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中医归经与肿瘤靶向给药肿瘤靶向给药的提由无疑给现代肿瘤临床治疗带来了崭新的概念,是现代 肿瘤临床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点。靶向药物与普通药物相比,具有更强的 特异性,可以进入难以到达的特定的靶组织和靶器官,有针对性地提高该 部位的药物浓度并维持较长的有效作用时间,避免了广泛分布所带来的疗 效下降及不良反应增加,从而减少了药物用量。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通过大量查阅和研究中医药文献,我们从中发现了大量靶向给药 的中医药模式。笔者从中药归经 (引经)理论由发全面论述了中药靶向给药 的中医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医肿瘤临床阐明了中医归经理论在中药肿瘤靶 向治疗临床中的应用,提生了中药肿瘤靶向治疗的
2、研究思路和方法。.传统中药归经的概念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即归属 ,经即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不同 部位的选择作用。换言之,药物进入体内后,并非对所有脏腑或经络都发生 同等强度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 ,只对某些脏腑经络发生明显 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很小或无明显影响。.传统归经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1)起源追溯到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著名中医古籍素问至真要大 论篇已提由了不同的药物,由于性味不同,对机体不同部位有选择性,即某种药味主要入某一脏腑。其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 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内经中
3、并没有用它来解 释具体的药物。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按照伤寒不同的证候和六经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来论述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某一部位的特殊作用及适应范围。如太阳病所用以发表的麻黄、桂枝为入太阳经之药,少阳病所用以和解半表半里证的柴胡为入少阳经之药等等,这些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分经用药, 为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临床基础。( 2)发展于唐宋元时代:唐宋时代,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定向、定位已作为独立药性而不再依附于药物的色、 形、 气、 味等特性。 如孟诜 食疗本草中“绿豆行十二经脉” ; 寇宗本草衍义有木瓜入肝、戎盐入肾、桂圆归脾、泽泻引药归肾经等记载, 虽未正式提出归经, 但却反映了这一时期对药
4、物归经作用的认识水平及该理论体系的雏形。 金元时代著名医家张元素则正式建立归经理论。张氏对脏腑辨证和遣药制方深有研究 , 提倡分经分部用药 , 如“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引经报使”等, 并将珍珠囊中 30 余味药载有“某经药”、 “某行经药”的内容, 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各归其经 , 则力专效著。弟子李东垣、王好古等人进而系统归纳和发挥 , 提出制方用药必须引经报使, 如手足太阳经病用羌活、藁本; 手足少阳经病则用柴胡等。而李东垣所传乃师医学启源用药法象和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对归经理论加以充实和发挥 , 使归经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3) 归经理论完善于明代: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 、
5、刘文泰的 本草品汇精要 、 缪仲淳的 本草经疏 、 李中梓的 雷公炮制药性解 和本草图解等书 , 均刊载阐述有关归经理论, 并倡导研究归经理论应循“发明经旨 , 适当于用”的原则 , 为把归经理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归经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清代:清代论归经的书目之多 , 涉及的范围之广 , 是历代无以伦比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 3 类 : 一是综合研究本草而提及归经者 , 如陈修园的本草经读 、张璐的本经逢原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书 ; 二是重点研究归经理论的专著 , 如贾所学的药品化义 、赵观澜的 医学指归 等 ; 三是研究药物及方剂归经的著作, 如陈修园的 医医偶录等
6、。3归经的中医理论依据( 1)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认为药物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和改变而被认识的。将药物的功效与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是归经的认识来源。( 2)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度成为中医归经的理论依据之一。如治疗太阳病的主要归膀胱经,治疗少阳病的主要归胆经;犀角“清心肝血分实热”而主归心、肝经等.( 3 )药物特性: 药物的形色气味作为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 内经云 : “阳为气 , 阴为味” ; “辛甘发散为阳 , 酸苦涌泄为阴” ; “白当肺辛 ,赤当心苦 , 青当肝酸 , 黄当脾甘 , 黑当肾咸” ;
7、“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 甘先入脾 , 辛先入肺 , 咸先入肾”等 . 汪昂所云: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有因性而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等。这些对早期的归经学说影响颇大。随着归经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充实 ,这种依附于形、色、气、味等论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定向、定位已显示出较大的片面性。( 4)药物疗效:药物归于何脏何腑或何经,由其实际的效用来确定。归经实际是指疗效所在。徐灵胎言:“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如苍术辛苦温 , 能燥湿健脾, 治疗湿阻中焦证, 即言其归脾胃经。一般来说, 药物作用单纯
