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3说明文阅读练习题_第1页
说明文3说明文阅读练习题_第2页
说明文3说明文阅读练习题_第3页
说明文3说明文阅读练习题_第4页
说明文3说明文阅读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二、如何辨识说明方法?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有时单独使用, 有时几种综合使用。因而,分析时要认真阅读,仔细辨别,答题时不遗漏。分析说明方法时,除了要分清类型, 还要区分主次,明确哪一种是主要的, 以便更好地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另外,分析说明方法时,不能把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相混淆。三、如何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析说明方法,重点在于体会它所起的作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下:.举例子:通过举例子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准确,更 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

3、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具体,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图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X特点。.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5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分析说明方

4、法的作用, 首先应把握“大方向”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言环境综合考虑, 合理“填空”具体分析、 综合归纳。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说明对象。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 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2、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 “首先、其次” ) 。3、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5、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 、 “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 “其次” “还” “也” “此外”等词语7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对策: ( 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

6、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 2 )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 “其次” “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六、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的前提下,或平实,或生动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 ( 1)不可以。( 2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 ( 1)表态(能还是不能) 。( 2 )定性。如: “比较” “几乎” “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7、“大约” “可能” “左右”等表估计, “多” “有余”等表数量。( 3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说明这个词用在这儿起到什么作用,若删去,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 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 “这种现象” “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七、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根据

8、问题筛选相关信息,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要遗漏了。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阅读下列几段说明文,回答问题、绿色塑料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 “白色污染” 问题。塑料不会自行 “腐烂 ” ,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 !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 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

9、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 “白色污染” 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 ” 可降解塑料的研制。所谓 “绿色塑料 ” ,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具体地说, 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 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 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 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 “绿色塑料” 。 “绿色塑料 ” 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 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

10、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 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X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 木质素等天然物质, 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 埋在土中只需数日, 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 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

11、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 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 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 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 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 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 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 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

12、解。 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 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 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 不久, 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 “绿色塑料 ”说明了什么内容。 (3 分 ).阅读第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3分).文章段主要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

13、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分)1、当太阳西沉以后,巨大的夜空应该像奇妙多变的舞台一样,展现在每个城市的上空。但现在,每当夜晚来临,城市的角角落落光线充足到根本看不清夜空的内容”。几十亿个光源开始发亮:家家户户打开了房间里的电灯、门前的廊灯;街道两旁华灯初上,广告灯箱通体散发着荧光;教堂和城堡等建筑物也亮堂堂的;机场和足球场等地方, 更是沐浴在如白昼般明亮的灯光中。真正的黑夜”已不复存在,更别说群星眨眼的美丽夜空。2、德国明镜周刊 18日报道说,我们已身处光污染的环境下,它不仅破坏了整个 生态系统,还威胁到生物的繁衍生息,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4、。3、光污染逐渐被科学家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环境污染,国际上通常把它分为白亮污 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种。4、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遵循着永恒的昼夜规律。黑夜不黑的状况势必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会影响一些水域的生态,因为光照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变整个江湖的食物链, 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光亮使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变得行为混乱。鸟类在夜间飞行时,也会被灯光纷扰得晕头转向,甚至一头撞向灯火通明的大楼。还有报道说,刚刚在海滩产卵的海龟通常会被光亮吸引,于是朝着街道方向爬,而不是爬向大海。而每年至少有几十亿只昆 虫死在路灯下或灯光周围的蜘蛛网上。有资料统计,一个小型的灯箱每年会杀死35万只昆虫。更严重

15、的是,各种对光反应敏感的物种,如一些蛙类,会停止繁衍下一代,因此后代越 来越少,直到物种灭绝。5、人类其实也是光污染的受害者。夜晚太亮会使人昼夜不分,扰乱了正常的生物节律, 晚上难以入睡或失眠;因为人造光会破坏人体的荷尔蒙平衡,尤其影响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的分泌。有研究发现,经常上夜班的女性, 可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还有一些科学 家得出结论,睡眠的环境过于明亮,比如窗户附近亮着的街灯照进卧室里,也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6、德国科学家哈内尔说:我们都知道噪声对健康不利。 但对于光亮,我们才开始懂得,并把它和健康联系到一起。”目前,反对滥用人造光的运动正在全世界逐渐开展起来,各行 各业的人纷纷

16、加入这个队伍,有西方占星师(如今他们几近失业)、环境保护者、天文学家 和爱好者、灯光工程师、文化人类学家,还有专攻睡眠紊乱研究的医生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 终结”灯光长夜不熄的状况。.给文章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第4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段“有研究发现,经常上夜班的女性,可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中的可能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三、“微博”时代来临2010年底,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包括北京语言大学等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微博、给力等榜上有名。经Google Trends

