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作业及人体作业特征本 章 目 录4.1 作业类型4.2 人体能量消耗4.3 劳动负荷评价4.4 劳动强度与分级4.5 作业能力4. 1 作业类型作业,又称为劳动,是人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的一切活动。可分为静态作业、动态作业和混合性作业身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时所进行的作业,也称静力作业保持肌肉张力不变,即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也称张力作业4.2 人体能量消耗能量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这一系列过程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通过合成自身的成分来储存能量。分解代谢是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
2、量。人体摄入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热量主要能源(70) 储存 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物氧化 能量CO2,H2O 热能(50) (化学能)三磷酸腺苷(ATP)维持体温,散发出体外 放出能量 供合成代谢和生理活动4.2.1 人体能量的来源 1. ATPCP系列2. 需氧系列3. 乳酸系列 1. ATPCP系列 肌肉所需能量是由肌细胞里的ATP迅速分解而直接提供的,肌细胞中的ATP由磷酸肌酸(CP)与二磷酸腺苷合成予以补充: 即 CPADP Cr(肌酸)ATP 该过程简称为ATPP系列。 特点:ATPCP系列提供能量的速度极快,不需要O2,不产生乳酸CP在人体内的贮量有限;该途径的产
3、能过程只能维持肌肉大强度活动几秒钟 2. 需氧系列 ATP需从糖类和脂肪的氧化分解来提供,需要氧的参与才能进行,叫做需氧系列。 即 葡萄糖或脂肪氧 ATP 特点:在合成的开始阶段,以糖的氧化磷酸化为主;在作业持续到结束阶段,以脂肪的氧化磷酸化为主;ATP生成总量大(输出功率15J/(kg.s),但速度慢;不产生乳酸;长时间耐力活动的物质基础氧化磷酸化 3. 乳酸系列 在大强度劳动时,能量需求速度较快,相应ATP的分解也必须加快,但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此时,要靠无氧糖酵解产生ATP和乳酸来提供能量,故称为乳酸系列: 葡萄糖(糖原) ATP乳酸 特点: 乳酸逐渐扩散到血液,部分排出体外,其余在肝,
4、肾内部又合成为糖原;在食物营养充足条件下,经休息,可较快合成为糖原; 产能方式不经济(需大量葡萄糖);乳酸属致疲劳物质;乳酸系列转换不能持续较长时间。糖酵解糖酸解时1g分子葡萄糖能合成2g分子ATP, 但糖酵解的速度比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快32倍, 所以是高速提供能量的重要途径。 三种产能过程如图所示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示意图 肌肉转换化学能做功的效率约为40%;若包括恢复所需能量,总效率约为10%-30%),其余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 表4.1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4.3 劳动负荷评价劳动负荷不同,生理上的变化也不同,通过测定人的最大氧耗量、最大心率、搏出量与心脏输出等生理学参数科学地推断人从事某
5、种活动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并据此合理安排劳动定额和节奏,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作业疲劳,从而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4.3.1 作业过程中人体的机能调节与适应作业负荷:指劳动体系对机体生理、心理的需求和产生的压力。人体机能调节反映在以下方面:神经系统的机能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调节排泄系统的机能调节呼吸系统的机能调节体温的机能调节 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1)概念比较需氧量 摄氧量耗氧量需氧量指人体单位时间所需要的氧量;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约为0.2-0.3L/min。总需氧量劳动及劳动结束后恢复期所需氧量之和。计算式:Vo2z=Vo2lVo2h一Vo2j(t1+th)式中Vo2z劳动时的总需氧量,m
6、L/min ; Vo2l作业期摄氧量,mL/min;Vo2h恢复期摄氧量,mL/min;Vo2j安静时平均需氧量,一般为2 5 OmL /min;t1作业时间,min;th恢复时间,min。4.3.2 作业负荷评价指标 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 1)概念比较需氧量 摄氧量耗氧量单位时间内人体通过循环、呼吸系统所能够吸入的氧气量称摄氧量。人在繁重体力劳动时,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经12min达到极限摄氧能力,这时,单位时间内的摄氧量叫最大摄氧量,由Vo2max表示。 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1)概念比较需氧量 摄氧量耗氧量人体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量叫耗氧量。一般耗氧量和摄氧量大致相等。人在繁重体力
