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_第1页
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_第2页
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_第3页
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_第4页
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从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特 征。(一)基础性小学语文知识的学前启蒙和正规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 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 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获得的语文知识,应对促进学生今 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基础性的知识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为学生今 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根据我国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根据小学语文教学 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小学语文学科总的基础目标可作如下概括:.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见部首,一年级应认识1000个左右高频字,其中400个左右会写;二年级应认识2000个左右

2、 高频字,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五年级后应认识国家颁布的全部2500个常用字和 500个左右的次常用字,其中2500t左右会写。能用铅笔、钢笔(能用毛笔更好) 正确书写,并有一定的速度。.拼音:掌握所有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熟悉书写 规则和拼音方法。认识大写字母。.词汇:掌握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由常用字构成的约8000个常用词语(含成语)。.语法:知道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和数词、量词、副词、 连词等基本词类的一般特点。了解汉语基本句子的形态,知道一般复旬的基本结 构。.作文:知道简单记叙文、学生最常见的小议论文、应用文和诗歌的基本 样式及特点;熟悉一般表达方法

3、和最基本的文章结构方法。 能在规定时间内写一 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文章,语句通顺、思想健康、立意新颖,有 真实感受。知道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会正确书写。.朗读、背诵、说话: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轻、重读和适当停顿;五年在课内和课外应有100120万字的阅读总量,懂得常 用语文工具书的查法;能熟练背诵指定的名篇佳作,至少能记住 100篇可作为范 例的文章;在当众发言前,能记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顺序等; 能用普通话当众 回答问题或与人交流,能连贯、得体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果说,一个小学生能全面达成以上目标,即可认为其语文基础已够扎实的 话,那么,除此之外的

4、知识就是非基础的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 发展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非基础的知识是可以的,但是在课程和教材中若随意增加非基础的内容和要求,就会造成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益。反之,在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中,如有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经常被忽视的话, 无疑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二)人文性从学科联系和学科德育的角度看,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 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多 年来,我们见到的各种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中无不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不仅在选作课文的童话、诗歌、散文、小说里,在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里,在与 学生的任何语

5、言交流中,甚至在大多数实用文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人类应有 的美好情感。如果说,文以载道的“道”中除了政治思想内容之外, 还应包含人 类所有灿烂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话,那么,文以载“文(文化)”或文以载“情” 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文化情境,以文激 情、以情激情、以境陶情,才可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优美、高尚的 人文情境育人。只有工具性而没有人文性的语文课是不可思议的,大概事实上也 是不存在的。语文课程和教材除了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外,还应使其达成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人文目标:.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知道中国在 世界上是一个

6、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应初步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 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热爱祖国 优秀文化的情感。.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为集体服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 感,热心参与适合儿童参加的公益活动;初步具有坦率、真诚、合群的性格和乐 于助人的高尚情怀。.初步具有热爱学习,并善于在实践中、劳动中学习、向优秀人物学习的 品质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初步具有良好的意志品 质和学习习惯。.对自然美和人格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初步具有健康的审美观。.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懂得爱惜自己的声誉,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信自己只有通

7、过学习和努力,自己所预期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明白任何人的 帮助都是暂时的和有限的,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努力。我们若在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编写中紧紧抓住上述人文目标,就能不断给学生以学习动力,也抓住了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三)部分工具性我们说语文只具有部分工具性,首先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语文 产品确实并不都有工具性。一般地说,如果不是在打比方,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那些催人泪下的情节和那些美好、独到的意境不具有这种工具性,其所具有的主 要是形象性和思想情感的感染性; 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的新闻、 社论等所表 现出来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也不具有这种工具性,有的只可能是舆

8、论本身所具 有的工具性,而不等于我们常说的那种语文工具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只有 语文工具书才具有语文工具性,而实际上语文工具书和小学语文教材一样, 所应 具有的只是典范性和可查找性。尽管上述这些离开了语言文字,一切就会化为乌 有或根本什么都谈不上,但是,这就如同任何一部自然科学著作或一部哲学著作 离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同样也什么都谈不上一样,其中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 科学精神并不等于语言文字。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才能 获得的、用来从事下一步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语言文字材料本身。换句话说,语 文这个工具常常仅限于语文形式或语言文字材料这一半。另外,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把语言文

