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网络PPT_第1页
合理利用网络PPT_第2页
合理利用网络PPT_第3页
合理利用网络PPT_第4页
合理利用网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合理利用网络PPT第一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能力目标:提高媒介素养;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3.知识目标: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二、教学重点: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三、教学难点: 传播网络正能量第二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活动一:王辉的一天案例:自从有了网络,王辉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

2、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王辉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思考: 1初中生王辉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三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王辉的一天是忙碌的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他应接不暇。2.(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媒介素养的概念: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中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自重

3、自律文明健康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发现不良信息与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检举。第四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活动二:“谣言”来了思考: 1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为杜绝网络谣言提出几条建议?1.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我们要学会辨别,让谣言止于智者。2.作为网民严守互联网的法规,做到文明上网,对自己负责;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上网,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作为网络企业要对社会负责,建设文明的网络环境;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理和监管。第五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案例:王某与张某同

4、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问题:1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举生活中的事例。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网络也要遵守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第六张,PPT共十三页,

5、创作于2022年6月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案例:2017年4月12日,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思考: 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第七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

6、6月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活动五: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第八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课堂小结: 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提高媒介素养;(2)学会信息节食;(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4)恪守网络道德、遵守法律。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 (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2)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第九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据调查,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与

7、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说明(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D.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点石成金D2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必须以国家安全法为指导,综合运用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手段,全面动员全方位参与,依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为维护网络安全,青少年应该这样做 ( ) 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提高媒介素养,培养文明的上网习惯 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 拒绝上网 抵制上网 A. B. C. D. B第十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

8、3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19岁以下的网民人数达到1.7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在90%以上。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的看法,正确的是() 现在是信息时代,应培养青少年从网络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上网可以拓宽视野,青少年应该广泛获取各种网络信息 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A. B. C. D. C4.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区别对待C.网络是个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场所D.网络虚拟世界,有用信息多,垃圾信息少B 第十一张,PPT共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一份对于某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是自由天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