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编号学习好资料课欢迎下载课题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时教学目标同学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生能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到处相等” ;重难 点学画平行线、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相互平行的;教学过程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步骤:)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 画出的直线平行;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

2、直线是不是相互平行;、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 学相互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3、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 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觉什么?在小组内沟通一下全班汇报;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小组争论:怎样画一个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相互垂直的;可以用垂线或 平行线的方法来画;全班汇报组内争论的画法:先画一条长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 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厘米长的线段,最终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 连接起来;三、巩固新知: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2、 利

3、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课时编号课题课时13-2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同学口算的正确性和娴熟程度;2、让同学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形,为后面学习“ 积的变化规律” 埋下伏笔;3、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育他们的推理才能;4、增强同学的创新意识,加强同学创新才能的培育;5、供应独立摸索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同学所学的学问;6、引导同学自主探究运算规律,培育同学独立摸索的才能;重难 点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同学口算的正确性和娴熟程度;一、基础练习(1)教科书 47 页的第 4 题;教学

4、过程1、 老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同学在充分懂得算理、正确应用算法 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练习时人人参加,独立口算;3、 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2)教科书 48 页的第 5 题;1、小黑板出示算题,口算得数,同学汇报,老师板书;2、请认真观看算式,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留意给同学充分的时间摸索,交 流争论;)结合同学的发觉,引导同学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如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老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二、估算练习;教科书 48 页的第 6 题;1、小黑板出现题目,同学读题,独立摸索,口算结果

5、;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三、创新思维练习;、教科书48 页的第 7 题;3 棵的钱,得到4 棵1、读题,懂得题意;“ 买3 棵送 1 棵” 是什么意思?(付小树)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摸索,沟通争论;4、反馈争论结果,老师进行小结;引导同学认真体会,勉励创新思维;5、课堂小结:今日你有哪些收成,你仍想知道些什么?课时编号课题课时;13-3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育同学类推迁移的才能和口算的才能;3、使同学经受笔算乘法运算的全过程,把握算理和运算的方法4、培育同学认真运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 点教学重点:使同学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

6、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同学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并正确运算;一、复习导入;准备教学过程1、口算: 152 2= 231 4= 321 2= 415 3= 298 3= 523 3= 2、笔算24 12= 44 59= 63 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连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例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小时,火车小时约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145 12 估量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运算出精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学问来解决这道题,

7、自己试一试;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终算什么?145 12=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 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 对齐,最终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练习:1、书后做一做134 12= 176 47 425 36 237 822、练习七的1、 2 独立完成;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课堂总结:今日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课题课时13-4笔算乘法练习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2、培育同学

8、的运算才能,形成运算的技能;3、使同学经受巩固笔算乘法运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运算的方法4、培育同学认真运算的良好学习习惯;5、感受所学学问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重难 点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同学能正确、娴熟地运算;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教学过程摸索: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笔算322 24= 145 27= 679 13= 286 35笔算乘法的运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判定并改错;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订正的结果、错的缘由和怎样防止;笔算时应留意什么?2、笔算124 73= 46 215= 224 36= 28 153=

9、27 142= 182 47= 摸索: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解决问题1)学校预备发练习本,发给15 个班,每班144 本,仍需要留40 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2)一场电影有观众 806 人,照这样运算,放映 32 场共有观众多少人?3)有 8 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 24 人,站了 12 行,共有多少人?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加两种新书,每种 3 套,儿童百科每套 125 元,数学大全每套 18 元,一共要花多少钱?5)书上练习七第 8 题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 积比正确的积少 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2、练习七第 12、13

10、 摸索题;18 看成了 15,结果得到的四、课堂总结:今日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课题课时13-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教学目标0 的运算方法, 进一步熟识1、使同学把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育同学类推迁移的才能和运算的才能;3、使同学经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法 ;0 的运算的过程, 进一步把握算理和运算的方4、培育同学认真运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 点教学重点:把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口算30 23= 53 30= 20 700= 40 22= 608 5= 40 72

