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050711-_第1页
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050711-_第2页
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050711-_第3页
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050711-_第4页
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0507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J93D-08StipulationonChinaDigitalStrongMotionNetwork23CLA4发布实施JSGC-03 II I、八刖III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1范围1 HYPERLINK l bookmark62规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bookmark83术语和定义1 HYPERLINK l bookmark104台站场地勘选与测试2 HYPERLINK l bookmark125专用设备技术要求与测试4 HYPERLINK l bookmark146专用设备安装14 HYPER

2、LINK l bookmark167数据处理与产出16 HYPERLINK l bookmark188维护管理23 HYPERLINK l bookmark209台网试运行24 HYPERLINK l bookmark24附录A(资料性附录)观测室平面布置图32附录E(资料性附录)玻璃钢罩观测室示意图33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岩场地仪器墩示意图34附录D(资料性附录)土层场地仪器墩示意图35 HYPERLINK l bookmark44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台报告格式和要求36附录F(规范性附录)常规检查表38 HYPERLINK l bookmark52附录G(规范性附录)台站代码与记录编号

3、39附录H(规范性附录)强震动观测记录报告单41 HYPERLINK l bookmark62附录I(规范性附录)未校正加速度记录数据格式42 HYPERLINK l bookmark64附录J(规范性附录)校正加速度记录数据格式44JSGC-03 # JSGC-03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66附录K(规范性附录)校正速度记录数据格式46 HYPERLINK l bookmark68附录L(规范性附录)校正位移记录数据格式48 HYPERLINK l bookmark70附录M(规范性附录)反应谱数据格式50 HYPERLINK l bookmark

4、74附录N(规范性附录)傅里叶谱数据格式52JSGC-03 #1Z.I冃IJ5本规程是为了规范“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分项目实施和试运行的技术、内容和方法制定的。本规程共有14个附录,其中附录A至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E至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由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起草。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周雍年、李小军、周止华、王湘南、于海英、崔建文、叶春明、彭克中、陶裕禄、黄禧。JSGC-03 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工程实施和试运行的工作内容、技术方法、技术要求及成果表达形式。本规程适用丁“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数字强

5、震动台网”分项目建设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丁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DB/T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强震动地震和爆破等引起的场地或工程结构的强烈震动。GB/T18207.1-2000定义3.2.243.2固定台站长期设置强震动仪进行强震动观测的

6、台站。3.3流动台站在强地震发生后或在预报短期内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区临时布设的强震动观测台站。3.4专用台阵根据特定研究目的的需要,按专门设计布设的多个强震动台站或测点组成的观测网。3.5自由场地不受周圉环境、建筑和结构振动影响的空旷场地。3.6背景振动加速度噪声台址场地常时微振动产生的加速度噪声。3.7功能测试利用记录器的脉冲信号测试加速度计的H振频率和阻尼特性。4台站场地勘选与测试4.1台站场地勘选4.1.1台站场地选择要求a)固定台站宜均匀分布在监控区内,同时可根据地震地质构造条件和城镇分布情况作适当调整,加大活动断层带和大中城市地区的台网密度。b)固定台站宜布设在H由场地上,台址应避开局

7、部地形变化大的地点,如小山梁、河谷等,与高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丁该建筑物的高度和长度。在无合适的H由场地时,可布设在独立的一层或二层小房的底层地而上。c)固定台站应选择背景振动噪声较小的地点,避开大型的马达、泵站、发电机、塔柱状结构、重型车辆通路、大型管道等设施。台址场地的最大背景振动加速度噪声宜小于0.0001gno对具有速报功能的台站,台址场地的最大背景振动加速度噪声宜小T-0.001gnod)固定台站应选择有稳定的交流电源,交通方便,具备架设程控电话的条件,并有安全保障的地点。e)流动台站应根据短临预报在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区,或在强地震余震区,选择合适的布设地点。f)专用台阵的选址应根据

