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_第1页
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_第2页
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_第3页
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_第4页
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通用防盗器公司企业文化总结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2 一、 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112080852 h 3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3 二、 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2080853 h 5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4 三、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PAGEREF _Toc112080854 h 6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5 四、 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 PAGEREF _Toc11208

2、0855 h 11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6 五、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 PAGEREF _Toc112080856 h 18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7 六、 企业文化的特征 PAGEREF _Toc112080857 h 28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8 七、 企业文化方格理论 PAGEREF _Toc112080858 h 31 HYPERLINK l _Toc112080859 八、 开创者的基本学说 PAGEREF _Toc112080859 h 38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0 九、

3、社会文化环境 PAGEREF _Toc112080860 h 51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1 十、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 PAGEREF _Toc112080861 h 56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2 十一、 CS的基本内容 PAGEREF _Toc112080862 h 60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3 十二、 CS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PAGEREF _Toc112080863 h 70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4 十三、 资本流动与文化流动 PAGEREF _Toc112080864 h 74

4、HYPERLINK l _Toc112080865 十四、 跨文化管理 PAGEREF _Toc112080865 h 76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6 十五、 中国企业文化精髓 PAGEREF _Toc112080866 h 82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7 十六、 中国民族文化特征 PAGEREF _Toc112080867 h 91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8 十七、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2080868 h 96 HYPERLINK l _Toc112080869 十八、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PA

5、GEREF _Toc112080869 h 98 HYPERLINK l _Toc112080870 十九、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2080870 h 102 HYPERLINK l _Toc112080871 二十、 SWOT分析说明 PAGEREF _Toc112080871 h 102 HYPERLINK l _Toc112080872 二十一、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PAGEREF _Toc112080872 h 108 HYPERLINK l _Toc112080873 劳动定员一览表 PAGEREF _Toc112080873 h 109 HYPERLINK l

6、 _Toc112080874 二十二、 发展规划分析 PAGEREF _Toc112080874 h 110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3、项目建设地点:xxx4、项目联系人:侯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不断

7、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4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

8、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255.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764.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7%;建设期利息298.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流动资金3193.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9%。(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8255.9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167.56万元。(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088.35万元。(七)项目预期经济

9、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4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7506.2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042.8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2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8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528.42万元(产值)。(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侯xx3、注册资本:10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

10、: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10-287、营业期限:2015-10-2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

11、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目前,世界各国先进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如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超过70%的企业、日本几乎100%的企业都有比较明确的企业精神或类似用语的表述。从其内容来看,主张参与、协作、奉献、竞争和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精神的主导意志,值得企业在提炼自身企业精神时作为参考。(一)参与精神强调参与,是企业兼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和企业效率、效益要求的基本文化追求。员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了价值认可与经济报酬,改善了人际关系,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企业则由于员工的参与,改进了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培育参与精神,使员工以企业文化主

12、体的身份参与管理,企业要特别注意引导,要把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市场形势和努力的主要方向传达给员工,使员工的参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些企业家对来自员工的潮水般的建议和意见不知如何处理,这主要是他们自己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管理目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知道如何引导员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重点突破。明确引导是保护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参与管理能持续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员工参与管理的开始阶段,由于管理者和员工都没有经验,参与管理会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企业没有得到明显的效益,甚至出现效益下降。管理者应及时总结经验、肯定主流,把实情告诉员工,获得员工的理解,尽快提高参与管理的效率。实施参与管理要根据员工知识

13、化程度和参与管理的经验采取不同方式。第一种方式,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低、参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采用控制型参与管理。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局部建议,经过筛选后,由工程师,和主管人员确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美、日、德等国企业中的参与管理很多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长处在于它的可控性,但由于它倾向于把参与的积极性控制在现有的标准、制度范畴之内,因而不能进一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第二种方式,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高,有相当参与管理经验的情况采用授权型参与。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而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得

14、到批准后被授予组织实施的权力,以员工为主导完成参与和改革的全过程。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智能服务业的员工知识化水平较高,因此,多采用这种模式。第三种方式,不限于员工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其他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实行全方位参与。企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员工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发挥创造力。这种模式是针对员工具有较广博的知识,管理部门又具有相当的宽容度,企业内部择业又有很大自由的情况而采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努力去做,每个人都将成为卓越的一员。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日本企