17、 被搜索频率统计,“微博”在地震、世博会之后排在第三。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它对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介入和渗透与日俱增, 社会影响力日益巨大。微博如此深入人心,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创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比如新浪微博,只要你点击描述自己职业和兴趣的某一标 签,就会链接到与此相关的微博群,结交到新的博友。它可以创造个人发展的各种机会,还可以与关注自己微博的粉丝进行交流。这种人际交流,偏重人们的情感、心灵、趣味、审美、爱好等方面的沟通,比起地域社区的交流,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它将建构起网络全新社区的 时尚、礼仪、道德、情操等文化规范。当然,微博的网络聚合社区也不是纯虚拟的,是现实

18、社会的一种网络化形态。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手机微博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填补了网 络终端无法覆盖的盲区,成为新闻报道的利器。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有时甚至不到1分钟用户就做出反馈,就像实况转播一样。任何人的每一条信息都能以广播形式 通知其跟随者和其他所有用户。这种信息快速扩展方式,有点像细菌裂变式繁殖那样成几何 级数增长。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08年11月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20事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死讯,都是由 Twitter (微博客服务的网站)首发。连权威新闻机构CNNBBC也不得不先后在 Twitter上进行注册。可见,微博已抢占新闻报道的制高点

19、。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人们在面临社会热点问题时,常常会参照当下微博网站 的舆情倾向。据报道,目前 87.3%的受调查人士表示,他们会通过微博了解公众对社会事件 看法然后发表意见。微博群往往成为网络舆情的某种导向。微博群中涌现的意见领袖,就是无序网民舆情的有序集中体现。2010年74起与微博有关、影响较大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一半存在意见领袖。他们代言广大微博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其评论可将某一事件舆论迅速推向高潮,甚至还可代表网民设置新的议程,改变舆论走向。微博群体正在担当起引导网络舆论的把关人角色。微博的导向作用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领导人先后开设微博,甚至各地公安部门纷纷开通官方微博

20、,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微博发展如日中天。微博将使这 个世界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生机勃勃。 TOC o 1-5 h z 1.结合全文,说说微博深入人心的原因。(3分)2.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3.阅读第段,说说加点词“意见领袖”的含义。(3分)4. “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除微博外,还有很多新科技产品正得 到广泛运用,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四、高明的大自然1、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2、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

21、,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 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3、别以为这没有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 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 差不多吸 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4、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22、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5、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 鲍鱼的外壳有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 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 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 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6、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烧。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

23、,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7、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 畏的。.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的什么结构方式和什么说明顺序? (2分).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 (2分).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科技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本文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 3分).除了本文所讲的,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

24、那些奇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五、学会看食品的“简历”1、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 要看的是哪些项目?2、首先看食品类别。 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 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 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 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

25、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 幼儿喝。3、第二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有三大 看点:4、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 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 核桃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 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饭。 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 “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 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5、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 有可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

26、。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 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6、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 从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 加剂” 一词的后面。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看多了就习惯了。7、第三看营养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者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 素

27、、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 (也就是“热量”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这几个项目,自然是 越低越好的。8、第四看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 下觉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的水,包的冰, 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少分量。9、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

28、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在保质期之内, 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 就算 没有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 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 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QS 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超市销售。 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 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在同等情况下, 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 但产地说明还是值得看看的, 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 周围没有污染源, 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心。 产地污染大的地方

29、,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细看以上信息之后, 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 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 “忽悠”你购买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 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3 分)根据本文提示,如果你再到超市买食品,你要看包装上的哪几大项?( 3 分).下面句子中“可能”一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 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 但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 , 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 。 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

30、的一种, 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 ( 2 分)【参考答案】 一 、1.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主要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绿色塑料的四种类型。.答题要点:可从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 绿色”塑料袋的意义等方面回答。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共3分,每个要点1分二、1.光污染2.逻辑顺序3.举例子,4.不能删,广、答案:(3分)答:(1)创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2)

31、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 (3)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素一 TOC o 1-5 h z (2分)答:画线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什么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微博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2分)答:“意见领袖”在文中是指在微博群体中,能有序集中体现无序网民的舆情,能将某|卜事件舆论迅速推向高潮,能改变舆论走向,并担当起引导网络舆论的把关人角色。(3分)答题示例:(1)手机的广泛使用,让通讯变得更加便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 大的方便。(2)电脑的普及,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又提高了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四、1.不能。 差不多”

32、一词说明了那些浮游生物吸收海洋中的碳接近三分之二(或不到三分之二), 如果删去,就说明达到了三分之二,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2)利用喷气原理飞行。(1)总分总;(2)逻辑顺序.打比方.5.|五、.包装上的食品说明评分:共1分。这个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食品说明称为食品的“简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食品类别 配料表 营养素含量 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 认证标志评分:共3分。答对一点得 0.5分。.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