8、需耍进行专门研究确定。4.1.2台站勘选报告台站勘选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台站名称;b)地理位置(经纬度、高程、位置简图)与台址环境;c)周圉场地地形地貌、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活动性:d)场地类型;e)交通、供电、通讯、施工条件;f)安全保障;g)土地权属与征地条件;h)勘选人员与勘选日期。4.2台址场地测试4.2.1地面脉动测试a)各类台站均应做地面脉动测试,分析加速度背景噪声水平及场地脉动卓越周期。b)地面脉动测试应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各进行一个时段的观测,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能少丁1分钟。4.2.2钻孔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土层台应对台址场地进行钻孔和土层剪切波

9、速测试等,给出土层柱状图和剪切波速分布图,具体耍求如下:a)覆盖土层厚度在50m以下的场地,钻孔深度应到达基岩;覆盖土层厚度在50m以上的场地,钻孔深度不应小于30m:b)钻孔结束后,应对钻孔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剪切波速测试深度应不小T-20m,测试点(深度)间距应不大T-2m;c)钻孔过程中宜对地下20m之上的每一典型砂土及粉土层进行标准贯入度测试,标准贯入度测试点间距离应小T5m;宜对每一典型土层采取土样,蜡封封装,以用丁土动力学试验。场地影响台阵的土层台应进行详细的场地勘测,钻孔深度应满足台阵设计耍求,并应对测井孔每一典型土层采样,进行土动力学试验。4.3台站基本背景资料台站基本背景资

10、料应包括:a)台站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地名、经纬度、高程、交通图、布设位置图);b)台站周围的地形地貌;c)台站所在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d)台站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场地的一般描述、土层柱状图、土层剪切波速测试资料);e)台站场地的脉动测试资料;f)台站所在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层数、年代、设防标准及结构设计图纸。5专用设备技术要求与测试5.1强震动记录器强震动记录器应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触发单元、存贮单元、计时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及电源单元。5.1.1技术指标强震动记录器应满足表5/所列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1数字强震动记录器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通道数3道或6道满量程输

11、入2.5V或5V;单端、差分输入可选动态范围90dB频率响应0-50Hz分辨力16位系统噪声=1LSB(均方根值)项目技术指标数据采集模式连续记录、触发记录触发模式阈值触发,STA与LTA差、比值触发,手动触发等采样率50,100,200,500sps可程控时间服务标准UTC,内部时钟守时精度优J-10-6,GPS校时精度优J-1ms(GPS缆线长度25m)。数据通信支持网络通信和远程通讯与数据传输的RS-232实时数据流串口,通讯速率9600,19200,57600,115200bps可选。数据存储CMOS静态RAM或固态盘,容量X6M字节,可扩充记忆内存终端服务器1xRS-232,DB25

12、或DB9串口,1x10-Base-T(RJ45)以太网口,不小J-15KA的浪涌保护。诊断与报警自动诊断系统电压、记录线道零位电压、充电状态、校时状态、可用数据存储空间及环境温度等。触发或诊断出错课时自动报警。道间延迟无,所有通道同步采样。零点飘移100mVpC软件通讯程序:支持TCP/IP、XMODEN通讯协议及直连双向通讯,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自检功能,提供在线帮助。图形显示程序:自动定标的加速度图形显示,记录主要参数的快速显示,图形细化功能,支持VGA等多种图形方式。其他实用程序,包括图形硕拷贝输出,ASCII文件格式转换等,其中ASC【I文件数据

13、应为实测电压值。完备的监控命令和诊断命令,包括实时显示记录线道零位电压、电池电压、充电状态、时间、可用存储空间、系统错课及环境温度等。自动呼叫:触发、诊断出错及存储空间不足自动呼叫。标定类型提供对外置加速度计进行功能测试的标定信号功耗小于3W(等待记录状态)环境温度-20C+65C环境湿度090%重量小于9千克封装密封防水5.1.2强震动记录器测试5.1.2.1常规测试每台记录器均应进行常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a)触发功能;b)本地和远程通讯功能;c)控制功能。5.1.2.2抽样测试每批记录器应抽取不少丁-3台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扌占:a)噪声;b)动态范围;c)分辨力;d)幅频响应;e)带通