15、业家盛田昭夫说过,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育其与员工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的整体观念。这种健康关系和整体观念表现为一种宽容的态度,让员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允许员工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调换一次工作,创造毛遂自荐的机会,这成为发掘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能让员工自由选择自己所爱好的工作,那么他们一旦成功,就会精力百倍地投入这项工作。在美国许多公司中,参与作为一种企业精神,要求每个员工每年要写一份自我发展计划,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在一年中要达到什么目标,有什么需要,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并对上一年的计划进行总结。自我发展计划一方面是员工实行自我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给每个员工的上级提出了要求

16、:如何帮助下属实现其计划。它既可以作为上级人员制订自我计划的基础,又成为上级人员对下级人员考核的依据。每个员工应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定期填写雇员调查表,这个调查表可以使那些没有参与管理积极性的人也参加进来,他们对公司工作的评价会成为管理部门主动了解意见和建议的基础。雇员调查表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员工评议,包括总经理在内,都要受到他的上级和下属、与他有关的平行部门(企业内外)的评议。(二)协作精神协作是大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谋求创造整体效应的要求。协作不仅能够放大整体价值,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体价值。因此,协作是现代企业精神中的基本要素。培育协作精神的方法是多

17、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确定明确的分工、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以及协作制度等,还可以利用工作后的聚餐、郊游等形式来增进同事之间的私人感情和协作的意愿。日本的企业界,很多经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年轻的职员一起聚餐、聊天,直到深夜,这种聚餐已成为日本各公司的普遍做法。在美国,过去有工作后社交的习惯,但一般不涉及同事。近年来,这种社交活动逐渐向同事关系扩展。协作精神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团队(以班组、部门,或以临时任务组织、兴趣小组为基础)形式来促进企业员工的协作精神。团队在许多现代企业中已成为促进企业员工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美国管理学家哈默指出,团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重新构建

18、公司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联系的。它体现在企业运营中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境界。企业只有坚持公众利益至上,才能得到公众的好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更长远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事业,参与环保事业。通过这些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比如,在美国,处于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深知人才的重要,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因为那里面就有公司的未来。因此,教育成为企业资助最多的领域。讲奉献精神,不光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企业内部,也体现员

19、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尽管在等价交换原则和劳动契约制度面前,不能硬性推行无私和无偿奉献,但企业倡导奉献精神,员工践行奉献精神,每个人都十分清楚这不仅于企业有益,于个人也有利,倡导奉献精神能够使企业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平衡点。当然,现代企业精神的内容远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等都是现代企业精神的突出表现。这些精神从源泉上讲,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生的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内生的精神也应同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参与精神、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样加以倡导。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一)培育步骤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从

20、过程上来讲,它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确认阶段、倡导阶段和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密切关联,层层递进。1、确认阶段确认阶段的任务是把企业精神认定下来,明确它的名称、内涵及其外延。第一步是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一般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第二步是广泛发动群众,酝酿提炼企业精神,通过集思广益,征集企业精神提案。力求把征集过程变成一个宣传教育过程。第三步是最后确认企业精神。一般采用上下结合,反复筛选的办法。可以组成一个包括专家和企业领导者在内的评审委员会,先从员工的企业精神提案中精选出若干提案,然后交全体员工投票评选,以员工投票情况为主

21、要依据,最后经过加工润色确认企业精神。2、倡导阶段倡导阶段的任务是广泛宣传企业精神,使员工从思想上了解它、接受它,从行动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企业精神确认后,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要开展多种活动加以推广。企业领导者要带头实践企业精神,有意识地树立实践企业精神的典型人物,鼓励、引导员工深刻认识企业精神的内涵,增强实践企业精神的自觉性。3、深化阶段深化阶段的任务是使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企业精神的培育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发展,将企业精神人格化,把简练、抽象的企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由群体精神内化为个体自觉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使企业精神成为员工自觉实践的一

22、种“本能”。以上培育企业精神的三个阶段,是人们对企业精神内涵的认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回到群众实践中去,并通过群众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二)个性表达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的精华,是企业价值观的精髓,它不能自拔地产生,也不能由外界强加,它需要一个由分散到系统、从现象到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概括、升华的提炼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企业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将始终处于一种自发、散乱、不自觉、不系统的状态,无法升华为企业精神。1、表达原则(1)准确而深刻。提炼企业精神应抓住企业群体意识的精华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反映企业实质的、根本性的精神理念,既要