9、字看作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而不看作是 思维和表情达意的材料。殊不知,从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功能看,语言是思想的直 接现实,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外壳,主要体现的是材料性而非工 具性。写文章、说话有如盖楼,语言文字基本上是起着砖瓦和预制件的作用而不 是起瓦刀的作用。因此,我们说语言文字是基础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有时包括 文字)是材料和载体更为切合实际,这是说语文只有部分工具性的又一个原因。从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实践性、累积性和外显性特 征。(四)实践性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过程看,记住语文的实践性特征更为重要。小学语 文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10、学生离开了丰富多采 的语文实践活动,即便在语文课上能够学到一些知识, 也因不能运用而无法巩固 和转化为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实践和语感培养为基础,把默读、 朗读、背诵、说话、书写、作文六项主要语文技能作为学生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像对待外语一样,把语文技能分解成“听”、“说”、“读”、 “写”四大项,但是实践证明,“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通用能力,并不能像“读、背、说、写”那样形成可灵活运用的语文技能技巧。对于正常儿童 在学前阶段就早已听懂、听熟的母语来讲,“听”的训练基本上仅囿于“注意 听”的范畴。过去我们对于“听”的所有切实可行的要求,几乎都是通过“注 意

11、”来解决的。“听”对于学习语文的要求是如此, 对于学习其他任何知识,都 概莫能外。反过来,“听”也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如语文老师常对学生说 的:“你只是听,所以你忘了;而你读过了,所以你记住了;你运用了,所以你 理解了。”因此,应强化朗读、背诵、说话、书写和作文在语文实践中的地位, 借以促进倾听、观察、归纳、联想和想象等一般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实践 只有技能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用于实践的一般能力的培养。简述如下:.听话能力:作为一种注意的能力,应能做到专心倾听他人讲话,听清音 节、听准音调、听懂意思;听记一段话时,不遗漏主要内容。.观察能力:观察细致,能按照合理的观察顺序观察;善于发

12、现事物的特 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读解能力:知道阅读、感知和归纳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步 骤。.联想和想象能力:善于即时联想,想象比较丰富,能把分散而有一定联 系的知识条理化和结构化。.创新能力: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凡事都有好奇心,善于自主学习和独立 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和选择计划,形成可行的实践思路。看问题不墨 守陈规,敢想并敢于动手操作。语文课程和教材要使学生达成上述能力目标,就必须创设让学生能主动探 索、自学自练和自主评价的问题情境, 必须以培养语文表达、传承和交际能力为 重点。事实上,儿童的聪明才智大多是在他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五)累积性从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

13、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靠集腋成裘、 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积淀,主要是依照不断地感悟范例、积累范例、比较和运用范 例的方式来掌握。这种累积性首先是基于语文学习需要自我不断感悟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只是听老师讲就非常不够,总是要经过初读、细读和深读等几个感 悟阶段,才能真正理解这篇课文。如果只读一遍两遍,无论你怎样精心,也只能 做到了解一个大意,而不会领会深透,要体味并掌握文中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就 更加难以做到。只有不断领会,才能偶然得之。这种累积性还基于语文训练需要不断反复这一特点。我们看懂一篇课文并不 难,做到流畅地读背说写似乎也不是很难, 但是要学得很好,达到熟练掌握的

14、程 度,就不容易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读书历来讲究复读和涵咏,背诵历来讲究复 背,写字历来讲究历练,作文更是讲究多写和反复修改。只有不断进行语言积累、 思想积累和经验积累,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累积性还基于语文学习需要将大量外在的语文材料不断点化成学习者自己的语言和精神这一特点。要学好语文,书读少了不行。但是教材的选文不具 有可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更不行。作为教材,选文还要脍炙人口、感人肺腑, 语言优美、琅琅上口,要值得读和背;有些段落的结构、句子的形式及大量的词 语要值得模仿和尝试着运用。总之,累积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又一大特点。(六)外显性从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看,大部分都是可外显的。