33、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 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选择调味牛奶。“调味牛奶”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调味的成分,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 价值比较接近。“乳饮料”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达不 到增加营养的目的。评分:共 2分。意思对即可。一、海啸海啸, 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 是破坏 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

34、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 在现代, 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 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 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 多米, 之后 15 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 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 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 浪高仍在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 2-200 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

35、,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 40 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 其大浪的周期为 40 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 713 公里 / 小时,波长为 475 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 1-2 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 80%西北太平洋海域, 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

36、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 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 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从第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第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从内容看,本文第段介绍海啸的 ,第段介绍海啸的特征, 第段介绍海啸的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顺序。12 六、捕捉空中之水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

37、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 无论什么时候, 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 10 万升左右。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 米处,将双层的有1 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 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 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 80 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 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当网的

38、大小为4X 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 237 升。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由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 1 立方米,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 升饮用水。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 (如碳或其它聚合体) 。水被吸附后,采取物理的方法 (如阳光照射) ,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生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 水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 下水被污染的地区。当有雾由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 倍提高。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 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

39、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 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 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这种方法不 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 洗涤等。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 人工增雨一一将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目前人工增雨的手 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 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 成为雨滴,降到地面。 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 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势。.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选文中划线的句

40、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 2分).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由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2分)14.选文主要介绍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方法。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得2分。.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增雨是利用空气 中水资源的最有效措施。评分说明:(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不能去掉。不能去掉。“大约”表估计,是说这种装置, 每天可能提取1000升饮用水。如果去掉就可理解为每天恰 好提取1000升饮用水,这与事实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

41、点。评分说明:(2分)态度明确,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指由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分。.示例:学校水房的水龙头没有关好,造成长流水,浪费了 水资源;造纸厂讲污水倾入河里,造成河水污染等。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并举由至少两个例子即可得2分、如何辨识说明方法?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有时单独使用, 有时几种综合使用。因而,分析时要认真阅读,仔细辨别,答题时不遗漏。分析说明方法时,除了要分清类型,还要区分主次,明确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便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另外,分析说明方法时,不能把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相混淆。二、如何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析说明方法

42、,重点在于体会它所起的作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下:.举例子:通过举例子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准确,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 动。.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

43、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具 体,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图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5)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大方向”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言环境综合考虑, 合理“填空”具体分析、 综合归纳。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说明对象。安 全的节能

44、 “大衣 ” :发泡水泥刘荣明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 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 “大衣” ,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外墙易燃的保温材料导致的 “高楼火灾 ”却令人触目惊心。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用了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洵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 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 形成大量大小均一、 直径 适宜、 稳定的泡沫。 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 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

45、或 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混凝土。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 “大衣 ” 除了阻燃, 还有很多优势。 它属于气泡状绝热材料,那些水泥内部的封闭泡泡, 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所以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发泡水泥还有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的作用, 因其强度高、 不变形,故可以避免使用复合材料形成的地面裂缝其抗压强度较高,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 8 倍。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 发泡剂必不可少, 发泡剂是否安全环保呢?水泥发泡剂原料为植物性或者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 甲醛等有害物质,所以不会对 人体造成危害,绝对安全环保。发泡水

46、泥耐久性大于 50 年, 可与建筑同寿命, 一次施 工可使建筑终身保温。 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该工程由上世纪50 年代初期的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至今近60 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目前, 发泡水泥在楼层间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 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作为外墙保温 “大衣 ”还亟待推广。相信未来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选文有删改).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发泡水泥的优势有哪些。 (4 分).第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第段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1 4 阻燃保温、 隔音; 抗压、 抗裂性强支

47、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 安全环保: 耐久性强。 (答出 1 个方面。给1 分,答出 4 个方面,即给满分)15 举例子、例数字( 2 分) ;具体说明了发泡水泥耐久性强的特点( 1 分) 。1 6 小能 ( 1 分) , 准确地说明发泡水泥 (在楼层间低温板地板辐射采暖中) 应用的程 度( 1 分) 。.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的说明文。.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 -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对什么内

48、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什么比作什么,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

49、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洁、更直观。作引用:引用事例、数据(作用同上)引用名言、格言、谚语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 果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说明文的语言评析:对整篇文章语言的评析,一般从两个角度:首先是准确,其次是形象生动或简 明平实。.分析说明文中字词时常是对句中加点字、词进行分析:有三种考查方式:其一是加 点字有何作用?其二是能否替换一个词语;其三是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 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

50、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或是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之类的表达。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