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同步教案(全册)_第1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同步教案(全册)_第2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同步教案(全册)_第3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同步教案(全册)_第4页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同步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备课(二下)备课教师:全册备课一、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较直观感性的东西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做来表达;学习主动性,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好奇心强、好动、好模仿,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活跃。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位置与方向”“磁铁”、“认识天气”、“动物与环境”、“科技产品”五个单元组成。位置与方向分为三个课时:前后左右、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我在哪里?叙述了确定物体位置的2种方法,一种是用“东、西、南、北”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它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另一种是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都有关系。生活中,这两种确定物体位置

2、的方法都有应用,不同场合下会带来不同的便利。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碰到“外出活动时向家人描述自己的位置”或“通过确定物体方位来到达目的地”的具体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方向,从而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磁铁分为三个课时:认识磁极、磁极的密码、指南针。学生对于磁铁非常感兴趣,从有趣的磁铁玩磁铁这些课题名称上看出来,有关磁铁的活动趣味性特别强。2002版教材安排在三下,新教材安排在一二年级,从教材编排顺序上也说明这部分内容学生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在科学知识方面,学生通过玩磁铁认识磁极、磁极的秘密这三课的学习,知道磁铁能对含铁的物体产生作用;磁铁总是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

3、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在探究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和现象;用语言描述科学信息能力得到提高,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有初步的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在科学态度方面,学生还保持很高的探究兴趣;能在任务驱动下,对制作指南针产生多角度、多方式的尝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方面,学生对于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认识不够。认识天气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本单元

4、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在34年级要求学生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教材内容出示的首先是“活动准备:搜集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天气现象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陌生,所以教学时采用信息搜集法,让学生借助图片直观形象的了解各种天气现象。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

5、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

6、物的影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入手,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研究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动物与环境单元课程内容(课标要求):本课所属生命科学领域。通过本领域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形成的主要概念:(1)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2)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本单元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的多种途径,来认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与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

7、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科技产品先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再制作科技产品。由常见的圆珠笔到近些年发展的磁悬浮技术,也体现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第1课圆珠笔的秘密,借助研究圆珠笔的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功能,意识到结构决定功能,并用这种方法去认识周围更多的科技产品。如果想制作科技产品,必须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第2课在了解磁悬浮玩具的基础上,通过制作磁悬浮笔架,了解技术带来科技产品的创新。第二课,通过对本册第二单元磁铁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也初步尝试了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指南针为人类服务。是在真实生活情境下,磁铁的性质还用

8、哪些真实应用,利用磁铁的性质还可以进行哪些发明和创新,学生还有很多疑问。本课利用“磁悬浮笔架”这个技术与工程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工程紧密结合,能够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为社会带来更多进步。三、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尝试搜集、分析资料的简单方法;能够从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设计或参与模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

9、是不断发展的。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想出一定的办法研究问题。五、教学措施: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

10、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角色扮演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参观访问科学欣赏七、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备课单元分析起始页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谣的形式,开启本单元的学习之旅。歌谣叙述了确定物体位置的2种

11、方法,一种是用“东、西、南、北”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它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另一种是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都有关系。生活中,这两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都有应用,不同场合下会带来不同的便利。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利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等可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与方向。科学探究:借助真实的学习场景,通过自主观察,能够利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学习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初步具有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意识。科学态度: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保持兴趣;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

12、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描述物质的位置与方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单元重难点重点:体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理解“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课时:3再加一节复习课。1前后左右本节课的教育价值:1.科学核心素养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有序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引发学生的方位知觉来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从用自己的“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延伸到用对方的“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促进学生对前后左右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2.方法获得方面:本

13、课为观察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对比观察法。让学生知道前、后、左、右是从比较中获得的,选取适当的参照物是关键。3.知识学习方面:本课是概念性知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是事实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知道可以用“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方位。学情分析:知识储备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上下、左右、前后等概念就进人了小学数学各种版本的新编教材,多数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学习了相关知识,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简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外,体育课上也有涉及“前后左右”方面的内容,如“向左转”、“向右转”等指令。认知特点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语言的表达往往依赖直接与

