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 第 =page 6*2-1 11页(共 =sectionPages 7*2 14页)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 第 =page6*2 12页(共 =sectionPages 7*2 14页)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训练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
2、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釀、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盡提到率先
3、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区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
4、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枯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
5、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
6、发了新的生命力。B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委组成部分。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2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B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闻释。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
7、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度热词,“怼”(du)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汇,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
8、,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摘编自澎湃新闻,有删改)材料二:“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会意字,说文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
9、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的字,应当为“”。“”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咕”“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三:“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怼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词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
10、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外,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如“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网评人“竺子”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晢保身的哲
11、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
12、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摘编自半月谈,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的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的含义和读音。B.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C.“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5.
13、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B.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的指斥。C.宫斗剧甄嬛传中,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上居然都十分妥帖。D.战狼2主角吴京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含义。(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4分)阅读下面
14、的文字,完成下列79题。抬头见喜老舍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
15、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
16、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
17、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地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
18、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地就睡了。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也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地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注】,那就快睡去了。(有删节)【注】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
19、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B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C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欢快得多,三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D“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自嘲,使这篇散文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
20、句子的含意。(6分)9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令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倖,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
21、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关白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
22、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选自宋史吕诲传,有删改)【注】革:通“亟”,危急,文中指病重
23、。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台谏官许凤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B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C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曖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D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登第,指科举时代考
24、进士者被录取。“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陛下,指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其为对帝王的尊称。C庙堂,本指太庙的明堂,也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多用来指代朝廷。D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位”即君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犯职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太后与皇帝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后,皇帝将
25、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C吕诲曾三次居于谏官之职,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如曾因弹劾王安石被贬为邓州知州,当时人们推崇他的耿直。D吕诲病重,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耿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事之大者,宜关白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
26、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最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
27、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还大量运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15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_。采采芣苢,_。(诗经周南芣苢)(2)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_,_”。(3)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_,赖有诸孙替老人”。第卷 表达
