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查询1课件_第1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查询1课件_第2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查询1课件_第3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查询1课件_第4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查询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第3章查询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1.1 查询的功能选择字段:从一个或多个数据表中选择需要的字段来生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表。选择记录:找出符合设置条件的数据记录。编辑记录:实现对源数据表中的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实现计算:在建立查询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如计算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建立新表:将检索出的结果建立为一个新的数据表

2、,并可对该表执行保存操作。为窗体或报表提供数据来源:可以将检索出的数据作为窗体或报表的数据来源,也可为其他查询提供数据来源。查询的目的是根据设置的条件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具体来说,查询具有以下功能。选择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联合查询数据定义查询传递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交叉表查询3.1.2 查询的分类3.1.3 查询的条件1运算符Access 2010 中的运算符分为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 3 类,具体如表所示。3.1.3 查询的条件2函数(1)数学函数数学函数主要用于完成数学计算,其参数多是数字型数据。常用数学函数及其含义如表所示。(2)文本函数文本函数主要用于字符处理,其参数多

3、是文本型、字符型数据。常用文本函数及其含义如表所示。3.1.3 查询的条件2函数(3)日期/时间函数日期/时间函数主要用于处理日期和时间,其参数多是日期/时间型数据。常用日期/时间函数及其含义如表所示。(4)SQL 聚合函数SQL 聚合函数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因此,SQL 聚合函数又称统计函数。常用SQL 聚合函数及其含义如表所示。3.1.3 查询的条件3常见查询条件的设置方法汇总设置查询条件时,字段名需用“ ”括起来,文本型数据需用“ ”括起来,日期/时间型数据前后需要加上“#”。在实际操作中,要想得到某种查询结果,可以设置的条件并不是唯一的,如表所示中给出了一些常见的查询条件的设置

4、方法,熟悉这些查询条件的设置方法有助于对查询进行操作和处理。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简单查询向导能够引导使用者选择数据源、添加查询字段、设置查询名称和查看查询结果。下面介绍创建简单查询向导的操作,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Teacher”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教师的“编号”“姓名”“年龄”“性别”4 个字段内容, 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

5、如下。1简单查询向导1选择向导类型 2选择数据源并添加字段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1简单查询向导3 设置显示效果 4 设置查询名称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1简单查询向导5 显示查询结果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当数据表和查询中存在大量的记录且无法确定其中是否存在重复的记录时,可使用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轻松查找重复的记录。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表“tPatient”中重名的病人记录,并显示“姓名”“性别”“年龄”字段内容,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2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1选择向导类型 2选择数据源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

6、询3 指定重复字段4 添加其他需显示的字段2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5 设置查询名称6 显示查询结果2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数据库系统中表与表之间即便建立了一对多的关系,也不能保证所有记录都是匹配的记录。要查找不匹配记录,可以通过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来完成。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表“tLine”中没有导游选择的旅游线路,并显示“线路ID”和“线路名”字段,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3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1选择向导类型 2选择查询结果所在的数据源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3 选择不匹配

7、数据所在的数据源4 选择数据源中包含的相同字段3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5 添加查询结果中显示的字段6 设置查询名称3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3.2.1 通过向导创建选择查询7 显示查询结果3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通过在【创建】【查询】组中单击“查询设计”按钮,或在导航窗格的已有查询选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均可进入查询的设计视图窗口。1查询的设计视图结构概述查询的设计视图窗口查询设计视图中“设计网格”区域各行的作用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不仅直观,而且可以很方

8、便地进行调整或修改。这是查询向导无法实现的功能。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显示“产品名称”“规格”“库存数量”“最高储备”字段内容,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2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1添加数据源2选择字段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3 添加其他字段4 保存并运行查询2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2创建不带条件的查询5 显示查询结果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没有运动爱好的职工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5 个字段内容,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

9、qT1”。具体操作如下。3创建带条件的查询1添加数据源2添加字段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3 设置条件并保存查询4 显示查询结果3创建带条件的查询3.2.2 通过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Access 提供的参数查询功能,运行查询时,会出现交互对话框,通过输入不同的条件,得到不同的结果。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某产品的库存情况,并显示“产品名称”“规格”“库存数量”3 个字段内容,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要求运行该查询时,提示框中显示“请输入产品名称:”。具体操作如下。4创建可输入参数的查询1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 2保存并运行查询3.2.2 通过设计视图