14、感性的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做到由此及彼的简单推理。困难与障碍虽然学生已有了前后左右的初步概念,但只是集中于模仿和看图说话式的举例,对理解物体的前后左右与观察者和参照物的选择有关还不够深入,更难以自觉认识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利用“前、后、左、右”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知道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的选择有关。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借助真实的学习场景,通过自主观察,能够利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学习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初步具有对学习过程

15、进行评价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和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学习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首拼缩写。它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健康等问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理解“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

16、件、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游戏引入我来说,你来指。老师说出“左、右、前、后”指令,同学们用手指也可以用“传球接力”学生按要求把球传给他左边、右边、前面或后面的同学。活动引入(室外)队列队形比赛,练习“向前看”、“向右看”、“向左转”、“向后转”等动作。二、活动探究(一)认识前、后、左、右1.队形转换活动一结束,就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思考你是怎样辨别前后左右的?预设:学生可能说不出具体的理由,这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前后左右是相对于谁说的,找出其中的判断标准。2.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以我们的左、右手为参照,右手的一边为右边,左手的一边为左边

17、。正常身体位置下,以脸为参照,面对的一方为前面;以背为参照,背对的一方为后面。(二)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活动一:以他人为参照,描述自己的位置1.明确活动任务:以他人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描述自己的位置,看看有哪些新发现?2.明确活动规则:(1)以中心的同学为参照,周围四位同学依次描述自己的位置。(2)小组成员轮流坐在中央,处在中央位置的同学以四周的同学为参照,描述自己的位置。3.小组交流发现的问题。预设:学生发现坐在四周的同学的位置在描述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坐在中央描述时,自己的位置也是在变化的。4.小组讨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形成合理的解释。5.师生共同小结:“前、后、

18、左、右”描述的是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有关,不是固定不变的。活动二:以“我”为参照,描述四周物体的位置1.明确活动任务:以自己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描述四周物体的位置,看看有哪些新发现?2.挑选两名学生代表,如图相对站立或向背站立,尝试描述四周物体的位置。3.学生交流从描述中发现的问题。预设:学生发现对于同一件物体在各自的描述中,结果却是相反的。4.小组讨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形成合理的解释。预设:两人面对的方向相反,对同一物体的位置描述也相反。5.师生共同小结: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和观察者的朝向有关。三、找毽子游戏活动安排:1.让每2个小

19、组自愿结合成对抗组,10名同学围成方形。2.一小组设置毽子的位置,对抗小组选2名成员,一名同学做引导员,根据寻找者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毽子的位置,另一名带眼罩寻找。3.两组轮换,记录找到毽子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少的小组获胜。安全提示:选择的场地应当平整而开阔,围成的方形要适中。拓展活动任务要求: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排在小组长的后面,但小组长却不在其他成员的前面,想想有哪些排法?回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知道了,还知道了。2.这节课中,自己表现得怎样,判断失误几次?3.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的小组是,因为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前后左右反思: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学情分析:知识储备二年级的学生大部

20、分知道太阳具有东升西落的规律。学生对东和西容易接受。认知特点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较直观感性的东西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做来表达;学习主动性,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好奇心强、好动、好模仿,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活跃。困难与障碍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不清楚,也没有实际观察过。二年级的孩子有一部分听说过可以用太阳来位置来判断方向,但是实际使用过的基本没有,学生判断南北,困难很大,特别是把南北和左右混在一起更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会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交

21、流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科学观察探究需要制定计划科学态度目标:对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感兴趣。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愿意倾听,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太阳的位置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为我们提供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难点: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视频资料。学生准备: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早晨、中午、傍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暑假里,小猪佩奇一家去大草原玩儿,大草原真大呀,一眼都望不到边,风景美极了,它们在草原上奔跑、打滚、骑马、喂养,一家人玩得可开心啦。

22、一直玩到傍晚,佩奇一家突然着急起来了,因为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们只记得是从东边进入草原的,可是草原上到处都差不多,东边在哪呢?同学们,你们能帮佩奇一家找到回家的方向吗?二、活动探究1.说一说根据前面的导入师提问:如果你们在野外也迷失方向,你们能找到方向吗?生:能,通过太阳可以找到方向。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根据你们课前的观察活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吗?2.画一画学生在描述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方位词:东、南、西来描述太阳在早晨、中午、傍晚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观察点上用手指划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说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