7、劳动时,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叫最大耗氧量。此时最大耗氧量近似等于最大摄氧量。最大可达安静休息时的30倍,达到3一6Lmin。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1)概念比较最大耗氧量决定于年龄(AG)、性别、海拔、训练、强度、持续时间等。 Vo2max=(5.6592-0.0398AG)mL/(kgmin)最大能量消耗率与最大耗氧量关系 Emax=354.3Vo2maxW其中体重W单位N ;Vo2max单位mL/Nmin。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2)氧债和劳动负荷氧债剧烈活动时,呼吸、循环机能跟不上氧需,致使肌肉缺氧,这时需氧量与实际供氧量的差值就叫氧债。缺氧时,能量必须以无氧分解代谢提供,体内要透支1L氧
8、,大约要产生7g乳酸。氧债能力,一般人约为10L,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达15-20L。氧债能力衰竭,血液中的乳酸量会急剧上升,pH值迅速下降,这对肌肉、心脏、肾脏及神经中枢都很不利。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2)氧债和劳动负荷劳动负荷分类: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 劳动时摄氧量与需氧量保持平衡的负荷,即需氧量小于最大摄氧量的各种非繁重劳动负荷。此时,只有作业开始2-3min内,呼吸、循环系统暂时略欠氧债。其后转入稳定状态,这是人体可以持久作业的最理想的状态。稳定状态结束后,归还所欠氧债,见图。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2)氧债和劳动负荷劳动负荷分类: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 需氧量已接近或等于最大摄
9、氧量的强度较大的劳动负荷。此时,氧债也是在需氧量上升期间出现,到达最大摄氧量后,便维持稳定状态,见图。1 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2)氧债和劳动负荷劳动负荷分类: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 劳动强度过大,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人体一直在缺氧状态下活动,形成较大氧亏,处于“假稳定状态”下的负荷,见图。超量负荷时,当心肺功能的惰性逐渐克服后,每分钟需氧量仍高于最大摄氧量,运动强度的持续,局限在氧债能力范围内,活动不能持久。劳动结束后,人体还要继续维持较高的需氧量以补偿欠下的氧债。例4.1 已知自行车测功计对某人骑自行车活动的测试实验结果如下表,求劳动时总氧需、氧债和总氧债。2 最大心率心率:单位时间内心
10、室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HR)。心率和劳动强度密切相关。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约75次/min。在作业开始前1 min,由于心理作用,心率稍有增加。作业开始后,为适应供氧要求,前3040 S内迅速增加,以后缓慢上升。一般经45min达到与劳动强度适应的稳定水平。轻作业,心率增加不多;重作业能上升到150200次/min。青年人中,当以50的最大摄氧量工作时,男子心率约为130次min,女子140次min。最大心率:当人达到最大负荷时心室每分钟的跳动次数称为最大心率(HRmax)。最大心率几乎无性别差异,都随着年龄(A)的增加而下降,近似计算式: HRmax=209.2-0.75A (次/min) 式
11、中HRmax 最大心率,次min;A年龄,岁。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可理解为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劳动8h,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生限值。一般认为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约为最大摄氧量的1/3,适宜心率按式4.14计算。表4.5为男女适宜负荷水平。适宜心率=(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X 40% +安静心率 (4.14) 表4.5 适宜负荷水平 3 搏出量与最大心脏输出搏出量:心脏每次搏动从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量称搏出量。心脏输出量:单位时间内(1min)从左心室射出血量Q叫心脏输出量。重作业时,心脏每搏输出血液量由安静时的4070mL可增大到 150 mL,每分钟输出血量可达 1525 L,有
12、锻炼的人可达 35 L/min。最大摄氧量与最大心输出量关系: Qmax=6.5+4.35Vo2max(L/min) (4.15) 式中Qmax最大心输出量,L/min ; Vo2max最大摄氧量,L / (Nmin)。4 肌电图 肌电图:肌纤维细胞收缩时产生生物电位动作电位,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可通过电极引出,再经放大、记录得到的波形图叫肌电图(简称EMG)。放电频率和振幅:肌肉从轻微收缩增加到最大收缩时,放电频率可从5次s增加到50次s。动作电位振幅(mV)的大小反映了参加收缩的肌纤维数量的多少。因此,通过肌电图可以测定肌肉收缩的强度。4 肌电图 肌电图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上的应用主要是作