10、创建选择查询3 输入产品名称4 显示查询结果4创建可输入参数的查询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Access 2010 提供了多种计算类型,在查询的设计视图中,单击【查询工具 设计】【显示/ 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此时将在“设计网格”区域的“排序”行上方新增“总计”行,这样便可对添加的字段设置计算类型。“总计”行中各个总计项的作用如表所示。1查询的计算类型概述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在查询的设计视图中通过添加“总计”行,可轻易实现对指定字段的计算操作。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以获得所有学生的平均年龄,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2在查询

11、中进行计算操作1添加字段2设置计算方式并进行查询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3 显示查询结果2在查询中进行计算操作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在查询中可以利用“Group By”计算类型按指定字段对所有记录进行分组,并且计算分组后所希望获得的结果。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以获得不同毕业学校中政治面貌为团员的学生的平均年龄,并将结果设置为整数显示,要求显示字段“毕业学校”和“团员平均年龄”,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2”。3在查询中进行分组统计操作1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 2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4 显示查询结果3在查询中进行分组统计操作

12、3 设置数据格式并保存查询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如果需要统计的字段不在数据源中,或查询的计算结果来自两个以上的表(或查询),则需要自行添加计算字段来达到计算目的。所添加的计算字段的名称结构为“标题: 计算表达式”, 其中,计算表达式除了需要有运算符、函数等内容,由于可能涉及引用其他数据源的情况,因此还需要使用“!”。比如,要引用“学生表”数据表中“编号”字段的前3 位内容,计算表达式为“Left ( 学生表 ! 编号 , 3 )”。4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平均分低于全班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姓名和这些学生各

13、自的平均分与全班平均分的差值,要求显示字段“学号”和“低于平均分多少分”,且“低于平均分多少分”字段通过计算得到。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平均分差值”。其具体操作如下。4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1新建查询并添加字段 2新建查询并添加字段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4 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 选择查询为数据源4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3.2.3 通过查询进行数据计算4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5 显示查询结果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

14、表查询3.3.1 交叉表查询概述行标题:指定显示在数据表最左侧的字段名,可以设置多个字段。列标题:指定显示在数据表最上方的字段名,只能设置一个字段。值:指定显示在行与列交叉处的汇总方式并显示汇总结果。交叉表查询可以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交叉表左侧,一组列在交叉表上方,并在行与列交叉处显示某个字段的某种汇总结果。使用交叉表查询时需要指定以下几个对象。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查询向导可以引导用户选择数据源、指定行标题、指定列标题、指定汇总方式等,让用户能够轻松建立交叉表查询。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行标题显示学生性别, 列标题显示所属院系,统计各

15、院系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年龄,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1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1选择向导类型 2选择数据源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4 指定列标题3 指定行标题1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6 设置查询名称5 指定值字段和汇总方式1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7 显示查询结果1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计算并显示每名雇员各月售书的总金额,要求行标题为“月份”,列标题为“姓名”,并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其具体操作如下。2在设计视图中创建1进入交叉表查询设计

16、视图 2添加并设置行字段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4 添加并设置金额字段3 添加并设置列字段 2在设计视图中创建3.3.2 创建交叉表查询2在设计视图中创建5 显示查询结果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4.1 生成表查询概述在Access 2010 中,访问表的数据比访问查询速度要快很多,因此,如果经常需要使用某些表中的数据,就可以使用生成表查询将这些数据提取出来并生成一个新表。使用生成表查询时,并不会将原数据剪

17、切到新表中,而是执行复制操作,将复制的数据整合到新表中,对原数据所在的表或查询不会产生影响。3.4.2 创建生成表查询创建生成表查询可以在设计视图中实现,通过设置条件、指定新表和确认操作等过程就能完成。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生成表查询,生成的新表包含没有任何爱好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入校年”3 个字段,其中,“入校年”字段的数据由“入校时间”字段计算得到,并以4位数字的形式显示。将生成的新表命名为“tTemp”,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其具体操作如下。1添加并修改字段 2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4.2 创建生成表查询4 保存并运行查询3 设置新表名称3.4.2 创建

18、生成表查询5 查看生成的新表数据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5.1 删除查询概述相关表建立了表间关系相关表之间实施了参照完整性相关表之间应用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功能使用删除查询可以删除一个表或多个表中指定的数据。当要删除的数据来自多个表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3.5.2 创建删除查询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删除表对象“tTemp” 内所有“预约日期”为10 月20 日以后(含20 日)

19、的记录,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1添加表对象并执行删除操作 2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5.2 创建删除查询4 保存查询3 确认删除记录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计算字段总计查询或交叉表查询中的字段自动编号字段自动编号字段主键字段3.6.1 更新查询概述使用更新查询不仅可以指定要替换的值和指定用于替代的内容,还能使用各种与要替换的值无关的条件, 并可一次更新多个表中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更新查询不能用于更新以