15、语言有声,文字有形,都 是可以外显的。朗读、背诵、写字、说话、作文等语文基本技能在学习和运用时都是可以外显的,都具有向外传递信息的功能,即宣传和交际功能,所以相对于 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水平来说,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最容易当众展示和让他人感 觉到的。一个人在朗读时,人们通过欣赏,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程度如何;一个人 在背诵时,人们通过聆听,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理解和记忆水平; 一个人在书 写时,人们通过观赏,即可大致知道他的书法水平、审美取向或文字速记能力; 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时,人们通过倾听,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认识水平、 演说水平及文学水平等;一个人在作文时,也不自觉地显示出他多方面的语文

16、才 能或不足。朗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接收信息,还是为了传递和表达信息;背诵 的初衷,当然也不只是为了接收信息和陶冶情感, 可能更是为了展示某种信息和 背诵者的语文才华。如果说,一个人的书写或作文常常是为了给人看的,那么, 他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绝对就是给别人听的。总而言之,朗读、背诵、写字、说话、作文等语文技能训练既是一种学习活 动,又是一种展示性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种以学生的展示性 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书声琅琅”应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明显的特点。 人们在 进行积极的语文学习活动时,在主观上可能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 但在客观上却 一直都在展示着他的语文水平。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和教

17、材应给学生进行自主学 习和充分展示语文水平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成功意识、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 的重要跳板。从学习对象和内容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广域性、开放性和易学性特 征。(七)广域性从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范围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文世界有多大,小学语 文所涉及的范畴就有多大。.若从联系生活这个角度看小学语文,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离不开小学语 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几乎都要用到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知识在人类社会无所不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外延究竟有多大不清楚。 我们只知道小 学语文是人们随处都可听到、见到和感受到的。小学语文学科的内涵有多少,还 是不清楚,我们只知道许多大文豪在晚年

18、还能够背诵的优秀诗文,有不少其实就是小学语文课文。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我们还想说,生活中到处都有小 学语文教育。.若从学科结构体系这个角度看小学语文,其知识体系可涉及语音学、文 字学、语法学、词汇学、语用学、逻辑学、文学、哲学、美学等诸多范畴,能力 体系更是涉及了阅读学、朗诵学、演讲学、写作学、心理学、交际学、书法等多 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为了从各方面丰富和发展小学 生的语言和思维,近年来的诸多语文教材均选入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各种体裁的文 章,内容更是涵盖古今、广及宇宙,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均有涉及。小学自 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虽然主要不是介

19、绍语文知识的,但还是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从历史沿革到当今社会发展,人类悠久的 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精神财富,要靠语言文字来珍存和传承,现代社会政治、外交、 经济、教育、文艺、军事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要靠语言文字来表述与沟通,其中大 量的内容都可与小学语文相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材选篇的内容一定要广泛, 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 只要能够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密切联系的好文章,经过精心编排和文字加 工,都可以用来做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热爱生活,真正学好小 学语文。(八)开放性小学语文与中学、大学语文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分野,有许多小学课文内 容在中学教材里也可看到,只是篇幅比

20、小学教材略长一些罢了;有些大学语文课 上讲的诗篇其实就是小学语文传统课文, 只是教学要求有所不同罢了。小学语文 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具有开放性的。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 申请书、说明书八种文体的写作,有一半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已开始学习; 其余在 五六年级教学中要有所涉及。而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用于高考的考试说明规定:语文高考只考查这八种文体。再如,高考考 试说明中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需考查的八种修辞格,同样也是小学语 文教学的内容。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角度看,国家制定的简化字总表常 用字表新旧字形对照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点符号用法表现代汉 语通用字笔

21、顺规范以及汉字部首规范等等在大、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及其 社会实践活动中执行起来,其标准大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样一来,小学语文学科 的教学内容就不只是个基础性的问题, 它是与中学和大学呈开放和连通状的。 小 学语文的知识结构也不是宝塔型的, 而是全面向外开放的。反过来,它又常常是 起铺垫作用的。因此,在小学里,要想把每个所谓知识点都一下子学深讲透,不 但没有必要,而且有害无益。小学语文教材还应该体现学科的开放性。教材选篇的开放性在于它的典型 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材中阅读与积累的开放性,要体现课内课外密切 结合,练习形式多种多样,答案最好不“唯一”,因为语文中的语义和表达方式 本来就不都是唯