23、准确无误,不使人产生歧义,又要富有深刻内涵,饱含理性与思辨色彩,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平淡无味、苍白无力。北京百货大楼倡导的“一团火”精神,具体表述为:“用我们的光和热,去照亮、去温暖每个顾客、每一颗心。”既准确地表达了源自企业文化楷模张秉贵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火热情感,又深刻地反映了“大楼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积极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和经营宗旨。(2)有个性特色。简单地说,企业精神提炼出来后,既不能与别的企业雷同,甚至不能相似、相近,也不能哪个企业都能搬用、套用,而只能是自己的企业专用,“张冠”不可以“李戴”。这就要求提炼企业精神时,要对企业的性质与规模、历史与未来、企业内外环境等

24、作全面深刻的研究、分析,然后给予精辟的表述。企业精神的个性特色源自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点、经营管理的成功点、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点、优良传统的闪光点、领导人自身修养与风范的独特点、员工心理期望的共识点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点等。企业精神应是企业上述特点凝合、聚焦的结果。(3)简洁而生动。表述企业精神不能冗长拖沓,干巴无味,必须简单明了,生动感人。在用词上要准确、达意,且富有哲理。企业精神的表述,可以利用员工或企业家的现成语言,这种企业精神土生土长,纯朴简洁,富有特色;也可以独立概括,这种企业精神往往用词讲究,内涵深刻。企业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不管怎样表述,只要能够准确反映员工意识,激励员工士气即

25、可。但有一点是最忌讳的,就是试图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好词堆砌,表达过长。应知道企业精神是企业先进意识和精神风貌中的一个核心亮点。一般而言,企业精神的表述以不超过10个字为宜。要让人觉得既明快又自然,既深刻又亲切,易读,易懂,易记,朗朗上口,自然流畅。如日本电气公司“让一切充满活力”,住友银行“保持传统,更有创新”等企业精神的表述都是比较成功的范例。2、表述方式(1)目标表述式。以企业的奋斗目标作为企业精神,富有号召力,让企业员工备受鼓舞,激发士气,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企业精神“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2)经验荟萃式。对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即将企业创业与发展过程中久经磨

26、砺而成的精神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华的经验提炼出来,形成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既,继承了企业历史的精神财富,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3)特点整合式。以企业员工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对企业各方面特点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本质,形成企业精神。如北京邮政系统员工把“一封信,一颗心”奉为行业精神。(4)传统继承式。以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为依据和核心,提炼企业精神。如老字号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继承了历史上的诚信传统,又注入了体现时代人文关怀的“仁爱”新内涵。(5)人格升华式。以企业英雄人物、先进典型为代表,将其精神品格和优秀事迹总结、升华为企业精神。如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

27、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这种人格化的企业精神表述方法亲切、形象、生动,企业员工容易接受。但必须注意,企业精神所依托的英雄人物或先进典型必须有过硬的优秀事迹,为群众所公认、信服,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得起时间考验。(6)名人名言式。即以名人名言作为企业精神的内容,并赋予本企业理念的内涵,如日本日产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品不良在于心不正”;也有企业用孙子兵法中的“上下,同欲者胜”做企业精神。(7)单一警句式。以反映企业特色、信念、追求的一两句话作为企业精神,这是最常见的表述方式。如波音公司的“我们每个人都代表公司”。(8)复合多句式。以几组语句并列表述企业精神,或以一组语句为主,几组语句

28、为辅,综合表述企业精神。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礼貌谦让、改革发展、服务奉献。”3、命名方式企业精神提炼出来后,还应该给其命名(有的企业精神十分简单明了,不另外命名也是正常的),命名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企业名称命名式。这种方法最普遍、最常见,一般以企业名称的简称命名企业精神。如“宝钢精神”、“一汽精神”、“日立精神”等。这种命名方式明确了企业精神的归属,不致让人搞混。有些企业精神以企业名称命名,其名称本身就是企业精神内涵的浓缩。比如全聚德精神,浓缩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内涵。(2)产品商标命名式。如果企业产品的商