20、下类型字段中的数据。3.6.2 创建更新查询创建更新查询需要在设计视图中进行,在“设计网格”区域指定需更新数据的字段,并设置相应的更新条件即可。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更新查询,将表“tTemp”中的“年龄”字段值加1,并清除“团员否”字段的值,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1添加表对象并执行更新操作 2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6.2 创建更新查询4 保存查询3 确认修改记录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

21、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7.1 追加查询概述使用追加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选择记录,并将选择的记录以复制的方式追加到现有表中。当数据源中的某些字段在目标表中不存在时,追加查询可以自动匹配,比如现有的“学生”表有 13 个字段,作为复制源的新表只有这 13 个字段中的 8 个,那么追加查询就可以从匹配的 8个字段中复制数据,而将其他 5 个字段留空。3.7.2 创建追加查询创建追加查询首先需要指定记录追加到的目标表,然后通过在设计视图中设置查询条件来实现追加操作。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将表“tTeacher1”中为党员的教授的记录追加到表“tTeacher2”

22、相应的字段中,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1查看目标表字段 2指定目标表3.7.2 创建追加查询4 确认追加操作3 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7.2 创建追加查询5 保存查询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8.1 SQL概述一体化非过程化结构简单灵活共享1SQL 的特点3.8.1 SQL概述SQL实现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的核心功能只需用到9个动词,具体如表所示。2SQL 的动词3.8

23、.2 数据定义数据定义指对表一级的定义,即对表对象进行定义,包括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等基本操作。1创建表CREATE TABLE ( 字段级完整性约束条件1 , 字段级完整性约束条件2 , , 字段级完整性约束条件n ) , ;使用CREATE TABLE 语句可以创建表。创建表的语句格式如下。其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 :需要定义的表的名称。 :定义表中一个或多个字段的名称。 :对应字段的数据类型。每个字段必须定义字段名称和数据类型。 字段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定义相关字段的约束条件,包括主键约束(Primary Key)、数据唯一约束(Unique)、空值约束(Not Null 或Null

24、)和完整性约束(Check)等。3.8.2 数据定义1创建表比如,要建立表所示的“教师”表,应使用的SQL 语句如下。CREATE TABLE 教师( 教师编号 SmallInt Primary Key, 姓名 Char(4) Not Null, 性别 Char(1), 出生日期 Date, 职称 Char(3), 备注 Memo);3.8.2 数据定义2修改表ALTER TABLE ADD 字段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DROP ALTER ; 使用ALTER TABLE 语句可以修改已经创建的表结构,包括添加或删除字段、修改字段属性等。修改表的语句格式如下。其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 :需要修改表

25、结构的表名称。ADD 子句:增加新字段和该字段的完整性约束条件。DROP 子句:删除指定的字段和完整性约束。ALTER 子句:修改原有字段属性,如字段名称、数据类型等。3.8.2 数据定义比如,要在“教师”表中增加一个字段,字段名称为“政治面貌”,数据类型为“文本”,字段大小为“2”;删除“备注”字段;将“教师编号”字段的数据类型修改为文本型,字段大小修改为“3”,应使用的SQL 语句分别如下。(1)增加新字段的SQL 语句ALTER TABLE 教师ADD 政治面貌Char(2); (2)删除“备注”字段的SQL 语句ALTER TABLE 教师DROP 备注; (3)修改“教师编号”字段属

26、性的SQL 语句ALTER TABLE 教师ALTER 教师编号Char(3); 2修改表3.8.2 数据定义3删除表DROP TABLE ; 使用DROP TABLE 语句可将表结构和表内容全部删除,表中数据以及在此表基础上建立的索引将一同被删除掉,且无法恢复。删除表的语句格式如下。比如,要删除已经建立的“教师”表,应使用的SQL 语句如下。 DROP TABLE 教师;3.8.3 数据操纵数据操纵指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更新和删除等操作。SQL 可以利用插入记录、更新记录、删除记录等语句实现相应的功能。1插入记录NSERT INTO (,) VALUES (,);使用INSERT 语句可以

27、在指定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插入记录的语句格式如下。其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 , :表中插入新记录的字段名。VALUES(,) :表中新插入字段的具体值。各常量的数据类型必须与INTO 子句中对应字段的数据类型相同,且个数要匹配。3.8.3 数据操纵比如,“教师”表中有“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共5 个字段,要在其中插入(001,宋子健,男,1978-5-12,办公室)和(002,张敏,女)两组数据时,应使用的SQL 语句如下。INSERT INTO 教师VALUES(001, 宋子健, 男,#1978-5-12#, 办公室);INSERT INTO 教师( 教师编号,姓