23、的。适时让学生完成活动手册或者教材中的画一画。3.小组活动模拟清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位置,辨认方向。(1)用模型摆一摆清晨、傍晚的太阳位置。(2)小组活动,利用太阳模型辨认方向。,选择一个时间(早晨、中午、傍晚)面向太阳,辨认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向小组同学说一说(注意描述句式),然后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继续选择其他时间,面向太阳,辨认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三、游戏巩固蒙眼走迷宫活动过程:4个同学一组。合作分工一名参与者,一名指挥员,一名安全员,一名观察员。4名同学在确定一个方向后,一名同学面朝这个方向站立并蒙住眼,1名同学做指挥员,用前进、停止,转向东,转向西等口令指挥参与同学走出迷宫。其

24、余两位同学课做观察员和保护员。轮流体验。四、拓展同学们我们知道怎么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了吗?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帮助小猪佩奇找到回家的方向?可是如果我们遇到阴天或者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辨别方向呢?五、总结反思1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反思:3我在哪里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等可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与方向。2借助生活场景和活动,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3.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保持兴趣;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4.了解“描述物质的位置与方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

25、难点:能综合利用“东西南北”和“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乒乓球、橡皮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乒乓球、橡皮、手帕或其它小物品。教学过程:一、火警笑话,创设情境某人家里着火了。她报警说:119吗?我家发生火灾了。119:在哪里?她:在我家。119:具体点。她:在我家的厨房里。119:说你现在的位置。她:我正在电话机旁边打电话。119:我们怎样才能到你家?她: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师:这个笑话可笑在哪里呢?如果打电话求助,那怎么描述自己的位置呢?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我在哪里,探究怎样描述位置更容易让别人找到你。2.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学生用手指出东、南、西、北分别在什么位置

26、。【设计意图:以笑话为导入,让学生低年级儿童在玩笑中知道生活中清晰描述自己位置的重要性。教学时以学生熟悉的校区为起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较容易进入课堂。】二、实地操作,探究新知:(一)用东西南北描述自己的位置1.教师让学生说出操场上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2.师生玩“说位置”的游戏。游戏规则:以操场上一个固定的景物为参照,小组同学分别站在景物四周的位置,然后描述自己在景物的哪个方向。看那个小组活动最有序、迅速。(二)用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1.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到固定景物的一边,提问:他们都在景物的东边,怎么描述他们的位置更准确一些呢?(借助远近描述)2.学习用远近描述位置。(1)

27、认识“远”和“近”。教师站在景物旁让学生描述教师离景物是远还是近,学生回答不一;教师指定学生A站在教师与景物之间,让其他学生描述老师与学生A相比谁离景物远,谁离景物近,学生异口同声:老师离景物远,学生A离景物近。(2)用固定物作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教师让学生们站在学校两个景物之间,如大门和花坛,离花坛近,离大门远。学生们根据两景物的实际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如:我离花坛近,离大门远。(3)用“非固定物”做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三位同学一组,站成一排,各人分别说出自己离谁比较近,离谁比较远。三人随意变换位置后,再次用远近描述位置。【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让学生说说四个方向的人和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情况

28、作】为认识体验的平台,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三、游戏训练,定点描述:1.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能准确的描述自己的位置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物品的位置,你能准确的找到它吗?2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来找全班分为四大组,10人一组:一人当组长,一人站中间,其余八人每两个人分别站在中间同学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活动开始时,中间人闭上眼睛,组长将物品藏到某人身上,然后描述该人所处的位置,如:物品在东边离你最远的人手里。中间人根据该描述找到物品。看哪个小组找出物品的速度最快。3.教师小结:将东、南、西、北和远近合在一起描述会让别人更加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

29、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内化知识。四、分享收获,拓展实践。1.教师指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2.教师提问:现在,如果遇到危险,你能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你的位置吗?学生根据课件练习位置描述。【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板书设计:我在哪里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左右反思: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科学