28、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雁门关,不要说 ,只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端。这里曾是中原与塞外的 点。站在最高处的雁塔下,整座关城可以 。东西两座关楼,与环形的城墙一起,勾画出这里地势的险峻与气势的雄浑。高高的烽火台,矗立在蜿蜒起伏的长城上,被崇山峻岭间的风呜呜地吹响。三千年来,雄才大略在这里交锋,历史激情在这里上演。据说,原有的关城早已倾颓倒塌,整个雁门关一直是破败不堪,如今的官署、城角楼都是重修过的。这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相对于三千年的 ,相对于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雁门关是他们进入中原的不二选择。正因为这样,雁门关就成
29、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咽喉要塞。雁门关的历史,也几乎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战争史。汉击匈奴,唐防突厥雁门关自有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1700次以上之多。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不知道有多少忠勇的将士,不知道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冲锋中前赴后继,在拼杀下血流成河。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身临其境 交界 一览无余 波诡云谲B身临其境 交接 一览无余 色彩斑斓C设身处地 交接 一应俱全 色彩斑斓D设身处地 交界 一应俱全 波诡云谲18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雁门关的断砖碎瓦,与雁门关的修旧如新一样都能给人
30、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B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可能比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C相比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亦能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D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可能比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1700次以上之多。B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1700次之多。C自有雁门关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1700次之多。D自有雁门关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1700次之多。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31、,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谈起滁州,欧阳修和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怎可绕开。好比到绍兴兰亭,总会(1)_和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游沈园,必知陆游写钗头凤的故事;(2)_,总会浮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文人笔墨,一旦与风光糅合到一起,成为名胜佳迹,便永远抹杀不掉。(3)_,“滁”字本意是水名,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它使通江达海的滁州成了“鱼米之乡”。2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出“紫外杀菌法”和“臭氧杀菌法”的异同点。注意:相同点不得超过25个字,相异点每条不得超过40个字。(6分)紫外杀菌法是
32、利用物理方法,采用一定波长的光线对物体进行照射从而灭活一些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波长在240m至280m范围内最具杀伤力,它能够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空气或是以水为介质的环境中,紫外线均可以直接透过这两种介质照射到微生物上,破坏其遗传物质的结构使其灭活,达到杀菌的目的。臭氧杀菌法是指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臭氧可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
33、谢受到破坏,导致其死亡。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可以改变细胞中的代谢,它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上午10时许,礼兵护送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庄严入场。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勤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
34、重要讲话。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功绩。从杂文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你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请任选一位获奖者,写一封祝贺信。请以“这个时代最该追的偶像”为题,写一篇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观看了颁奖仪式的你,热血涌动,请写一篇观后感。春节到了,请代表学校,为获奖者家人写一封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35、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答案 第 =page 4*2-1 7页(共 =sectionPages 7*2 14页)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答案 第 =page4*2 8页(共 =sectionPages 7*2 14页)2020-2021学年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训练卷语 文(二)答 案1【答案】C【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至近现代已被淡化”属于无中生有;B项,“把工匠放到至高地位”不符合文章,也不符合史实;D项,张冠李戴,“
36、朱熹”应为“赵翼”。2【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错误,既谈了发展历程,又谈了内涵和延伸,不完全以时间为序。3【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精益求精”是内涵,“匠心独运”是延伸。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以看出该
37、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会意字,说文解释为心部,从对声”。故选B。5.【答案】B【解析】B项,“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的“怼”是“怨恨”的意思,是古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故选B。6.【参考答案】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双方立场敌对,“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具有非理性特点。当双方不敌对,“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一种轻松、友爱的互动。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解析】通读材料,可知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中。仔细阅读材料三,可以从中筛选出“怼,看似简单,却
38、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然后整合这些材料信息,按照题干要求分点概括相关内容,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洁。7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
39、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本题C项,作者并不是“更喜欢中秋”,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而并非“美好回忆”,喜剧表面的背后仍是深切的悲哀和孤独。故选C。8【参考答案】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所以作者对新年冷淡,觉得没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抓住关键词分析,还要注意从表层到深层,不可太简单。
40、“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新年最热闹”,但这种热闹属于他人;我的感受是“没劲”,我对它“冷淡”,要结合下文内容解释“我”为什么觉得新年“冷淡”“没劲”:“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姑母刚死两个多月”,新年的记忆是亲人离世的悲伤;“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地就睡了”,新年的记忆是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新年的记忆是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他人的热闹反衬“我”的凄凉。所以我对新年“冷淡”。9【参考答案】幽默在本文中的主要体现:反语的使用,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