14、滤波器的检验;f)守时精度;g)校时精度。5.1.2.3测试方法常规测试采用以下方法:a)按照说明在计算机上安装强震动仪操作软件;b)按照记录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将计算机与记录器连接,进行通讯试验;c)按照记录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对人工触发方式进行试验;d)按照记录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设置不同的触发阈值以及长项与短项比值(或差值),试验阈值触发和长短比值触发功能;e)将记录器通过modem与一条公用电话线连接,将计算机与另一条公用电话线连接,按照记录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设置有关参数,进行远程通讯试验;f)在本地连接情况下,按照记录器说明书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检査和设置参数、传输数据。抽样测试按行业标

15、准DB/T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的规定进行。5.2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应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触发单元、存贮单元、计时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及电源单元。5.2.1技术指标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应满足表5-2所列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2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通道数64道满量程输入2-5V或更咼:差分输入动态范围二90dB频率响应0-50H乙平坦,线性相移或最小相移分辨力=16位系统噪声=1LSB(均方根值)数据采集模式触发记录触发模式阈值触发,STA与LTA差、比值触发,手动触发等采样率应至少有2档,可程控,高档采样率不低J-200s

16、ps时间服务GPS授时,同步优J-1ms(GPS缆线长度二50m)。数据通信支持远程通信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固态盘,容量二1G诊断与报警自动诊断记录线道零位电压、校时状态、可用数据存储空间及环境温度等。触发时自动报警。道间延迟无,所有通道同步采样。寒点飘移2.5V;单端、差分输出可选4频率响应080H乙相位为线性5动态范围120dB6线性优于%7迟滞0.1%FS8横向灵敏度比0%(包括角偏差)序号项目技术指标9噪声均方根值10-6gn10零位漂移MOOpg/C11静态耗电电流3分量:10mA(12VDC);单分&:UNIX等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

17、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而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1.4强震动观测数据管理与服务软件基本功能要求:a)建立以服务器为核心的网络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b)基于GIS建立和完善强震动数据库的显示功能;c)开发强震动观测数据库的Internet数据服务系统;d)软件适合WindowsServer或UNIX运行环境,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可在IE浏览器下显示,界而友好,简洁实用。5.4.1.5强震动观测仪器检定分析软件基本功能要求:a)H动采集强震动记录仪和加速度计检定测试数据;b)完成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c)显示测试结果并作相关分析成果图;d)软

18、件适合WindowsUNIX等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而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1.6台站建设技术分析软件基本功能要求:a)提供台站仪器墩及观测室建筑等对观测记录影响的分析方法;b)完成对台站仪器墩及观测室建筑对观测记录影响的计算分析和结果显示;c)编写仪器墩及观测室建筑影响分析报告;d)软件适合Windows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面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1.7建筑结构台阵

19、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基本功能要求:a)提供典型建筑结构(超高层建筑、隔震建筑、高层商住房和大跨度结构)台阵记录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b)依据台阵记录,进行典型建筑结构(超高层建筑、隔震建筑、高层商住房和大跨度结构)H振特性(H振频率、振型及阻尼)、传递函数、H相关及互相关函数、频谱(反应谱、Fourier谱、功率谱)等的分析计算和结果显示;c)完成安全评估,编写分析报告;d)软件适合Windows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面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1.8拱坝结构台阵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基本功能要求

20、:a)提供拱坝结构台阵记录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b)依据台阵记录,进行拱坝结构振特性(H振频率、振型及阻尼)、传递函数、H相关及互相关函数、频谱(反应谱、Fourier谱、功率谱)等的分析计算和结果显示;c)完成安全评估,编写分析报告;d)软件适合Windows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面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1.9斜拉桥结构台阵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基本功能要求:a)提供斜拉桥结构台阵记录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b)依据台阵记录,进行斜拉桥结构H振特性(鬥振频率、振型及阻尼)、传递函数、H相关及