22、一的。识字提倡多认多复现,这样才有助于提前读写;而写字练 习的要求则不可追求一次到位,也不可能做得到一步到位。只能适当放缓一些, 使其逐步到位;教材中的练习要精,部分练习可选做,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思维,做到丰富性与条理性相结合,复杂性与简明性相统一,广域性与开放性相 联系。(九)易学性从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看,其广域性、开放性特点,也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 的易学性。都说语文难学,也到处听说语文难教。实际上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 因为语文有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所以做一个语文专家很难,但是对于语 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来说,并不难,小学语文学科应是最容易学习和普及的学科之一。理由如下:.语

23、文最容易接触和运用:一个幼儿最先听到的是语文,最先说出口的是 语文,最先认识的文字是汉字,最先写的和写得最多的字是汉字, 最先背诵的是 唐诗,阅读得最多的书是语文类的图书。 一个人到了垂暮之年,可能许多学科的 知识都忘记了,但是他还可以读报,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讲文学名著;一个从未上 过学的文盲可能不识数,但是可能很会讲话,无疑也听得懂别人说话,有的还会 写自己的名字。听话说话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 尽管任何功课对于不同的学 习者来说难和易都是相对的,但是就语文学科来说,这种易学性是其他学科所不 能比拟的。.到处都是语文媒介: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唾手可得,中文报刊浩如烟海, 广播电视几乎家家拥有,

24、大街小巷的中文广告和招牌铺天盖地, 无论是谁,只要 想学语文,就能学到语文;在教师和家长精心指导下,许多语文媒介都可选作临 时教材使用,而且在任何地方都能学习。在大城市里,还有几个孩子不认识“肯 德基”和“麦当劳”这几个字呢当然, 在生活中也可以学数学,但是必须先把生 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学习,而学习语文就无须这种转化。这也是其他许多 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最适合自学。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如果认识了 500个字,学会了汉语拼 音和查字典,那他就初步具备了自学语文的能力。 如果再有一套非常适合他学习 的语文教材,他只要想学,即使没有教师,也能学习。这是因为好的教材中没有 更多的基本原理、规则和复

25、杂的公式需要老师讲解,不会有也不应该有他无论怎 样努力也读不懂的课文,只有吸引他去阅读的更多更好的课文。语文学习是自我 感悟型的。当然,如果有教师教,而且教得好,他会学得更快更出色。反过来, 如果让一年级学生自学其他学科的知识,大概就没有这样轻松了。.语文的内容最容易记。语文的内容最具形象性和情感性,而具有形象性 和情感性的内容,人们一般是用左右脑协同记忆的,因而记得牢;语文的内容是 最直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而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是最容易产生联想的, 联想记忆法是最可靠的记忆法之一。由于语文是生活之花的随处可见的表现形 式,因而语文的内容复现率和使用频率最高,这几条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26、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毋庸讳言,语文课上追 求花架子、费时多而效率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经常看到,教师 在课上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一串并没有多大思维训练价值的问题去诱导学生 回答教师板书时所需的那几个词,而不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朗读、背诵、说话、书 写和作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和语文创新, 想方设法去发掘、培养和展示他 们的语文才华。另外,当前的语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和练笔, 作文评改总是几何 套话,缺乏具体指导,考试目的不明确,考试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考查真实的语 文水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让人们觉得语文难学的重要原因。诚然,小学语文学科还具有政治、历

27、史和地理等人文学科所共有的特点如思 想性等,恕不赘述。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如牢牢把握住上述九个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会得心应手,小学语文教学就不至于经常迷失学科方向,其 困扰数十年的效益低问题也会有望得到解决。(二)情感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的表现是,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 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 赖。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 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 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 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 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

28、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融洽的有利于教学的心理氛围。用富于形象、生动、 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象等 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当然,创设情 境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 语言描述等均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 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 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在讲授过程中才会充满愉悦。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教师