13、业设计、作业姿势、机械和工具设计的人性化、合理化和最优化研究。在工业座椅、家用沙发和床等尺度的研究中,肌电图是一个实用的评价指标。一个具有良好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工业座椅能有效地减少人体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一个舒适的坐姿或者卧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这种放松程度,可通过肌电图来评价。 3组不同坐姿的23腰椎背棘直肌肌电图肌电图在肌肉疲劳时发生明显变化,振幅增大而频率降低,可直接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劳。5 呼吸量的测定人体活动时,新陈代谢率增高,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的呼出量都随着活动量而增多:呼吸频率由平静时的每分12-18次增加到每分40-50次;呼出量由平静时的500mL升到2000mL上
14、;通气量由平静时的6-8L升到100L以上。 6 脉搏数的测定主要是测定与疲劳程度有关的刚结束作业的脉搏数、脉搏积及回复到安静时脉搏数所用的时间。脉搏积=脉搏数(最高最低血压差)100 7 发汗的测定 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叫做发汗发汗是肌体散热维持恒定体温的有效途径,发汗量是高温下劳动或重体力劳动肌体丧失水分程度的标志。发出大量汗水可造成脱水,因此对发汗量及汗液化学成分等应进行测定,可以防止高温中暑等疾病。 在安静状态下,当气温达到281时便发汗。如果空气湿度高且穿衣较多,气温达到25时即发汗。劳动时,气温在20以下,也会发汗。劳动强度越大,发汗量越显著。 8 血液成分变化的测定 测量内容主要是
15、与疲劳关系密切的pH值、血糖量、血红蛋白量、乳酸含量等。 9 脑电图 人无论是处于睡眠还是觉醒状态,都有来自大脑皮层的动作电位(脑电波)。在头部表皮上通过电极和高感度的低频放大器可测得这种生物电现象。即得到脑电图( EEG)。9 脑电图名称频率日本桥本把大脑意识状态划分为慢波波0.5-3.5Hz阶段0失去知觉、睡眠的状态,无意识,无反应能力。主要脑波是波。成人如果在觉醒时出现慢波则可诊断为大脑异常。波4-7Hz阶段I过度疲劳、单调作业、饮酒等状态,知觉能力的下降,发呆、发愣、不能注意。主要脑波为波。快波波8-13Hz阶段II休息、习惯上的作业的状态,意识处于正常放松状态,这时无预测能力和创造力
16、。主要脑波为波。波14-25Hz阶段III积极活动状态,这时大脑清醒,注意力集中,富有主动性。主要脑波为波。事故潜在性最小。波及以上频率25Hz以上阶段IV过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这时注意力集中一点,一旦有紧张情况大脑将马上进入停止状态。脑波状态是和更快频率的脑波。事故潜在性最大。9 脑电图 利用脑电波的频率和幅值可评价人大脑的觉醒状态。在人机工程学研究领域内,常利用脑电波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如噪声、室温、床类用具尺度及质地等对睡眠深度的影响。在作业领域,它与事故的发生和防止有密切的关系。10 手工搬运提举限值可用来预测搬举重物劳动的负荷应该在何数值内,评价实测负荷是否安全,是否应采取改进措施体
17、力搬运质量限值见表4.74.4 劳动强度与分级劳动强度: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做功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可作为劳动负荷大小的判定标准之一。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精神紧张性劳动3种。体力劳动:以肌肉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脑力劳动:以脑力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精神紧张性劳动:精神紧张和精力高度集中的劳动,如精密仪表的生产和装配,仪表监视等国际劳工局分级标准按耗氧量将劳动强度划分为3级:中等强度作业,大强度作业和极大强度作业中等强度作业指需氧量不超过氧上限,大多数作业属于此类,见表4.8大强度作业,指需氧量超过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积累的情况下作业,如爬坡负重、手工挥镐或煅打等极大强度作业,指完全在无
18、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氧债几乎等于需氧量。只有在短跑、游泳比赛时才出现这类情况,持续时间短,不超过2min。表4.8 中等劳动强度作业分级我国分级标准我国于1983年制订了按劳动强度指数划分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869-83),该标准是在对262个工种的工人劳动时、 能量代谢和疲劳感等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以劳动时间率和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Cal/(minm2)为指标制订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作业时人体负荷的大小。 1997年,又重新确定了新标准(GB3869-97) 代替之,即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以此标准为基础,颁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
