对于文中最后一段揭示的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仅仅靠死记硬背,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于是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结合身边的实际事例,来谈感悟,加深理解。同学们能联想到身边大学生找工作不停跳槽,却一事无成; 身 边的同学做事没有稳扎稳打,结果错失良机大家畅所欲言, 热烈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了做事不能好高鹫远,追求远大理想 应脚踏实地,拥有当下,才拥有未来。四、搜集资料重积累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积累,
5、学了这课,我们为世界级的哲学大 师苏格拉底,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 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 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于是我借机 让学生查资料,更好的了解苏格拉底。并让他们搜集积累有关“机 遇”的名人名言,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积累。通过教学本课,我从苏格拉底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生 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平时的一点一滴也很重要。对于课堂的灵活 调控,以及运用评价语言等许多细节方面,我自己做的还很不到 位,有待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提高。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上完最大的麦穗,我并没有从那片金灿灿的麦地里缓过神 来,相反却再一次地深
6、陷其中,愈发地困惑了。在苏教版的第十 一册教材中,类似的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三篇,分别是山谷中的 谜底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和最大的麦穗。而其中情节性最 简,思想性最强的又恰恰是最大的麦穗一文。我是一个性情 中人,自感擅长于教授情感类课文,但是考虑到班级实情,思前 想后还是选择了我最不会教的哲理性文章,难免会“精讲细剖” 违反现在的教育理念。所以扪心自问成功者有二:在本文的教学 中情景演绎,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运用智慧碰撞,激发了学生的独特性;失败者有三,分别是:朗读体会一笔带过,未能走出 课文,和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成功处一:情景演绎,触发主动性。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意味着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
7、: 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故而在引入课文时我设计了三处情景演绎。第一次:出示“黄灿灿的麦田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的图景,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的场景之中,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我会怎么办呢?在此思虑的牵引下,进而萌发自主深入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念头。第二次:在学生为弟子们错失良机而惋惜的一刻,让其进行角色转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麦,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站在被错失的“麦穗”的立场,自然而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说:“唉,何必犹豫不决呢,我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至少我是你现在值得拥有的呀!”有的学生说:“快回
8、来!快回来!我就是你要找的最大的麦穗呀!”着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体会奠定了感情基础。第三次: 在学生理解了不可错失良机, 要善于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麦地,当一回现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让你再一次以同样的要求去摘麦穗,你会怎么办呢?”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领会在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 他们对于苏格拉底的感悟, 对于人生一如“走 麦地”的感慨,对于时间、机遇的重新认识,都让他们有一吐为 快的感觉。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边走边比较,不可“埋头苦干”不 问世事;有的学生则认为机遇虽然难
9、得,最大更是难求,但是完 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精心培育,让自己手中的那个“麦穗” 变成“最大”的;更有同学已经领悟了苏格拉底的这种智者的教 育的精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课堂上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情景演绎,将带给师生亲身体验 的愉悦,带给师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成功处二:智慧碰撞,激发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 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 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 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 留有多处聆听学生思想, 允许磋商的地方。其一,多媒体显示苏格
10、拉底的话,在请多位学生用自己的理 解,或和蔼,或严肃地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先谈一谈自己听了 摘麦穗要求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简单,而有 的学生则抱怨太难。实则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独特的内 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已经袒露在教师的面前。而后提出 问题“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为什么呀? ”学生带着自己 的疑问与困惑,用心地自学课文,或朗读,或圈摘,或讨论相关 章节,在明白弟子们没有成功的同时,不免对自己刚才的想法捏 了一把汗。其二,在理解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时,教师的牵引 基本放手,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方法各抒己见,在 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