29、只有通过自己 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本学 科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明确语文课程性质,突出学科教育特点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许双全在我省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两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教学中,广大教师依据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特点、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有效地改变了语文教学的面貌。但不容讳言,实验区一些课堂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略语文课程性质,片面理解语文课程的基

30、本理念,过分盲目偏重学习内容的新奇或学习方式的翻新,追求单一、新颖、轰动的课堂效应的倾向,导致语文课迷失了学科教育特点,偏离了主要目标。例如,有位教师教开放性识字课 车的世界,先让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带的各种玩具车; 再指导学生看图认识图上的车,并对应图画找出车名词语读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喜欢并了解的各种车的性能作用,进而想象发明各种新车; 最后,教师还讲述了一个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和悲惨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事故的原因,认识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站牌等交通安全设置和标识,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整堂课上,学生倒是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对各种车

31、的性能作用和交通安全常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以及交通安全意识等也 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然而,作为一节语文课, 对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要求认识和书写的生字、词语却未指导学生反复认读、仔细辨识、强化记忆和练习书写;对小组合作交流、讨 论,仅重点了解了谈论的内容和获得的认识,并不关注口语表达的优劣,当然也未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的课,显然偏离了主要目标,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未恰当地作用于主要教学内容, 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违背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使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难以同步发展。又如,有位教师教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前,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作用

32、,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制作了精美、完整的课件。不仅有创设情境的雪花纷飞、白雪覆盖大地的场景,还有展现课文内容的连续动态情景画面:小动物快乐地来到雪地里玩乐嬉戏,用脚印“画”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以及相互问答“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等。一开课就放有 关这篇课文内容的连续剧,再加上教师依照课文内容发展的旁白、提问,倒是既生动形象, 又趣味浓浓、线索清晰。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情境中,确实也一下子就轻松愉快地认识了可爱 的小动物,看清了图像内容和画画的方法,明白了青蛙没参加的原因,了解了全部课文内容。 最后,教师仅对照课件映出的课文, 组织学生交流了一下得到的认识、感受和青蛙冬眠的知识,扩展说了说其他冬眠的

33、动物,并认了认生字,练了练朗读,就完成了本课教学。 殊不知,这种基本不翻课本, 不让学生认读课文, 不指导学生练习汉字书写, 撇开了语言文字的认读 记忆和感受理解,缺省了通过语言文字对其描述的语言形象与内容进行具体感受、思考和想象,从而获得认识与感悟的过程,而主要靠学生直接观看“反客为主”的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图像,获得直观了解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过程,恰恰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等课程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再如,有些教师教乌鸦喝水 司马光称象等课文时,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分偏重 求异思维训练的倾向。往往初

34、读课文认认生字后,就抓出课文中的创新思维训练点,让学生离开课文漫无边际地想象,寻找乌鸦喝水、司马光救人和曹冲称象的新奇办法,而对课文语言文字、重点词句、整体内容、思想意义等的理解、思考和感悟则轻易放过,既使创新能力 培养缺乏知能基础,又窄化了课程目标,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诸如此类的案例,都在单一显性效果的遮掩下,丧失了语文课程本质和学科教育特点。所以,实施语文新课程最重要的问题, 就是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与学科教育特点,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 并始终围绕这一主要目标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诸因素的协调关系,整合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 主次分明、特点突出地开展既有语文教育共同特性, 又具有具

35、体教 学内容个性特点的语文教学实践,才能从整体上真正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根本改变语文教学的面貌。要处理好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正确认识学生、教师和教材的关系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从新课程的根本教育目标和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三者的主要地位与作用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材则是学习的凭借。但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就一些较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课例,针对其实际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师生教学的行为趋向、作用过程与受影响情况等来看,三者又呈现出主、 客体不断互换,并互为对象,相互作用、

36、影响,协同发展的状态,构成了既适时止行、相互 转换,又和谐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目标、内容一致,行为、动 作协调,作用、影响交互,波澜起伏、层层推进,不断良性发展的过程,利于最大限度地达 成课程目标。只有这样以辩证的、运动的哲学思想方法具体认清三者的关系,才能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和影响,协调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优 质高效地达成课程目标。这样,才可谓从根本上关注和尊重了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学习。而不致造成或者由教师一统课堂,牵着学生讲、问到底;或者教师不敢讲解、提示、 点拨和指导,放任学生自流学习;或者学