21、互相关函数、频谱(反应谱、Fourier谱、功率谱)等的分析计算和结果显示;c)完成安全评估,编写分析报告;d)软件适合Windows运行环境,可在IBM/PC或兼容机上运行,具有人机对话式命令菜单、参数设置等功能,提供在线帮助。界面友好、简洁实用,支持EGA、VGA多种图形显示方式。5.4.2测试5.4.2.1系统安装与卸载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描述进行软件安装。执行系统的卸载命令或软件本身提供的卸载命令卸载该软件。5.4.2.2软件功能测试根据各软件说明书中提及的功能模块进行功能测试。5.4.2.3软件安全可靠性测试a)软件容错性:软件发现错误时,有错误提示,可以回复到止常状态。对关键输入

22、数据的有效性检査比较完备;b)软件运行稳定性:没有发生由丁软件错误而导致的系统崩溃和丢失数据现象。5.4.2.4用户界面界而输入:在软件的测试运行中检査界而输入是否止常;界而显示:在软件的测试运行中检査界而显示是否止常;界而文字与提示:在软件的测试运行中检査界面文字与提示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无错误和模糊语义。5.4.2.5中文符合性检査软件界而是否使用简体中文。5.4.2.6用户文档a)用户文档完整性:检査用户文档的描述是否包含产品使用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b)用户文档1E确性:检査用户文档中的所有信息是否止确,有无歧义和错误的表达;c)用户文档一致性:检査用户文档的内容是否一致,与程序及数据是否

23、一致。6专用设备安装6.1安装环境与检查6.1.1安装环境a)新建固定台站和布设在场地上的专用台阵应建观测室,观测室的抗震设防应符合GB50011-2001中乙类建筑的规定。观测室平面尺寸和室内布局参见附录Ab)在安全有可靠保障的台站,宜采用专门设计的玻璃钢罩作观测室(参见附录B)。c)固定台和布设在场地上的专用台阵应设置仪器墩。墩的平而尺寸宜取为:长40cm,宽40cm。墩顶应高出观测室地而10-20cm,墩的埋深视具体情况定,应保证墩与土层或基岩嵌固。土层场地仪器墩的四周应留有宽度不小丁cm的隔离槽。基岩场地仪器墩的设计参见附录C,土层场地仪器墩的设计参见附录D。d)观测室内部环境应符合以

24、下耍求:室内温度在20C65C之间;相对湿度小于90%oe)观测室内应安装仪器专用地线,应将铜棒或角钢等预埋入地下,以减小接地电阻。f)有线通讯台站应架设通讯线路。g)应具有220V交流市电,并配置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UPS),以提供稳定的220V、50Hz交流供电。h)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接地保护措施。i)交流供电系统和通讯线路应分别安装防雷装置。6.1.2安装检查安装前应对仪器进行详细检査,其中包括设备清点、外观检查、功能检查等,确认仪器止常后才能到现场安装。6.2安装内容6.2.1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观测系统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观测系统的安装包括加速度计、记录器、GPS天线、通讯设备、供电设

25、备、避雷设备和其它辅助设备。6.2.2结构台阵观测系统结构台阵观测系统的安装包括加速度计、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器、GPS天线、通讯设备、供电设备、避雷设备和其它辅助设备。6.3安装方法与步骤a)仪器安装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和步骤进行。b)加速度计及内置加速度计的记录仪应锚固在仪器墩上,无内置加速度计的记录仪也应稳固放置。c)所有连接均应保证牢固可靠。d)除结构台阵外,应将加速度计的两个水平测量方向分别对准地理南北和东西方向,误差应小于卩。e)结构台阵应将加速度计的两个水平测量方向分别对准结构物的两个主轴方向,误差应小于1。f)GPS天线应安装在室外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开阔位置,保

26、证能同时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g)应采用粗铜线将记录器接地端与仪器专用地线牢固连接。6.4安装检验与运行参数设置a)安装后应检查和确认各通道的极性。b)安装后应检查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零位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应在土25mV以内)。如不满足,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c)安装后应对仪器进行功能测试和人工触发试验,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止常。d)安装后应进行远程通讯连接试验。e)安装后应检查GPS授时系统工作是否止常。f)安装后应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设置工作参数。采样率应设为200sps;预存时间应不小丁20秒;仪器触发方式宜采用阈值触发,触发阈值宜取为0.002gn0.006gnog)安

