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用黑钨矿主要含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钨。钨酸亚铁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A+6B+5C+4D+2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1,电解

2、一定质量的水B图2,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铁丝C图3,加热等质量氯酸钾D图4.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氯酸钾C空气D过氧化氢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由图a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6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7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

3、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 列有关水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是纯净物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过滤时水通过滤纸,说明水分子很小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 28下列物质不属于单质的是A水 B氮气 C氦气 D铁9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BCD10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鉴别B物质的制备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油含碳元素)C物质的应用D物质的提纯液氮用于医疗手术红磷用于制造照明弹用明矾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4、用加热煮沸方法除去汽水中的碳酸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 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用途:_。(2)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

5、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利:_;弊:_ 。(3)从分子角度说明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的原因: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第一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5mL久置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烧杯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_。(2)中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_。(第二组实验)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Mg(OH)2 的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易挥发),生成M

6、g(OH)2,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编号氯化镁溶液浓度/g/L反应温度/Mg(OH)2转化率/a203027.06b403056.77c404069.64d406054.30e606050.60实验b和c的目的是_。在氯化镁溶液浓度是40g/L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_。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_g/L和_ 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实验条件(氯化镁溶液浓度和温度)还可以是_(填选项

7、)A 60,70 B 45,45 C 38,40 D 40,3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实验探究)序号实

8、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成立(2)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拓展应用)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

9、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知识迁移)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实验主要现象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

10、质量比为_;(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填空:理论分析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需要的数据有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和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实验步骤(1)取20g稀盐酸于小烧杯中。(2)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3)记录温度变化,绘制曲线图。数据处理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列式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反思(1)本实验还可以利用试剂_来帮助确

11、定恰好完全反应的时间,现象是_。(2)在本实验中是否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固体?_为什么?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写最简整数比);(3)88g维生素C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g。16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2)钙片中钙元素的

12、质量分数为_(已知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3)计算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CaCO3)的质量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答案解析】钨酸亚铁(FeWO4)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A。2、D【答案解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氟、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D。3、C【答案解析】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为2:1,故图

13、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B、在充足的氧气中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的质量会逐渐增大,直到铁丝燃烧完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C、因为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所以加入高锰酸钾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大,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D、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故选C。4、C【答案解析】A、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C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

14、无氧气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答案解析】A.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错误;B、由图a可知,火柴头斜向下是为了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C、金属镁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故正确;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了温度,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故错误;故选C。6、C【答案解析】根据化合价原则,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得:(+1)+x+(-2)2=0,则x=+3。故选C。7、C【答案解析】A.

15、自来水是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选项错误;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C. 过滤时水通过滤纸,说明水分子很小,可以从纸纤维的分子间透过,选项正确;D. 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错误。故选C。8、A【答案解析】水由两种元素组成,因此是化合物,而氮气、氦气、铁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都是单质;故选:A。点睛:单质是指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9、A【答案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

16、)=0,则x=+1价。 故选:A。10、A【答案解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白酒与白开水的气味差异进行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C、根据液氮汽化吸热、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一种白色固体进行分析;D、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物质具有吸附性以及碳酸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题目详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现象不同,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可以鉴别;白酒具有醇香气味,而水没有,因此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者,故选项符合题意;B、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水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变成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液氮能够起到冷冻的效果,可用于医

17、疗手术,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造烟雾弹,不能用于制造照明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明矾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加热煮沸方法除去汽水中的碳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鉴别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臭氧的强氧化性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

18、加剧温室效应 氧气和臭氧的分子结构不同 【答案解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故物理性质是: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故答案为: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毒性等。故其化学性质是:臭氧的强氧化性。故答案为:臭氧的强氧化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另外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故答案为: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二氧化碳,有利的是:可制碳酸饮

19、料,干冰可作致冷剂,可用于灭火等。不利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3)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氧气分子式为O2,臭氧的分子式为O3,二者分子结构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故答案为:氧气和臭氧的分子结构不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冷凝水蒸气 产生的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太大 探究氯化镁溶液浓度相同时,比较温度对Mg(OH)2转化率的影响 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水挥发越快,参与反应的氨水越少,获得的Mg(OH)2晶体越少 40 40 CD 【答案解析】第一组实验:(1)如图装置进

20、行操作,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2)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是因为产生的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太大;第二组实验:实验b和c的目的是只有反应温度不同,故该实验为探究氯化镁溶液浓度相同时,比较温度对Mg(OH)2转化率的影响在氯化镁溶液浓度是40g/L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水挥发越快,参与反应的氨水越少,获得的Mg(OH)2晶体越少 。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40g/L和40。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实验条件(氯化镁溶液浓度和温度)还可以是CD。四、简答题(

21、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氯气 一 变蓝 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高锰酸钾 MnO2+KClO3KMnO4+O2+Cl2 不能 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 5:4 72% 【答案解析】查阅资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氯气,还可能是氧气与氯气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观察到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这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没有氯气,可见猜想一正确;若猜想三正确,即气体是氧气与氯气的混合物,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会观察到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氯气能够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时,即使反应生成氯气,也会溶解在水中;拓展应用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高锰酸钾,这是因为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红色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反应生成高锰酸钾、氧气和氯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MnO2+KClO3KMnO4+O2+Cl2;知识迁移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太慢,所以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反思: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