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3.9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5高中历史3.9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5高中历史3.9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3 -课时训练9辉煌灿烂的文学一、选择题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题干中的郑、卫均属诗经国风中的篇目。国风是指民间歌谣,真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故最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B、C、D三项与题干不符,答案为A项。答案:A2.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也涉猎颇多

2、;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B.C.D.解析: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两个朝代在北魏之后,故北魏孝文帝不可能研究中的诗句。答案:B3.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解析

3、:红楼梦的出现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和清朝专制统治走向没落有关;十日谈的出现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反教会斗争有关。所以两者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答案:B4.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热衷于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解析:明清时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

4、中的孙悟空实际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其头上的紧箍儿实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答案:A5.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曲及小说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而是市民文学在当时发展的主流,与城市的繁荣有关,但与专制皇权的加强无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材料二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

5、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续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思无邪”观点的正确性。(2)材料二中,宋词出现哪两派?试比较两派的主要差异。(3)以上材料说明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在了解和掌握诗经三部分风雅颂构成的基础上概括回答。第(2)问,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反映出柳永词中清新婉约的一面,“关西大汉,执铁板”反映出苏轼词中爽朗豪放的一面。第(3)问,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相对较多,关键是社会环境和作者本人的学识与

6、性格。参考答案:(1)诗经内容丰富,或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与压迫,或赞颂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2)派别:豪放派和婉约派。差异:豪放派风格豪放,气势雄伟,如苏轼与辛弃疾;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如柳永、李清照。(3)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作家本身。社会环境是第一要素,作家是第二要素。其中社会环境决定了作家因素的形成和发展。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念奴娇我来吊古(宋)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7、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材料二“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小说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解析:第(1)问,“诗以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回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诗词,然后联系时代特征,分析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第(2)问,第一小问由赞扬商人致富反映了其中的拜金风气;第二小问抓住关键词“时代特征”回答。参考答案:(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王维的诗体现了田园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