27、装检验完成后应遵照附录E的规定撰写建台报告。7数据处理与产出7.1台站7.1.1原始数据a)原始数据包括由台站仪器记录到的强震动波形数据和头段文本文件。b)速报台站的原始数据除强震动波形数据和头段文本文件外、还包括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数据:烈度和峰值加速度。c)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应立即复制备份,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7.1.2维护检查文档a)对台站进行远程通讯检査后应填写远程通讯检査表。b)对台站进行现场检査后应填写现场常规检査表,具体格式见附录F,台站代码见附录Go7.2区域强震动台网部7.2.1原始数据a)区域强震动台网部的原始数据是本区域各台站原始数据的集合。b)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应立即

28、复制备份,并将原始数据刻录到光盘作永久保存。7.2.2元数据区域台网部对本区域台网原始数据编集相应的元数据。区域台网部编集的元数据包括:a)地震元数据:地震信息ID,地震名称,强地震发生时间、地点、经纬度、震级、震源深度等信息;b)台站元数据:台站信息ID,台站名称、代码、经纬度,台址的场地土质资料(包扌舌一般描述、柱状图、波速测量数据等);c)记录元数据:记录信息ID,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记录的最大值、持续时间、采样率等信息,以及记录文件编号和相应的存储光盘编号等;d)测点元数据:测点信息ID,测点的位置,测点布设图和震中距等信息;e)仪器元数据:仪器信息ID,所用强震仪的型号、序列号、主要性

29、能指标和参数值等。7.2.3维护检查文档7.2.3.1台站远程检查表对本区域台网台站进行远程通讯检査后应填写远程通讯检查表。723.2台网部运行维护日志记录台网部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出现故障时,应记载故障的部位、性质、排除故障所用时间等。7.2.4记录报告a)获取4级以上地震或峰值加速ffi0.01gn的记录后,应及时填写观测记录报告单,并在当日内将原始数据连同观测记录报告单上传到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观测记录报告单的格式见附录H,记录编号见附录G。b)每六个月编写一期本区域强震动记录报告,并分别报送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本区域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后,应在二个月内编辑强震动

30、记录专集,并分别报送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7.2.5未校正加速度记录对台站获得的原始数据,应按规定格式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的未校止加速度记录,并以ASCII码给出,对记录波形数据本身不作任何校止处理。未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L7.2.6校正加速度记录对未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零基线和仪器频率响应校止,形成校止加速度记录。校止加速度记录包括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J。7.2.7速度和位移时程对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积分计算处理,形成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速度时程包括头段数据和速度波形数据两部分,位

31、移时程包括头段数据和位移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分别见附录K和L。7.2.8反应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5个阻尼比值(0,0.02,0.05,0.1,0.2)的反应谱,包括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拟速度反应谱、拟加速度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反应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M。7.2.9傅里叶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傅里叶谱,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傅里叶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N。7.3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台网中心7.3.1原始数据a)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台网原始数据是本

32、台网所有速报台原始数据的集合。b)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应立即复制备份,并将原始数据刻录到光盘作永久保存。7.3.2元数据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台网的元数据同区域台网部。7.3.3地震动强度(烈度)分布图监控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后,应在10分钟内绘出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和IV度及以上的烈度分布图,并向有关部门发送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7.3.4维护检查文档7.3.4.1台站远程检查表对本台网台站进行远程通讯检查后应填写远程通讯检査表。7.3.4.2中心运行维护日志记录速报台网中心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出现故障时,应记载故障的部位、性质、排除故障所用时间等。7.3.5记录报告a)获取4级以上地震或峰值加速f

33、fi0.01gn的记录后,应及时填写观测记录报告单,并在24小时内将原始数据连同观测记录报告单上传到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观测记录报告单的格式见附录H,台站代码和记录编号见附录Gob)台网仪器记录到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时,速报中心应根据记录编写记录报告。内容包括:地震震中位置、发生时间、地震震级、记录到地而运动的台站名称、地震震中与记录台站分布图、加速度时程山1线图、各台站记录到的三个分屋的加速度峰峰值、计算的烈度值以及发布速报的情况等。对应该记录到而实际未记录到的台站,应做初步分析,并用文字描述。每六个月编写一期本台网强震动记录汇报,并分别报送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发