30、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描述物质的位置与方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知识乐园: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1、说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2、出示图片,辨别他们的位置。3、出示照片,说出每个人的位置。4、利用太阳如何确定东西南北?5、出示图片,最近?最远?学习的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科学殿堂:对于本单元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师生交流反思空间:你能得到几颗星星通过科学实验手册复习本单元内容。板书:知识树的形式梳理反思:第二单元磁铁单元备课

31、一、单元教材、学生情况分析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前两个课时,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第三课“做一个指南针”。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制作磁针,有一定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加深和扩展对磁现象的认识。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y”表示。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

32、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4.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6.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科学探究:1.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想法。2.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3.用记录表记录磁铁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进行思维加工,得出结论。4.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辨认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辨别磁铁的南北极,解决实验中和做指南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6.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制作磁针,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科学态度:1.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2.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

33、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3.体会在探究学习中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y”表示。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1.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2.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制作磁针,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四、课时安排44.认识磁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

34、铁有两个磁极。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科学探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科学态度: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

35、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2.这

36、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板(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

37、中记录下来?(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

38、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学生实验,教师巡视。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8.小结。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三、磁铁两极能指南北1.(演示悬吊法)让磁铁自由动起来,你们猜猜,它停下来后两个磁极会有什么现象?(演示三次)2.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磁铁都是这样的?我们桌面的小磁铁是不是也指南北。生亲自尝试得出实验结论(课本原文展示)四、作业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板书设计:认识磁极磁极:南北SN反思

39、:5.磁极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科学探究::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科学态度: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体会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学过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现在我们已经给两块磁铁正确标记上了南(S)、北(N)极,想想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共有几种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让我

40、们用添加了新标记的两块磁铁重做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吧,别忘记实验结果记录哦!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4.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5.小结、延伸。(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认识到了磁铁两极有南)极和北极的不同,并正确标识了实验用的磁铁的南极和北极。(2)我们现在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间相互排斥了吗?学生回答。(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所以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进行更简单的表述,谁再来说说?(“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四、拓展延伸1.对于其他

41、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吗?(用多种方法)2.资料阅读“磁悬浮列车”,课后制作一个悬浮磁铁.板书设计:磁极的秘密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反思:6.指南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科学探究:学会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能够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指南针做出评价,提出改进的想法。科学态度: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制作指南针产生新的想法,敢于尝试新的制作方式;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指南针在航海、航空、野外勘探和探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带来便

42、利。核心素养:培养与人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重难点: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制作指南针产生新的想法,敢于尝试新的制作方式;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准备物品:细线、吹塑纸、塑料杯。教学活动的组织(一)导入新课1.可以采用谈话法。师:前面两课我们通过认识磁极,研究磁极的秘密,知道了磁铁能指示南北,你知道古人利用磁铁的这一性质发明了什么吗?设计意图: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既梳理了本单元知识,又导入指南针的探究。2.用实物导入。“教师出示一种指南针,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指南针。老师接着说:看看你们小组的指南针可以分为几部分。”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

43、接进入认识指南针环节。3.利用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师:我们这个上课的教室哪个方位是南?学了这节课后你就可以借助工具准确地分辨出东西南北了。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场景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技术和生活间的联系。(二)探究活动-认识指南针1.学生探究指南针构造。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指南针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提供不同样式的指南针,活动开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指南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注意:对于一些简易指南针允许学生动手拆开看一看。2.教师讲解指南针。学生回答的指南针的构造可能与教材表述不一致或者不准确。教师可以结合图片用规范的科学用语讲解指南针的构造。由三部分构成:

44、外壳、磁针、方向指示盘。告知学生磁针是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磁针是磁铁如果让学生探究,难度是非常大的。现代的指南针主要由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组成。磁针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支架可以让磁针自由转动(用磁针演示支架的作用)。设计意图:认识指南针各部分的构造,是学习使用指南针的必备基础。让学生动手折开指南针,有助于学生了解指南针构造及其各部分的作用,并且为学生使用、制作指南针打下基础。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除去用支架以外你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即能固定磁针又能让磁针自由转动?”(可以放在水面上,可以悬挂起来)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打开思维,知道只要能想办法固定住磁针就可以,这样便于学生在后面的自制指南

