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最新)_第1页
新课程改革(最新)_第2页
新课程改革(最新)_第3页
新课程改革(最新)_第4页
新课程改革(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 例 一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8/21/20221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问题: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8/21/20222解 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

2、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8/21/20223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8/21/20224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

3、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8/21/20225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8/21/20226案 例 三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问题: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

4、么?8/21/20227分 析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在于“教师角色”和“如何促进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不符合 1.小王在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味模仿特级 教师,因此就忽视了教师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主 体,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要求教学与课程相互整合,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 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而 小王教师正是注重了模仿,忽视了教师是课程的 建设者与开发者,所以导致效果不佳。8/21/202282.小王在对待自我上,注重了模仿,但忽视了对 自己的教学反思。从而把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彼 此分离,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教 学活动

5、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 进行研究,其中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 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小王正是忽视了 对自己的教学反思。才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 影响了自我成长。8/21/202293.小王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他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8/21/2022104.小王在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味模仿特级教师,因此就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认为,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教师的威信,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师生情感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

6、会逐步好转。8/21/202211案 例在教学“杠杆原理”时,一教师先出示概念,然后用实验验证,最后让学生做适应性练习;另一教师则先让学生用扁担挑重物,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相关结论。问题: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8/21/202212(一)第一位老师的做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重结论,轻过程。将 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第一位老师没有做到与学生积极互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讲解,没有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

7、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 分 析8/21/202213 这位老师的做法将会导致结论难以感悟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可能培养起来。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8/21/202214 (二)第二位老师的做法有以下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结论,更重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想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位老师关注学生更甚于关注学科

8、,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关住了学生的情感需求。8/21/202215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乐于动手、勤奋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8/21/202216练习 案例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 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 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 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 “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 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 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 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

9、一跳,脖子 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 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 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8/21/202217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 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问题: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8

10、/21/202218分 析 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且应该“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一)A老师的做法有以下特点: 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1/202219A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甚于关注学科,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8/21/202220(二)B老师的做法有以下特点B老

11、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8/21/202221综上所述:A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B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课程的预设性而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的关住了学科而忽视了学生,所以我赞同A老师的做法。8/21/202222案 例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形式体现了新课改的那些理念?8/21/202223知识要点(1)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