8、, 疗效比较局限的 , 则归一经 ; 作用复杂 , 适用范围较广泛的 , 则归多经。如莲子心苦寒, 功专清心火, 可以治疗心火亢盛、烦躁口疮, 或热陷心包、神昏谵语, 故只归心经。干姜辛热能回阳复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 可以治疗亡阳厥逆、脾胃虚寒及寒饮咳喘等证, 故归心脾胃和肺经。4中药归经临床应用原则( 1) 按病位指导用药: 归经所指的药物作用部位是脏腑经络, 如肺有”涫,常出现咳痰、气喘等症 , 在临床用药时, 即可选用主入肺经的杏仁、贝母等止咳化痰平喘药物。( 2)按“引经报使”指导用药:引经报使药是指某些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达到疾病所在部位 , 以奏疗效。与西药的载体学说颇有相似之
9、处。它作为运载药物的工具, 把药物送到疾病所在部位 , 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 甚至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补中益气汤用升麻引经入阳明效力增强。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 , 用升麻其药效明显, 去升麻其药效则降低, 且不持久 , 说明升麻对其他药具有协同作用。现代研究证明 ,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其所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发挥作用。如桔梗为手太阴肺经的引经药 , 在许多方剂中作为“引经药”使用。经分析证明桔梗皂甙的表面活性决定着其增溶作用和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银翘散中有桔梗, 因为它含有桔梗皂甙 , 具有表面活性 , 易溶于水 , 达到临界胶团浓度后 , 形成胶团 , 对挥发油和薄荷油等难溶性成
10、分起增溶作用 , 不但增加了薄荷油等成分的浸出量, 而且使制剂趋于稳定, 保证了足够的含药量。( 3)结合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用药:在临床治疗中要密切结合脏腑经络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 , 在归经理论的指导下 , 采取恰当地选药配伍是十分必要的。如有人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 热邪壅盛、痰瘀交阻、肺气不降的病理特点 , 组方时选用麻黄与大黄为主药 , 取麻黄主入肺经 , 宣降肺气以平喘 ; 配大黄主入大肠经 , 通泻大肠而导瘀热 , 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4)归经与其他药性理论结合用药 :药物归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药物的根据。但同一脏腑” , 其病性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 同为一经的药物其药性也有
11、温清补泻的不同特点 , 因此临床用药如果只重视归经 , 而忽视了药性特点与疾病性质 , 势必造成药证不符而促使病情加重。5归经与引经药 引经药 , 亦称“引经报使药,俗称“药引子”,是说用某一药物在治疗上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着显要作用,同时可引导其他药物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主导治疗作用。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理论结合的发展, 通过配伍引经药, 有些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或部位,甚至可直接影响和引导正气以及病邪。 医学读书记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引经药在方剂中起向导作用, 可引导整个方剂的药力到达某一病部位”,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
12、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现代研究证明 , 引经药与现代药学中所论述的某些化学药中引入“载体基因”,以引药直达靶细胞 , 使药物在病处直接发挥作用的说法有相同之处。中医认为引经药具有引药物归经、引药至病所、引正气归宅、引病邪外达等多方面作用。( 1)引药物归经:指一些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痛泻要方为补脾泻肝之剂, 方中防风既可引药入脾, 又能疏肝扶脾、 胜湿止痛;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泻实火,又可疏畅肝胆;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 黄连苦寒入心、胃,吴茱萸为肝经引经药,其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气分热盛,
13、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清胃散为清胃凉血之剂,方中升麻能引诸药入胃清泻胃火;又如头痛部位不同涉经各异,前人在治疗时注重了引经药的运用 , 正如李东垣所云:“头痛须用川芎, 如不愈, 加各引经药, 太阳羌活, 阳明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可引它药直达病所。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也。”2)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伤寒论中的三物白散用桔梗引巴豆上升以祛胸中寒实 , 若去掉桔梗则仅能涤除腹水而不能荡涤胸水; 本草逢原云: “牛膝能引诸药下行, 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故三妙丸中用牛膝引黄柏、苍术下行治湿热下注 , 两足麻木等。桂枝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可引诸药直
14、达肩、臂、手指; 羌活为上半身疾病的引经药 , 可引诸药达上半身 ( 及头项 ); 独活、牛膝为下半身病的引经药, 可引诸药达腰膝、下肢; 桑枝为四肢病的引经药, 可引诸药走四肢 ; 狗脊为腰背部的引经药, 可引诸药治腰背强痛 , 俯仰不利等 ; 川芎为头面部的引经药, 可引诸药直达头面等等。( 3)引正气归宅:补中益气汤中用柴胡、升麻引清阳之气上升,从而使该方具明显的益气升提之功以治中气下陷之证, 若去掉柴胡、升麻则只有补益气血之功而不能升提, 且药力不持久; 金匮肾气丸中用肉桂以引火归原 , 可使上浮之虚阳 ( 火 ) 下归于肾 , 以治虚阳上越的戴阳证及虚火上浮的格拒证 ; 镇肝息风汤重