34、生6级以上地震后,应在二个月内编辑强震动记录专集,并分别报送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7.3.6未校正加速度记录对台站获得的原始数据,应按规定格式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的未校止加速度记录,并以ASCII码给出,对记录波形数据本身不作任何校止处理。未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L7.3.7校正加速度记录对未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零基线和仪器频率响应校止,形成校止加速度记录。校止加速度记录包拈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J。7.3.8速度和位移时程对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积分计算处理,形成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速度

35、时程包括头段数据和速度波形数据两部分,位移时程包括头段数据和位移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分别见附录K和L。7.3.9反应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5个阻尼比值(0,0.02,0.05,0.1,0.2)的反应谱,包括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拟速度反应谱、拟加速度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反应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M。7.3.10傅里叶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傅里叶谱,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傅里叶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N。7.4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7.4.1原始数据a)国家强震

36、动台网中心收集东北、华北地区台网的全部原始数据,西北、西南、东南区域台网4级以上地震和峰值加速度NO.Ogn的原始数据,以及各专用台阵的原始数据。b)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应立即复制备份,并将原始数据刻录到光盘作永久保存。7.4.2元数据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对东北、华北地区台网原始数据和各专用台阵的原始数据编集相应的元数据,并对西北、西南、东南区域台网部编集的元数据进行校核。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编集和校核的元数据包括:a)地震元数据:地震信息ID,地震名称,强地震发生时间、地点、经纬度、震级、震源深度等信息;b)台站元数据:台站信息ID,台站名称、经纬度、台址的场地土质资料(包括一般描述、柱状图、波速测

37、暈数据等):c)记录元数据:记录信息ID,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记录的最大值、持续时间、采样率等信息,以及记录文件编号和相应的存储光盘编号等;d)测点元数据:测点信息ID,测点的位置、测点布设图和震中距等信息;e)仪器元数据:仪器信息ID,所用强震仪的型号、序列号、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值等。7.4.3维护检查文档7.4.3.1台站远程检查表对东北、华北区域台网台站进行远程通讯检査后应填写远程通讯检査表。7.4.3.2中心运行维护日志记录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出现故障时,应记载故障的部位、性质、排除故障所用时间等。7.4.4记录报告每六个月编写一期强震动记录汇报,并报送中国地震局主管业务

38、部门。发生6级以上地震后,应在二个月内编辑强震动记录专集,并报送中国地震局业务主管部门。7.4.5未校正加速度记录对台站获得的原始数据,应按规定格式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的未校止加速度记录,并以ASCII码给出,对记录波形数据本身不作任何校止处理。未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L7.4.6校正加速度记录对未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零基线和仪器频率响应校止,形成校止加速度记录。校止加速度记录包括头段数据和记录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校止加速度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录J。7.4.7速度和位移时程对校止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积分计算处理,形成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速度时程包

39、括头段数据和速度波形数据两部分,位移时程包括头段数据和位移波形数据两部分,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分别见附录K和L。7.4.8反应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5个阻尼比值(0,0.02,0.05,0.1,0.2)的反应谱,包括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拟速度反应谱、拟加速度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反应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M。7.4.9傅里叶谱对校止加速度记录计算傅里叶谱,形成包括头段数据和谱值数据的傅里叶谱数据文件,并以ASCII码给出,具体格式见附录N。8维护管理8.1台站8.1.1维护管理方式a)强震动观测台站采

40、用无人值守、定期检査的管理方式。每月远程通讯检査至少一至两次,每六个月现场常规检査一次。b)对地震活动性增强和己发布短临预报的地区,应及时缩短台站常规检査的时间间隔。c)遇有特殊情况(如暴雨洪水、观测室维修等)或获知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前往台站进行处理。d)台站监控区内发生5级以上强地震后,应立即前往台站进行检査,回收记录。e)获得峰值加速0.01gn以上的记录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并立即将观测记录报告单上传区域强震动台网部、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8.1.2检查内容8.1.2.1远程通讯检查a)仪器参数设置;b)触发事件数;c)加速度计零位电压;d)GPS状态;e)电池电压。