29、标社会知名度较高,可采用这种命名方式。有些企业的商标与企业名称是一致的。如“太阳神精神”、“康佳精神”、“蜜蜂精神”等。(3)形象比喻命名式。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方式表达企业精神。如某燃料公司的“火炬精神”、纺织行业的“春蚕精神”、铁路系统的“火车头精神”和“铺路石精神”等。这种命名方式能突出企业的行业性质和属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内涵提炼命名式。将企业精神的内涵反复提炼,以其精髓命名,如台湾统一企业的“三好一道”,即信誉好、品质好、服务好和价格公道。这种命名法概括力强,能对企业精神的全部内涵做出直观的提纲挈领式的提示。(5)人名命名式。以企业创始人、英雄人物的姓名命名企业精神。如鞍山

30、钢铁公司的“孟泰精神”、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精神”等。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一)企业文化的分类企业文化是一个由若干价值因素所构成,并通过生产经营、对外交往等活动以及文化典礼、仪式等载体反映其特征的复杂的开放系统。不同的内外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企业文化。严格地说,每个企业的成长环境都有差异,因此每个企业的文化特质都不尽一致,正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有多少个企业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分类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过,当我们对不同的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进行必要的抽象时,可以发现,很多相近或相同的文化特质,依据不同的文化特质的组合,就可以对千差万别的企业文

31、化进行大致的分类。1、按发育状态分类按企业文化的发育状态分类,可以划分为成长型文化、成熟型文化和衰退型文化。(1)成长型文化是一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发育状态一般是和企业的发展状态相适应的。在企业初创时期,事业蓬勃发展,资本迅速膨胀,规模快速扩张,企业中各种文化相互冲突,表现出新文化不断上升的态势,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企业被注入了很多新的观念、新的价值和新的精神,如勇于创新、竞争和开拓进取等。此时企业的盈利状况呈现一种日益上升的趋势,前景看好,所以新文化对员工表现出很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由于成长型文化所面对的外部市场环境不稳定,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制度以及经营模式尚未定型

32、,因此这种文化类型也是不稳定的,如果不善于引导和培育也会出现偏差。(2)成熟型文化是一种个性突出且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讲,企业发展进入成熟期,经营规模和市场稳定,人员流动率降低,管理运行状态良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及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也调试到了正常状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进入稳定阶段。经过企业成长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也越来越鲜明;企业的主导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诸多的非正式文化和浓烈的文化氛围。此时企业的规章制度顺理成章,政令畅通无阻,企业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成熟型的企业文化具有的某种惯性和情性,创新与变革的难度较大。(3)衰退型文化是一种不合时宜

33、、阻碍企业进步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退是必然的。衰退型的企业文化已经不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急需全面变革与更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渐变或突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原有企业文化逐渐成为衰退型文化。这种文化如果不能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积极地进行创新,就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或成为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直至被市场淘汰的根本原因。2、按企业性质分类按企业的性质对企业文化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国有企业文化、合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等。这种对企业文化类型的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国别和时间的局限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这些不同企业文化类型之间

34、的差别会明显减少。(1)国有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文化。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国有企业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较强,政策性、计划性、全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强的特征,且有一定“以老大自居”的观念特征。中,国国有企业文化是在计划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伴随着产权改革和制度的创新,面临着转型、更新和再造。(2)合资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量引进,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与技术,形成了庞大的合资企业群体。合资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合资双方文化背景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是双方文化优势的嫁接,因此具有综合

35、性和优化性的特点。这种文化中渗透着比较浓重的科学、理性、创新和卓越意识。但合资企业文化也容易出现文化冲突、合资各方貌合神离的现象,这是导致合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乡镇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伴随着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乡镇企业文化因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家族文化影响较深,带有明显的农村社区文化和泛家族文化的特征;又由于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没有靠山,因此使其具备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市场空间扩大,同时不断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辐射影响,有些乡镇企,业文化,尤其是处于开放前沿地域的乡镇企业文化,已

36、经脱胎换骨,发展成为较先进的企,业文化。(4)民营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企业文化。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经历了艰苦的创业历程,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成长中起了关键作用,有些民营企业发展的起点比较高,在科技、人才上又占据优势,因此民营企业文化中不乏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争夺市场的意识,更有现代企业的科技意识和人才观,特别是其中较多地体现了创业者一企业家个人的品格,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因此,民营企业文化具备鲜明的现代企业文化特征,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文化。但有些民营企业文化中也有传统家族主义文化的烙印,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3、按内容特质分类按企业文化的内容特质分