15、用牛膝以引血下行, 以防“血之余气并赶于上”之“大厥” , 该方若去掉牛膝则对眩晕一症的改善大为逊色。( 4)引病邪外达:借助药物的作用趋向引邪外达。玉女煎中牛膝引邪热下行以降上炎之火 ; 四妙丸清热利湿, 方中牛膝也起引热下行之功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的细辛, 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6归经(引经)的现代研究( 1)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 陆光伟对 23 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与归经关系进行了探讨 , 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是归经的重要依据有效成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基础。郭顺根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川芎的活性成分川芎嗪的标记物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和胆囊 , 与文献记载
16、川芎归肝、胆经相符。沈海葆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量效、构效、分布等与归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 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2)归经与中药微量元素 : 柴立认为中药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 , 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朱梅年等对常用的 21 味补肾助阳药进行了微量元素的系统分析 , 认为以微量元素Zn、Mrr Fe等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实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控制而呈现的整体效应。徐经采发现明目类中药富含Zn、Mn、Fe 等微量元素 , 其含量与眼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呈正相关。( 3)归经与药效: 李义奎在 429 味中药按药理活性分组, 统计了各组的归经频
17、数 , 发现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存在相关关系 , 如包括天麻、白花蛇在内的 22 味抗惊厥中药均入肝经 ; 包括大黄、番泻叶在内的 18 味泻下药均入大肠经等; 这与中医书籍记载完全一致。高其铭认为当归对血液循环系统、子宫平滑肌和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 与其归心、肝、脾经有关;红花入心、肝经与其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子宫的作用有关。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归经理论的基础 , 而临床效应的来源就是药物的药理作用。因此, 中药的药理作用同归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4)归经与受体: 唐学游发现中药与受体的亲和力是中药归经的基础, 如细辛含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B受体的作用,而B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肠壁组
18、织 , 因此用细辛可治疗心脏疾病, 说明细辛归心经理论的正确性;麻黄是肾上腺素B受体的双重激动剂,入肺、膀胱、心、肾、胃等经。叶显纯认为归经与受体学说对于强调药物对人体特殊选择作用方面是一致的 , 如槟榔入心、胃经 , 在药理上槟榔使心脏搏动变慢, 胃肠蠕动加快 ; 从受体理论上来说, 槟榔含有乙酰胆碱, 为心脏受体接受产生抑制作用为胃肠受体接受产生兴奋作用。李殊响认为动物细胞膜上的“半夏蛋白”是一种“中药受体” , 并认为中药的双向调节与受体蛋白的可变性有关 ,如黄芪有可升可降、能利能止、便难则畅、便泻则止等作用。(5)归经与环核昔酸:cAMP、cGMP是细胞内调节代朗f的重要物质 ,两者比
19、例若发生改变, 则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导致疾病发生 , 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非常相似。王树荣发现许多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起作用 , 他选用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水煎剂分别给大白鼠灌胃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脑、肺、心、肝、脾等组织中cAMP cGMP勺含量,发现各组织cAMP cGMP含量以及cAMP/cGMP:匕值的变化与各药物归经有关。7. 中医归经 ( 引经 ) 理论在肿瘤靶向给药中的应用 从现代研究分析:肿瘤临床治疗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目前的治疗缺乏明确的靶向性, 特别是化疗药物治疗, 往往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 给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随着肿瘤治疗观的改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已
20、成为衡量肿瘤疗效的关键。这一改变使靶向治疗概念成为肿瘤临床研究新的方向发展。从目前肿瘤临床研究看,肿瘤靶向治疗模式包括肿瘤物理靶向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凝固、氩氦刀、光动力等;肿瘤放疗靶向、肿瘤药物靶向等。其中肿瘤药物靶向研究与中医归经 ( 引经 ) 理论有着密切联系。( 1)利用中药引经作用,强化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的结合,是归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吴鞠通在医医病书中言:“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上述理论与现代肿瘤靶向制剂研究观点极为相似。现代药理研究也为这种相似观点提供了现代依据。典型实验是心经引经药冰片的研究。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本草纲目记载