11、= 600 300= 40 72= 40 72= 40 72= 20 20= 40 90= 502 7= 908 4= 2、笔算708 6= 790 8= 54 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连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例 2、特快列车小时可行160 千米; 一般列车小时可行06 千米它们 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怎么运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学问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同学独立进行运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说一说口算的过程;1)160 30= 问:写竖式时,如

12、何处理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 0 的个数?160 30=4800 160 30 4800 2) 106 30= 自己试一试同学反馈时争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0 (2)运算 106 30 时,既然中间的 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 30=3180 106 30 3180 运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0 与 3 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运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 0;三、巩固练习:1、书后第 53 页做一做2、练习八的 1、 2 独

13、立完成四、课堂总结:今日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教学目标课题课时3-6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1、使同学懂得速度的概念,把握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 写法;2、引导同学自主探究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3、提高同学学习的爱好,扩大认知视野,使同学感受人类制造交通工具的聪明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重难 点教学重点:懂得速度的概念,把握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同学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教学过程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

14、等等2、你仍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同学展现搜集的信息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 1千米;我们把人骑自行车 1 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仍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可以写成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一般列车每小时行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千米;小林每分钟走 60 米师:仍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千米时,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225 米分,分钟可行

15、多少千米?独立运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转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问:你能发觉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三、巩固新知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110 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 500 米,写作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 340 米,写作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 15 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 120 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5、练习八第 8、 9 题 ;四、课堂总结:今日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教学目标课题课时3-7积的变化规律11、同学通过观看,能够发觉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使同学经受变化规律的发觉过程,感受发觉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非常好

16、玩的事情;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育初步的概括和表达才能;4、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体会,进展同学的推理才能;5、培育同学初步的抽象、概括才能及善于观看、勤于摸索、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重难 点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自己发觉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己发觉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争论“ 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1、争论问题,概括规律;教学过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同学完成以下两组运算,想一想发觉了什么?你能依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 2= 8 125= 6

17、20= 24 125= 6 200= 72 125= 组织小组沟通;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同学完成以下两组运算,想一想有发觉了什么?8 4= 25 160= 40 4= 25 40= 20 4= 25 10= 引导同学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3)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觉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同学总结规律;2、验证规律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运算器验算;26 48= 17 12= 26 24= 17 24= 26 12=

18、 17 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应用规律完成例 4 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 9 的 1- 4 题;二、争论“ 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摸索,发觉规律完成以下运算,说规律;18 24= (18 2) ( 24 2) = (18 2) ( 24 2)= 105 45= (105 5) ( 45 5) = (105 3) ( 45 3)= 2、组织全班沟通,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三、巩固新知1、书上练习九的 1、 2、 3;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56 平方厘米,假如长缩小到原先的,宽扩大到原先

19、的 4 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课题课时3-8乘法估算1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以及应用所学学问敏捷解2、培育同学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才能决实际问题的才能;3、使同学经受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把握估算的基本方法;4、培育同学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 点教学重点:把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教学难点:培育同学估算的意识, 敏捷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过程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 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

20、,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当预备多少钱呢?出示图片: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当预备多少钱吗?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2)小组内同学沟通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3)全班沟通;反馈同学估算结果;4)勉励同学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判;师:你认为谁估量得更接近精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小结:接近精确值(符合实际);运算便利(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运水公司为居民运输纯洁水,一月份运输桶,照这样运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三、巩固新知 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学校生字典有

21、 592 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 108 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 1328 千克,大约是()千克;2 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 62,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 252 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1800 米 1200 米 1500 米3 沙坪学校有同学 612 人,全乡有这样的学校 19 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学校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 17000 千米,假如他每天飞 780 千米,20 天能飞 到吗?4、第 62 页的 5、6、 7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和体会?课时编号五、作业:第63 页 8、9、 10、 11、 12;1课题课时3-9练习课教