41、;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如“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自嘲,如“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如“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等。【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精彩的语言艺术。具体考查幽默的语言风格。解答此类题目可从手法、用词特点等角度分析。比如本文用到了反语、比喻、夸张等手法;口语化的表达;自嘲式的黑色幽默等。分析时要分点,并举例说明。10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动词等,其次还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作答本题,
42、首先抓虚词,“盖”字在文言文中多用于句首,表示原因或推测,译为“因为、大概”等;“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意思是这是因为(朝廷)想要广泛采纳各种意见来弥补政事的缺失,句意完整,所以在“盖”字前面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其次抓句式,“诋斥平生”“暴扬暧昧”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故中间应该断开,据此排除D项。译为:台省谏官有权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员,这是因为(朝廷)想要广泛采纳各种意见来弥补政事的缺失。如果是台省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这是侵犯职权。现在朝臣却纷纷谴责他人的旧事,揭露别人的隐私,刻薄的情状逐渐形成了风气,请求皇上下诏惩办革除。”故选A。1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
43、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A项,“通过第一级考试者”错,唐代参加礼部考试之人都可称“进士”,明清时“进士”才专指殿试合格之人。故选A。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D项,“体现了吕诲的耿直”错,应该是体现了吕诲“以天下事为忧”的特点。故选D。13 【参考答案】(1)(遇到)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
44、后)禀报咨询后再施行,表示自己不敢专断。(2)这是心腹大患,要解救都唯恐不及,怎么还能够拖延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得分点:事之大者,定语后置句,意为“大的事情”;关白,禀报、报告;咨访,咨询,征求意见;专,专断。译为:(遇到)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禀报咨询后再施行,表示自己不敢专断。得分点:乃,表判断;腹心之疾,生于要害部位的疾病,比喻严重的祸患,可引申为心腹大患;逮,及,达到;顾耶,怎么呢。译为:这是心
45、腹大患,要解救都唯恐不及,怎么还能够拖延呢?【参考译文】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父吕端,曾在太宗、真宗时任宰相。吕诲生性纯朴敦厚,在家时就勤奋好学,不随便同人交往。考中进士后,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朝廷大臣大多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上奏)说:“台省谏官有权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员,这是因为(朝廷)想要广泛采纳(各种意见)来弥补政事的缺失。如果是台省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这是侵犯职权。现在朝臣却纷纷谴责他人的旧事,揭露别人的隐私,刻薄的情状逐渐形成了风气,请求皇上下诏惩办革除。”枢密副使程戡巴结地位尊贵且受皇帝宠爱之人,官位做到了政府要职,吕诲奏论他的过失,(程戡被贬职)以宣徽使的身份任
46、延州通判。(吕诲)又上奏说:“程戡因为才不堪任而被罢免,不应该再委派他去边疆任职;宣徽使位高权重,不是程戡所应当担任的。”兖国公主轻视她的丈夫,夜晚叫开宫门向皇帝陈诉。吕诲请求一并弹劾守门官吏,并追究公主府中宦官的罪过,将他们全部驱逐。英宗生病时,吕诲请求皇太后每天命令一名大臣,同淮阳王一起监督送进药物。都知任守忠执掌政权已久,将英宗立为皇帝不是任守忠的本意,多次离间太后与皇帝的关系,造谣生事,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措辞深切,大多是别人难以说出口的。皇帝病情好转,(吕诲)多次请求让皇帝亲自执政。太后归还政权后,吕诲对皇帝说:“太后辅佐先帝多年,经历天下的事已有很多。(遇到)
47、大的事情,(整下)应当(向太后)禀报咨询后再施行,表示自己不敢专断。”于是评定任守忠的平生罪恶,把他及其同党史昭锡一并放逐到了南方。神宗即位后,(吕诲)被授为御史中丞。王安石掌管政事,当时人们都认为国家得到了人才。吕诲说王安石不懂政事,(如果)重用他,那是不合适的。于是(吕诲)上疏说:“王安石外表装作纯朴实在,内心深藏狡诈,陛下喜欢他的才智机辩就委以重任。王安石本来就没有深远的谋略,只会追求变草来标新立异,欺上瞒下,文过饰非,将来贻误天下苍生的,一定是这个人。如果让他长久占据朝廷要职,(那么国家)一定没有安宁的道理。”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吕诲请求辞职,(皇帝)就将吕诲贬出京都
48、(让他)任邓州知州。(当时)吕诲想上书言事,司马光劝阻了他,吕诲说:“王安石虽然有一时的名望,但他好持偏见,轻信好人,喜好别人逢迎自己。听他说的觉得很完善,实施起来却显得粗疏了;(如果)让他居于宰相之位,国家必定要遭受祸患。再说皇上刚即位,早晚与他谈论议事的,只有那两三个执政大臣罢了,如果他们都是一些不当的人,那国家大事就要被败坏了。这是心腹大患,要解救都唯恐不及,怎么还能够拖延呢?”吕诲被逐出朝廷后,王安石更加肆无忌惮。吕诲三次居于言官之位,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廷),当时的人都很推崇他的耿直。居家被疾病困扰,吕诲仍然早晚愤慨叹息,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忧虑的事。病重以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
49、到的时候吕诲已经暝目了。听到司马光的哭声,(吕诲)突然坐起,睁开眼睛勉强看着(司马光)说:“国家的事还是有希望的,你好好努力吧。”司马光问道:“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吗?”吕诲说:“没有了。”于是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全国上下听说此事的人都为之悲痛惋惜。皇帝诏令追赠他为通议大夫。14 【答案】B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
50、“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运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陈季陵痛苦不堪。故选BD。15【参考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
51、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劝陈季陵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是说那些小事儿有谁能事先知道,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劝诫友人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尤其显示出对友人的劝勉和激励;“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表明人生在世不要过于忧愁,突出要学会积极乐观,这是对友人的一种劝诫;“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运用典故,劝诫友人要振奋精神。16 【答案】(1)薄言袺之 薄言襭之 (2)闭廪归来真了事 赋诗怜汝足精神(3)欲收新麦继陈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
52、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易错字:(1)袺、襭;(2)廪、赋、继。1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身临其境:亲自面临那种境地。两者区别在于,设身处地是想象自己在某种境地。而身临其境不是想象,是真的到了某种境地。这里应选择“身临其境”。交界:相连的地区,有共同的边界。交接:指交往;互相接触。这里强调的是相连的地区,
53、应选“交界”。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一应俱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这里强调视野好,全都看得见,所以选择“一览无余”。波诡云谲: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波浪和云彩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色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语境中没有绚烂夺目的意思,取事态变化莫测之意,选择“波诡云谲”。故选A。1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根据上文,“重修过的雁门关
54、,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可知“断砖碎瓦的雁门关比修旧如新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排除AB;“亦能”不如“更”具有强调后者的意味,排除C。故选D。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中途易辙;“约”与“以上”前后矛盾。B项,“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中途易辙。D项,“约”与“之多”前后矛盾。故选C。20.【参考答案】(1)邂逅王羲之;(2)登岳阳楼;(3)再来说说滁河(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第一空根据后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