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_第1页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_第2页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_第3页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_第4页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场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构造,以先验复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

2、知识提供先验的根底。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根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根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根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根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

3、此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

4、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根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思出的东西出发才能最切近地通达在海德格尔II那里有待思的东西。但海德格尔I又只有包含在海德格尔II中,才能成为可能。 前期的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对人这种在者的生存论分析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后期的海德格尔则试图深入到更加根源的境域。海德格尔象分析哲学一样对形而上学持批判的态

5、度,不同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将形而上学的错误同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亦以重提存在问题的方式而倡导根源之思。 一、存在与时间 在此,我们主要讨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局部容。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而且允诺建立关于存在的科学ontology即本体论,但是实际上形而上学自始就遗忘了存在Seinsvergessenheit,整个一部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的遗忘史,它以认识存在者的方式去把握存在,无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当然,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们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的,所以

6、对存在的领悟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存在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问题亦即存在的意义问题,这里所谓的意义并不是是什么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象认识存在者那样认识存在,而只能追问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即存在显现自身的方式。 则,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应该从何处入手?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

7、它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zu sein,to be,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Jemanigkeit。所谓向来我属性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就此而论,此在是存在存在出来的境域da。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E*istenz,即站出来存在的活动。 虽然此在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

8、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此在存在就能够使存在显现。因为此在作为可能性,它可能使存在显现,也可能使存在不显现。当然,所谓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即它显现为不显现。所以,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当此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是本真的。如果此在把自己看作与所有在者一样有着固定的本质因而是一种现成存在的在者时,它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于是,以往被传统哲学无视和轻视的日常生活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了解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因此,海德格尔就对此在进展了现象学分析,他亦称之为

9、生存论存在论的分析,简称生存论分析。 此在的生存活动是在世界中展开的,不过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空盒子,我与万物被放置于其中。实际上,有一个我主体与一个世界客体相对而立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原初的根源世界是此在与世界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世界,换言之,此在生存着在世,我们可以称这个世界为生存世界。此在生存着在世界中存在。在这个生存的世界上不仅有在者,还有其他的此在。此在一开场就与其他的此在共同存在,这就是共在Mitsein:他人与我共同在此。 如前所述,此在本性上具有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于是我们可以问: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此在终究是谁?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具有向来我属性的此在当然就是我自己。然而,当此

10、在自我、自我喊得震天响的时候,它恰恰不是它自己,它在日常在世的生存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常人、他人或大家das Man:此在作为日常的杂然共在,就处于他人可以号令的围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从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他人快乐怎样,就怎样拥有此在之各种日常的存在可能性。在这里,这些他人不是确定的他人。与此相反,任何一个他人都能代表这些他人。这个谁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总数。这个谁是个中性的东西:常人。 于是,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专制。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

11、样学群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常人统治之下的日常生活乃是一种平均状态,平均状态先行描绘出了什么是可能而且容许去冒险尝试的东西,它看守着任何挤上前来的例外。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源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的了。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的了。任何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这种平均状态之烦又揭开了此在的一种本质性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 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家、公众、公众舆论一类的东西

12、。对于始终处于共在之中的此在来说,他向来不是作为自己存在,而是作为他人存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向大家、公众看齐的。就此而论,常人拿走了我的存在,决定着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 则,这个常人是谁? 常人到处在场,但却是这样,但凡此在挺身出来决断之处,常人却也总已经溜走了。然而因为常人预定了一切判断与决定,他就从每个此在身上把责任拿走了。常人仿佛能够成功地使得人们不断地求助于它。常人能够最容易地负一切责任,因为他不是需要对*种事情担保的人。常人一直曾是担保的人,但又可以说从无此人。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我们不能不说是不曾有其人者造成的。每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

13、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杂然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 实际上,常人也不能说就无此人,应该说,此在就是常人,常人就是此在自己。只不过此在不是立足自身,而是立足于常人生存在世,所以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虽然这世上只有此在自己而没有常人,此在毕竟是自己存在的,但是当此在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时候,他不是以勇于选择并且敢于承当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而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的。换言之,此在以常人的身份在逃避他自己。海德格尔称这种状态为此在的沉沦verfallen。 我们以为有一个永远公正永远正确的常人、大家或公众

14、舆论决定着日常生活,它能够替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确定恰当的时机,并且为我们承当责任和后果。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大家、常人、公众舆论,生存在世的是我们自己。海德格尔的话如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意在惊醒此在沉沦的迷梦。 则,此在为什么要逃避他自己呢?因为沉沦状态对此在具有天然的诱惑作用:它免除了我在生存活动中面对可能性进展选择的痛苦和承当责任的负担,它使我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而且都处在最正确的安排之中。因此,在常人的统治下,我感到一种家庭般的温暖。虽然此在的本性是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但是它从来不是作为它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生存在世的,因而自始就已经沉沦于世了。当然,此在的沉沦并不是从一个地方脱落

15、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从自身脱落到自身,因为常人就是此在,此在就是常人。 此在生存在世的生存论构造就是烦。 烦Sorge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中文通常将Sorge译作烦,不过它的意思却不是厌恶、烦恼、烦躁等不良的情绪,而是牵挂的意思。常言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即是说,我们每个人在来之后,去之前,是必有牵挂的。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人生在世只要活着,就要走路、做事、爱与被爱、恨与被恨、为过去悔恨、为现在发愁、为将来担忧,这些都是牵挂。此在既然是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因而是开放性的在者,它的一言一行中就必有牵挂在。 此在是能在,但是它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看作是能在。因为作为能在,此在就必须由它自己来决