28、名,性别) VALUES(002, 张敏, 女);1插入记录3.8.3 数据操纵2更新记录UPDATE SET =,= WHERE ; 使用UPDATE 语句可以对表中所有记录或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更新操作。更新记录的语句格式如下。比如,将“教师”表中宋子健的出生日期修改为“1968-5-2”,应使用的SQL 语句如下。 UPDATE 教师 SET 出生日期=#1968-5-2# WHERE 姓名= 宋子健;其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 :用表达式的值替代对应字段的值,可以一次修改多个字段。WHERE :设置被更新记录所满足的条件。若不使用WHERE 子句,则会更新全部记录。3.8.3 数据操纵

29、3删除记录DELETE FROM WHERE ;使用DELETE 语句可以删除表中所有记录或满足条件的记录。删除记录的语句格式如下。比如,将“教师”表中教师编号为“002”的记录删除,应使用的SQL 语句如下。 DELETE FROM 教师 WHERE 教师编号=002;其中,“WHERE ”为被删除的记录应满足的条件。若不使用WHERE 子句,则会删除全部记录。3.8.4 数据查询1SELECT语句的格式SELECT ALL|DISTINCT|TOP n*|,AS FROM , WHERE GROUP BYHAVING ORDER BYASC|DESC; SELECT 语句的一般格式如下。其

30、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ALL :查询结果为满足条件的全部记录,默认值为ALL。DISTINCT :查询结果为不包含重复行的所有记录。TOP n:查询结果为指定的前n 条记录。* :查询结果包括所有字段。3.8.4 数据查询1SELECT语句的格式其中,部分参数的含义如下。 :查询结果包含的所有字段,各字段间以“,”隔开。AS :表达式可以是字段名或计算表达式;AS 为表达式指定新的字段名。FROM :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单个表或多个表。WHERE :查询的条件。GROUP BY :使查询结果按 分组。HAVING :必须跟随GROUP BY 使用,用来限定分组必须满足的条件。ORDER BY

31、 :对查询结果按 排序。ASC :必须跟随ORDER BY 使用,查询结果按ORDER BY 中指定的字段的值升序排列。DESC :必须跟随ORDER BY 使用,查询结果按ORDER BY 中指定的字段的值降序排列。3.8.4 数据查询(1)检索表中所有记录和所有字段(3)检索表中满足条件的记录和指定的字段(2)检索表中所有记录的指定字段(4)在WHERE 子句中使用BetweenAnd作为条件检索数据2SELECT语句的应用查找并显示表“学生”中所有记录的全部情况。SELECT * FROM 学生;查找并显示表“学生”中的“姓名”“性别”“入校时间”“所选课程”字段。SELECT 姓名,

32、性别, 入校时间, 所选课程FROM 教师; 查找表“学生”中2002 年入校的男学生,并显示“姓名”“性别”“所选课程”“入校成绩” 字段。SELECT 姓名, 性别, 所选课程, 入校成绩FROM 学生WHERE Year( 入校时间)=2002 And 性别= 男; 查找表“学生”中入校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学生,并显示“学生编号”和“入校成绩”字段。SELECT 学生编号, 入校成绩FROM 学生WHERE 入校成绩 Between 70 And 80; 3.8.4 数据查询(5)在WHERE 子句中使用In 作为条件检索数据查找“学生”表中所选课程为“高等数学”或“英语”的学生,并显

33、示“姓名”和“所选课程”字段。SQL 语句如下。SELECT 姓名, 职称FROM 学生WHERE 所选课程In(“高等数学”,“英语); 2SELECT语句的应用(6)在WHERE 子句中使用Like 作为条件检索数据。查找表“学生”中以“计算机”开头的课程,并显示“姓名”和“所选课程”字段。SQL 语句如下。SELECT 姓名, 所选课程FROM 学生WHERE 所选课程Like 计算机*; 3.8.4 数据查询(7)使用TOP n 检索表中前n 个记录(8)使用表中字段进行计算,产生新的字段2SELECT语句的应用要求仅显示“学生”表中年龄排在前5 位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字段。SE

34、LECT TOP5 姓名, 年龄FROM 学生; 在“职工”表中计算每位职工的工龄,并显示“姓名”和“工龄”字段(“工龄” 字段不在“职工”表中)。SELECT 姓名,Round(Date()- 工作时间)/365,0)AS 工龄FROM 职工; (9)通过统计指定新的统计字段例如,在“职工”表中统计各类职称的职工人数,并显示“职称”和“人数”字段,SELECT 职称,Count( 职工编号)AS 人数FROM 职工GROUP BY 职称;3.8.4 数据查询(10)带条件的分组统计(11)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2SELECT语句的应用计算“考试成绩”表中每位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显示平均成绩超过90