21、: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之功,为心经引经药。现代药理证实,冰片可增强顺铂、川芎、利福平等多种药物在脑内的浓度,从实验证实了冰片的靶向增强作用。肿瘤临床研究中,如果将归经引经理论应用于肿瘤靶向研究中,合理地将中药引经药物与化疗药物有机结合,直接增强治疗药物在靶器官的浓聚,大大降低毒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效果。( 2)根据中药归经引经理论,科学选择肿瘤用药:目前,临床中有许多中药抗癌制剂,但应用时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影响了临床疗效。如何提高这些药物的疗效,如何发挥中药制剂与化疗或放疗的协同作用,是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研究的关键。我们知道,中药制剂无论是单药成分还是复方成分,均存在着主药,这些主药的归经决
22、定了制剂的作用靶点,所以根据中医归经引经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结合现代肿瘤靶向治疗观点,我们就可以合理选择中药抗癌制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8现代中药抗癌作用的新靶点 -肿瘤血管生成原发和转移性肿瘤持续生长的先决条件是肿瘤本身能诱导新的血管生成。因此,把肿瘤新生血管作为靶点破坏,以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来治疗肿瘤和抗转移已成为近年来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定点清除肿瘤新生血管作为一种崭新的抗癌战略,是通过切断肿瘤赖以生长和转移的营养来源和迁移通道以发挥抗癌效应,其研究成果对拓展恶性肿瘤治疗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临床价值。现有的资料显示,中医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已显示出可喜的苗头。朱国福等认为,中药抑制肿
23、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其理由有:奥些中药或有效成分如云芝多糖、香菇多糖、虫草多糖、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汤以及柴胡、当归、川芎、桂枝等有良好的诱生肿瘤坏死因子(TNF) 、提高TNF活性效应;黄茂、当归、党参、芍药、猪苓多糖等皆可诱生TNF。TNF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物质,它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非常复杂,涉及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并随机体代谢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TNF 既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通过阻断肿瘤血液供应、促进宿主炎症反应、刺激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和刺激产生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抗体等途径发挥作用。肿瘤内的新生血管是TNF的攻击目标。TNF在早期增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凝血活性,而后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24、,进一步加重局部循环障碍。 TNF 还能抑制肿瘤诱导的毛细血管内皮迁移,阻碍肿瘤内血管生成。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某些中药或复方有抑制肿瘤转移作用,推测可能与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有关。因此,近年来中药或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非常活跃,也 具有明显的广度和深度。( 1)姜黄:姜黄是常用的传统中药,来源于姜黄属植物的根茎。姜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黄色素和挥发油,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 姜黄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姜黄中的 3 种主要色素,混称姜黄色素,其研究表明抑制血管生成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李剑明等进行
25、了 3种姜黄色素单体抑制内皮细胞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MTT检测系列药物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24h后内皮细胞增殖周期改变。MTT实验表明, 3 种姜黄色素作用 72h 后对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 IC50 值分别为 0.525 以 g/ml、0.399 以 g/ml 和 0.125 以 g/ml ;在浓度为 4 以 g/ml 时,3种姜黄色素作用 48h 后均可导致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作用72h后达最高值。FCM检测表明, 浓度为4以g/ml时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将内皮细胞阻止
26、于S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增至8以g/ml以上时,可引起 S期细胞阻滞,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同时,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说明 3 种姜黄色素单体均有抑制血管生成效应。( 2)逆癌酮:以往研究发现丹参酮具有抗肿瘤作用。逆癌酮是以丹参酮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作者以逆癌酮对A549细胞系和PLA-801D细胞系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状态下,逆癌酮可下调肿瘤细胞VEGFCD44V&勺表达水平,上调PLA-801D细胞的nm23-H1的表达水平。提示逆癌酮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 3)海参:海参是我国传统的补益药,含有多种生物活