22、学目标1、进一步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娴熟的进行运算;2、进一步懂得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通过应用学问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同学学问应用的才能,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敏捷性;4、供应独立摸索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同学所学的学问;5、引导同学自主探究运算规律,培育同学独立摸索的才能;重难 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娴熟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懂得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应用学问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同学学问应用的才能;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教科书 62 页的第 7 题;以口算卡片的形

23、式出示算式,个别答与开火车相结合,以作到人人参加;2、教科书 63 页的第 8 题;(1)同学独立笔算,老师巡察;(2)汇报结果, 要求同学说明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作方法,老师进行演板;3、教科书 63 页的第 8、9 题;(1)列出原算式: 63 4= (2)转变因数,再分别运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认真观看,请你说一说哪个因数的变化了,怎样变的,积又是怎样变的;二、提高练习;1、出示( 1)12 18 = 216 (12 3) ( 18 3)= 请你猜一猜结果会是几?你的理由是什么?老师结合算式进行具体的讲解;2、那么( 2)

24、( 12 3) ( 18 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而( 3)( 12 10) ( 18 10)=又该等于多少呢?三、综合应用练习;教科书 63 页的第 11 题;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勉励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摸索,提出多种解法;如:用估算, 430、380、407 都看作 400,因此 400 30=12022(千克)或( 400 3) 10=12022(千克);用笔算, 430380407=1217(千克), 1217 ( 30 3)=12170(千克) ;(430380407) 3=406(千克)把 406 看作 400,因此 400 30

25、=12022(千克);四、课堂小结:通过今日的综合练习,信任大家都有肯定的收成,谁来说一说;课时编号3-10课题整理与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1、回忆本单元学问,培育同学的基本归纳、整理才能;2、培育同学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重难 点一、整理学问教学过程1、小组内沟通自己整理学问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二、巩固拓展1、基本练习书本的整理与复习内容2、讲解基础训练易错题三、归纳小结课时编号3-11、 12课题单元检测、试卷讲评课时2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问进行检测,以便查漏补缺;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课题 课时课时编号 期中复习一 1教学目标学复习的计数单

26、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握数位次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把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重难 点1、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把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 正确娴熟地运算 一、 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 多位数的熟识” 这部分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熟识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情形?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简单出错?二、复习学问点1、复习数位次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

27、0 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熟识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 4、 5、6、7、8、 9、10、11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仍是有限的?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三、练习内容1、读出下面各数;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507080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220 315400000 2、写出下面各

28、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222022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1) 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 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6、比大小1650010 16500100 350020 530020 2509200 2509000 630960

29、7 670630 7、用 6、3、8、9 和 5 个 0 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 0 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 0 的数5)要读出 2 个 0 的数 6)约等于 3 亿的数 7)约等于 10 亿的数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仍有什么问题?课时编号课题课时1期中复习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运算方法,在运算过程中能敏捷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正确娴熟地运算;重难 点乘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 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 乘法” 这部分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情

30、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情形?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简单出错?二、复习学问点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130 5= 2 380= 150 6= 18 3=23 4= 7 13= 460 2= 7 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估算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59 103 720 12 315 72408 18 209 29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不运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 39=585 150 39= 15 390= 依据什么算出结果的?4、复习笔算245 27 = 530 48=509 50= 802 37=组织同学笔算,说一

31、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5、解决问题有 26 条船,每天收入780 元,照这样运算,现在增加了15 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总复习 9、 10 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成?课时编号教学目标课题课时平行四边形的熟识 使同学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点,明白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通过观看、动手操作,培育同学抽象概括才能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重难 点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点;(一)复习预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看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学过程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是四边形;老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同

32、学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出示下图,让同学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二)学习新课 1懂得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第一出示一组图形;老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老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其余同学用三角板检验课本 一下第组对边的长怎样( 3)抽象概括151 页 3 个图形的对边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依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组先争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 出平行四边形的准确定义(板书