11、在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 思考的情况下稍加引导即可。比如允许学生认为弟子们的做法也 是“老实、谨慎”的体现,允许学生对苏格拉底在麦地里教学, 却没有考虑要爱护庄稼,或者会遭到农民阻拦的质疑。但是对于 特殊情况也要及时的予以正确的引导。比如有学生认为可以坐享 其成,等其他人采摘完毕讨一穗,甚至抢一穗即可,对于有此种 思想的学生就要告之“必须是亲手经过自己的劳动得来的才是真正的麦穗! ”这比“最大的”更可贵!其三,个体体验反馈的独特性。在学习完本文之后,学生的 收获应该是多元的,有的从课文本身认识了一个智者,学到了一 个道理;有的则从苏格拉底的的教学方式上得到启示,明白了 “无处不教育”的道理;更
12、有的从本文的理解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 联想到以后的选择学校,求聘单位等等的处事之道所以激发学生的独特性。引发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意味着教师有 更多的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平 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失败处一:朗读体会一笔带过。在学生回答“苏格拉底的要求高吗? ”的时候,原定打算让 学生在朗读体会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找寻答案,比如从“大熟”、“满是”、“到初都是”等词中去理解“麦穗多” “难以取舍” 为下一步理解弟子的“犹豫”奠定一个伏笔。没想到学生滔滔不 绝地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于是我急于求成,一时就 将此处的朗读体会忽略了。没能让学
13、生细细感悟,显出教学处理 上的粗糙与随意性。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组织提出了质疑 在值得体味与感悟的地方是不能一味地随意迁就学生的,这 不是体现学生自主的表现,而恰恰是放过了一个很好的语文训练 点呀!类似的错误我还出现在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没有摘到最 大的麦穗”这一问题上。本来也要通过圈画词语“看看”、”用 心地挑挑捡捡”、“埋头”、“低着头”、“摇了摇头”、“又 摇”、“摘了随手扔掉”等来耐心地体会弟子的心理动 态的,可是学生的口若悬河又一次让我乐晕了头,我随着学生的 回答一路滑下,不知停顿、没有回味更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 的积累。没能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是我的痛心之处呀!上 语文课一
14、定不能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场面的热烈,而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而且是每一个孩子!在应当停留的时候停 留,应该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驾御了课堂。 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游绳的乱走。才能在品读 课文的过程中“形无实有,无中生有,潜移默化”。失败处二、未能走出课文。我记得毕校长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实录,他是创 设博士生应聘的情境,贯穿文章始终,开始导出课文,学完课文 后又让学生总结落聘的原因,学生能说出来,也说明他们理解课 文,懂得课文要讲述的道理了,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而 我呢,虽然有名言作为学生学习的反馈,但是毕竟高腔者、引用 者居多。没能走出课本,
15、更没能高于课本。相对于苏格拉底的智 慧的引领而言,我的教学简直就是低劣的牵绊,学生随着我的思 路说着弟子们的可笑与愚笨,谈着机遇的可贵与易逝,背着现成 的名言与诗歌。深入人思想与骨髓的教育才是为人的终生服务奠 基的教育,我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了最后一段的话语之外, 可想而知是不能在孩子们的头脑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的。我倍感 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深感愧疚!失败处三: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 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 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 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 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但是我却没能及时地对孩子的精彩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没能 对孩子言语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有效的修补。比如,在学生们都在 谈自己通过这篇课文学到了珍惜机遇与把握机遇的时候,许凡同 学却语出惊人她谈的收获是对于苏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领的欣赏, 可惜我却说:“那么,老师的教学给你的印象就不深了? ”这对 她的精彩发言是极大的打击,我深感后悔。在比如在小强回答问 题时出现的不良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仓储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区块链为例
- AI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 创新智能护理培训系统助力医疗园区升级
- 以用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信息化模式创新
- 个性化教学法在医疗技术人员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方坯(粗钢)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冷压带钢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糕点模制机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电热隧道窑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背心式充气救生衣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后所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
- DB35∕T 2174-2024 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 用技术要求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课件教学课件
- 辽宁葫芦岛协作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LY∕T 2580-2016 森林防火通信车通.用技术要求
- 医院专项资金使用方案
- GB/T 43741-2024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众测服务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