19、2)(本书延用)国标,划分劳动强度。表4.9 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4.5 作业能力4.5.1 作业能力的影响因素4.5.2 作业疲劳4.5.3 作业疲劳与安全生产4.5.1 作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完成某项工作 的能力称为作业能力。作业能力是指在不降低作业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间内维持一定作业强度的能力。图4.6 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工作日开始时工作效率较低,其后动作逐渐协调、加快和准确,效率上升,单位时间的产量增高,操作时间缩短和废次品减少,这段时间约持续12h,叫做入门期作业能力达到最高水平,各项生产指标变化不大,一般能维持1h左右,叫做高效稳定期随后作业人员
20、主观感到劳累,操作活动的速度放慢,准确性下降,单位时间的产量减少,废次品增多,这叫做疲劳期在工作日结束前,工作效率又有所上升,这与赶任务或争取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等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终末激发,通常不能持久。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1. 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社会地位决定了劳动者的地位和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处理好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健全各种保障体系,增加工作满意度感等对提高作业能力会起重要作用2.生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通常是指工作场所范围内的空气状况、 噪声、照明、色彩和微气候等,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有较大影响。 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3. 工作条件和性质 生产设备与工具的好坏
21、对作业能力的影响较大,这主要看它在提高工效的同时,是否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静态作业成分,减少作业的紧张程度等。此外还有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等4. 操作的熟练程度 操作熟练能使动作协调、敏捷和准确,大脑皮层的负担减轻,故不易发生疲劳。 5.个体因素体力劳动的作业能力, 随作业者的身材、 年龄、 性别、 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异。6.作业疲劳 作业疲劳导致作业能力降低4.5.2 作业疲劳由于作业疲劳会成为不安全因素,诱导事故的发生,因此运用劳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研究作业疲劳及疲劳的减轻和恢复,保障工人健康和作业安全,从而充分发挥作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极为重要
22、的,也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4.5.2 作业疲劳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断消耗能量,作业者体内的合成过程与分解过程不能平衡,从而引起作业能力明显下降的现象就是作业疲劳。作业疲劳是作业过程中生理的一种正常表现,它起着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作业疲劳的主要表现:产生休息的欲望心理功能下降生理功能下降作业姿势异常工作的质量或数量下降(1)按照疲劳的发生部位分类局部性疲劳全身性疲劳 1)作业疲劳的分类精神疲劳肌肉疲劳混合性疲劳(2)按照疲劳的表现形式分类心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智力疲劳技术性疲劳(3)按照引起疲劳的原因分类(4)按照疲劳恢复的快慢程度分类 一般疲劳、过度疲劳和重度疲劳4.技术性疲劳:主
23、要出现脑力和体力劳动均有的、神经系统高度集中作业中,疲劳表现为头昏脑胀、全身乏力、瞌睡等。 例如:汽车、飞机驾驶、收发电报、电话接线员等。 3.脑力疲劳:由于长时间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而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机能减退,表现为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失眠或瞌睡等。 例如:参加各种考试。 2.全身性的疲劳:全身参加繁重体力劳动引起的疲劳。表现为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疲乏、不愿动等主观疲倦感和客观的工作能力下降、误操作增加,反应迟钝、打瞌睡等。 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游泳运动。1. 局部性疲劳:在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紧张活动时,在身体局部产生疲劳,一般不影响其他部位的功能。 例如:抄写、打字,计算机操作所带来的
24、手臂、视觉疲劳等 心理疲劳 劳动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使操作者表现出较强的疲劳症状,如感觉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并往往伴随着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上升等现象,这种现象属于心理疲劳的症状。 如监视仪表的工人。 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 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工作特征和操作者个体因素均有关系 ,主观上,操作者对工作的态度、动机、期望以及操作者的情绪状态等对心理疲劳的产生和积累程度也有重大影响。 2)作业疲劳的规律 (1)疲劳可以恢复。 (2)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 (3)疲劳程度与生理周期有关
