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学(II)Electronics (II)课程代码:05410032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电路分析基础适用专业:农业电气化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华成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 必修课程,该课程建立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既 要考虑农电类学生的专业基础,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本
2、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一些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生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 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独立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掌握二极管应用电路、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放组成的 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中的反应概念及其电路分析、信号的 运算和滤波路分析、波形的发生及其变换电路分析和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等;掌握模拟电子技术领域中基本分析方法。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
3、1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及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注:1.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2.工程类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应按下表表述对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1课堂表现回答下列问题等10%2平时作业作业次数10%4期末考试考试方式(开卷、闭卷)8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考核方式或途径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 业、小论文、工程设计和作品等。.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工程设计要求等。.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
4、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电工学II电子技术,赵不贿,景亮主编,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局部),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5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4版。.Multisim 11.0 教程.pdf网络学习资料 :ishare. iask. sina. com. cn/ download/explain. php?fileid=34107037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 每次课后布置24题作业,作业总量约为
5、30-60题,另外布置一些思考题,供学生 选做,以便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2017 年5月23 日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和 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与电气化 相关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 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二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2)电信号;(3)电子信息系统;(4)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软件介绍;(二)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了解电子系统的组成原那么;了解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s
6、pice和Multisim0(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分析方法。.难点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第二章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一)课程内容(1)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3)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4)理想运放组成的电压比拟器;(8)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了解放大的概念及其性能指标;了解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其电压传输特性;(3)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了解单限比拟器和滞回比拟器;(5)掌握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
7、路、微分运算电路 和电压比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Multisim仿真。.难点虚短、虚断和虚地分析方法在集成运放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电路中的运用。第三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一)课程内容(1)半导体基础知识;(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3)稳压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4)发光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举例;(5)二极管应用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2)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质;(3)掌握二极管(包括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及其基本应用。(7)掌握二极管应用电路的Multisim仿真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极
8、管的应用电路、稳压管稳压的工作原理。.难点二极管在不同场合的等效模型。第四章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课程内容(1)晶体三极管;(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那么;(3)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5)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了解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了解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的关系;(3)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及用等效电路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4)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电路结构及性能;(5)理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6)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静、动态指标的Multi
9、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通过估算法求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掌握通过等效电路法分析三极管三种组态电路的动态指标;理解放大电路全频段的频率特性分析。.难点三极管三种组态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第五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课程内容(1)场效应管;(2)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2)掌握用交流小信号模型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了解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两种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4)掌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动态指标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场效
10、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场效应管三种组态电路的动态分析。.难点场效应管三种组态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一)课程内容(1)多级放大电路;(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3)差分放大电路;(4)功率放大电路;(5)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6)集成运放原理电路;(7)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集成运放的种类;(8)集成运放的使用考前须知;(9)多级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主要参数;
11、(5)掌握OCL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及功率管的选择;了解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了解集成运放的技术指标、种类及选用;(8)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多级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计算,四种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OCL 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难点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工作原理,四种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第七章放大电路中的反应(一)课程内容(1)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2)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3)深度负反应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4)负反应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2、(5)负反应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6)放大电路中的正反应;(7)带负反应放大电路静、动态指标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1)掌握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反应极性和反应组态的判断方法;(2)掌握深度负反应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计算;(3)掌握各种组态的负反应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4)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几个基础概念;了解负反应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原因、稳定判据和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了解放大电路中的正反应;(7)掌握带负反应放大电路静、动态指标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反应组态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应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难点电压串联负反应、电流串联负反应、电压并
13、联负反应和电流并联负反应的判断 方法,如何根据要求引入正确的负反应。第八章信号的运算和滤波(一)课程内容(1)运算电路;(2)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3)有源滤波器;(4)乘法器、除法器、平方运算电路等以及滤波器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了解对数运算和指数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2)掌握逆运算的分析方法;(3)掌握四种类型有源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4)掌握乘法器、除法器、平方运算电路等以及滤波器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电路、逆运算的分析方法、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有源滤波器的幅、相 频响应。.难点通过负反应实现逆运算的分析方法。第九章波形的产生及
14、变换电路(一)课程内容(1)正弦波振荡电路;(2)非正弦波发生电路;(3)波形变换电路;(4)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方波、锯齿波发生器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1)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幅值平衡条件;(2)掌握RC串并联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非正弦信号发生电路及波形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方波、锯齿波发生器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条件、稳幅原理,以及振荡频率的计算。.难点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反应的相位关系。第十章直流
15、电源(一)课程内容(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局部的作用;(2)单相整流电路;(3)滤波电路;(4)稳压管稳压电路;(5)线性稳压电路;(6)开关型稳压电路;(7)直流电源电路的Multisim仿真。(二)教学要求(1)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局部的作用;(2)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3)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及限流电阻的选择;(4)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简单应用电路;了解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7)掌握直流电源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串联型稳压电路、三端集成
16、 稳压器输出电压的计算。.难点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 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工程(如课程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实验单独开课)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编号实验工程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122. “要求”填必做、选做。实验1:(实验名称)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实验2:(实验名称)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 验上 机课程 实践小 计绪论第二章55讲授法1. 1、1.2、2. 1、2.2第三章44讲授法1. 1、1.2、2. 1、2.2第四章1010研究型教学方法1. 1、1.2、2. 1、2.2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命教育在危急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健康生活远离烟酒
- 全钒液流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实施方案
-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中的文化体验空间设计报告
- 2025合同终止补偿金需要缴税吗
- 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立项报告(范文参考)
- 安全月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家庭居室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公园健身设施采购方案
- 健康评估个性化评估体系
- 蔬菜栽培课件
- 西班牙语教学课件
- 护理核心制度2025年
- 沈阳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真题2024
- 微生物驱动的资源循环系统研究-洞察阐释
- 监管公司准入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超宽带UWB定位行业创新策略及未来趋势建设现状报告
- 医院防汛救灾管理制度
- 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 2025年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 DB43-T 2066-2021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