45、针中进行创新。同时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指南针的共同特点,知道不管什么类型、样式的指南针都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3.指南针的发明,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采用讲科学故事的形式说一说。设计意图:落实科学态度目标“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探究活动-使用指南针1.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方法指导”。(1)把指南针放平,让小磁针自由转动。(2)小磁针静止后,转动底盘,使方向指示盘上表示北的刻度线与小磁针红色的一端重合。(3)对照方向指示盘确定方向。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让学生分组,按照“方法指导”上的

46、步骤,进行动手操作,实地辨别方向。如,实地辨别教室中黑板的方位。等等。注意:(1)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有的学生指南针放的不平,还有的太着急,不等小磁针静止就判别方向。(2)个别小磁针红色的一端不是指北而是指南。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的习惯与能力。科学阅读是重要的科学素养,浙江开发了专门的科学阅读资料,召开了科学阅读专题研讨会。(2)让学生学会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落实既定科学探究。目标“学会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能够用指南针辨别方向”3.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建议课上老师借助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指南针的用途。不同人对于辨别方向的需求不同。我每到一个

47、新地方,对于正确方位的需求特别强烈,一般会用手机上的指南针验证一下我对方位的判断是否正确。而现在许多年轻人没有这种需求。设计意图:了解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落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指南针对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知道人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让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用太阳辨别方向和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各有什么优缺点?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打开思维,意识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我们想到寻找它的缺点和不足就是创新的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探究活动-制作指南针方案一:分步制作。第一步先制作小磁针第二

48、步组装指南针,第三步调试指南针。1.制作小磁针。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方法指导:用磁铁的一端多次向同一方向摩擦钢针,钢针就有磁性了。然后,按照教材所提示的方法动手制作小磁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要适度。“手拿钢针切忌打闹(有的拿钢针当玩具吓唬同学)”;千万要小心,不要让针尖刺伤手”。如果过度强调安全的事项,学生会在科学探究中畏手畏脚。目前,还有许多四五年级学生酒精灯都不敢点燃。可悲!2.组装指南针。向学生介绍制作材料:小磁针、棉线、碗、水、吹塑纸、泡沫板、纸杯提出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制作方法、步骤,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出能指示南北的指南针。3.调试指南针。主要看

49、小磁针能否自由转动,是否水平摆放,怎样改进。设计意图:分步制作让学生提高操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制作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借鉴规范操作的流程和做法。落实科学探究目标“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指南针做出评价,提出改进的想法。”缺点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意。方案二:放手让学生制作。教师把制作材料分发至各小组,介绍说明材料:缝衣针、磁铁、小磁针、棉线、碗、水、吹塑纸、泡沫板、纸杯然后,直接放手让学生制作。提出要求:看哪个小组制作指南针的办法多。学生可以选择小磁针,也可以自己制作小磁针,可以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可以制作悬挂式指南针,还可以制作支撑式指南针。设计意图:这种方案,给学生大的发挥空间,利于学生创新,落实科

50、学态度目标“对制作指南针产生新的想法,敢于尝试新的制作方式”。缺点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易制作出可行的指南针。比如,制作的“小磁针”无磁性,制作的指南针站不住,小磁针不能自由转动等等。(五)拓展活动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制指南针的使用。设计意图:一课时进行本课教学,很难把此拓展活动自在课内完成。放到课外,不占用正常科学课时间,对于科学学习兴趣高的同学来说又是一个有趣的可行的拓展实践活动。板书设计:指南针认识指南针制作指南针反思: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科

51、学活动手册。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知识乐园: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磁铁有两个磁极、静止后会指向南北方向、磁铁的北极和南极、磁铁的异极相斥和同极相吸。用树形图展示梳理。科学实验手册的4到6页预设:4页内容中应该没有疑问。5页第二题:小磁针南北两极先分清楚,根据性质再进行判断。6页中的最后一题,制作过程再次梳理一遍。学习的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科学殿堂:对于本单元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师生交流反思空间:你能得到几颗星星通过科学实验手册复习本单元内容。板书:知识树的形式梳理板书设计:树形图反思:第三单元认识天气单元分析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