25、。 (4)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作业疲劳的特点1)局部疲劳可以引起全身症状和大脑疲劳;2)疲劳使作业能力下降,作业意志减弱,产生休息的需要,减少疲劳的产生和积累,起到防护身体安全的作用;3)疲劳能够恢复,不会留下损伤痕迹;年轻人比老年人恢复得快;体力上的疲劳比精神上的疲劳恢复得快;4)心理造成的疲劳常与心理状态同步存在,同步消失;同样由作业内容和环境引起的疲劳,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改变时,疲劳也可消减。3)作业疲劳的特点5)感觉和疲劳不一定同时发生,如乐不知疲。6)作业疲劳可以缓解但不能避免。只要从事生产作业,机体或组织器官就必然会疲劳,只是疲劳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出现的程度不同而已。7)疲劳
26、的产生反映在人的行为中。机体或组织里的疲劳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反映在人的动作行为中。如,工人在疲劳状态下工作时,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状态,反应慢且极易出现判断失误。4)作业疲劳的产生机理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2)能源物质耗竭机理3)中枢神经变化机理4)机体内环境稳定失调机理作业者短时间内从事大强度体力劳动,消耗较多能量,能量代谢需要的氧供应不足,产生无氧代谢,乳酸在肌肉和血液中储积,使人感到身体不适,即产生疲劳感。4)作业疲劳的产生机理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2)能源物质耗竭机理3)中枢神经变化机理4)机体内环境稳定失调机理作业者从事轻或中等劳动强度作业,时间较长,造成肝糖元耗
27、竭,使人产生全身不适,即产生全身性疲劳。4)作业疲劳的产生机理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2)能源物质耗竭机理3)中枢神经变化机理4)机体内环境稳定失调机理前苏联学者认为,全身或中枢性疲劳是强烈或单调的劳动刺激引起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迅速消耗,这种消耗引起恢复过程的加强,当消耗占优势时,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以避免神经细胞进一步损耗并加速其恢复过程,这一机理称为中枢变化机理。4)作业疲劳的产生机理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2)能源物质耗竭机理3)中枢神经变化机理4)机体内环境稳定失调机理美、英学者认为全身(中枢)性疲劳是由于作业及其环境所引起的体内平衡紊乱,除肌肉疲劳外,还有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元耗竭、体液丧失
28、、体温升高等。另有学者认为,静态作业时,肌肉收缩,肌肉变得坚硬,其内压增大,引起部分或全部血流阻断。能量代谢在缺氧或无氧状态下进行,血液中产生乳酸堆积,产生局部疲劳感。 一般认为肌体疲劳是上述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1)作业疲劳的主观感觉评价法作业者在作业中出现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并伴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可以通过调查作业疲劳的主观症状来推论疲劳的程度。作业疲劳主观感觉症状调查9级量表法作业疲劳多级估量法作业疲劳主观感觉症状调查日本产业卫生学会 疲劳研究会提供了自觉症状调查表,见表4.13。日本学者认为疲劳是由身体因子,精神因子和感觉因子组成,每项因子包含10项调查内
29、容,通过回答“是”“不是”,计算作业疲劳出现的次数,评价人体疲劳。表4.13 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身体因子精神因子感觉因子头晕头脑不清精神恍惚头痛不愿思考眼睛发滞、发干全身不适思想不集中动作笨拙、失误身体局部不适或痛不爱说话脚下不稳、摇晃局部酸痛急躁感觉不灵敏呼吸困难困倦眩晕腿软精神涣散眼皮及其他部位发抖口粘、口干对事冷漠听觉迟钝、耳鸣打呵欠易忘事手脚打颤出冷汗常出错动作不准(2)作业疲劳的客观测量法作业疲劳的客观测量法指通过测量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后,其体内生化、生理、心理指标的变化来判定作业疲劳程度的方法。1)测定闪光融合临界值2)测定能量代谢率3)测定心率(脉博数) 法4)测定反
30、应时间5)测定触觉两点阈值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1)测定闪光融合临界值人对低频的闪光有闪烁感,但当闪烁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不再感到闪烁,这种现象叫做闪光融合。被测试者观看一个频率可调的闪烁光源,记录工作前、后被测试者可分辨出闪烁的频率数值。具体做法是:不断增大亮点闪烁仪的光点闪烁频率,记录视觉刚刚出现闪光消失时的频率值,即融合阈值;光点闪烁频率从融合阈值以上降低,记录视觉刚刚开始感到光点闪烁的频率值,即闪光阈值。闪光阈值和融合阈值的平均值叫闪光融合临界值(CFF)。 CFF值越高,表示大脑的意识水准也相对较高。作业疲劳后,人体在疲劳状态下,视觉神经出现钝化, CFF值降低。这一方法对