35、 分的学生的“学生编号”和“平均成绩”字段。SELECT 学生编号,Avg( 总成绩)AS 平均成绩FROM 考试成绩GROUP BY 学生编号HAVING Avg( 考试成绩. 总成绩)90 ;计算“考试成绩”表中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显示“学生编号”和“平均成绩”字段, 并按平均成绩降序显示。SELECT 学生编号,Avg( 总成绩)AS 平均成绩FROM 考试成绩GROUP BY 学生编号ORDER BY Avg( 总成绩)DESC; 3.8.4 数据查询(12)将两个表连接在一起2SELECT语句的应用查找学生所选课程的考试成绩,并显示“学生编号”“姓名”“课程名称”“考试成绩” 字段。

36、SELECT 学生. 学生编号, 学生. 姓名, 课程. 课程名称, 选课成绩. 考试成绩FROM 学生, 课程, 选课成绩WHERE 课程. 课程编号= 选课成绩. 课程编号AND 学生. 学生编号= 选课成绩. 学生编号;在“学生”表和“选课成绩”表中查找学生的选课情况,并显示“学生编号”“课程编号”“考试成绩”字段(“学生编号”字段为两个表共有的字段)。SELECT 学生. 学生编号, 学生. 姓名, 选课成绩. 课程编号, 选课成绩. 考试成绩FROM 学生, 选课成绩WHERE 学生. 学生编号= 选课成绩. 学生编号;(13)将多个表连接在一起。3.8.5 各种SQL查询的创建数据

37、定义查询:创建数据定义查询的方法:在【查询工具 设计】【查询类型】组中单击“数据定义”按钮,在显示的界面中输入SQL 语句,完成后保存查询即可。联合查询:创建联合查询的方法:在【查询工具 设计】【查询类型】组中单击“联合”按钮, 可在显示的界面中输入SQL 语句,完成后保存查询即可。传递查询:创建传递查询的方法:在【查询工具 设计】【查询类型】组中单击“传递”按钮,在显示的界面中输入SQL 语句,完成后保存查询即可。子查询:子查询又称查询的嵌套,指在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 中再使用另一个查询语句的情况。除了可以在SQL 视图中输入SQL 语句来创建子查询,还可以通过在查询的设计

38、界面“设计网格”区域的“字段”行或“条件”行中输入SQL 语句来创建子查询。3.8.5 各种SQL查询的创建在“samp2.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年龄低于所有职工平均年龄并且职务为经理的职工记录,并显示“管理人员”字段内容。其中,“管理人员”字段内容“编号”和“姓名”两字段内容合二为一构成(比如,编号为“000011”、姓名为“吴大伟”的数据,其显示形式为“000011 吴大伟”),将所创建的查询命名为“qT1”。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新字段 2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3.8.5 各种SQL查询的创建3 添加字段并设置条件 4 保存并运行查询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1

39、0 上机指导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方法ABC按【Delete】键。在【查询工具 设计】【查询设置】组中单击“删除列”按钮。在选中的列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3.9.1 编辑查询中的字段在“设计网格”区域中删除字段的方法:将鼠标指针移至需删除字段上方的小矩形块上, 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整列,然后执行以下任意操作便可删除对应的字段。1删除字段3.9.1 编辑查询中的字段2移动字段除了通过删除字段并重新添加来调整排列顺序,还

40、可以通过移动现有字段的方式来调整排列顺序。移动字段的操作方法:选中字段,然后拖曳小矩形块即可,如图所示。删除表或查询:进入查询的设计视图,在“字段列表”区域选择需要删除的数据源, 按【Delete】键即可删除。也可在该数据源的标题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表”命令,如图所示 。3.9.2 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添加表或查询:进入查询的设计视图,在【查询工具 设计】【查询设置】组中单击“显示表”按钮,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在其中单击相应的选项卡后,双击需要添加的数据源即可,如图所示。在设计视图中能够根据需要对数据源进行编辑,如添加表或查询、删除表或查询等。3.9.3 排序查询结果要使查询结果按某一字段,以升序或降序的方式排列数据,只需在查询的设计视图中,单击“排序”行中该字段对应单元格右侧的下拉按钮,在打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升序”选项或“降序”选项即可,如图所示。目录 Contents3.1 查询概述3.2 选择查询3.3 交叉表查询3.4 生成表查询3.5 删除查询3.6 更新查询3.7 追加查询3.8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3.9 编辑与使用查询3.10 上机指导案例目标3.10.1 创建选择查询与交叉表查询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6 月份入住客人的“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