52、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天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

53、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物的影响。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7多样的天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阴、晴、雨、雪、风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这几种天气现象描述天气;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天气

54、符号记录天气。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乐于表达、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天气现象的多样性,产生探究天气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用阴、晴、雨、雪、风等来科学描述天气现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天气现象的图片,现在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吧。小组分享师:请每个小组选一张你们最想交流的图片,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学生上台展示图片,说一说是什么天气现象,然后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师: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天气现象,看来天气真是变化多样

55、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多样的天气”板书课题),黑板上贴着这么多图片,我们分类整理一下吧,你想怎么整理呢?说说理由生预设:按照有没有太阳、是否下雨、是否下雪来分吧。师:你的想法不错,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分类方法一起整理一下吧!学生分类整理师:哇,原来这么杂乱的图片,现在经过大家一整理,立刻变得井然有序,看来分类整理是个好帮手,我们要和它做朋友。【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选出有代表性的图片全班展示,并张贴在黑板上。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遵循了“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

56、习的主体”这一课程理念,让学习真正发生到学生身上。全班展示每个小组的图片,可以掌握学生描述天气的语言,为下面的整理分类做好铺垫,这里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类整理环节,让学生经历搜集、交流、整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科学解读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天气”一词,但是并不理解科学中“天气”的含义,本课需要学生学习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初步认识地球物质不断变化并且互相影响形成各种自然现象。因此本节课从天空和大气变化两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天气,天空中太阳的变化影响阴晴,大气中水蒸气、温度等的变化会带来雨雪等不同天气现象,这里仅作

57、简单介绍。】(二)探究活动1、常见天气现象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片的信息,具体说说每一种天气现象么?生预设:晴天的时候太阳很好,蓝天白云,太阳不好的时候是阴天,天上的白云变的阴沉沉的,有时还会下雨,有大雨、小雨、暴雨等天气,冬天还会下雪,有雨夹雪、小雪、大雪等,所有的这些天气都可能伴随刮风,有微风、大风还有台风呢!师:你们说的真全面,像阴、晴、雨、雪、风等都是天气现象(板书)我们结合一个微课再来感受一下这些天气现象吧。(播放微课)如果我们要给别人介绍某天的天气,我们可以怎样说呢?生预设:可以说某天是晴天(阴天、小雨、小雪)【让学生根据分好类的图片再来说说,需要学生从几张同样天气的图片中找到这一

58、天气的主要特点,结合微课,充分感受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科学认识。然后让学生介绍某天的天气,学生能用阴、晴、雨、雪、风等词语描述天气现象,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本环节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交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为教学服务,这里微课的介绍形象直观,让学生如身临其境。】2、设计天气符号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种天气现象,那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情况的呢?生预设回答(天气预报,手机,电脑,电视等等)师: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天气变化预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准确

59、,这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则天气预报,请同学们仔细听,看里面涉及了哪几种天气现象。(教师可将天气预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晴、小雨、雾、6级风、大雪等)师:我们如果想记录这些天气现象,用文字是比较麻烦的,你有没有简单的方法?生预设: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符号师:好办法,那同学们就发挥想象力,选取两种天气现象来设计一下吧,填在记录表一里。生设计符号并展示(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设计出了这么多天气符号,每个人的符号都不一样,别人就无法看懂,为了规范和统一,我们看看电视台播报天气时用到的天气符号吧。视频出示)有了这些天气符号,我们就可以简便快速的记录天气了。【本环节先利用过渡语: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60、这么多种天气现象,那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知道天气的呢?承前启后引入下一环节。学生知道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途径很多,通过播放天气预报,一是让学生感受如何从天气预报中获知天气,二是为后续设计天气符号做准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符号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符号记录较为方便,这里可以对学生的设计进行鼓励性评价。同时教科书出示电视台播报天气时用到的符号,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表示天气的符号,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识别这些符号,并能用这些符号记录天气。学生设计的符号和标准符号做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标准符号的必要性即可】(三)生活应用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