31、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工作人员(电话接线员、机场调度员)、视力高度紧张的工作及枯燥无味重复单调的作业疲劳测定最为适用。作业种类日间变化率/周间变化率/理想值允许值理想值 允许值体力劳动脑体结合脑力劳动-10-7-5-20-13-10-3-3-3-13-13-132)测定能量代谢率即测定劳动强度,完善的仪器设备可同时测得心跳,肺通气量等多项指标,对于判定疲劳有利。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3)测定心率(脉博数) 心率恢复和疲劳强度密切相关。作业停止后,心率可在几秒至十几秒内迅速减少,然后缓慢地降到原来水平。心率恢复滞后于氧耗的恢复,疲劳越重,氧债越多,心率恢复得越慢。心率恢复时间的长短可作为疲劳程度
32、的标志和人体素质鉴定的依据。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4)测定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指人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人体疲劳后,人的感觉器官对光、声、电等的反应速度降低,显示出反应时间延长。可以用机械式或电子式反应时间测定仪测定人作业前后的反应时间的长短作为疲劳判定的依据。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5)测定触觉两点阈值当皮肤表面上的两个点同时受到刺激时,如果两点间距离在50 mm以上,任何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两点的刺激。但是,当两点距离缩短到一定值以后(正常情况下小臂约为20 mm),只感觉是一个刺激点,其值称为两点阈值。作业疲劳越重,感觉越迟钝,此值上升越多。见表4.18。5)作业疲劳程度的判定指 尖中
33、 指食 指拇 指无名指 小 指上 唇第三指背脊背中央2.32.5 3.03.54.04.55.56.867.1面 颊鼻 部手 掌大足趾前 额脚 底手 背腹 部7.08.011.512.015.022.531.634.0胸 部前 臂肩 部背 部上 臂大 腿小 腿颈 背36.038.541.044.044.545.547.054.6表 4-18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值 单位:mm4.5.3 作业疲劳与安全生产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作业疲劳的预防和改善1)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机械设备、工作环境、工作组织制度与劳动负荷主观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工作心态客观因素机械设备:由于目前我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发展
34、并不是特别完善,许多企业设备老化,或者许多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直接投入生产使用的,从人机匹配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十分合理,尤其在正常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声都将不可避免的影响作业者的听觉以及其他组织结构从而产生疲劳,使机体的应急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客观因素工作环境不良的作业环境,比如光照条件、温度、以及作业场所色彩的搭配等对人的视觉以及作业心理的影响,同时作业空间的布置对作业人员正常作业姿势,记忆逻辑思维等脑力劳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加速作业疲劳的来临,增加作业失误率,降低工作能力,增加人失误的发生机率。客观因素工作组织制度与劳动负荷疲劳程度的轻重与作业速度、强度和时间有关。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周而复始重复单一的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鸡肉产品购销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股票质押融资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4还没交房的二手房买卖合同
- 学生财务规划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 小学生数字逻辑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24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合同
- 探索嵌入式系统在办公自动化中的教育应用
- 2025年度搬家服务及搬迁后办公设备更新合同
- 2025年度逾期还款债务转让及受让协议3篇
- 如何将性教育与情感培养相结合
- 内科胃癌护理查房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250个重点
- 《海关业务》课件-项目三 商品归类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手册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 笔试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2023年上半年反洗钱人员考试题库(参考600题)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