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学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学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学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学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课劝学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目标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常用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栏目索引自知自疑自学在前互动互学交流深化点击主题积累素材文苑氧吧生成素养(6)跬步( )(7)骐骥( ) (8)驽马( ) (9)须臾( )(10)舆马( )1.读准字音(1)靛青( ) (2)蓼蓝( )(3)槁暴( ) (4)砺石( ) (5)舟楫( ) 自知自疑自学在前语言积累答案(11)二螯( ) (12)蛇鳝( )(13)跂而望( ) (14)锲而不舍( ) (15

2、)金石可镂( )dinliooljkuq jnyyoshnqqilu2.理解词义(1)通假字 使之然也: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答案通“煣”,使弯曲通“又”通“智”,智慧通“性”,资质、禀赋答案生君子生非异也:蛟龙生焉:(2)一词多义一骐骥一跃:用心一也:利非利足也:金就砺则利:名词,通“性”,资质、禀赋动词,生长数词,一形容词,专一形容词,敏捷、快形容词,锐利、锋利答案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神明自得:于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善假于物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任于败军之际:黄鸟于飞:形容词,明达名词,智慧介词,从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入动作的对象,向介词,表被动

3、介词,在动词词头,不译答案而蟹六跪而二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表并列,和、与表顺承,于是、就表递进,并且、而且表转折,然而、可是表修饰表假设,如果(3)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答案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学问广博精深。验、检查。参加,参考。强,文中指声音宏大。疾病;快。答案假舆马者古义:今义: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借助,利用。与“真”相对。金属制的刀剑等。金银。爪子和牙齿。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

4、。答案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蟹腿。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容身,托身。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4)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故木受绳则直:用心一也: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答案3.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蟹六跪而二螯: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5、被动句,语意被动省略句,省略谓语“有”品读感悟答案一、图表知全局朗读全文,用图表的形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细读析文本1.本文题为“劝学”,其中,“劝”为何意?以此为题,有何作用?答案“劝”是“劝勉”的意思,在文中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答案2.课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它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1)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作者是借助在学问品行上成功的人士的话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比自己直接说

6、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使观点更具权威性。(2)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3)中心论点与各部分之间是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答案3.朗读第二段分析:本段运用了五组比喻句,这几组比喻句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答案(1)五组比喻句分三层意思:“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推论出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和参省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2)这三层意思呈递进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

7、了学习的重要性。答案4.朗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使用五个比喻句谈到了与学习紧密相关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答案(1)作者先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2)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要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的重要性。答案5.朗读第四段思考:本段使用了十个比喻句,这十个句子,从意思上来看,可以分为几层?答案这十个句子可以分为三层意思:(1)作者用“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反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2)作者用“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锲而舍之

8、”四个比喻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3)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强调做到积累还要专一。答案1.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相关链接返回2.背景剖析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9、。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互动互学交流深化答案交流释疑1课文第三段除了比喻论证这一典型特点外,在语言运用上还有什么特色?有何作用?答案(1)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段一共四句话,前三句都是对偶句的形式,整个前三句又构成了排比的句群。(2)排比句使文章气势

10、充沛,说理流畅。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的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答案深度研读21.课文最后一段除比喻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强调“学不可以已”,请找出这些对比,并体会其作用。正面反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蟹答案(1)对比:正面反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蚓蟹(2)作用: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返回答案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11、则殆。”而荀子则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答案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 点击主题积累素材一、文本素材主题:学习学不可以已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

12、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学习”之名言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3、礼记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太宗4.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二、名言积累寒门如何出贵子?一位从业15年的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发帖教师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同一时间,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也引起社会关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

14、可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在努力程度近似、智商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贫困学生。人们不禁发问:穷孩子没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名校越来越远?三、相关链接返回贫困学生唯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实现翻身。但这个“武器”在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被打折了。“重点高校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业,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

15、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优美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要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的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文苑氧吧生成素养提示这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强调使用化妆品或整容是一件很离谱的事,连身为医生的“我”都胆战心惊了,又可以引出接下来“我”要表达的意思:读书能使人变美。提示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

16、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会降临在你的双眸。读书其实就是在聆听一个人的自白,书的作者将他的所想所思完美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能不使我们聚精会神,和用谦逊的态度去对待它吗?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

17、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握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欢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单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无休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