37、类,可以划分为目标型文化、竞争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务实型文化、团队型文化和传统型文化等。这是从中国企业文化目前的实际出发划分的企业文化类型,在国际上不一定具有普遍性。(1)目标型文化是以企业的最高目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具有这类文化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上都追求最高、最强、最佳,力争卓越、创造一流是企业最高精神境界,是企业的基本经营宗旨和管理哲学。(2)竞争型文化是以竞争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处于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中的企业,往往注重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经常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在改进产品和服务上殚精竭虑,努力拓展市场范围,延长经营半径,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企业把增强企业的竞争

38、能力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从企业精神的表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等,到处都渗透着竞争精神,体现着企业追求卓越、赢得优势的价值追求。(3)创新型文化是以创新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中蕴涵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变革意识和风险意识,一切从未来着眼,求新求变。高科技企业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型文化特征。(4)务实型文化是以求真务实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务实成为主流文化的企业中,表现出浓厚的说实话、办实事、重实效、一切唯实、不拘形式、反对浮夸和虚假作风的特征。这类企业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一个人的唯一尺度;把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企业内部从领导到员工都有一种鲜

39、明的诚实性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5)团队型文化是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类型强调以人为中心,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其企业行为特征是,一般采用集体决策方式,在工作中强调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鼓励员工和睡一致、爱厂如家,把精诚团结、共同行动作为取得经营优势和谋求企业发展的根本。(6)传统型文化是以突出民族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以及企业历史传统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一般在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以战争年代国营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企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的国有企业中较容易找到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积极敬业

40、、严细认真、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4、按市场角度分类按市场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这种划分,取决于市场的两种因素: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程度;二是企业及其员工工作绩效的反馈速度。(1)强人文化是一种高风险、快反馈的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在建筑业、风险投资业及娱乐业等行业较为普遍,它们具有孤注一掷的特性,总是试图赢得巨大成功,追求最优、最大、最好的价值,设计最诱人的广告。员工工作紧张、压力大,工作绩效的反馈及时。强人文化是倾向于年轻人的文化,虽有活力但缺乏持久力。(2)拼搏与娱乐文化是一种低风险、快反馈的文化。这种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往往是

41、生机勃勃、运转灵活的销售组织和服务行业,在这类企业中,员工们拼命干、尽情玩,工作风险极小,而工作绩效的反馈极快,这种文化造就了最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与娱乐实现最完美的结合。(3)赌博文化是一种高风险、慢反馈的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往往是一些拥有实力的大公司,在具备赌博文化的企业中,人们重视理想、重视未来,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会促使高质量产品的开发和高科技的发明,但效率较低,发展较慢。(4)过程文化是一种低风险、慢反馈的文化。这类文化一般是在金融保险业和公共事业中的企业产生的。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用完善的技术、科学的方法解决所意识到的风险,即做到过程和具体细节绝对正确无误。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中

42、的员工循规蹈矩,严格按程序办事,缺乏创造性,因为收入尚好,人员流动率较低,企业整体效率低下但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二)企业文化的模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文化模式是一种组织成员所普遍接受且长期存在的种文化结构,包括生活方式、劳动习惯以及政治和经济结构等。企业文化模式在这里被界定为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如果说,对企业文化进行分类主要着眼于文化特质的话,对不同企业文化模式的划分则侧重于不同文化特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因为一个企业中的文化具有多种特质,有主要的特质,也有若干从属的特质。企业文化特质(要素

43、)的构成方式千差万别,但主要的具有稳定特征的企业文化模式是可以区分的。1、按时间的继承性分类按时间的继承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传统模式中的文化特质基本上固守着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本企业初创时期形成的基本理念,与此相适应的企业行为方式和习俗、习惯等也保持原有的结构、态势,很少接受新文化,趋向于稳定、保守和封闭状态。现代模式则不同,它顺应社会发展、合乎潮流,能够广泛吸收现代社会文化的精华,并能不断创新和升华自身的文化,在文化特质和构成方式上都能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色。这种文化开放、灵活、适应性较强。2、按空间分布特性分类按空间分布特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