3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 形)老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 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 4)反馈:判定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 平行四边形” 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特性( 1)老师演示 老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 拉引导同学观看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同学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 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同学自己动手,把预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 是否仍

34、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依据刚才的试验、 测量,引导同学概括出: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固性 (板 书:易变形)(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不简单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简单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固性这种不稳固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爱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 熟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老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 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连续演示课件“ 平行四边形”引导同学观看: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使同学明确:

35、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 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连续演示课件“ 平行四边形” 出示底和高 老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 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 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同学动手画 71 页“ 做一做”连续演示课件“ 平行四边形” 出示做一做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老师利用长方形框, 拉动长方形的边, 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 仍 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同学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同学明确: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

36、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 的特点,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 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同学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同学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 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仍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点,因此正方形可 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连续演示课件“ 平行四边形” 出示集合图(三)巩固练习 1判定以下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4数一

37、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四)老师小结 1提问:通过今日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 征及特性)2组织同学对所学学问提出质疑,并解疑3老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 么关系?(由于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 平行四边形)(五)布置作业 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在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课时编号课题梯形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梯形的特点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育同学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才能3渗透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育同学初步的创新意识重难 点懂得梯形

38、的概念,熟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整理全部四边形之间的 关系,把握各种图形的特点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 梯形”老师导入:图 3 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 梯形今日我们就来争论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熟识梯形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出示图形连续演示课件“ 梯形” 出示梯形实物图老师提问: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外形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同学看出它们的外形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 144

39、页此图(2)沟通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同学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 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熟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 梯形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明,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依据图形的位置,一 般在上面的叫上底, 在下面的叫下底 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 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同学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 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

40、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老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觉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同学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形用图表示:连续演示课件“ 梯形” 出示关系图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争论:依据对边平行的情形,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 么图形?引导同学明确:依据对边平行的情形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 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任意梯形倒立梯形上底为

41、3 高为 3 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连续演示课件“ 梯形” 出示练习小组争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亲密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 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熟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日所学的学问大家仍有什么问题?勉励同学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 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课时编号课题口算除法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已有的学问基础上把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同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识、把握

42、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生主动迁移学问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学新知 1、让同学看课本插图,依据图中的对话,完整地编一道应用题;生自由发言: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预备买一些气球分给各个班级;假如 用 80 个气球,要给每班 20 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让同学口算,并勉励算法多样化,并让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0 20=()个 30= 80 40= 3、做一做练习90 30= 604、想一想: 83 20() 80 19(),这两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区分?联系?能否用曾经学过的估算和今日刚学习的除法来解决?83 20 80 20=4 80 19 80 20=4 5、让同学自学 79

43、页( 2)假如有 120 面彩旗,每班分给 30 面,可以分给几个 班级?)面,口算,勉励算法多样化;120 30=(6、想一想: 122 30(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120 28(二)反馈练习1、做一做 180 30= 240 40= 420 60= 184 30 240 37 420 58(三)深化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 1 题:小组间开展“ 夺红旗“ 竞赛;并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2、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 4 题:估算与口算结合,老师把题目写在口算卡片上,实行抢答的形式;课时编号教学目标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2、 3、5 题;课题课时口算除法练习课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同

44、学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练习,巩固同学估算的方法;培育同学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才能;教学过程1、口算;(你是怎样口算的?说出口算过程)30 10= 60 30= 80 40= 240 60= 210 70 300 50= 270 90= 630 70=2、口算;(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1 题)同学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评;留意: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其次除法口算的摸索过程;3、出示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2 题;要求同学依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运算?(应用题仍要记住写答案)4、出示教材第 80 页练习十三的第 3 题;提问:“

45、限载 40 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同学编题,独立完成;5、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4 题同学独立完成后,提问:“ ” 表示什么?第一行的口算和其次行的口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6、完成教材第80 页练习十三的第5 题提问:“ 大约” 表示什么?为什么这道题要用“ 大约” ?(由于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仍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为了运算便利,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 大约” )同学独立列式,老师讲评;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编号课题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课时位)教学目标1、 让同学经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把握用“ 四舍”“ 五入” 法试商的方法,会