37、生一 “触”就完全脱离教 材,凭空想象、思维和扩展学习等不良倾向的发生。(二)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个性目标和共性目标的关系语文教学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及所构成的语文材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 展。而语文材料又是交流知识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工具,它必然包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材料中的语言文字与其思想内容两者具有共生互存的关系。学习语文不可避免地连带着对其思想文化内容的学习,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与教育。这一特点就使语文课程自然而然地具有了个性的学习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与其他课程共性的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文化教育两方面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

38、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各项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个性目标;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则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共性目标。就学生的发展说,两者同等重要;就语文课程特点来看, 则具有基础性目标与扩展性目标的区 别和关系。为此,语文教学要全面达成课程目标,又体现出学科教育特点, 就应首先立足基础目标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借助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表述的内容的认识与了解,相机同步融入共性目标的教育培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使两者相辅相成。而不应人为地割裂两者, 分

39、在不同教学环节各行其是, 更不应片面地偏废某一方面目标, 造成或偏重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或偏重思想文化教育的跛腿倾向,使语文教学丧失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学科特点。(三)有机融合语言文字学习和思想内容理解的关系语文材料是语言文字及其包涵的思想文化内容和谐共存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 以,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仅对语依据这一特点,语文新课程教学就应彻底摒弃过去那些或者离开课文思想内容,言文字的字面意思和表达特点进行烦琐理解、琐碎训练,强迫学生僵化认识语文表达规律,育效果等割裂语文本质和全面的课程目标,泯灭课程基本特点的做法。语言形象和整体语文模一味追求思想教从具体阅读

40、语言文字并联系课文整体使之互相依托、 互为机械培养语文运用能力;或者漠视语言文字的基本意思、 具体内容、 型,仅抓出个别重点词句、语段深挖细掘,刻意进行思想内容的反复解析, 入手,同步理解语言意思,感受语言形象,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和语言形式, 领会、感悟课文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特点,从而有机融合两者的关系, 基础、相互促进,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理解、感悟的训练,体 现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四)切实处理课文学习和扩展学习的关系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工具,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象、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和对待社会的态 度与情感。课文则是从浩瀚的语文材料中精选的内容经典、文字典范的优秀篇章。因此

41、,无论从课文内容理解,还是从语言文字学习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都应同时加强课文学习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语文课程资源与同类文章进行的扩展学习,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体验,促进理解与感悟。同理, 从学习过程与方法角度看,课文学习是认识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 法,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学习;扩展学习则是在课文学习基础上,补充内容进行的或扩大视野,增强学习感受,以丰富积累,加深课文理解,巩固认识,或运用所学,加强实践体验, 以学习运用,提高实践能力,发展智力,具有强化认知和学习运用性质特征的实践性学习。 两者也具有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和作用,都应重视和加强。但是,两者相比,课文学习

42、毕竟是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为学生发展打基础的基本学习任 务;扩展学习则是更长期更广泛的学习任务。鉴于课堂教学时间常数的限制,以及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的主次关系,知能基础与知能发展的递进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则应分清孰重孰轻、 孰先孰后,首先对课文学习给予足够重视,给足时间充分实践,力求全面完成学习任务。在 此前提下,也应抓紧时间或适当精简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和知能训练需要,结合具体内容和教学环节,相机进行一些必要而切实可行的扩展性学习实 践,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成效。(五)恰当摆正文本学习和借助辅助媒体学习的关系语文学习主要借助

43、文字这个媒介,通过阅读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一方面理解其思想内容,获得正确的生活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技能与经验,提高生活能力和 思想修养,一方面学习语言文字,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化积累,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与运 用语文的规律、特点,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学习性活动。因此,语文课程具有生活修养教育和语文素养教育双重目标。这一课程特点正是与其他学科基本只要求掌握文本内容, 只要能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教学内容,可以任意借助其他学习媒体,采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不同之处。依据课程目标和这一特点, 语文教学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