44、划分为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等。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的差别,仅以中西企业文化来对比就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企业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影响,其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显著的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和谐思想,以及重情感、关系等特征,管理中的非理性色彩比较强。西方企业文化则深受欧美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影响,更加突出个人价值、个人能力,重制度、重合同、重法治,管理中的理性色彩比较强。3、按现实性与预见性分类按现实性与预见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现实模式和目标模式。毫无疑问,现实模式即企业现实存在并实际发挥作用的文化特质及构成方式;目标模式即对企业文化未来发展模式所做的规划和设

45、计,反映企业所向往和追求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本价值,观体系的整体特征。企业文化目标模式也不是凭空设想的,它是以现实模式为基础,经过强化现有文化特质或增加新的文化特质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模式。4、按共性与个性分类按共性与个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一般模式和特殊模式。一般模式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模式,比如国别模式、地区模式等;特殊模式是针对一,般模式而言,是具有特定适应范围、领域或对象的企业文化模式。比如某类企业或某个具体企业的文化模式。5、按行业特性分类按行业特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不同行业模式。这种划分基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经营的内容、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管理方式都

46、不一样,文化特质及构成方式自然各具特色。如从核心理念来看,工业企业文化模式最突出质量、成本与创新意识;流通企业文化模式更强调顾客与服务观念;金融企业文化模式则把信用与信誉视为生命,并体现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交通运输企业文化模式中遵章守纪、安全正点的内容则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个多元的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企业文化的内核中包含着各种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是作为一种精神氛围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的,因此,它具有无形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任何无形的事物都是寓于有形事物之中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无形的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

47、素等通过各种有形的载体,如人的行为方式、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营政策等体现出来。人们往往是通过有形的事物去观察、分析、研究和培植企业内在文化的。无形性是指内容而言;有形性是对形式和载体而言。因此,企业文化是内容与形式、载体的统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企业文化所反映的基本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往往是概念性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内涵清晰而目标“模糊”。它不像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标准、规章制度、管理规范那样明确具体,它只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思想,一种价值判断,一种行为规则。它不会告诉人们每个问题用什么具体方式和方法去处理,它只会告诉人们应根

48、据什么样的思想和标准去处理每个具体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性的概念。但是,企业文化又是具体的,它由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习俗、习惯、传统等浓缩、凝结、升华而成。企业员工的每一具体言行都在不同的角度具体体现着企业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微妙的、暗示性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为人们提供着行为动力。(三)理念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认识、一种群体意识。但是,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认识都以客观的具体事

49、,物为其实在内容。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但它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被人所充分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也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待企业文化,它是理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了解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对于克服企业文化管理中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或束之高阁、只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四)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文化,它反映着企业的经济伦理、经营价值观与目标追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经济属性是

50、由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企业文化与“军队文化”、“学校文化”、“医院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等有明显区别。同时,还必须看到,企业不仅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而存在,而且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存在。从其功能来讲,它不仅有推动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功能。在中国,企业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具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文化也具有社会属性或一定的政治属性。况且,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也不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企业员工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层次,每时每刻都会受到社

51、会大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所以,企业文化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五)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统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最活跃的要素。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是超前的,往往最先反映时代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气息。企业文化的超前性决定了它的社会价值。但企业文化相对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对于企业设备的快速更新和组织的急剧变革等,往往显得变化缓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解决企业文化的滞后性,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组织的变革等及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与进步,是企业文化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六)吸收性与排他性的统一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

52、,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仍具有很强的吸收学习能力,能够吸收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变革中的积极因素,吸收其他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思想和经验;同时,对于与本企业文化主流相悖的其他思想意识也有相应的抵御能力。般来讲,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往往不具备这一特点。这个特点也是区分或衡量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之一。企业文化方格理论(一)企业文化学说的属性企业文化理论超越了泰罗制、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重视价值观的作用,谋求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因素的和谐平衡。那么,企业文化学说是否专属企业管理学的范畴?对此学术界有争议。本书认为,基于我国多数学者对企业经营与管理概

53、念的界定,企业文化学说已经远远超越企业管理学的范畴,成为一门跨越经济、管理与文化三大领域的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企业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规律,是受市场规律、管理规律及文化规律多重影响的。企业文化学说倡导“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即不仅包括企业员工,也包括顾客,甚至从更广义来说,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开展企业文化管理,其目的不光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凝聚力,而且要赢得顾客,取得效益,提升竞争力。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学说既有管理学属性,也有市场学属性。(二)企业文化方格论的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其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命的基因。这种灵魂、基因不仅有“人本化”的内