41、8.1.2.2现场常规检查按常规检査表(附录E)内容进行检査。8.2区域强震动台网部8.2.1维护管理方式a)台网部应建立值班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各项操作,认真填写运行维护日志。b)值班人员负责台网部的日常维护及台站远程检査,台站及台网部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报告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由技术人员作进一步的检査,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c)系统的技术维护(系统优化、硬件、软件升级、査杀病毒等)由专门技术人员负责。8.2.2维护检查内容a)台网部日常维护。主要是保持台网部机房的整洁,保持系统的工作环境,使系统始终处丁止常状态。b)台站远程通讯检査内容见6.121。8.3地震动强度(烈度)

42、速报台网中心同区域强震动台网部。8.4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同区域强震动台网部。9台网试运行9.1台站试运行9.1.1试运行启动条件9.1.1.1观测室观测室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完成,其环境条件满足观测耍求。9.1.1.2仪器设备台站主要仪器设备的规格和技术指标应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规程要求。人员操作人员己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能够熟练进行操作。制度己制定与台站止常运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数据处理等。9.1.2试运行期及试运行状态9.1.2.1试运行期连续试运行期不少于3个月。9.1.2.2试运行期日常工作试运行期间应对台站进行现场检查和远程通讯监控,利用天然地震和人工

43、触发方式检验台站观测仪器系统的运行,并按照规程要求详细填写现场检査表和远程检査表。9.1.2.3试运行中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视为试运行中断:a)进行实质性的系统调整:更换主要观测设备;b)出现重大技术故障:导致台站仪器设备不能止常工作48小时以上。如出现试运行中断,必须及时査明原因,排除故障,并详细记录。系统恢复止常后,应从恢复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试运行期。9.1.3试运行合格条件a)观测仪器系统止常运行率应高T-95%ob)与台站强震动记录器的本地连接和远程连接通讯通畅。9.1.4台站试运行报告9.1.4.1报告内容试运行报告内容包括:a)试运行起迄日期;b)试运行状态,包括观测系统止常运行

44、率、软件工作状况等;c)故障产生的次数、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日期;d)对台站观测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评价。9.1.4.2报告确认台站试运行报告由试运行负责人签字,报上级主管部门确认。9.2区域强震动台网部试运行9.2.1试运行启动条件9.2.1.1台站本区域所有台站的试运行通过。9.2.1.2仪器设备a)主要专用设备型号规格技术指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调试完成,系统工作止常。b)所需软件安装调试完成,工作止常。c)供电系统、避雷系统符合设计要求。d)网络运行1E常,并有可靠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手段。e)具备与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进行联网数据传输的功能。人员工作人员己经过培训,能够熟练进

45、行操作和数据处理。制度己制定值班、仪器设备维护等规章制度。9.2.2试运行期及试运行状态9.2.2.1试运行期连续试运行期不少于3个月。9.2.2.2试运行期日常工作应按照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汇集和处理各种数据,详细填写工作日志。系统出现故障耍及时解决,软件或设备故障应该在24小时内解决。根据规定定期进行设备维护。9.2.2.3试运行中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试运行中断:a)进行实质性的系统调整:更换核心设备、更换核心专用软件;b)出现重大技术故障,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止常工作超过24小时以上。试运行中断后,项目承建单位须及时以书而形式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系统恢复后,应从恢复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试运行期。9.2.3产出试运行期间,应妥善保存完整的原始观测数据和常规处理结果。9.2.4试运行合格条件9.2.4.1台网监控管理系统a)与台站强震动记录器远程连接通讯通畅。b)可实现对台站设备状态的监控检査(检査运行状态、修改仪器运行参数、功能测试等)。c)能生成台站远程通讯检査表。9.2.4.2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a)设备安装、布线符合规范,并根据设计安装了供电系统和避雷设施,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连续工作。操作系统使用止版软件,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