16、定自己的命运,由它自己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由它自己来承当这些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海德格尔通过畏Angst这一情绪说明了此在的现实处境。畏不是怕,怕总有可怕的东西,因而也就有逃避的可能,畏却是对不知道什么东西的畏:当你被迫入畏之中时,突然间,诸神隐退,万物消融,世界陷入一片虚无。你,只有你自己,面对空无而无依无靠,就在这无依无靠之中,此在被迫面对它自己的能在或自由。此在被抛入了可能性的境域,无论它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它都是自由的,它必须自己面对自己的生存在世。因而此在在畏中便陷入了惶惶然不知所措的境域,那是一种不在家unheimlich的感觉。这就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此在作为它自己而存在

17、时它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而当它作为常人存在的时候它却感到它在自己的家中。 这就是为什么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的原因所在。 虽然沉沦的梦看上去很美而且有家的温馨,本真的能在则令人感到无依无靠,无家可归,但是沉沦毕竟是梦幻,我们终究要面对残酷的真相。则,如何从沉沦状态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呢?海德格尔的答复是,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是这本书中最富魅力的章节之一。有人将海德格尔的有关思想称作死亡哲学,其实叫做生命哲学更恰当,套用中国一句成语,这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海德格尔通过死亡而思考生活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存在问题。 然而,思考死亡与存在问题有什么关

18、系?我们能思考死亡吗? 死亡似乎是无法思考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他人之死,但是严格说来死亡是不可经历的:任何经历都需要我在场,但是死亡恰恰意味着我不在场。只有死人才能经历死亡,然而人死之后却不会再有经历了。总之,我不可能感觉没有感觉,也不可能经历没有经历。所以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看,死亡是不可经历的。 然而就生存论而言,死亡却是可以经历的。 对于此在来说,一方面就其生存论本性而言,只要它存在着就总是它的尚未,因为它是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能在;而另一方面它的尚未、它的可能性从来不是外在的规定,尚未作为可能之在就植根于此在自身之中它自己就是能在本身。就此而论,死亡也是此在的尚未:当此在存在

19、之时,死亡虽然尚未降临,但是作为可能性的死亡已经在此在自身之中了。由此可见,在者状态上的死亡可以看作是存在到头或临终到头,但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则意味着一种存在可能性,一种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称之为向终结存在。此在走向尚未,而尚未的至极处却是终结即死亡。故当此在存在着的时候,死亡就已存在了,作为尚未的终结它总已在此,只不过不是实际在此而是尚未在此然而却一定在此。所以,走向尚未的此在也就是在走向终结。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从生存论上将死亡理解为向终结存在,看作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 死亡是属于此在的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沉沦状态中,此在却千方百计地将死亡看作是外在的偶然的事件。例如我

20、们总是说:有人死了,这句话就表达了此在通常对待死亡的典型态度。有人死了这句话中的有人不是指这个人也不是指那个人,而是泛指。不过有人死了虽然是泛指,却也不是说人都死了,而是说死这回事。在这里,一方面由于它不是具体地有所指,所以死被理解为*种不确定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它说明,死是一种东西或事件,虽然肯定要从*个地方来,但是当下我自己还没有碰上。有人死了这种泛指的方式,就好象是死亡碰到的是常人一般的人,于是我们便可以自我抚慰:不恰恰是我,然而由于死亡所碰到的常人并不存在,所以死亡也就变成了与我们不相干的东西。换言之,当我们面临抉择并且需要承当责任的时候,我们希望有常人此在,而在死亡这回事上我们感到欣慰

21、的却是有人死了等于无人死了。 因此,死亡被敉平为一种摆在眼前的事件,它虽然碰上了此在却并不本己地属于任何人。常人拿走了此在的生存,也拿走了它的死。这样的日常生活对此在来说当然具有诱惑力和安定作用,因为它既用不着苦恼生存,更用不着害怕死亡。结果,死亡不再是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而变成了在此在之外的、偶然的、不好的事件。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提倡一种对待死亡漠然处之的教养。然而实际上,此在怕死已经怕到了这种地步,它甚至不让我们面对死亡。 如此说来,我们之所以会沉沦于世,就是因为逃避死亡的缘故。因此要使此在从沉沦的迷梦中醒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它直面死亡。 于是,海德格尔从生存论上给死亡下了一个定

22、义:死亡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首先,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是不可替代的,任谁也不可能拿走他人的死。即使我因为抢救他人而死,他人也决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不会死,他仍然终有一死。死亡这回事只能是我自己去经历的,换言之,只能由我自己面对自己的死。即使我一无所有,死亡亦属于我自己。其次,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可能性。人一生下来,终究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不知道他将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也是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必有一死。活着的时候,死亡尚未到来,所以是可能性,然而人必有一死,所以是确知的可能性。虽然是确知的可能性,我却不知道哪一天会死,因而又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最后,死亡是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亡乃人生之大限,死亡将解脱你所有的一切,无论你生前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是朋友遍天下还是孤家寡人,在死亡面前都会烟消云散。死亡又是无可逾越的,即超不过的可能性。 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则我们就会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直面死亡不仅使我意识到我应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而且使我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