54、涵,也有“市场化”内涵;企业文化的优劣,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风格,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风格,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起全方位的决定作用。一个企业办得好坏,最终要看市场对它的认可程度。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好坏,其标准是什么?笔者在企业文化大视野(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说过:“企业文化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其优劣最终由市场来评价。”笔者坚信,市场评价标准是最重要也是最终的标准。毫无疑问,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看,其直接成效无疑会通过卓越的管理体现出来,通过激发员工个体的精神潜能和提高团队的战斗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体现出来。同时,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效还表现在对经营的推动上。如把企业倡导的以顾

55、客为中心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特有的文化风格,渗透在经营战略中,凝聚在品牌和经营服务行为中,体现在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中,最终,凸显企业的文化个性,提高企业商誉和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比如,“双星”和“耐克”两个运动鞋品牌,其每双鞋的生产成本只差25美分,但是售价相差56倍。这里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外,主要是运作品牌和蕴涵在品牌中的文化生活的差异造成的。运作企业文化,既要关注到员工,又要关注顾客;既要运用于管理,也要运用到经营。评价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好坏,其标准是什么?不光要看员工的评价,更要看市场的评价。因此,企业文化是沿着“人本化”和“市场化”两条脉络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既要关注“人

56、”,也要关注“市场”,要坚持“两点论”,二者不可偏废。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与有效性,集中体现在“人本化”和“市场化”强度上。“人本化文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同强度的结合,能够形成多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模式。这里所说的“人本化”,指企业对经营中涉及的所有的人的需求、价值实现和发展的一种态度和理念。这种态度和理念,驱使企业关心员工的报酬与工作环境、人际交往与自尊、精神需要与个人价值等;也驱使企业关心顾客及相关社会公众的价值与满意度等。这里所说的“市场化”,指企业对市场及竞争的一种态度和理念。这种态度和理念,驱使企业关注市场需求与发展变化,关注产品与服务创新,关注经营效率与效益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涉及这两个

57、文化维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强度的高低。有的企业偏重于“人本化”,有的企业偏重于“市场化”,有的则二者兼顾。在发展强度上,由低到高也有相应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强度,即可以建立一个坐标体系企业文化方格矩阵,作为研究企业文化模式的工具。(三)企业文化方格之“人本化”内涵美国企业家玫琳凯艾施女士回顾她成功的经验时说过:对我来说,P和L不仅代表“利润”(Profit)和“亏损”(Loss),同时也代表“人”(People)和“爱”(love)。优秀的企业文化超越机械的组织构架和狭隘的功利观,坚持人本化,重视员工和顾客,追求为员工和顾客创造幸福与快乐,把以员工为本和以顾客为本统一起来,牢牢植根于

58、企业本位,价值之中。企业文化方格之“人本化”维度,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体现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以文化人,激励人的竞争心和进取心;培养协作精神,形成团队心灵契约,实现全员的价值共享;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一方面追求人力资本的最大回报,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从企业营销角度来说,人本化就是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顾客满意系统和社会责任体系。(四)企业文化方格之“市场化”内涵企业文化方格之“市场化”维度,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提倡创新、追求效率,恪守信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体内涵是:(1)坚持市场中心

59、论。直面市场,以市场为中心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市场是恒星,企业是行星,行星永远围绕恒星来运行。(2)创新与卓越意识。善于学习,敢于挑战自我,创新自我,视今天为落后,志在追求卓越,追求速度与效率,追求更高的目标;善于打破今天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使企业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中。(3)反危机理念。能够在平稳发展尤其是快速发展中迅速找到危机点,建立完善的危机防范机制和应急机制。(4)适度冒险精神。敢于在市场博弈中承担经营风险,善于在风险中寻找更好的经营机会,并且善于行动,千方百计把好的想法变成现实。(5)借力法则。树立大市场观和大资源观,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从全球的视野去寻找合作伙伴,组合资源,借力

60、发展;捕捉市场机会,建立虚拟供应链,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提高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培育品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6)诚信原则。筑牢诚信底线,改变农耕民族狭隘的以家族为中心的诚信观,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普遍主义平等诚信观,加强信用积累,提高信誉,在与全社会信用机制建设的互动中,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五)在“人本化”与“市场化”的相互推动中建立“理想型文化”模式从企业文化方格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在实践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在企业文化管理实践中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一方面,人的主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