46、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2、初步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重难 点把握用“ 四舍” “ 五入” 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一、回忆复习教学过程1、 30 ) 600 40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95 80)382 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2、口算下面各题;20 4 30 6 50 5 80 4 40 6 90 5 70 3 60 7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31 46 52 63 87 21 74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出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同学描述购书的情形;之后, 请同学提出问题;(2)请同学摸索用什么方法解决“

47、 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 84 21;2、教学用“ 四舍” 法试商;老师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1)同学独立运算;(2)组织沟通;除数 21 不是整十数, 怎样想商呢?同学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 除以 21 商 4,甚至没有一个同学把21 看做 20 来想商;此时应确定同学正确完成了运算;接着,有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 84 里面有几个 21,既要看十位,又看个位;这道题中 84、21 都比较小, 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 4;假如被除数、 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便利些;下面咱们就用 21)84 尝试一

48、下;(3)师生共同经受试商过程;请同学说应把 21 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同学知道:用 20 试除得到的商 4 称为“ 初商” ;“ 初商”是否合适,必需进行检验;(4)完成例 3 下面“ 做一做” 的第 1 题;先让同学独立做;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观看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 3 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的个位数为 1、2、3、4 的两位数,一般情形下,可以用“ 四舍”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3、教学用“ 五入” 法试商;(1)接着上面的

49、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196 39(2)尝试试商,完成运算;让同学想一想把 39 看作多少来试商?2)个实际问题;由同学说出算式:同学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用学过的方法,把 39 看作 30 来试商,商 6 大了,再改商 5;另一种把 39 看作 40 来试商,商 4 小了,改商 5;之后,教 师将 196 改为 194 让同学用上述的两种方法试商,看看试商情形;老师依据同学回答的情形,把 196 39 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同学 把这道题做完;(3)做例 3 下面的“ 做一做” 的第 2 题;先让同学做,订正时,让同学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老师概括说明:除

50、数的个位数为 5、 6、 7、8、9 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形下,可 以用“ 五入”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 1,把除数看作整十 数试商;4、引导概括 引导同学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形,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依据“ 四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舍五入” 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三、练习1、完成练习十五第 1 题;请同学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沟通;依据沟通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 20 ( ) 85,()里可以填 14 各数(当然也可以填 0,但无实际意义);老师要特殊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挑选除数与 19 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2、完成

51、练习十五第 2 题;请同学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精确商写在书上;3、完成练习十五第 3、4 题;四、总结;1、请同学争论、沟通: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2、老师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 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除数的个位数为1、 2、3、4 时,可以把尾数舍去,5、6、7、 8、 9 的两位数时,试商时,用“ 五入” 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 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 试商;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 定;课时编号课题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课时的敏捷运用教学目标 同学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52、学会敏捷 3 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育同学观看、比较、敏捷运用学问的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让同学口算;14 5 15 8 16 4 25 4 24 5 2615 6 14 7 15 6+15 25 8 25 2. 在下面的里填上“ ” 或“ ” ;25 6 160 15 9 1203笔算下面各题;33) 2 8 0 38)1 8 0 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敏捷运用 让同学观看复习 3 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 4;(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 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 人,可以坐满几排?仍剩几人?(2)引导同学依据问题列出算式 140

53、26= (3)让同学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争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沟通;(5)老师把同学说的几种情形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依据题目 的特点敏捷运用,挑选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同学观看、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同学认真观看例题和“ 做一做” 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 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同学熟识到:遇到除数是 14、15、16、24、25、26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 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三、练习练习十五第 5 12 题 第 5 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第 6 题,运用所学学问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同学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同学准时赐予帮忙;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争论“ 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第 711 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同学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运算的 方法又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和作用;第 12 题,是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