27、性物质。实验研究证实,海参的活性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肿瘤、增加免疫力及抗病毒等作用。胡人杰等发现海参与可的松合用有极为明显的抑瘤增效作用。肝素与可的松合用具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而海参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与肝素有相似之处,故推测海参与可的松合用也可能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进一步二者合用对家兔角膜血管移植瘤诱发血管生成抑制实验证实,海参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抑制效应,故海参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抗肿瘤药物或生物反应调节剂。(4)乌三颗粒:乌三颗粒为临床经验方,已获n期临床批文,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石锦萍等进行了乌三颗粒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干预的研究。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病理彩色图像定量
28、分析法,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进行了 MVD VEGF bFGF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乌三颗粒 能明显下调MVD VEGF bFGF的表达,表明乌三颗粒对肿瘤血管生成有明 显的干预作用,这可能是乌三颗粒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5)人参皂昔Rg3:人参皂昔Rg3是中药人参中的四环三菇皂昔,其分子 式为C24H72O13研究表明,人参皂昔Rg3体外对小鼠腹水肝癌细胞(MM1、 黑素瘤B16FE7细胞、人小细胞肺癌细胞(OC-10)和人胰腺癌细胞(PSN-1) 的浸润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人参皂昔Rg3对高转移性小鼠黑素瘤B16FE7细胞肺转移及Balb/C 小鼠结肠癌细胞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
29、瘤转移机制与其抑制肿瘤细胞浸润、粘附和抗血管生成的活性有关。人参皂昔Rg3还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与放疗、化疗伍用有明显减毒增效功能,并可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对Lewis 肺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与给药量呈正比。人参皂昔Rg3在抑制Lewis肺癌瘤体生长的同时,对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同样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苏拉明是最早研究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之一,其抗新生血管活性是通过抑制bFGF而实现。实验研究表明,Rg3同样具有类似苏拉明作用。止匕外,体外鸡胚尿囊膜( CAM) 实验也发现,Rg3 同样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目前,上市的抗肿瘤新药参一胶囊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适应
30、证。( 6)大豆异黄酮: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裸鼠异种移植,探讨大豆异黄酮及其主要有效成分金雀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观测移植瘤的重量、出瘤时间、成瘤率,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MVD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内可见形态不规则,且无明显管腔的新生血管,血管分布以肿瘤组织的边缘处为多见,各组微血管记数金雀黄素组最少,出瘤时间及成瘤率各治疗组都明显减少,以金雀黄素组最为明显,其次是高黄酮组和低黄酮组。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金雀黄素能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裸鼠移植瘤在体内生长。(7)康莱特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KLT)是从中药慧孩仁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活性物质。并通过先进的技术制成用于静脉、动脉注射的新型脂肪乳剂。张良等进行的康莱特注射液对血管生成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主动脉环共2 8 天, 实验共分 3组(对照组、 0.1mg/mlVitE组、10 6/ml KLT 组),每组8个血管环,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 KLT 能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加快血管进入衰退期,抑制作用明显优于 VitE 。说明抑制血管生成是KLT 抗肿瘤的方式之一 40 。( 8)鲨鱼软骨提取物:近10 年来,不同的实验室从不同的鲨鱼软骨中获得了相对分子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工作总结15篇
- 人文关怀:传递爱与温暖的力量主题班会
- 2025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中班幼儿重阳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电子商务交易合同
- 广告宣传片制作合同范本
- 固始土鸡蛋购销合同书
- 幼儿园种子科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提高数学教师命题能力培训
- 猎聘网在线人才测评题库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八章 视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逆向建模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 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系统建设方案
- 国寿增员长廊讲解学习及演练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期末模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高频词汇速记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